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所的“無為而治”是消極還是積極?為什麼不是非要“無為而治”呢?

老孫遁世無悶


我是顏小二述哲文,我來回答。

就個人對道家的研究來看,老子的“無為而治”是有消極外衣,積極內在的理論。

至於為何要“無為而治”?原因並不難分析,老子之“無為”針對的是利己之慾過剩的“有為”,太過利己的人去“治國”,大抵會造成歷史上商紂王那般的結果。

一個君主,或者說一個為上者之大忌,便是自私自利而又剛愎自用。所謂的“無為而治”,其要為上者壓抑的,便是個人私慾,這種個人私慾包括生理上過多的物慾需求,和心理上對優越感的追求。這樣說,想必應該好理解一些。

1、老子的治國思想:無為而治

《老子》,也叫《道德經》,是道家代表人物老子的經典作品,老子以“道”的角度,來看待世間萬物,繼而發出了許多呼籲,其中一條呼籲,便是叫為上者注意做到“無為而治”。

關於“無為而治”,《老子》一書中有這樣一段經典的議論:

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慾,而民自樸。

這句話中的“我”,實則象徵著道家的理想人格,姑且可以說聖人,而聖人,則是理想的治國者。

下面我們來分別探析一下,為什麼“我”做到“無為”、“好靜”、“無事”、“無慾”,百姓就可以安居樂業,生活和美?

(1)為何“我”無為,民就能“自化”?

理解“我無為而民自化”,建議反過來理解。百姓可以自我化育的時候,說明百姓的道德水平都比較高了,這必定是太平盛世。

而在太平盛世裡面,百姓都自我化育了,還用得著為上者去教化百姓嗎?同時,一個能夠統領“素質高到可以自我化育之百姓”的君主,自然也擁有極高的素養,是猶如聖人一般的存在,自然是“無為”的。

(2)為何我“好靜”或者“無慾”,民就能“自正”或者“淳樸”?

要理解“我好靜,而民自正”與“我無慾,而民自樸”,舉個例子就比較簡單了。比如,為上者內心安靜,不貴難得之物,不以黃金之稀少而珍貴它,將黃金看做和路邊的石頭一樣的存在,這個時候,舉國上下皆是如此,那麼哪裡還會有小偷去偷和石頭無異的黃金呢?

所以,為上者內心安靜,民心自然匡正,為上者不貪慕虛榮,不貴難得之貨,為下者繼而也能保持淳樸,將“黃金”當做“石頭”。

(3)為何我“無事”,民就能“自富”?

為上者不下達各種政令,則說明沒有下達政令的必要。什麼時候沒有下達政令的必要,要具備兩個條件,第一,為上者有高尚的品行,不會為了一己私慾而干擾百姓生活;第二,天下太平。

於是,具備瞭如上兩個條件,為上者自然“無事”,而為下之民,在高尚的君主領導下生活在太平盛世中,自然也會變得富足。

通過上述分析,想必大家大抵能夠體會“無為而治”的邏輯合理性了吧。老子以聖人治國,聖人不會有利己排他的私慾,繼而不會有“不合理”的徭役賦稅。為上者不在奢靡生活上的起“帶頭作用”,而且還帶著全國百姓淳樸,百姓能有不安居樂業嗎?

2、“無為而治”思想的現實關照,以及“無為而治”的合理性

老子這一思想看起來雖然有些趨於理想化,但是也有其現實關照。比如,在老子“無為而治”思想中強調的為上者之“無慾”等等。

但是,要運用一個思想,絕對不能脫離該思想產生的社會環境來生搬硬套,因為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特色,而每個時代的文化都有每個時代文化的歷史侷限性。即便是老子的“無為而治”,也是有其歷史侷限性的。

但是,經典的學說之所以能夠經久不衰,是因為它對於現實的關照,可以超越時空。

老子“無為而治”這一思想,思想內核比較龐大,雖龐大,也是可以總結幾條對於現實生活十分有指導意義的處世之道。

比如,“無為而治”裡面透露出一種“知止”的智慧。這種“知止”,是讓人們懂得維繫“平衡”。如果從為上者治國的角度來看,則是告誡為上者,下達政令也好,對於自身慾望的態度也罷等等,都要懂得“度”,都要“知止”。

過度,實則便是對於個人之慾的過度發展,這樣,不僅對於個人的身心和諧有害,如果慾望過度發展的人成為領導者,自然也會危害到整個團隊。

再比如,為上者的“無所事事”,實則是彰顯了為下者的井然有序。而“無為而治”這個理論裡面,有很多地方都應用了這種“逆向思維”,可以一定程度上幫助我們活用“逆向思維”,繼而透過現象,接近“本質”。

3、總結

道家老子的“無為而治”思想表現上看上去是為上者“無所事事”,實則是老子藉著為上者之“無所事事”,來體現百姓之“安居樂業”。百姓都生活得井然有序了,為上者自然就沒啥可乾的了。老子之“無為而治”是有其邏輯合理性的。

所以,我們可以總結,“無為而治”看似消極,實則積極。

另外,“無為而治”對於一個為上者來說,是極其寶貴的智慧,

他告誡為上者制衡自身的慾望,避免因為私慾而擾亂了團隊發展的合理秩序,以至於給整個“團隊”造成毀滅性的影響。當然,“無為而治”對於人之現實生活的關照肯定不止這些,其中的處世智慧,還需要各位自己在生活中體悟。



顏小二述哲文


無為而治是老子提出的政治觀點,它來自於道家的核心思想無為而無不為,無為是道,無不為是德,無為是因,無不為是果,無為不是什麼都不做,而是順應自然和社會規律,無不為就是順應規律後的結果。

無為而治是老子針對儒、墨、法三家的積極有為而提出的觀點,他認為一切有為的政治都不符合自然,都違反人的天性,都與道相違。比如:一個農民能夠順應農作物的生長規律,就叫做無為,如果他拔苗助長就叫有為,無為的結果是豐收,有為的結果是顆粒無收。

老子提出的無為而治是指一種政治藝術,無為就是順應人的天性,老子認為人有追求自由和擺脫奴役的天性,所以老子反對一切奴役、管教,強迫和戰爭行為,因為這一切都是在剝奪人的自由和生存的權利,它顯然與人性相反,是不可能持久的。

無為而治的本質是順應人的天性,而後換來天下太平,一切違反人性的作法都不可取,因為儒家要用仁義道德來約束人的自由,並且一定要用說教來教化人心,法家則是要用暴力和嚴刑峻法來強迫民眾,用功名利祿來驅使民眾,在老子看來他們所做一切,只能讓世界越來越亂。


沉醉的文人


我認為“無為而治”是一種積極的治國理念。為什麼呢?

第一,無為而治,絕不能簡單地理解成什麼都不做,什麼都不管。第二,無為而治是一種治理理念,是給統治者提出的要求,而不是鼓勵老百姓“無為”。

以上提出的兩點,也是後世對“無為而治”思想產生的兩大誤區。理解了這兩點,消除誤區,也就不會認為“無為而治”是消極的了。

“無為”不是不做事

這裡的“為”,應當理解為“干預、干涉、控制”。這裡的“無”,也並非完全不要,而應該理解為“減少、降低、有節制的”

整合起來看,無為,就是減少控制和干預,進行有節制的管理。

這個道理,適用於生活的各個方面。

以教育為例。現代先進的教育理念,正是提倡無為,不壓制孩子的天性,尊重孩子的思維,大人只要進行有限度的管理就可以了。倘若對孩子控制太嚴,則弊大於利。

以經濟為例。健康的經濟模式,就是以市場經濟為主,以行政管理為輔。中國改革開放的成功,早就說明了這個道理。倘若控制得太嚴,則市場沒有活力,缺乏競爭,就會成為一潭死水。

可見,無為的思想,至今仍然是一個金道理。

“無為”是治理理念,而不是生活態度

常常有好吃懶做、不勞而獲者,以“無為而治”作為擋箭牌。實際上他們跟“無為而治”沒有一點關係。

先秦諸子百家提出的各種思想,主要是為統治者服務的,是告訴人們如何治國。所以才說是無為而“治”,核心在“治”。

這種無為,是針對法家的嚴刑峻法,以及儒家的繁文縟節,而提出的。老子認為,這些都是在折騰老百姓,是強行改變人的天性、限制人的自由,非常不好。

老子曰:“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慾,而民自樸”

老百姓的生活方式,是經歷過時間檢驗而逐漸形成的,不去過多幹涉,則人民自然可以安居樂業。

無為而“無不為”

道家思想的奇妙,就在於它沒有絕對。有陰就有陽,有善就有惡,有福就有禍。事物存在兩個方面,是可以相互轉化的。

無為而治的思想,當然也包含著兩個方面。有“無為”,就有“無不為”。要正確認識無為而治,就必須完整地看到這兩個方面,缺一不可。

道家思想的核心,就是“道”,也就是自然的客觀規律,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不管是“無為”還是“無不為”,前提都是要遵循客觀規律。

無為,就是要順應規律,不人為地去強求和改變;無不為,就是要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只要是符合客觀規律的,那就沒有什麼事情不能做。

這樣理解,是不是很像我們今天的馬克思主義?沒錯,這就是古老的辯證法,是老祖宗的智慧結晶。

這種思想,放在今天,不管是治理國家,還是管理一個部門、一個企業,都是適用的。

作為領導者,更是要懂得無為而治。把握大的方向,順應客觀規律,而不要過多地干涉底層員工。這樣一個組織就能健康發展。

綜上,老子提出的“無為而治”,不但不是消極的,而且是一種永不過時的積極思想,值得每個人去學習。


黑色大炮


“無為而治”是非常積極的道家理念。

道家講求“道法自然”,就是一切要順應客觀規律,順應大道,順應趨勢,如果逆勢而動,必然得不償失。

“無為而治”不是不為,而是不妄為。並不是說什麼都不做就能天下大治,而是說不要過多的去幹預人民大眾自發的生產生活,要充分發揮和相信民眾的創造力,使社會自然而然的步入正軌,即“無為而無不為”。歷史上的太平盛世、宏圖大業大都是在道家“無為而治”思想的指導下取得的,比如漢初的“文景之治”。

春秋五霸相爭、戰國七雄相鬥,始皇橫掃六合,楚漢爭霸連年,不斷的戰爭已使當時的社會動盪不安。漢高祖死後又發生了“諸呂之亂”,社會民不聊生。產滅諸呂后漢文帝劉恆繼位,他和後世的漢景帝劉啟推崇黃老治術,採取“輕徭薄賦”“與民休息”的政策,遏制貴族奢靡,節制國家開支,重視農業,推崇“以德化民”,以清靜不擾民為政策,形成了社會安定、百姓富足的局面,史稱“文景之治”。

“無為而治”的理念不但可以用於政治上,還可以用於生活中,比如教育。梁啟超先生是我國近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學家、文學家。他的家庭教育就秉承了“無為而治”的理念。梁啟超的基本思路是:遇到失敗或挫折首先要平靜地接受,任其自然;其次要看作是磨鍊自己的好機會,妥善尋求解決的辦法,在克服困難中更上一層樓。

本來,他很希望次女梁思莊學生物,但思莊嘗試之後,自覺興趣不大,他便又忙寫信道:“聽見你二哥說你不大喜歡學生物學,既已如此,為什麼不早同我說。凡學問最好是因自己性之所近,往往事半功倍……不必一定聽爹爹的話。”

梁思莊在剛到加拿大時,一次考試在班上只得了第十六名,十分沮喪。梁啟超得知後,立刻寫信說:“莊莊:成績如此,我很滿足了。因為你原是提高一年,和那按級遞升的洋孩子們競爭,能在三十七人中考到第十六,真虧你了。好乖乖不必著急,只需用相當努力便好了。”

後來,思莊經過努力,成績一躍成為班上前幾名。梁啟超高興之餘,特意寫信囑咐:“莊莊今年考試,縱使不及格,也不要緊,千萬彆著急……你們弟兄姐妹個個都能勤學向上,我對於你們功課不責備,卻是因為趕課太過,鬧出病來,倒令我不放心了。”

在這種寬鬆的教育環境下,梁啟超的9個子女都成為了國家棟梁:詩詞研究專家梁思順(令嫻)、著名建築學家梁思成、著名考古學家梁思永、梁思忠、著名圖書館學家梁思莊、著名經濟學家梁思達、梁思懿、梁思寧、著名火箭控制系統專家梁思禮(199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當然,天下如此之大,還有很多其他的治國治家理念,而如題所說,“非要無為而治”又變得刻意了。一切順應規律發展才是大道。


鼠眼觀世界


聖人之治,無為而治

不尚賢,使民不爭。

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

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

是以聖人之治。

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

常使民無知無慾,

使夫智者不敢為也。

為無為,則無不治。

從某種角度說,人只有迴歸簡單,返璞歸真,抱道守一 ,才能獲得真正的智慧和解放。這並非老子的消極觀念,而實在是他體認大道之後的真知灼見。


阿阿阿阿阿狗i


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首先我們先來肯定一點,就是《道德經》之中的“無為而治”,並不是消極思想,反而是一種積極。

《道德經》是中國哲學的鼻祖,也是道家思想的發源地,其中的智慧核心就是無為而治。

所謂“無為”,就是不以自己主觀妄為,一切順應自然。

《道德經》中說:天下神器,不可為也,為者敗之,執者失之。

天下是大自然神奇造化之物,不能憑著主觀意願實為而改變,憑主觀意願施為,必定會失敗。

這一句話論述的就是道家思想的核心,也是順應自然的意義,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都有它存在的獨特方式,不能人為的強加干涉,不管是我們對待世間萬物的敬畏心,還是在與人處事之中尊重任何個人的意願,都不能進行人為的干涉,如果強加干涉就是違背大道,會受到道的懲罰,註定要遭受失敗,任何事物都是這樣。

那麼不以主觀意識妄為,就是消極的應對嗎?

並不是如此,無為而治的順應自然,是順應客觀之後的積極應對,認知世間萬物的規律之後,順應而為之,以符合自然的睿智,來處理和對待萬事,這反而是另外一種積極。

雷軍曾說過這樣一句話:“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

這一句話體現了順應自然對於人生的作用,站在風口上,趁著風口才能夠做成一番事業,一個人不管有多聰明,都需要適應大的局勢而為之,才能夠在一件事情上有好的結果,否則自己的努力不但達不到預期的目的,反而會讓自己的人生更糟糕。

就好像一個人逆風前行一樣,他不但難以達到目的,反而會因為頂風而行,讓自己感覺到痛苦,而無為就是順應自然規律,找準適合自己的風口,順著風口前行,反而更有利於自己的發展,這就是順應的力量和智慧,可以說順應是另一種狀態的積極。

最後大家要明白的一點就是:人生的好與壞,並不會依靠自己的主觀思想進行,我們認為的積極或者好,未必能夠成就好的結果。

而且對於人生來說:最大的愚昧,就是自己主觀對於世界的認知。

自以為是的聰明,自以為自己能夠控制和左右這個世界,但這卻是讓自己人生糟糕的根源。

剛好,我最近正在寫一份專欄,叫【天道謀略,修心的藝術】,就是從拋開主觀妄為的角度闡述智慧,遵循天道規律。

所以我們換一種思路,以大智若愚的睿智態度去處理人生,反而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國學書舍


看了已有的回答,愚者也來表述自己對“無為而治”的理解。談這個話題前,先扯淡個無關話題。在電器設備中,有種設備叫電容器,其用途是對感性電器負載進行無功補償,具體可以網搜,這裡就不多述。於這種設備有三個概念,即視在功率、有功功率和無功功率。無功功率,並不是沒有做功,也不是無效之功,而是由電器設備的感性這種特有屬性決定的。比如,家裡常用的電風扇,若沒有相應規格的電容,電風扇是轉不了的,即便可以轉動,也是很慢,時間也不能長。電風扇能轉是根據感應電動勢原理電生磁,磁生力而產生的,若沒有電容裝置,電機的力矩就不夠。

“治”是以結果為治,“無為”對其過程本身負責,不對結果。這與電容不對風扇是否轉動負責,而對感應磁場負責,其邏輯有共通處。

有為與無為都能產生治的結果,也就都有與“治”關係,有為是直接關係,無為並不是直接關係,而是“玄”關係。對於這個“玄”的解釋,《道德經》有所注,估計很多人是一頭霧水。愚者就借上敘“視在功率、無功功率和有功功率”來說說。這仨者之間是“勾三股四玄五的三角形”關係,也就是“勾股定理”。若把直接關係比平面關係(直接是點對點,兩個點決定一個平面),則三角形就有仨個平面,把這仨“平面”和在一起,“玄”關係是一種方法。小竊對“玄”之理解,就是把不同維度認知合於同一維度的認知,“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這就是“降維打擊”。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再回到“無為而治”這個話題:

其中“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把這一句與“無為而治”聯繫起來,劣者認為有這樣一種邏輯,或許是瞎扯、歪歪。治因有為而果,有為是無為的呈現,因為“有生於無”,無是初生,“無為”就是找“初心”。其初有二,一則內在之初心;一則萬物同源,這需要面向“虛無”,方有可能。這套認知,只在“有為”層面是玩不出來的,只有借“有為”面向無盡,方能達。所謂面向虛無,就是說,通過尋找與已有事物的無關鏈接,來擴大該事物的有用範圍。


戰略扒井蝦


“無為”是老子哲學的精髓,“無為”是道的體現。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器,無之以為用。

”用三十根輻條造一個車輪,當中空(無)的地方,才有車子的作用。泥土燒成的器皿,當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開窗戶建造房屋,當中空的地方,才有房屋的作用。 所以,有的器具,用的是空間。

“輻”就是支撐車輪的車條,車輪當中有一個孔,圓孔是空的,才能通過車軸,有車軸才能轉動,起到車子的作用。碗、碟等器皿要有空的地方,才能裝東西。房屋的作用在空間。這是說:“無”並不是“真空”或“虛無主義”,而有其重要作用。

  “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天地當中好象一個大的風箱(橐龠),當中是空的,但抽動起來,可以發出無窮無盡的風力。這也說明“無”的作用,所有“無為,無不為”的“無”,都要從這一角度來理解。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道”是永久存在(常)的,“無為”而“無不為”。

  “無為”是老子哲學的一個專有名詞,不能照字面直譯作“沒有作為”,或誤解為“無所謂”。 老子主張行道,認為事物的發生與發展都有其客觀性與規律性。

人們對待自然(客觀現實),以至處理政治,必須依照自然發展規律(道)辦事,而不加以任何人為的措施。這頗有“客觀存在,不以主觀意志為轉移”的意味。“為”是指“人為”的事,“無為”不是一動也不動,什麼也不幹,而是不作違反自然的事。

老子還體會到:天地萬物,包括人民生活在內,有其自然發展規律,而不能加以任何人為的限制。可是當時的統治者都不是這樣想,他們以天下為己有,以人民為砧上肉,予取予攜,作威作福,這是違反自然的。

因此,“無為”不是消極的,而是有其積極意義的。老子以“無為”對一切違反自然的事兒作鬥爭。 老子提出“無為”,用意在推翻當時的政治制度。但他不便明言,只用“無為”二字,以至引起了無數的猜測,就字面上作了各種不同的解說。

  “無不為”在“無為”的條件下,沒有什麼不可為的事,一切都會自然進化。老子看到一切客觀事物如:日月四時自然運行,草木鳥獸自然生長,紅花綠葉不需要加以人為的渲染,鳥飛獸走各具本領,不待人教。

俗語說:“天上一隻鳥,地下一條蟲,”一切都不需要加以人為的措施,有其自然的安排。所以說:“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化而欲作,吾將鎮以無名之樸。無名之樸夫亦將無慾,無慾以靜,天下將自定。

”侯王們如果能夠遵守它(道),萬物都會自然進化,在進化的過程中,如果發生變異(欲),就本著客觀規律(無名之樸?道的本質),去克服它。 道本身是沒有變異的,沒有變異就可以安定(靜)下來。

那麼,天下就太平了。這就是“無為而無不為。”


塵夢閣主


在古代,無為而治一定程度上是有利於統治者的統治的,物質發展還比較貧乏,社會上讀書人佔據的比率很小,人們對統治階級的統治理念的理解是很薄弱的。而無為而治可以使得底層人們根據自己的判斷而選擇對自己有利的行為動作,他們能判斷出小偷小摸對生存環境產生不利而抵制,知道鄉親鄰里互助有利於大家一起生存等等這些自發行為而形成不用統治階級過度干涉的鎮鄉統治局面。這也符合了古代皇權不下鄉的局面。各個鄉里都各自自發形成自己的治理局面,這對皇權階層統治來說是有利的。當然當物質發展到一定,人們的見識提升,這種統治就不適合了。


山海之心路


無為而治”出自《道德經》,是道家的治國理念。無為而治,是老子對君王的告誡,不與民爭。老子認為“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慾,而民自樸”,而且一再強調無為才能無不為。所以“無為而治”並不是什麼也不做,而是不過多的干預、充分發揮萬民的創造力,做到自我實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