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中的“英雄”,舌尖上的美味!在中原地區也能人工栽培。

今天小編要為大家介紹一種長在沙漠中的蔬菜——食用仙人掌。

仙人掌類植物原產美洲熱帶乾旱沙漠地區,種類繁多,分佈甚廣,全世界有140屬2000種以上,絕大部分可供觀賞。而在美洲的仙人掌王國墨西哥有著豐富的仙人掌類植物資源,佔全世界仙人掌種類的一半,其中有一種十分重要的種類——食用仙人掌。


沙漠中的“英雄”,舌尖上的美味!在中原地區也能人工栽培。

食用仙人掌的含氮量、粗蛋白的含量基本與對照蔬菜(結球甘藍、生菜和黃瓜)持平或略低,屬於蛋白質含量較低蔬菜,水溶性氨基酸含量不高,以蘇氨酸、絲氨酸和酪氨酸為主,纖維素、維生素C、β- 胡蘿蔔素、可溶性糖含量均不突出;有機酸以檸檬酸和蘋果酸為主,未檢出草酸;其中鉀、鈣、銅、鐵、錳、鍶及硅的含量與其他蔬菜相比均屬於較高水平,特別是鉀的含量明顯高於其他蔬菜,而鈉離子及重金屬含量都很低。黃酮類物質(蘆丁、制槲皮素)以及多糖的含量比較高,是一種極有發展潛力的蔬菜。

可食用仙人掌如何種植?

一、對環境條件的要求

食用仙人掌原產美洲的墨西哥。原產地一般雨量少而氣溫高,冬季

最低氣溫在10℃以上,夏季可達到38℃以上,5~8月為雨季,雨量為熱帶特有的暴雨,每天降一次,時間僅0.5~1.0小時,10月至次年的4月為旱季,基本無雨。對環境有一定的要求。

沙漠中的“英雄”,舌尖上的美味!在中原地區也能人工栽培。


二、 主要栽培技術

1、選地整地: 仙人掌喜陽光,怕水溼,耐瘠薄,根部不能長期浸水,而且原產地是沙漠地區。因此,選擇栽培仙人掌的土壤首先考慮沙質土壤、團粒結構不宜過緊、含有機鈣質和腐植酸、pH值中性或微酸性、排水良好的地塊。

◆為滿足食用仙人掌對土壤質地的要求,整地時必須對土壤進行改良。

客沙改土:按潮泥與河沙1∶1比例摻合,整廂,厚度18釐米。

潮沙土:從長江江灘搬運潮沙土,厚度18釐米。

③ 河沙:厚度18釐米。整廂分兩步進行,第一步整成6米寬的大廂,必須與大棚相配套,四周開挖好排水溝,溝寬30釐米,溝深50釐米;第二步再整成小廂,為便於操作,每大廂分成四小廂,每廂廂寬1.2米,溝寬40釐米廂整好後,開溝施肥。

④基肥:施腐熟有機肥1000千克,每廂開兩條溝,溝深20釐米,施肥後復平。

◆3種方式均能正常生長,但以潮沙土為最佳。

沙漠中的“英雄”,舌尖上的美味!在中原地區也能人工栽培。


2、繁殖方法: 食用仙人掌的種植方法主要是扦插扦插四季均可進行,但以春、秋季為宜,插植適宜溫度為20~32℃,土壤不宜過溼,如土壤過溼,土壤中嫌氣性微生物的大量繁殖會造成種莖腐爛。

3、插植方法與密度:行向掌向均為東西向,這樣使莖片迎著太陽照射,兩面上、下午都可以得到充足的陽光,有利於光合作用,促進生長髮育。株距40釐米,行距67釐米,畝植1600片,插植前將割植的新片置於陽光下晾曬,直至傷口失水變幹再用石硫合劑消毒滅菌。

扦插時要刨穴,穴的大小視種苗大小而定,穴內填入不含有機質的沙質土,把仙人掌片壓實,插植深度以掌片長度的2/5埋入土中為宜。特別注意在種苗出根前,不要將種苗直接與肥土接觸。

4、越冬處理: 在12月初,仙人掌處於休眠期,冬季不宜插植,為了便於安全越冬和集中管理,可採用固定扦插床,插植在大棚內集中越冬。大棚內的基床為沙,採用大棚套小棚,小棚用雙層覆蓋,每個大棚面積120平方米,內安裝250瓦紅外線電燈4盞,採取日關夜開方法增溫,小棚內極端最低氣溫控制在2℃以上,土溫在7~8℃,大棚膜內極端最低溫在 -4℃左右。

沙漠中的“英雄”,舌尖上的美味!在中原地區也能人工栽培。


三、田間管理

1、施肥

◆食用仙人掌雖然耐旱耐瘠薄,生命力旺盛,但作為人工栽培仍需要施肥。施肥分為底肥和追肥,以有機肥為主,磷、鉀肥為輔。

(1)底肥:底肥畝用腐熟的有機肥1000千克,在整地時施入。

(2)追肥:追肥分2次進行。

①壯苗肥:在種苗扦插後芽長6釐米時進行,畝施腐熟餅肥50千克,或腐熟雞糞100千克加適量的磷、鉀肥,溝施。

②出苗肥:在收割部分掌片後,為促使繼續萌芽,應即時追肥,施用量同壯苗肥。仙人掌休眠期,不需施任何肥料。

2、水分管理:在仙人掌扦插初期,未生根前不澆水。生根後,生長旺盛期,仙人掌對水分的需求量是比較大的。如自然降雨量過少,或在保護地種植,地表15釐米以下土壤手捏不能成團時,需要補充水分,把水一次灌透。日常管理中,隨著溫度的降低,要停止澆水。仙人掌休眠期,只要土壤不幹,就不要澆水,保持土壤溼潤即可。從長江中游地區的降雨量情況看,更主要的是排水要及時,不要漬水。特別應注意不能栽植在地下水位高的地方,如在低湖地區開發,必須降低地下水位。

沙漠中的“英雄”,舌尖上的美味!在中原地區也能人工栽培。


3、病蟲害防治

食用仙人掌病蟲害一般不很嚴重,常見的有腐爛病、紅蜘蛛和介殼蟲等。

(1)腐爛病:是危害食用仙人掌的主要病害,有細菌性的,也有真菌性的。

症狀及原因:此病的症狀是在植株基部接近土壤表面的組織產生褐色軟質,逐漸向上蔓延,以致全株死亡。此病的發生常常與長期土壤過於潮溼和通氣不良有關。

防治方法:發現病株後應立即將病株周圍的土壤和腐爛部位挖除,搬出田外,將莖片的腐爛部位切除。切除後的莖片,在傷口處塗上硫磺粉或草木灰,稍微晾乾,使其癒合,然後再插植。

(2)紅蜘蛛防治:紅蜘蛛種類很多,在高溫乾燥的環境條件下大量繁殖,怕溼怕冷,發現後應及時防治,否則受害植株莖片葉綠素減少,逐漸枯黃,可用50%寶路可溼性粉劑1000~1500倍液在晴天噴施,噴藥必須均勻。對介殼蟲主要是以人工刮除為主,儘量減少使用化學農藥。

五、採收

作種片用,老、嫩片均可以,莖片以充實飽滿為宜,過老不易髮根,過嫩易腐爛。莖片上產生的小莖片或萌芽不必去掉。作蔬菜用的掌片,必須在一個半月內採摘,莖片越老,酸度越高,採摘過早影響產量,採摘過遲,增加了酸度,因此應注意適時採摘。

☞【結束語】:

食用仙人掌以嫩片作菜用,方法是用毛刷將其嫩片軟刺刷去,然後用刀片在正反面輕削,除去綠色軟刺及刺座,並削去一點嫩片邊緣部分,洗淨,切成需要的形狀,用鹽或糖漬15分鐘,再用清水漂洗幾次,就可鮮食或與多種原料配菜。食用仙人掌嫩片可保鮮7天,在冰箱保鮮櫃內可貯30天。食用仙人掌做涼菜,可與多種食品涼拌;做熟食,切成塊、片、絲、條、丁等形狀,煎、炒、炸、煮均可,如仙人掌炒雞蛋、炒雞丁、炒肉絲等菜餚,口感脆嫩,清香爽口,並可加工成罐裝(鹽)漬菜,其味甜酸可口,略帶清香,其脆嫩滑爽的感覺恰似我國著名的四川泡菜。

沙漠中的“英雄”,舌尖上的美味!在中原地區也能人工栽培。


我是【鄂西小濃人】,更多種植技術方面的文章,請記得關注我哦!圖片來源於網絡,若有不妥,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