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匯豐中國企業調查狀況報告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以下簡稱“疫情”)爆發之後,中國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活動受到嚴重衝擊。2月12日舉行的春節後第三次政治局常委會指出: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努力把新冠疫情影響降到最低,保持經濟平穩運行和社會和諧穩定,努力實現黨中央確定的各項目標和任務。

根據中央會議精神,各地政府在抗擊疫情的前提下仍需推動經濟工作的正常開展,保障2020年經濟增長。然而從各方企業彙總的信息來看,多數企業復工仍待時日,一季度經濟增長速度嚴重下滑已成定局。為有效彙總企業實際信息,幫助政府和企業進行合理決策,北京大學匯豐商學院發起了中國企業復工調查研究。本報告採用的樣本數據為2020年2月13日605家企業有效填寫的調查問卷。報告主要分為三部分,企業復工情況(截至2月13日),復工存在的困難,以及未來展望。

需要注意的是,我們的605個樣本中,428家企業(71%)來自廣東,可能導致本文的研究結果有偏。原因在於廣東企業相比全國企業而言,平均規模較大,抗風險能力更強一些。我們的樣本企業平均成立年數長達11.4年,2019年銷售規模介於1-5億和5億以上區間的企業佔比分別為25%和19.5%。另一方面,廣東為湖北省外疫情最嚴重的省份,防疫措施也最為嚴厲,因此企業復工情況可能比其他地區要差一些。我們將在後續幾天的調查中將樣本擴展至全國企業。

企業管理_北大匯豐中國企業調查狀況報告


圖:樣本企業2019年銷售收入與員工僱傭總數頻數統計

下圖為樣本企業的行業分佈情況:

企業管理_北大匯豐中國企業調查狀況報告


圖:樣本企業行業分佈比例

企業復工情況

我們的樣本數據顯示,目前企業的復工情況非常不樂觀。超過60%的被調查企業僅有零星員工可返回辦公室處理必要事務,生產經營活動停滯。復工比例超過75%的企業僅佔被調查企業的5.3%。

企業管理_北大匯豐中國企業調查狀況報告


圖:樣本企業復工情況統計

規模與復工率

我們對企業復工情況進行了分類分析,發現上年營收500萬-5億元之間的中小企業開工率比較接近。500萬以下的微型企業船小好調頭,基本處於歇業狀況。而上年營收5億元以上的大型企業則因為對當地經濟貢獻較大而比較容易獲准復工,復工率顯著高於中小微企業。這一數據表明,在特殊時期掌握企業復工審批權的情況下,地方政府優先考慮的是企業的經濟貢獻。如果僅僅考慮防疫需求,那麼人數眾多的大型企業復工率反而應該是最低的。

企業管理_北大匯豐中國企業調查狀況報告


圖:企業上年銷售收入與復工情況分類統計

我們將復工情況按照企業員工人數進行排序,結果顯示企業人數越多反而復工比例更高。大型企業具備更充分的防疫資源配備,但也因為員工人數眾多而更容易引發疫情傳播。地方政府在權衡兩者的時候,顯然選擇了相信大型企業的防護實力。一個小細節是,復工率超過75%的50人以下企業佔比反而要高於51-500人區間的企業。這也可能是這類企業人數較少,防疫壓力要低於51-500人的中型企業。

企業管理_北大匯豐中國企業調查狀況報告


圖:企業員工總數與復工情況分類統計

行業與復工率

復工不僅取決於企業的規模和防疫資源,同時也和企業的業務模式有一定關係。從行業分佈來看,復工比例最高反而是這次疫情?9受衝擊最大的餐飲、住宿、百貨和零售業,其次為本樣本佔比超過30%的製造業。餐飲、住宿、百貨和零售業之所以復工率高的原因可能和其節假日仍需繼續運營有關。我們的研究表明,影響企業復工的主要因素之一為企業員工春節返鄉之後因防疫導致的交通不便和隔離措施無法返回工作地。而上述行業則有相當比例員工春節未返鄉,故此復工比例也較高。

但這並不意味著這些受衝擊最大的行業經營不受影響。疫情導致商場客流量和旅行人數急劇下降。我們獲得的深圳某著名商場最近十五日的客流量同比去年下降超過90%。也就是說,儘管這些企業已經開門,但是業務量可能無法覆蓋固定成本。已經有少量的企業申請從購物中心和商場關門撤場。我們也收集到部分以產品銷售為導向的零售企業(服裝最為典型)轉向互聯網渠道銷售的案例。互聯網渠道的現金流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這些企業的困境。可以預見,在未來幾個月內,餐飲和住宿等業務收入主要依靠現場服務的企業將會承受巨大的財務壓力。

企業管理_北大匯豐中國企業調查狀況報告


圖:不同行業企業復工情況統計

考慮到餐飲、住宿、百貨和零售企業在樣本中僅有39家,我們將調查範圍擴大所有需要門店銷售的153家企業,其門店恢復營業狀況更加不樂觀。69.3%的企業沒有任何門店恢復營業,僅有5.2%的企業旗下75%以上門店已經恢復營業。我們希望在後續的數據更新中能看到更高比例的門店恢復營業。

復工存在的困難

那麼是什麼因素導致企業復工情況如此嚴峻呢?以下是影響樣本企業恢復完全產能的最主要因素統計:

企業管理_北大匯豐中國企業調查狀況報告


圖:影響企業恢復完全產能的最主要因素(單選)

由上圖可以看出,影響復工的最主要因素為員工因防疫要求無法返回工作崗位,佔比將近1/3。由於防疫需要,各地紛紛阻斷交通,拒絕非本地居民進入轄區,極端的案例如無錫市和崑山市。此外,各地政府還明確要求企業減少召回外地員工。這些因素都導致大量員工滯留家鄉,無法返回工作地。即便是千辛萬苦成功返回開放度較高的工作城市,依然需要依法自我隔離一段時間才能恢復工作。樣本中高達43%的製造企業認為員工返工難是影響恢復產能最主要的因素。我們預期隨著湖北省外確診人數不斷下降,各地嚴厲的阻隔交通措施將會得到緩解,員工返工比例會逐步提升。

產業鏈與復工

18.8%的樣本企業認為上游企業供應能力尚未恢復是影響復工的最主要因素。作為世界工廠,中國東部沿海的產業鏈高度細分化。一旦產業鏈中某個核心環節出現瓶頸,上下游也會因此而受到影響。舉例來說,在大批企業轉產口罩和防護服等醫療物資的背景下,我們意外地發現,相關生產設備並不難以取得,瓶頸是關鍵原材料熔噴布。根據媒體報道,目標日產500萬隻口罩的比亞迪只採購到14噸熔噴布,只夠3天消耗。51.1%的樣本企業認為上游產業鏈的總體開工率不到25%,只有4.1%的企業報告其上游產業鏈開工率為正常狀態。由於產業鏈往往分佈在不同地區,只要一個核心地區未鬆綁復工要求,整個上下游產業鏈都會受到實質性影響。

企業管理_北大匯豐中國企業調查狀況報告


圖:上游產業鏈總體開工率估計

地方政府復工條件的影響

樣本中只有20%的企業認為安全生產是影響復工的最主要因素。其中13.6%的企業認為地方政府要求的復工條件太過嚴苛,而6.4%的企業則是企業自身對復工後的安全生產存在憂慮。我們調研了地方政府對企業復工的安全生產保障要求,口罩,消毒酒精以及額溫槍成為復工標配三件套。部分城市要求企業至少應為員工儲備至少兩週的口罩。我們注意到企業家們四處高價採購這些物資,進一步加劇了這些戰略物資的供應困難局面。此外,超過50%的企業反映復工還需要配備員工隔離房間。一旦出現個別員工感染,高昂的潛在隔離成本也是企業復工的重要顧慮。大約20%企業反映所在地政府為員工配備護目鏡和防護服。這兩種裝備顯然只有高危工作環境的醫護人員才需配備。這種過高的要求有可能是基層組織層層加碼之後的結果。對於所在地政府設定的復工條件,企業的評價如下圖:

企業管理_北大匯豐中國企業調查狀況報告


圖:所在地政府復工條件評價

我們可以看出,在明確做出評價的企業中,一半企業認為標準合理,而另一半企業則認為標準過於嚴格。而在私下交流中,不少企業反映的主要問題並非復工條件問題,而是復工所需的審批時間問題。在地方政府往基層佈置防疫工作的過程中,出現了不合理的層層加碼問題,這是可以理解的。然而有些基層組織以各種理由拖延審查企業復工申請,導致企業無所適從。顯然,只要轄區企業不復工,就不會出現風險事件,對於轄區小範圍的防疫工作確實有利。然而這種阻礙合規企業復工的行為可能會影響全國的物資供應,對全國的防疫大局是一種變相的傷害。防疫並不僅僅需要醫療物資供應,也需要各種工業品的協同供應。

安全生產的信心

我們在調研中問了一個假設性問題。如果所在地政府允許企業立即恢復生產,企業家們對安全生產的信心如何?48.1%的企業表示對於安全生產較有信心,而1/4的企業表示如果立即復工,管理團隊對安全生產信心不足。這說明地方政府應該合理甄別不同企業的生產條件,安排有條件的企業有序恢復生產,降低本次疫情對於全年經濟增長的影響。由於無症狀感染者的存在,復工企業確實存在一定的聚集性感染風險。我們已經注意到相關案例的出現。但是從全國一盤棋的角度來看,我們必須接受小概率風險來開展正常生產業務。正如坐飛機和開車都有一定的事故風險,但在概率相對較小的情況下,我們依然必須出行,否則生活無法繼續。

企業管理_北大匯豐中國企業調查狀況報告


圖:立即復工假設下的企業安全信心評價

未來展望

隨著湖北省外的防疫形勢逐漸好轉,我們預期未來陸續會有更多企業恢復生產。從調研結果來看,70%企業預期3月份之前無法完全恢復正常運轉。這一悲觀預期可能部分受到前期社交媒體瀰漫的悲觀疫情信息以及湖北省內疫情遲遲未得到控制的影響。隨著湖北省人事變動和省外疫情逐步得到控制,相信預期會逐漸改善。

企業管理_北大匯豐中國企業調查狀況報告


圖:企業預期完全恢復正常運轉所需時間

企業管理的線上轉型

這一場突發疫情也迫使原本穩步推進的互聯網+浪潮步伐突然加快。許多企業的日常行政業務不得不提前網絡化。為了應對突發的企業雲需求,電信企業春節期間基本滿負荷運轉。服務於企業網絡辦公的阿里釘釘,企業微信和頭條飛書的業務都出現了爆發式增長。受調查企業表示,46%的行政、財務及人事管理業務已經通過線上處理。遠程辦公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疫情造成的損失。但是從描述統計來看,企業管理線上化的程度在樣本中呈現兩個極端。高度線上化和幾乎無線上管理的企業各佔30%。樣本企業中行政、財務及人事管理100%線上協作的企業佔比高達14%。2003年的SARS疫情推動了中國電子商務發展,而本次疫情明顯推動了雲服務在中國企業的普及。

企業管理_北大匯豐中國企業調查狀況報告


圖:企業行政、財務以及人事管理線上化比例統計

可能出現的裁員壓力

本次疫情對不少企業來說是一場壓力測試。疫情導致的業務萎縮和復工推遲可能會壓垮不少脆弱的初創企業。我們在社交媒體上看到了一些高曝光度的企業倒閉案例。我們的樣本企業平均設立年限長達11.4年,抗壓能力較強,因此恐怕不能代表全國中小微企業的全貌。20.8%的樣本企業表示未來一年內將增加僱員,34.4%的企業表示會保持員工規模不變。即便如此,仍有30.9%的企業表示將裁員,其中8.1%的企業表示裁員比例可能超過30%。我們呼籲地方政府將各種企業救助措施落到實處,避免疫情後可能出現的失業潮。

企業管理_北大匯豐中國企業調查狀況報告


圖:企業預計未來一年內的僱員人數變化

我們將企業僱員人數變化預期與企業規模做了一個交叉統計。結果發現,上年銷售5億元以上的企業對經濟預期較為樂觀,29.7%的大型企業預期未來一年內將增加僱員。而抗壓能力較弱的微型企業(上年收入500萬元以下)最為悲觀,有14.9%表示將可能裁員30%以上。每次危機之後,強者恆強、弱者更弱的馬太效應都會發揮作用。誠然大型企業效率更高且經濟貢獻更大,但是小微企業提供了更多就業機會,對於社會和諧穩定有重要貢獻。僅僅依靠金融監管機構強制推行的中小微企業貸款政策很難從根本上解決中小微企業的生存問題。如何在考核上推動地方政府關注中小微企業的發展,是決策者需要考慮的問題。?

企業管理_北大匯豐中國企業調查狀況報告


圖:企業規模與員工僱傭策略調整

企業調整薪酬制度是裁員應對危機的替代措施之一。樣本企業考慮集體減薪的比例並不高,不到9%。47.3%的企業將維持薪酬制度不變,6.8%的企業考慮高管減薪但員工薪酬不變,還有19.3%考慮不調整工資,僅考慮調整未來的績效獎金。這些數據說明,本次疫情對僱員的日常收入水平並不會產生較大沖擊,前提是企業生存不受影響。由於疫情期間消費顯著被抑制,我們有理由相信疫情之後消費需求將出現報復性反彈。

企業管理_北大匯豐中國企業調查狀況報告


圖:企業薪酬調整計劃統計

地方政府扶持政策的落實

本次疫情期間,各地政府出臺了各種扶持企業的政策,不勝枚舉。然而從我們調研的結果來看,這些政策尚未完全落到實處,樣本中83%的企業表示未得到任何政府的支持。如前分析,受本次疫情衝擊最大的是中小微企業,處置不當可能會導致相當數量的中小微企業倒閉。有些就業崗位一旦失去,將可能不會再次出現。當疫情已經逐漸進入下半場的時候,地方政府應該逐步將工作重點放到保護就業崗位,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上來。經濟發展規律決定了有些低效率的企業將會退出市場,從而釋放資源。我們建議地方政府減少制度性障礙,為中小微企業提供寬鬆的發展環境,這比各種財政扶持政策要有效得多。

企業管理_北大匯豐中國企業調查狀況報告


圖:企業已經獲得的政府扶持(多選)

企業現金維持運轉的能力

如果沒有政策干預,企業度過難關只能靠自身的現金儲備。創業企業死亡的第一原因就是現金流耗竭。樣本企業賬上現金儲備平均能維持5.12個月,這個數據看起來還不錯,然而標準差卻高達3.82個月。在這種情況下,樣本中位數更有說服力,這一數據僅為3個月。分類統計的結果表明,樣本企業的抗風險能力確實不容樂觀。高達51.4%的企業賬上現金只能維持3個月以內的運營。如果生產和消費不能在一兩個月內恢復,我們可能會遭遇一波企業倒閉潮。和前面的分析類似,小微企業抗風險能力總體較弱,現金保障倍數小於3個月多數是上年收入在2000萬以下的企業。而上年收入在5億元以上的企業現金餘額平均能維持7.85個月。這個數值可能被低估了,因為我們的統計表設定的最大值為12個月。以上分析說明,疫情之後保護就業崗位的重點措施應該落在中小微企業上面。

企業管理_北大匯豐中國企業調查狀況報告


圖:企業賬上現金可維持日常運營月數統計

對2020的總體預期

2月1日,北京大學匯豐商學院曾經對EMBA校友的118家企業進行過一次內部調查。彼時疫情信息並不如當前披露充分,地方政府的各種嚴厲防疫措施也尚未推行,因此企業家總體對2020年經營情況比較樂觀,只有不到30%的校友認為2020年經營情況會差於上年。相隔12天之後,我們將樣本擴大到605家企業,統計數據發生了比較明顯的變化。56%的被調查企業認為2020年業績將會惡化,僅有19%的企業認為2020年業績會出現增長。即便是我們將參照樣本限制為2月13日參與調查的311家北大匯豐EMBA校友企業,我們也會發現12天之內這個群體的經濟預期也發生了顯著的改變。最新的數據是,48.2%的校友認為2020年業績可能會下滑。

企業管理_北大匯豐中國企業調查狀況報告


圖:預期2020年經營情況較上年變化

注:2月1日樣本為118家北大匯豐EMBA校友企業,2月13日PHBSEMBA包括311家北大匯豐EMBA校友企業。

我們並不認同如此悲觀的預期。近期社交媒體的流量大增,其中傳遞的悲觀情緒可能導致負面羊群效應。如果疫情沒有出現大的變局,3月份將有可能出現標誌性的防控成果,那時我們重新調查的經濟展望可能會樂觀許多。當然一切的前提是,我們付出巨大代價的病毒阻擊戰能夠最終獲得成功。

企業管理_北大匯豐中國企業調查狀況報告


圖:企業規模與2020經營情況預期

我們將經濟展望數據按照企業上年收入進行分類統計之後,毫不奇怪地發現大型企業最為樂觀,而小微企業較為悲觀。比較意外的是,我們發現上年收入介於5000萬到1億之間的中型企業的經濟展望最為悲觀。究竟是這一區間的企業家更容易受到社交媒體情緒的引導,還是這一區間企業因為兩頭不靠,得到的支持最少,承受的壓力最大?由於本次調查問卷覆蓋內容有限,我們無法得出有說服力的結論,有賴於後續跟進的研究。一個可供參考的數據是,這一區間的企業平均賬上現金可維持企業運轉4.88個月,顯著超過樣本中位數3個月。

研究總結

從12個小時內響應調查的605位企業家提供的信息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中國企業復工情況不容樂觀,有超過60%企業的經營處於基本停滯狀態

。小微企業面臨的形勢尤為嚴峻,其抗風險能力和受所在地政府的重視程度均處於弱勢地位。本次疫情嚴重衝擊了餐飲、住宿、百貨和零售行業,儘管復工率較高,但是其客流量下降可能超過90%,甚至連西貝莜麵村和八合裡海記這樣的大型連鎖餐飲企業都遭遇經營困境。我們的調查顯示,153家有門店銷售的企業中有106家企業的所有門店均未開張。由此看來,本次疫情最大的受害者是傳統服務企業。

我們的調查顯示,造成企業復工困難的最主要原因是嚴厲防疫措施導致員工無法返回工作地。此外,中國製造業的精細化分工使得部分地區企業復工問題通過上下游供應鏈傳導成為全國性的問題。地方基層組織當前第一優先任務為防控疫情。在醫療防護物資全國性緊缺的背景下,企業復工的安全生產條件經過層層加碼之後成為高難度動作。更糟糕地是,即便企業願意以高代價滿足復工安全生產要求,基層組織仍然拖延復工生產審批,系統性延後企業復工。我們強烈呼籲地方政府在防疫戰開始進入下半場的背景下,將保就業和保增長等經濟目標納入考核,否則十三五規劃的收官年全年經濟增長任務將難以實現。

我們調查中比較令人欣慰的是,企業尚未出現大面積裁員的趨勢,也尚未考慮大規模減薪的選項。這對於疫情結束之後消費需求的反彈來說至關重要。疫情導致互聯網+的趨勢進一步提速,樣本企業平均46%的行政、財務和人事管理業務已經遷移至線上。疫情倒逼的企業瘦身化和效率提升將可能導致某些工作崗位永久消失。儘管樣本企業經營情況要顯著高於全國企業平均水平,但51.4%的企業賬上現金僅夠維持企業日常運營3個月。儘管人民銀行已經投放鉅額流動性,但這些貸款按慣例大部分仍將流入大型企業。而本調查結果顯示,大型企業經營穩定性,復工情況以及經濟展望都處於最樂觀區間。地方政府在疫情期間制定了大量企業扶持政策。比較遺憾的是,高達83%的受調查企業表示沒有得到任何實質性的政府支持。

相比2月1日我們所做的企業調查結果,2月13日受調查企業家的2020經濟展望要悲觀許多。56%的企業家預期2020年經營情況要差於2019年。短短12天之前,僅有29.8%的企業家持相同觀點。由於企業家預期受到各種外部因素的影響,相信隨著疫情防控局勢的逐步改善,預期也會相應出現改善。

總的來說,我們認為現階段企業存在較為普遍的復工難現象。在湖北省外確診病例連續多日出現下降的背景下,我們呼籲地方政府督促基層組織依法施政,在合理防控疫情的前提,推動企業有序復工。這既是為實現十三五規劃收官年經濟增長任務提供保障,也是為抗擊疫情產生的大量物資需求提供保障。2020年我們的任務是在保就業的前提下保增長,問題的關鍵是中小微企業。

本次疫情防控最大的經驗教訓是,信息必須在各個階層保持通暢,據此作出的決策才能科學有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