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把古代皇帝繼承製度從嫡長子繼承改為兒子裡唯才是舉,還會有那麼多弟殺哥的橋段嗎?

郭江永


方圓論壇觀點!

自古以來皇權動人心。歷史上發生過無數次為了皇位兄弟鬩牆手足相殘的事情。可見皇位的誘惑有多麼的大。“無情最是帝王家”這句話也就說明了身在帝王之家根本就沒有什麼情意不情意的。大家互相之間都是競爭的對手。皇位只有一個,所以大家打破頭的爭搶不休。古代人都遵從一條準則那就是“立長不立幼小”。實際上這條準則不僅適用於皇家,就連諸侯甚至百姓也同樣遵從這條規矩。儒家倡導“長兄如父”,也就是說一個家庭裡面的大兒子就是家裡的主心骨。這同樣契合立長不立幼的說法。


實際上對於“立長不立幼”這個說法是出自《春秋公羊傳》裡的一句話“立適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根據這個說法所以從秦朝開始為了遵循禮法,上至皇親國戚下至黎民百姓都開始遵循“立長不立幼”的傳統。因為禮法之中以“長”為尊。像我們上邊說的“長兄如父”一樣。只要是年紀大的就佔據了先手。秦朝的滅亡在歷史上就被很多人冠上了“廢長立幼”禍亂國家的名頭。實際上秦末農民起義造反很多人打著的旗號就是為公子扶蘇復仇。所以從那時起“立長不立幼”的觀點就定了下來。而且也把動亂和“廢長立幼”關聯在了一起。


“立長不立幼”有利也有弊。好處就是可以儘量的減少皇子之間為了皇位而互相殺戮。弊端就是太過於僵硬化。並不是所有的長子都具有才能。很可能有的皇朝的長子根本不具備成為一個帝王的資格。或者說其他的兒子比長子更加的優秀。但就是因為立長不立幼的規矩導致昏暈無能的長子繼位,而聰明有能力的皇子最終碌碌無為。就比如唐太宗李世民。李淵造反就是李世民鼓動的,而且李世民給李唐王朝立下了汗馬功勞。李淵曾經承諾過李世民會立他為太子。但在李淵稱帝之後,卻立了長子李建成為太子。一方面是李世民功勞太大李淵怕威脅到他。另一方面就是礙於“立長不立幼”的傳統。所以功勞最大能力最強的李世民反而敗給了熬資歷的李建成。這最終也導致了後來的“玄武門之變”,李世民殺兄弒弟奪取了皇位。


但如果皇帝在皇子之間以唯才是舉來選擇繼承人的話,可能會選擇出更加優秀的皇帝。但更加可能國家會因此而發生動亂。要知道即使大家都遵從“立長不立幼”的觀點。還是有很多人選擇鋌而走險造反叛亂。可見皇位的誘惑力有多大。如果互相之間爭奪皇位合理化合法化之後,那就可以預見皇子之間的皇位繼承權之爭會更加激烈。一旦有臣子加入到立儲之爭中,國家勢必會遭受到極大的創傷。而歷朝歷代想要為了權勢搏一把的臣子都不在少數。所以任由唯才是舉只會造成更大的動亂。


之所以從秦漢開始遵從“立長不立幼”就是為了國家的穩定。春秋時期並沒有“立長不立幼”這個說法。當時的各大諸侯之間選擇接班人並不是如此。他們當時選擇接班人就是唯才是舉。但結果想必大家也都知道了。幾乎每一代權利的更迭都伴隨著無盡的殺戮。春秋時期霸主晉文公重耳。他不就是兄弟之間互相競爭拉攏權臣爭奪皇位,互相之間殺個你死我活的嘛。最後晉文公之所以能上位還是借了秦國的大軍一路打了回去,奪取了王位。

可見唯才是舉也不適合王位的繼承。畢竟在“立長不立幼”這個大環境下,只有有實力有能力的皇子才有資格爭奪皇位。其他皇子都是打醬油的。所以動亂的規模可以控制。但變成了唯才是舉後,所有的皇子都有繼承的機會。那麼人人都想要拼一把。畢竟誰都有機會不是嘛。這樣一來動亂就無限擴大。這顯然不符合穩定的局面。所以“立長不立幼”雖然有很多缺陷,但是對於唯才是舉來說算是一種進步了。

感謝閱讀。喜歡的朋友請關注轉發支持一下。歡迎大家留言探討發表自己的看法。


方圓論壇


嫡長子繼承製無疑是爭議最少的!能答這個問題的答友都會給你一個滿意的回答!

那麼為什麼還會有那麼多繼承權之爭出現!

拋開權力的本身的誘惑,至少有兩點至關重要!

首先, 中國的皇權自誕生的那一天起,就缺乏制度上的制約!注意,是制度上!

西方王權,實際上一直受到世襲貴族的制約,最後演變成制度《大憲章》,那麼中國的貴族哪兒去了?

中國歷史進入戰國時代後,七國為了爭霸,也是為了生存,可謂殫精竭慮,其中對中國政治影響最深遠的,莫過於郡縣制的推行。這個早在魏文侯任命西門豹為鄴令就開始了!郡縣制推行的初衷是爭霸的需要,卻一步步餐食了傳統貴族的生存空間,至始皇帝一統之後,傳統貴族算是徹底歇了菜,雖然也有反撲!

然而,傳統貴族雖然沒落,新興貴族卻迅速崛起,這其中就包括外戚、功臣。不過外戚也好,功臣也罷,畢竟都是皇權的附屬品,依附於皇權的存在,也難以持久!

真正對皇權起到制衡作用(注意,不是威脅)的是魏晉門閥士族的崛起!

唐初《氏族志》初稿,編纂者將博陵崔氏排位第一,無視李唐皇室,可見士族的名望!

真正對世襲貴族政治一擊必殺的是科舉制實施!

自科舉以後,任何人,都必須通過科考來進入官場,真正防止了一家獨大,百年家族再難出現,社會上的勢力被科舉制徹底打散,這些一個個通過科考的單個力量,再也無力制約皇權!

不過,也別認為科舉是個壞制度。

皇權的不受制約使得嫡長子繼承製難以有效地得到保證,存在很大的變數!

其二.,嫡長子繼承製本身也有缺陷,而且缺乏補充,也就是繼承順位!

如果沒有嫡長子,沒有嫡子,甚至沒有兒子的情況下,誰來繼承這個皇位?

宋仁宗,明武宗,崇禎,都遇到過這個問題!

事實證明,只要是人一參與進來,必然存有私心。那些野心勃勃的皇太后和權臣們,自然喜歡懦弱能力差年齡又小的皇帝們!

而崇禎一死,對皇位的爭奪即開始!

說白了,缺少一種毫無疑義,明白無誤的繼承順位制度!

皇后之子必然是有優先權的,嫡長子,嫡二子,嫡三子……,然後是第二任皇后之子,之後是妃嬪之子,妃嬪也是有品級的,從品級最高的年齡最長的開始,按妃嬪品級,年齡大小依次排列!

當然,也有無子的情況出現,比如說明武宗。武宗無子,經太后和楊廷和商量,選了十三歲朱厚熜,私心很明顯!

其實按照和現任皇帝的親疏關係,繼承順位也不難確定!皇帝無子,前任皇帝有,也就是現任皇帝兄弟們,兄終弟及,按嫡長子、嫡子、庶長子、庶子的順序!

如果兄弟也沒有,那老爹有兄弟,也就是現任皇帝的伯伯叔叔們,兄終弟及,從前任皇帝的大哥的兒子開始,再按照嫡長子、嫡子、庶長子、庶子的順序,依次往下排!

當然,即使有明確的繼承順位,也難以完全杜絕皇權之爭,畢竟權力的誘惑太大!然而,相信可以大幅減少無謂的內耗!南明就是典型!

這種繼承順位制度,需要形成一種類似於憲法的地位,超越大臣、太后、甚至皇帝本人,具有無可爭議的地位!

然而,皇權的缺少制衡,中國人的喜歡變通,註定難以形成這種制度。就像大多數中國人喜歡說得“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


探微閣主


唯才,的才的評定標準是啥。本來就是個虛化的玩意。你要是量化了。就向是考試,沒有還好。有了誰都要去試試。

嫡長子繼位好處在於。就是沒有競爭。靠投胎。老天爺決定。一把的事,權利交接平穩。遇見廢物,也就浪費個十來年的事。何況廢物的殺傷力,也高不到哪去。

但要換成唯才!好嗎,個個都要展現自己的才華了。從文到武,從內到外,從小到大。一代換一代。鬥著鬥著,都死仇了。誰能容下誰,誰能放過誰。血雨腥風伴一生啊。

對官員用現代的比喻,你受得鳥。上面領導,為表現。天天換著花樣玩改革。隨時十來二十年來站次隊,對了還好。錯了就得滾蛋,還有死亡威脅。

對平民來說,庸才廢物統治這才是最好的。各玩各的互不相干。遇見太雄才大略的皇帝,哪這輩子大概就得交代到戰場上了。你要是代代雄主。國家早被玩死了。人人想要蓋世功。平民大眾萬死從啊。傷不起,勞民,勞力,勞財。


久肝人不在


在這個問題上,我們不要懷疑古人的智慧,他們比我們更善於吸取歷史上血的教訓。實際上,在封建皇權的框架下面選擇皇位的繼承人,嫡長制可能是最不壞的一種制度,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紛爭與混亂。

選擇賢才的最大問題,是由誰來進行考核與確認,這種考核與確認是否能夠服眾,不然就會禍患無窮。

比如,晉武帝司馬炎確立嫡子司馬衷為皇太子,但衛瓘、和嶠等大臣認為太子的智力不行。晉武帝就想測試一下皇太子,他把東宮的官員全部集中到一起喝酒吃飯,以防止作弊。然後給皇太子出了幾個問題,讓他回去想一想。

皇太子身邊此時只有太子妃賈南風,立刻派人把試題送到外面,找人代筆寫成了一大篇答案。賈南風不太放心,又把它交給一個名叫張泓的人,張泓看過,認為這樣的回答太完美了,一看就知道是假的。他認為,應該按照皇太子實際水平回答,效果更好。

於是張泓代筆,草擬出答案之後再由皇太子抄寫一遍,其中的論調顯得淺薄幼稚,但恰好說明皇太子具備起碼的能力,而且有塑造和提高的很大潛力。所以晉武帝非常高興。

賈南風等人精心操作,甚至可以幫助呆傻的皇太子過關。試想,如果要搞什麼選賢任能,各位皇子肯定各顯神通,到朝臣當中尋找自己的謀士和外援,幫助包裝自己。姥姥舅舅們也會四面出擊,組織親友團幫助宣傳造勢。到時候必定搞得朝廷當中一片烏煙瘴氣,朋黨遍地。

再比如努爾哈赤的後金政權,在第二代繼承人的選擇上,最初也是部分沿用遊牧民族的做法,由四大貝勒集體領導,同時兼有選賢任能的做法,由四貝勒皇太極主持大局。皇太極此後不斷進行修正,通過巧妙的操作,終於確立了自己的獨尊地位。

由於皇太極沒有完成繼承製度的改造,他死之後再一次出現危機。如果按照唯才是舉的原則,應該選擇弟弟多爾袞,如果按照嫡長制原則,那就應該選擇皇太極的大兒子豪格。爭論的雙方尖銳對立,劍拔弩張,險些兵戎相見。

實際上,這兩次權力交接最終沒有讓局面崩潰,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八旗軍在外部的勝利,從明朝手中奪取大量土地、人口和財富,把手中的餅做大。如果沒有這些外部利益的補充和輸送,他們內部早就掀桌子翻臉了。

後來康熙皇帝廢掉皇太子,其實就想搞什麼選賢任能,結果兒子們鬧得不亦樂乎,搞得他焦頭爛額,不了了之,而且後患無窮。


於左


看到這提問真捏一把汗,如沒有嫡長制擋一下,那約莫等於財門不上鎖,不起盜心也起盜心了。

你看,嫡長這個制度,內涵外延都很明確,因此操作性不大,啥時間生的,誰生的,一目瞭然,立嫡或立長,爭議不大。


如果說不用這個制度,改選賢選能,抑或是用清期的那個密摺立儲。我估計紛爭更多。

什麼是賢?什麼為能?你說的賢能我不認可,什麼!你不認可?打得你認可,或者,殺了你一了百了……於是諸子殘殺。

如果不用嫡長制,那女人們也更要慫恿自己的兒子去搏一把了:都是爹的兒子,憑啥咱不爭家業?你難道不比哥哥兄弟強……幹一把,說不定你娘還能弄個太后噹噹!

所以說,不樹嫡長制,不僅弟殺兄無法避免,兄殺弟也會上演;不樹嫡長宗法,後宮競爭也失序……

還不如遵從嫡長制度,至少目標小,紛爭少,後宮也安分——儘管也免不了弟殺兄,能怎樣呢?權力誘惑那麼大!


錢多多讀文史


講真,如果真的嫡長子繼承製,就不會有什麼爭議了。

恰恰是你說的唯才是舉的選擇繼承人,才是惑亂的根源。

如果嫡長子繼承製,有什麼可爭的?只能怪自己生錯了時晨,怪自己的媽不是皇后,他也不會有奪嫡的想法,也沒人支持他了。

但是,如果你說的,立賢,什麼是賢?評判的標準是什麼?誰說了算?

這就把制度評定的東西變成了人來評定,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制度把繼承人限定死了,而如果人來評定,那就喜歡誰就定誰,誰都可以爭,爭上了誰敢說你不賢?

就像用考試來選拔大學生,這樣看分數了,分數高的選拔上了,分數低的落榜了。

但是如果素質教育,推薦入學,你覺得你的機會大些,還是城市二代的機會大?到時候大學裡就不再有農村孩子了

高考就是制度上限制人的因素,而選拔賢者,就是人為操作了。

北宋以前皇儲的爭奪,就是因為沒有按照嫡長子繼承製來,只要你爭贏了,你就是賢者,評判標準不再是制度,而是人

再比如,兩漢的舉孝廉制度,孝和廉評判的標準是什麼?誰說了算?肯定是郡守了,郡守推薦誰?肯定是他的上司的子孫、自己的子孫親人、地方豪強的子孫,因為這就是某一個人說了算了,

現在做的幾乎所有事,都是為了制度化,而要減少人的因素對結果的影響,


南朝四百八十寺


關於這個問題可以肯定的回答,立賢不立嫡並不能有效地防止兄弟相殘的發生。因為造成兄弟相殘的最終根源在於對皇帝那種至高無上的權力的追求,並不會因為立賢就能避免。

首先立太子的決定權在皇帝,皇帝的個人喜好決定了立賢並不一定公平。皇帝認為賢明的兒子不一定就是真正最賢明的那個。比如說雄才大略的漢武帝,因為太子劉據和他的政治觀點不同,漢武帝並不是很喜歡太子劉據,漢武帝最喜歡的是幼子劉弗陵。在劉據被殺後漢武帝立了劉弗陵為太子。劉弗陵雖然也是很聰明的皇子,但是他登基做皇帝時才八歲,根本就沒有處理政務的能力,因此朝中大權被霍光把控,劉弗陵被架空。而劉據性格寬厚,深得人心,而且他死的時候37歲,已經有豐富的處理政務的經驗,無疑劉據才是太子的最合適人選。而漢武帝偏偏逼死了最適合做太子的劉據,立了他自認為賢明的劉弗陵,這使漢武帝其他的兒子非常不滿,後來漢武帝的第三子劉旦在劉弗陵繼位後密謀造反被殺,證明了所謂的立賢並不能有效地防止兄弟相殘。

至於如何防止兄弟相殘,其實有人已經比較完美地解決了這個問題。他就是清朝的雍正帝。雍正親歷了康熙晚年的九子奪嫡,他繼位後一直在思考如何避免類似兄弟相殘的事件重演,最後他開創的秘密立儲制度很好的達到目的。秘密立儲就是皇帝生前不立太子,但選定繼位者,等皇帝去世後,朝臣將有關先帝的遺詔昭告朝野,然後被先帝選定的儲君繼位。自從秘密立儲這一制度出臺後,兄弟間為了爭奪皇位而互相殘殺的事件再沒重演。

因此,立賢並不是避免兄弟相殘的好辦法,雍正創立的秘密立儲的制度,才是避免兄弟相殘的絕世好點子。





雨夜讀史


假如把古代皇帝繼承製度從嫡長子改為兒子裡唯才是舉,還會有那麼多弟殺哥的橋段嗎?

1.古代封建制度下的帝王們,為了長期統治。在選擇繼承人的時候,都受立長不立幼這一條死規定的困擾。

2.清朝雍正皇帝也受這條鐵律的束縛,後來他想出了一條妙策。就是把他認為最有能力的兒子作為繼承人,寫在遺囑上,用幾把鎖鎖在一個寶匣裡,待皇帝駕崩後,由指定輔政大臣一起開鎖宣讀新繼承人。

3.這樣就避免出現儲君提前籠絡勢力,和兄弟互相殘殺的局面發生。





hao用戶6575121599292


無論中國古代的皇帝繼承製度將標準定為什麼,都不可能真正避免皇家兄弟同室操戈的情況,不過清朝的秘密立儲制度倒是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這個情況,這就是題外話了。

必須要清楚一點,中國古時候歷朝歷代之所以會出現皇子為爭奪儲君之位而相互殘殺的情況,原因不是嫡長子繼承製度出了問題,真正的癥結在兩個方面:立儲君的最終決定權在皇帝本人手上;被確立為儲君的皇子往往會受到來自眾多競爭者的攻擊。正是因為立皇儲的最終決定權在皇帝本人手上,所以皇帝能夠任意決定立誰為太子,眾多皇子為了在皇帝面前樹立自己的良好形象並抹黑其他皇子,如此一來,動亂和矛盾便發生;也正是因為被立為太子的皇子處於令人覬覦的位置,所以不免受到各種中傷,進而惡化兄弟之間的關係。



反而,如果歷朝歷代真的能夠嚴格遵守嫡長子繼承這個原則,那麼這種流血事件會少很多,因為這是一個硬性的先天標準,後天因素無法改變,也就能夠讓很多野心家打消爭奪儲位的念頭。但往往,歷朝歷代都存在一些皇帝不去立嫡長子,或者說對皇儲立了又廢,這就給了其他皇子爭奪儲位的希望,進而演變成流血事件。

中國歷史上皇儲爭奪最激烈的時期,莫過於清朝的康熙年間,康熙的眾多子嗣結黨營私,相互之間勾心鬥角,上演了一出精彩的“九子奪嫡”的歷史大劇。究其原因,就是因為康熙皇帝沒有堅持嫡子的太子地位,兩度廢立,給了其他皇子以可乘之機和成為太子的希望。而其他歷朝歷代,基本上大多數皇帝都遵循了嫡長子繼承的制度,所以真正因為皇位繼承而發生的大規模衝突總體來說比較少。

如果將立嫡長子的制度改為立所謂的“有才能”的皇子,會造成更多問題。首先,才能是一個非常抽象的事務,沒有一個特定的標準,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曹操的眾多兒子,曹丕,曹彰和曹植三人都非常有才能,如果按照這個標準,那麼結果便難以確定,這樣一來,立其中任何一個,其他兩人都會因為不服而產生怨氣;再者,這個“才能”究竟由何人去評定?如果交給大臣,那麼會造成後宮與朝廷大臣的勾結,如果交給皇帝本人,那主觀性則更強,根本難以解決問題。

所以,嫡長子繼承這個制度,是有非常大的合理性的,畢竟出身是一個先天的不可變的標準。

當然,解決同室操戈的最好辦法,還是像英國一樣,議會通過《王位繼承法》,將皇儲的確定權掌握在民選機構中。然而,中國古代並不具備這種條件。


庭州行者


權力是一種毒品,任何東西在權力面前都顯得蒼白無力。唯才是舉,可笑,在權力的誘惑面前 ,什麼是才?才的標準是什麼?由誰制定標準?……都顯的無足輕重 ,只要心狠就行。所以歷史上有了兒子逼死親生父親奪位的。弟弟逼死哥哥篡權的,弟弟殺死哥哥逼退父親繼位的……任何一個坐穩了帝位的皇帝都想把自己的帝位穩定的傳給一個德才兼備的兒子。但如果在傳位過程中引起混亂就前功盡棄。所有的帝王都在考慮這個問題,在不斷的總結前朝的經驗和教訓後,直到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才創造出嚴格的嫡長子繼位,嫡長子死亡嫡長孫繼位,以此類推的嫡系繼位制度。他認為這些皇子一出生他的繼承地位就確定了,然後他們各司其職,再也不會出現皇子爭奪皇位大開殺戒的局面了。理想很豐滿 現實很骨感。就在朱元璋屍骨未寒之際,他的皇族就後院起火,兒子朱棣就篡了嫡長孫朱允炆的位。給了自信的老朱一個響亮的耳光。最後到了清朝,自作聰明的康熙大帝又發明了臨終開獎的搞笑傳位制度。經過幾千年的封建制度的由勝到衰的歷史演變。我們不難發現:只要是權力可以通過暴力就能得到的制度不變,那就沒有任何一種安全的傳位制度。只有到了近代,天賦民權,權力是人民給的,國家的領導核心要通過全國人民的選舉才能擁有權力的民主制度才徹底結束了幾千年傳位引起的血腥動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