劉備奪取益州花了3年之久,為何曹操和孫權都沒有阻止?

逍遙酒一壺


赤壁之戰後,劉備雖然趁機佔據了荊南四郡,勢力相對之前有了極大發展,但他仍然是各方勢力中較弱的一個。那麼,劉備在向益州進兵的時候,為了曹操和孫權都無動於衷呢?事實上,當時的曹操和孫權都在忙著自己的事情,不僅根本無力顧及劉備,甚至說劉備奪取益州的機會,還是曹操給提供的。

赤壁之戰後各方動向,曹操進攻關中給了劉備機會

曹魏方面,赤壁之戰曹操雖然戰敗,但本部兵馬的損失其實並不大,而且還佔據了南下的橋頭堡南陽,這個結果其實並非不能接受。然而,由於投降自己的荊州水軍損失慘重,導致曹操短期內再也無力南下,再加上西北部馬超等人的威脅仍在,於是他便將戰略重心開始轉向西北,想率先一統北方再說。

東吳方面,赤壁之戰後在周瑜的建議下,孫權也曾想謀取益州,但是走北路經安康進攻漢中之路被曹操堵住,走南路沿長江西進之路又被劉備堵住,再加上週瑜的突然病故,孫權最終放棄了西進計劃,反而同意了將南郡借給劉備,從而將劉備放在了對抗曹操的最前沿,而自己則轉而派兵進攻交州,想先行平定東南地區。

蜀漢方面,赤壁之戰後雖未能徹底吞併荊州,但也基本實現了《隆中對》的第一步,而下一步便是想方設法的謀取益州,但連接荊州和益州的橋樑——南郡卻在孫權掌握之中,這也是為何他多次向孫權“借南郡”的原因。

益州方面,赤壁之戰曹操率大軍南下之時,劉璋曾派張松前往與曹操交好,但由於沒有受到禮遇,因此對曹操極為惱恨,回益州之後便勸說劉璋與曹操斷交,轉而與劉備交好。此舉無疑給了劉備進入益州機會,但此時的劉備還缺乏一個進攻益州的藉口。

建安十六年(211)三月,曹操以征討漢中張魯為名,派司隸校尉鍾繇率大將夏侯淵開始向關中用兵,屯兵關中的馬超、韓遂、楊秋等人表示我信你個鬼,你這分明就是想要謀取關中,於是紛紛舉兵反叛。曹操見馬超等人果然反叛,立即派遣曹仁進兵關中,馬超等人則屯兵潼關。

曹操揚言進攻張魯,不過是為了逼反馬超等人,給自己進兵關中找個藉口罷了,然而益州的劉璋卻當真了,一旦曹操攻佔漢中,那麼他的益州必然危險了。張松一看機會來了,連忙勸說劉璋請劉備入川,從益州進攻張魯,劉璋此時正與劉備處於蜜月期,於是便派法正領兵四千,迎接劉備進川。

曹操、孫權打的不可開交,根本無暇顧及劉備

在劉璋的邀請下,劉備親自統率三萬大軍進入益州,一路暢通無阻,如入無人之境。劉璋邀請劉備本是為了對付張魯,但劉備的目的卻是奪取益州,於是走到葭萌便不再前進,而是廣施恩德、收買人心,等待謀取益州的時機。

到了建安十七年(212年),曹魏與馬超等人關於關中的爭奪基本結束,曹操西北部的威脅基本解除。與此同時,孫權攻打交州的戰役也基本完事,交州被納入了東吳統治之下。

對於曹操來說,馬超、張魯、劉璋等人威脅均已不大,劉備尚未完全崛起,他的最大威脅仍然是來自於江南的東吳,而對於東吳來說,北方的曹操同樣是最大的威脅。因此,曹操開始再度謀劃南攻東吳,而孫權也在張紘的建議的建議下遷都建業,同時修築濡須塢以防曹操南侵。

建安十七年(212年)年底,曹操親自率兵南下再度進攻東吳(對外號稱四十萬),攻破東吳江北營寨,生擒吳將公孫陽。孫權則率兵七萬,前至濡須口抵禦曹軍,同時寫信給益州的劉備求救。劉備則裝模作樣的給劉璋去信,表示自己要救援盟友,希望劉璋能給自己一萬人馬和物資。劉璋本就對劉備停駐葭萌有懷疑,聞言便只給了劉備四千兵馬和相應物資。

聽說劉備要撤兵,張松連忙給劉備寫信勸阻,結果被其兄張肅發現,劉璋不僅殺了張松,而且下令封鎖各個關口不許劉備通行,劉璋和劉備就此正式決裂。此事則正好給了劉備討伐劉璋的藉口,於是依龐統提出的計謀,召白水軍的楊懷到來並將其斬殺,吞併其部隊,並派黃忠、卓膺率軍南下進攻劉璋,佔領涪城。

而就在劉備攻打益州期間,先是曹操在建安十八年(213年)進攻東吳受阻,對峙一個多月後被迫撤軍。緊接著孫權又於建安十九年(214年)五月派呂蒙、甘寧征討皖城,虜獲廬江太守朱光,獲取人口數萬,吞併江淮南部。

結果,就在曹操和孫權打的火熱的時候,劉備已經於建安十九年(214年)兵圍成都,雖然城堅糧足,且城中還有三萬軍隊,但劉璋卻最終選擇了開城投降,益州就此平定。劉備如此快速的佔據益州,恐怕是曹操和東吳都沒有料到的。


香茗史館


這個問題問的比較有深度,首先一句話點出關鍵詞,曹操不但想過阻止劉備奪取益州,而且他也確實做出了這方面的努力,只不過沒有成功。而孫權本來就不想阻止,事實上還送錢送糧支持劉備進軍益州。下邊是具體分析:

先說曹操為什麼沒有出面阻止,在這三年中他做出了努力又為什麼失敗。

曹操赤壁大敗,七十三萬大軍折損大半,軍事上沒有充足實力去阻止劉備佔領益州。曹操最好的策略是牢固佔據中原及北方富饒地盤休養生息、恢復經濟,有了穩定龐大的人口基礎和充足豐盈的賦稅錢糧,才能增加自身的軍事實力,而後才可能在三國爭雄甚至一統天下中佔據強勢地位。事實上曹操的確是這樣做的,而且經過三代人的努力,曹魏一直在三國爭雄中佔據上風,並最終統一天下(司馬氏實際上繼承的正是曹魏的政權)。

假如曹操不願意看劉備佔領益州擴大地盤,而硬要出面阻止,那麼他有三種選擇。

一、直接攻打荊州,消滅劉備。但此時劉備攜赤壁勝利之威又佔領了荊州南部四郡,無論是軍事實力還是政治地位經濟狀況等都比赤壁之戰前增強很多,已經基本在荊州站穩腳跟,且與孫吳政權正處於聯盟之中,堅守襄陽樊城南郡一線形成對峙局面已屬不易,要興兵消滅劉備又談何容易。

二、聯合孫權消滅劉備。但孫權也是一代雄主,他深知唇亡齒寒的道理,若劉備在還可三國鼎立,劉備亡則江東不保矣,所以孫權輕易不會放棄孫劉聯盟,此時不可能與曹操聯盟消滅劉備。但曹操有心胸也有心計,始終不放棄拉攏孫權,在劉備佔領益州漢中樊城又被關羽攻打吃緊時,孫權不願意看到劉備進一步坐大而使江東處於三國最弱一方,所以就有了呂蒙白衣渡江襲取荊州,當然此時劉備已經佔領了益州和漢中。

三、曹操出兵先佔領益州。想實現這個目的有兩條路可走,一是攻佔荊州沿長江而上從東方進川,這個剛才已經分析了不能攻打荊州的原因,所以此路不通。二是出兵攻佔漢中,再由北方進攻益州。事實上曹操也做了這方面的努力,赤壁之戰是公元208年,在210年的時候,曹操命令大將出兵攻打漢中,但遭到馬超韓遂西涼軍的阻擊而大敗,後來曹操親征也是經過割須斷袍離間韓遂等長期拉鋸戰才打敗了西涼軍,迫使馬超敗投漢中張魯。在這期間劉備已佔據益州,並立即出兵收降馬超滅掉張魯佔據了漢中自封漢中王,由此在北方也形成魏蜀對峙局面。

所以曹操不是不想阻止劉備奪取益州,而是在有心無力的情況下仍然做出了阻止的努力,只是沒有成功罷了。

再說孫權為什麼沒有阻止劉備奪取益州。

上邊第二條已經分析了孫權是有雄才大略的一個君主,他明白僅靠東吳的力量不能抗衡曹魏,只有讓劉備佔據益州具備一定實力之後,孫劉的聯合才能共同對抗北方。何況當初劉備佔據荊州是向東吳暫借的,當初說過劉備佔領益州後就歸還荊州,所以孫權不僅不會阻止,而且還在周瑜死後派魯肅給劉備送去錢糧,資助劉備進軍西川。當然,在劉備進位漢中王之後並沒有如約歸還荊州,孫權不能坐視劉備實力進一步增強,還是出兵襲取了荊州,進而形成了真正的三國鼎立。


酒味悠悠過


劉備攻取西川,也是無奈之舉。若大個中國,曹操佔了一大半,孫權佔了也不少,只剩下益卅。打旽偏有送枕頭的。前有益卅別駕張松獻益卅地圖,後有益卅軍閥劉璋求救。因為受到漢中張魯進攻,無力抵抗。因赤壁之戰,劉備哥們幾個太能打,又是同宗兄弟,劉姓。其不知,劉璋前門拒狼,後門引虎上門。劉備哥幾個,目的不純,在外創業幾十年,也沒個安家之地,劉璋自動送上益卅,那有不收之理呢。等劉璋看出眉目,晚了,劉備攻城奪地,更有虎狼軍師龐統急於立功,指點江山,進軍速度可想而知。但四川地勢險要,劉璋手下也有能征善戰,懂謀略之人,進展速度慢了下來。多虧張松的圖紙,要不還真不好打。龐統急於求勝,疏互大意,在落鳳坡被亂箭射死。劉備無奈,急調孔明來籌劃。接受教訓,穩紮穩打,用了三年,終於打到成都,劉璋投降,劉備總算是有一大片安家之地了。曹操也想趁機撈一把,張魯投靠曹操/但劉備不給他機會趁勢拿下漢中,自稱漢中王。孫權鞭長莫扱,還做著劉備拿下西川,歸還荊卅的美夢呢。劉備是什麼人,那有肉吞進肚裡再吐出來:門都沒有。


用戶7250116464786高


分別看一下劉、曹、孫這三年具體都在幹啥。

先看一下劉備

建安十七年(212年)十二月,劉備與劉璋決裂,並發動戰爭。劉備一直向成都逼近,諸葛亮、張飛和趙雲亦入蜀助戰。

建安十八年(213年),劉備軍隊在雒城受阻一年。

建安十九年(214年)五月,劉備圍困成都,劉璋才向劉備投降,劉備取益州。

再看一看曹操

建安十七年(212)十月,曹操親率大軍,號稱四十萬,南征孫權。孫權親率軍七萬至濡須與曹操對峙,互有攻守。

建安十八年(213),曹操久功孫權不下,回師,駐軍於譙(今安徽亳縣)。曹操擔心孫權抄略江北民戶,乃命沿江民戶內徙,但沿江百姓驚恐紛紛南渡。曹操江北防地一時極為空虛。

建安十九年(214)春,馬超從張魯處借得兵將,進攻涼州祁山,夏侯淵、張郃迎戰,馬超軍不戰而潰。九月,曹操命大將夏侯淵進攻割據涼州(今甘肅張家川)一隅的宋建。

最後看一看孫權

建安十七年(212),北抗曹操。

建安十八年(213),北抗曹操。

建安十九年(214)五月,主攻曹操,孫權親自率軍攻打地處江北的皖城(今安徽潛山)。時曹操以朱光為廬江江太守鎮守皖城,孫權生擒廬江太守朱光,並俘獲百姓百數萬口。

2018年10月4日,美國傳統基金會發布了《2019年度美國軍力指數》報告,經過長篇大論的分析後,得出結論:美國軍力僅能最低限度地滿足捍衛國家重大利益的要求,沒有能力應對兩場幾乎同時發生的重大戰爭。


點亮萬家燈火


建安十六(公元211)年,劉備開始帶軍入川,到建安十九年夏天,經過了長達三年的漫漫長路,劉備終於得到益州,自領益州牧。



三年的時間裡,曹操集團與東吳孫權集團,都已經恢復赤壁之戰後的正常秩序,根基相對穩固。當劉備入川攻城略地時,他們都沒有出來干擾阻止劉備,似乎是在坐看劉備取得益州之地。他們在做什麼?

那麼,首先來說曹操方面,他實在是有點忙,有點煩。

赤壁之戰後,曹操回到北方,開始調整了政治方針,有外部擴張改變成內部整頓。這時的曹操已經五十六歲了,他感覺到內部不同的利益集團勢力,不同政治勢力之間的爭鬥,正在消耗著他逐漸年老的身心。



同時,北方割據殘餘勢力依然不讓他省心。他通過頒發“招賢令”,想改變一些內部平衡。

建安十六年,曹操在一年的時間內,都忙著解決以馬超為首的割據的關西諸將。與馬超在潼關一戰,曹操也是九死一生。

建安十七年上半年,基本解決了馬超餘部勢力,善後工作之餘,擴大了魏郡的地盤,是領地增加不少。下半年開始籌備征伐東吳了。

建安十八年初,曹操征伐孫權於濡須口,就在那感嘆說:“生子當如孫仲謀……”。大約四月,曹操退兵回朝了。一回去,曹操擴了冀州領地,自領冀州牧,改十四州為古九州。同時,升職做了魏公,忙於建立魏國(諸侯國)封地鄴城的事務。

建安十九年,曹操又一次征討孫權,幾個月後回朝,製造了伏皇后的冤案,將女兒嫁給了漢獻帝。

也就是這一年的夏天,劉備得了益州,成立了集團公司上市了。

與曹操這個大忙人相比,孫權好像休閒些。除了積極應對曹操的兩次南征以外,孫權有很多的時間。劉備此時已經全據南郡(曹操一部除外),他是鐵鎖橫江,封鎖了通往益州東大門,看似孫權無能為力騷擾劉備取益州。

但有史料記載,孫權派呂岱和尹異帶兩千人入川引誘張魯,張魯不予理會。呂岱回兵時見到劉備的軍隊“部眾離落,死亡且半”。呂岱將情況彙報給了孫權,孫權認為劉備必敗。

其實孫權也早有去益州的想法,周瑜與魯肅生前都有給孫權說過取益州戰略。法正在給劉璋的勸降信裡曾說:“今荊州通道,眾數十倍,加孫車騎遣弟及李異甘寧為後繼”。


以孫權的心思,是不會派人幫助劉備取益州的。他派甘寧等為後繼,只能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他一直認為劉備不能成功,那麼他可以等劉備失敗,趁機收拾殘局。可惜,孫權最終沒有看到劉備失敗的好戲。

所以,劉備入川三年的時間裡,並不是曹操與孫權沒有阻止,而是他們誰也沒閒著,忙著呢!


路遙lgy


赤壁之戰後,劉備在荊州佔據了一席之地,三國鼎立的局勢初現端倪。但令人奇怪的是,最後拿下益州的竟然是實力最弱的劉備。要知道,劉備打益州可是花了三年之久,為何此時曹操和孫權都沒有阻撓呢?

先來說孫吳方面。孫權拿不下益州,主要有兩點原因:

第一是進軍路線問題。

孫權如果想要拿下益州,有兩條路線,一是水路,二是旱路。走水路的話,必須要經過劉備的領地,劉備擔心孫權拿下益州之後,自己就會被夾在中間,到時候兩面夾擊,非常難受,所以劉備肯定不同意。如果走旱路的話,這要經過曹操的地盤,也是行不通的。

第二點就是劉備的阻撓。

劉備本人就是想獨吞益州的,為了不破壞孫劉聯盟,同時也不讓孫權拿下益州,劉備就答應孫權聯合取蜀的計劃。

但是劉備轉頭又告訴孫權說:我們剛剛拿下荊州四郡,地盤還不穩固,所以只能按兵不動。所以孫權只能自己過去攻打益州。

權不聽,遣孫瑜率水軍住夏口。備不聽軍過,謂瑜曰:"汝欲取蜀,吾當被髮入山,不失信於天下也。"使關羽屯江陵,張飛屯秭歸,諸葛亮據南郡,備自住孱陵。權知備意,因召瑜還。

這樣的主意,孫權自然不同意。於是劉備就開始耍滑頭,警告孫權如果再繼續進軍,自己就要退隱山林了,同時劉備又命令關羽、張飛等人守住各道關卡。如此一來,孫權只能退兵。

後來劉備單獨入蜀,又派關羽鎮守荊州。得知這個消息之後,孫權氣得破口大罵:劉備你這個老滑頭居然敢使詐!可見,孫權對此事實在是無能為力。

至於曹魏方面,此時的曹操還沒把劉備當回事,主要敵人依然是孫權。而且曹操遇到的麻煩比孫權還要大,總結起來就是四個字:

後院起火

赤壁之戰後,曹操覺得一時半會打不過孫劉聯盟,於是就想鞏固自己在北方的實力,在劉備奪取益州的這三年時間裡,曹操一共出徵了三次,第一次是打馬超韓遂、第二次是征討孫權、最後一次是收降張魯。

但是這三次出征之後,曹操都是倉促收場。

曹操在趕走馬超,拿下涼州之後,沒有直接南下攻打張魯;征討孫權的時候勞師動眾,相持了一個月之後,曹操也沒有繼續糾纏,直接下令撤兵了;第三次打張魯的時候,曹操得隴不望蜀,竟然沒有南下繼續攻打還沒在益州站穩腳跟的劉備。

對於曹操這些反常的舉動,法正曾經評論道:內必憂逼

事實上也確實如此,曹操在赤壁之戰之前屢戰屢勝,大有統一全國之勢。許都的朝廷官員對曹操這種挾天子以令諸侯的行為,雖然很不爽,但也不便多說什麼,反正曹操最後能匡扶漢室就可以了。

但是赤壁之戰失敗之後,曹操就萌生了想當皇帝的野心。此時的曹操功勞小了,卻有了野心,脾氣也大了。自然而然,朝中就出現了許多反動的言論。

當時有人就罵曹操“託名漢相,實為漢賊”。曹操在封魏公的時候,還遭到了荀彧的強烈反對。可見,此時曹操後方不穩,統治根基遭到了動搖,因此這三次出征曹操才會草草收場,急忙趕回許都穩定局面。

所以說,這一期間的曹操都已經自顧不暇了,哪還有時間管劉備呢?

也正是因為孫權和曹操兩大巨頭的疏忽,最終使得劉備順利拿下益州,三分天下的局勢就此奠定。可以說,三國鼎立看似偶然,其實是歷史的必然。


逍遙侃歷史


引言:

劉備奪取益州有瞞天過海的趨勢。劉備入川是受劉璋的邀請,而不是大張旗鼓的率軍奪取地盤。

諸侯之間聯盟互相支援是常有的事,以援助的名義不會刺激到曹操和孫權。而且劉備奪取西川時曹操比較忙,期間曹操還整軍攻擊了孫權。

曹操都在忙些什麼

建安十六年至十九年間曹操可是很忙的。期間平叛、受封、征討孫權忙的不行,單單是劉備增援劉璋曹操又怎麼會在意。等到曹操知道劉備真正的意圖時,再採取行動已經晚了。曹操被一件一件的事搞得不能抽身,耽誤了前半生追著劉備打的樂趣,結果劉備一下做大了。

建安十六年馬超、韓遂、楊秋等人聯合造反,這一戰雖然持續了近一年時間,但是曹操平定了關中地帶的各路小股勢力。建安十七年年初,馬超餘部作亂,曹操派遣夏侯淵去平定了反叛。建安十七年十月,曹操征討孫權攻破了孫權設在長江以西的營塞,這一戰持續到了建安十八年正月曹操才撤回北方。建安十八年四月,漢獻帝冊封曹操為魏王。建安十八年十一月,馬超在漢陽郡作亂,這一戰又持續到了建安十九年正月才結束。建安十九年七月曹操再次征討孫權。

曹操如此忙碌,怎麼會阻擊劉備去支援劉璋。


孫權一直被劉備忽悠著

按照正史的解說,這幾年孫權是非常的悠閒。修建城池、抵禦曹操、更是閒的攻擊曹操。完全沒有把劉備未來想要去哪發展放在心上,真心的把劉備當成了盟友,不想劉備卻是一直在忽悠孫權。

建安十六年,孫權將治所遷到秣陵縣。建安十七年,孫權修築石頭城,把秣陵縣改名建業,又在濡須的兩岸修建濡須塢。建安十八年,孫權、曹操開戰。建安十九年,孫權進攻皖城。

周瑜活著時確實有提出佔據西川,但是隨著周瑜去世,計劃也擱置了。而擱置的原因可能是孫權怕攻下西川后無論誰去鎮守都會是個隱患,但是作為盟友的劉備佔據了對自己是有好處了,盟友強大了自然也多了一份保障。所以孫權完全不在意劉備入川到底是什麼意圖。



總結:曹操是忙的不可開交,無暇顧及劉備對劉璋的“支援”;而孫權確實是把劉備當做了盟友,不想劉備確忽悠了孫權。


感謝大家閱讀,個人觀點如有不妥之處請大家斧正。


青梅煮酒品三國


劉備奪取益州,曹操和孫權都沒有阻止,是不具備阻止的條件和實力。赤壁之戰以後,曹操實力下降的厲害,需要時間恢復。劉備和孫權主要以“借荊州”的方式結成了聯盟,形成了勢均力敵。曹操一直到去世都沒能徹底破壞掉孫劉聯盟,所以劉備帶軍隊取益州時曹操沒有趁著荊州實力減弱而攻打荊州。而孫權又想攻佔合肥進軍中原,對曹操構成了戰略威脅。既然一時奈何不了孫劉聯盟,曹操向西用兵,清除了馬超和張魯的勢力,擴張了地盤,這才跟益州挨的上。劉備奪取益州用了3年的時間沒有被曹操和孫權干擾破壞,是因為當時三足鼎立已經初步形成,實力的博弈是均衡和相互制約的,短時間裡無法改變,誰也奈何不了誰


立志成蟲


劉備在奪取荊州以後,我們看下三家勢力地理分佈,曹操在北方,這時候他被西涼馬騰纏住了,根本沒時間顧及劉備,退一步說就算馬騰不纏他,他也無法跨過漢中打劉備,漢中當時由張魯鎮守,也是三國前期的一個大的割據勢力,而孫權呢,由於地理位置原因益州在荊州西邊,而荊州又在東吳西邊,再加上赤壁之戰之後的短暫通好,外加關羽主力防守,孫權想打益州估計沒撒好處可撈。所以這2家很大的勢力只能乾瞪眼看著劉備吞併益州,劉備吞併益州勢力大漲後,進而引起後續的漢中曹劉大戰,漢中大戰以曹軍慘敗,曹方大將夏侯淵被殺結束,自此拉開魏蜀吳三足鼎立的格局。


二人轉轉


應該是背景吧!赤壁之戰,可以說孫權與曹操打的兩敗俱傷,曹操出於防守,東南防孫權,還要防北邊的少數民族,還有馬超張魯,遼東公孫,多面放守,畢竟赤壁之戰元氣大傷,後者孫權沒有統兵能力非要帶領大軍去攻打合肥,結果差點被張遼生擒!不得以調回周瑜,全力防守曹操!再者有關羽鎮守荊州,當時名將,所以曹關孫成僵持之局。劉備才能抽出身來去攻打益州?益州多年未曾打仗,根本不是劉備這些久經戰場老兵的對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