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武帝刘彻为何极力反对太后的“无为而治”而极力推崇董仲舒的一整套儒家治国思想?

遍地黄金888


简单说,就是为统揽皇权,强化皇权,压制和控制百姓自由思想,以达到便于统治人民,治理国家而做的改变。道家的无为思想是要上至君王,下至草民都处于完全自然(没有任何主观意识)的状态,任何人包括君王的思想和行为都在天道自然这个大道的支配之下,都要顺应自然之道!人民以完全放松的纯自然的姿态生活,(和原始社会有些类似)任何事都不需要刻意(主观意识)去做,任何事也没有善恶好坏之分,只要是自然(也就是无意识)做出的都是符合天道的,人民的生活不要官员和人为制定出来的规章制度的指导和控制,这就大大弱化了君权和国家行政权,皇帝和各级官吏都不好干涉和控制百姓生活!完全虚化了权力。道家思想其实是一种理想状态的思想,是一种没有阶级观念,相对公平无私的思想,现实中很难真正实现!(如同婴幼儿般纯粹的思想!)之所以推行儒家思想,自然是用儒家的君臣礼仪和各种纲常纲纪给人民套上精神枷锁,来控制人民的思想和行为,形成以儒家思想为统一的社会思想和行为准则!这大大的强化了皇权和行政权,形成阶级分层,便于统治阶级治理,压迫和剥削人民!这就是武帝废道尊儒的真正原因吧!


青山依旧在几度斜阳红


我们先看看,汉武帝接手国家时是个什么情况。

汉初,高祖刘邦从秦朝灭亡中接受教训,制定了约法三章,其中提出了“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他面对现实采取因势利导,轻徭薄赋,安定百姓,约法省刑,与民休息的策略,收到很好的效果;而“文景之治”更是中国古代出现的第一个太平盛世。

这些治国策略都在老子的思想“无为而治”的影响下,所取得的成果。

▲汉高祖刘邦

其实可以说,从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开始,经历了惠帝、文帝、景帝,包括吕后,他们都在为了巩固好汉朝江山,而与各种难关做着长期的斗争。

  • 经历了秦朝的严酷压榨,汉朝初年发展经济的同时又要注意民生问题,这是一个难关。

  • 西汉的政治体制有郡县,有封国,封国有王、侯两级,七个异姓王封地的总面积,比朝廷直辖的郡县还多;而他们当中个个都是优秀的军事家和立下战功的将领,最主要是都有自己的军队武装,无形之中给朝廷的压力,这又是一个难关。

汉高祖、惠帝、文帝和景帝很好地完成了这个过渡时期的领导,武帝刘彻接手时,国家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惠帝 文帝 景帝

据记载:当时的老百姓有吃有穿,城乡的粮仓里装满了粮食,官府里有剩余的钱。

汉武帝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位,他清楚知道自己不能继续“无为而治”了,既然有厚实的经济底子,就得将国家带入一个更好,更利于汉室王朝发展的局面。

  • 景帝时期,同姓王以清除晁错为名,发动了叛乱 ‖ 这件事让武帝刘彻上台就开始,进一步削弱地方势力,政治上加强专制统一。

  • 刘邦在平城遭匈奴围困七天七夜,好不容易才脱身,此后都是用联姻并赠送大量礼物的办法,以求得暂时的相安 ‖ 这件事让汉武帝用战争去解决,他多次派大将卫青、霍去病等领兵向匈奴进行大规模出击,迫使其远徙,不能在大漠以南进行活动。

  • 武帝在处理外交关系上相当开放,他派遣张骞的出使,开始了中国和中亚、西亚一些国家的来往,促进了文化商贸的发展。

▲吕后执政

接着就要说到董仲舒,他提出了思想体系的“大一统”,意味着只能有一门学派服务于统治者,那就是儒家思想,这和武帝的想法不谋而合,越发憎恨吕后要的“无为而治”。

刘彻一直以来做的事情,都是为了实现“大一统”的封建专制,此时他需要人民都接受某一个且独一无二的思想观念,利于大汉王朝的稳步发展。

董仲舒提出的理论,让武帝心中想的社会关系实现了,这就是统治和服从的关系,所以汉武帝刘彻采纳了董仲舒的意见。

儒家的办法就是从思想上进行统治,其实何尝不是依然使用法家的办法,用暴力和权术进行统治,这就是封建帝王的本质。


果笑


西汉后元三年,公元前141年的3月,太子刘彻即皇帝位,尊崇当时的皇太后窦氏为太皇太后,尊自己的生母王氏为皇太后。

西汉王朝的初期,律令上很多都沿袭秦朝的法令,这其中,由秦朝一直施行到汉初的律令当中就有一部“挟书律”。

这部产生于秦始皇三十四年的律令规定,民间有私藏违禁书籍者处以极刑,甚至因此灭族。

这样的“萧规曹随”一直到了西汉惠帝四年,汉朝廷才正式废止这部“挟书律”,在此之后《诗经》、《尚书》,诸子百家的著述才能够得以流传。

同时,也因此招收了近百名官学博士,当然,在这些博士当中,儒家门徒居多。

随着汉武帝刘彻的登基,魏其侯窦婴被任命为丞相,武安侯田蚡任命为太尉,这二人都属于亲近儒道之人,他们又推荐儒生赵绾为御史大夫,儒生王臧为郎中令。

这样一来,朝堂之上,已经显见得是儒家的气味十足了。

儒家的信徒与拥护者既然占住了朝堂核心位置,当然就会有所施为,在当时,这些人也确实就这样做了,他们请来了当时儒家的代表人物,设置明堂讲学,按照儒家礼仪来制定服饰仪轨,规定列侯以上,全部就国。

这些举措,年轻的皇帝刘彻到时没有什么太大的感觉,可是,已经就看的一个人怒不可遏了。

当时的太皇太后窦氏几乎忍无可忍,她眼看着这些儒生们挟皇帝的名头,否定原来的朝堂秩序,明明知道窦太后所奉行的是黄老之学,奉行无为而治,这些人,偏偏来和自己作对。

而且,搞来搞去,竟然搞到窦太后的头上来了。窦太后毕竟姜还是老的辣,仍然隐忍不发,坐观其变。

这边的魏其侯窦婴等人越发的推崇儒术,贬斥黄老,又觉得窦太后似乎没什么威力,御史大夫赵馆等人开始直接谋划要触动窦太后,鼓动刚继位不满两年17岁皇帝刘彻脱离开太皇太后窦氏,这一下,惹得窦太后雷霆大怒;

"乃罢逐赵馆、王臧等,而免悉相、太尉,以柏至侯许昌为丞相,武强侯庄青翟为御史大夫,魏其武安由此以侯家居,"

也就是说,窦太后直接下手,罢免了汉武帝刘彻的几乎整个领导班子,而且,直接换上了窦太后自己信任的人。

窦太后这个人也真是厉害,做事情有理、有力、有节。她找来汉武帝,就赵馆,王臧等人直接针对她的一些问题面诘汉武帝,问的年轻的皇帝张口结舌、面红耳赤。

冒进的赵馆与王臧只能在狱中自杀,请出来的儒家大佬级人物申公也以疾病免职送回故里。

儒家虽然有汉武帝的首肯,但是,在窦太后面前,与黄老这第一个回合争斗,则以儒家的完败而告一段落。

那么,“西汉武帝刘彻为何极力反对太后的“无为而治”而极力推崇董仲舒的一整套儒家治国思想?”

以汉武帝的性格与政治取向来说,他是能够基本接受当时儒学的一些政治主张的,对于窦太后所尊崇的黄老之术,他是不赞成和抵触的。

但是,登基之初,他身后的窦太后可不是一个牌位和摆设,她的身后有强大的外戚后盾,所以,少年汉武帝不可能按照自己的喜好行事,尤其是这样的大事。

可是,人事有代谢,就在汉武帝登基六年之后,窦太后寿终正寝,也象征着一个时代结束了。

此时的汉武帝刘彻,正是二十岁出头,他开始完全的把儒学做为此时汉朝的政治思想,于是,新时期儒学的代表人物董仲舒与公孙弘就来到了汉武帝的身边。

董仲舒擅长使得儒学为当时的时代服务,而公孙弘娴熟于儒家制度的发展和建设。

汉武帝接受了这二人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当然,后世学者和方家也对此有另外的解读,他们认为,汉武帝所奉行的实际上是“外儒内法”,甚至称其为:“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因为人们发现,汉武帝一朝,对明显的法家门派的酷吏非常欣赏和重用。

所以,汉武帝刘彻对于窦太后尊崇的黄老之术是不感兴趣的,他之所以基本接受当时儒家的基本构架,也是因为儒家思想体系能够有效的维系其封建统治,而且,又不妨碍自己“外儒内法”,所以,所谓推崇董仲舒的儒家治国思想,不等于在执政上完全照搬儒家思想,也不过就是推崇而已。


子由拍案惊奇


1、首先“无为而治”是黄老的思想,不要搞混。汉初的执政思想是无为而治。

2、为什么推崇董仲舒的儒家思想。

首先,前提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意为要将儒家思想打造成国家唯一的主流思想,其他学派的政治思想将被压制。

这是符合秦始皇以来建立的大一统中央集权的需要,不然秦始皇为什么焚书坑儒。

从这点上,其实是迎合了汉武帝治理国家需要有一个统一的思想的需要。

这个角度深入,也能理解为什么在古代中国,宗教永远处于世俗政权统治之下,而不想西方形成政教合一的国家,乃至宗教性的国家,如现在的伊斯兰世界的国家。

3、其次,儒家思想的仁政,有利于包装一个明君的形象。谁都不喜欢被批评,是普遍人性。其实,根据近年来学者的研究,有人指出后来的儒家思想早已不是单纯的孔子提倡的仁政思想,而是儒法合流的一种取向。但为什么还是叫儒家思想,而不叫法家思想,是因为士大夫一直接受和传播的是儒家思想中的仁政、仁义。

这也可从另一方面来看,如果只是单纯的依靠儒家思想治国,为什么会有宋朝以后愈加严苛的刑罚。甚至在汉武帝时会有司马迁受宫刑。这也是依照儒家思想吗?所以,儒家思想是摆在明面上的主流思想,而真正的治国还是要用一些法家的思想,如汉武帝扶植的酷吏。可去看看《史记》《汉书》中的酷吏传。

所以,不要被表想迷惑,多看看同时代的侧面的东西。


理简


窦太后是一个认真负责的好太后,能对天下人负责,对自己的身份事尽职尽责。汉武帝刘彻好大喜恭功,喜欢被溜须拍马,喜欢被阿于奉承,喜欢被跪舔,儒家董仲舒就是这方面的高手,汉武帝刘彻就上了董仲舒当,看看董仲舒的下场就知道,这个儒家骗子为自行骗刘彻的后果有多惨,先是被打一顿,后被派去给一个诸侯王当类似与宰相一样的官,那个诸侯王那是杀宰相就跟杀猪一样,从来是杀宰相眼都不眨一下,把董仲舒吓的宰相都不敢要了,辞职回家了,最后抑郁而终。

儒家骗子们那是谁都敢骗,骗秦始皇被埋400多人。董仲舒骗刘彻后果就是他被派去给一个,杀宰相如杀猪的诸侯王当宰相,刘彻不是好骗的,骗皇帝那是要付出代价的


锦月细雨


提问不是这样提问,不要以借代某某事情为前提,而是要直言直语开门见山说出事情的真相,实话实说:当今社会所有人在外面打工拼搏不就是为了生存,为了养家糊口,现在的父母对子女的学习要求严格不就是为了子女今后改变命运,获得自己想要的结果与想要的生活!我个人亲眼看到工厂里的技术人员在厂里上班,技术非常不错,可是由于厂里的老板及上层领导说话不算数,说每个月领多少工资,而且按时发放,但是出乎意料,老板没有做到,结果厂里有很多有能力,有技术的人停止上班,厂里的老板当时气急败坏,一时到哪些去找熟练的技术工人,成了一个大难题!大概过了二个月以后,老板想明白了,还是自已讲话失信,导致全厂停工,最后老板通知员工到厂开会领工资!自从老板发放工人工资以后,工人干活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厂里的效率越来越高!𠂆里一直到现还很红火!诚信赢天下,人品排首位!


吴佳欣883粟凤芳


不过是一个熊孩子的借口而已,为啥子搬出儒家来了?只不过因为儒家的天地君亲师的思想正好符合了他的胃口,以孝治国确实,但是别忘记了刘彻小同学好像自己首先不孝的。汉朝的建国的时候无为而治是因为经不起折腾,底子太单薄,所以必须得用道家的无为。也就是上位者不要太过于有作为,用此来折腾民心。经过无为以养的汉初百年积累,才有了封狼居胥率土皆疆的宏大底气。


随遇而安的道士


结论:

无论是“无为而治”也好,还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也好,哪一种治国思想都是统治者为了维护他的统治,完成其政治目的而制订的。

导言:

汉武帝刘彻,对于汉朝,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都是有深远影响的。这是一个天生的大手笔,属于天生就是要做统治者的人。他是一个具有超我意识的帝王。他有着特有的人格魅力,即便千年以后再看汉武帝,依然能感受到他的光芒。


分析:

  • “无为而治”对于汉朝前期统治的意义

  1. “无为而治”是黄老之学所推崇的一种治国方略。所谓的黄老之术是黄石公学派与老子学派的总称,是道家学派的重要分支。黄老之学既包含了哲学思想,也包涵了政治思想。其中的政治理念就是“无为而治”,是让统治者通过省苛事、薄赋敛、毋夺民时、恭俭朴素这一系列的宽民政策而治理国家。所说的“无为”并非是不作为、不做事。真正意义上的无为简单来说就是“不扰民”,通过不扰民而达到真正的作为。
  2. 汉朝初期的社会环境是推出“无为而治”的根本原因。因为经历了秦朝末年与楚汉争霸两次战乱,百姓的生活水平已经下滑到了所能承受的最低范围。在这个期间推出“无为而治”就是要通过统治者上层开始,减少对底层百姓的剥削,降低刑罚对百姓的压迫,通过“无为”,达到恢复民间生产的目的。此外,也要通过“无为”而尽可能的达到一种君、臣合心,上下团结一致的朝政氛围。
  3. “无为而治”这一治国理念的执行,达到了统治者所追求的政治目的。百姓迅速的恢复了生产,统治内部也几乎没有新生矛盾。无论是从民间来讲,还是从国家整体来讲,都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虽然说是“无为而治”“轻徭薄赋”,但民间生产的快速恢复也使得汉王朝中央统治的财富迅速增加,
  4. 但有一点我们必须要说明,“无为而治”虽然在恢复生产上起到了不可忽略的作用。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显现出来了,因为“无为而治”,所以就忽视了刑罚的重要性。这也就造成了汉朝初期,有很多地方豪强迅速的发展起来。如果任其发展的话,一旦地方豪强发展到一定的水平,他们同样也会威胁汉王朝的统治。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一政治思想的意义
  1. 我们必须明确一点,这里的儒术已经不再是孔子的儒家思想的原貌。虽然把他称之为儒,其目的只不过是要借用孔子的民间影响力更方便的推行这一政治思想。董仲舒所推崇的儒术中,包涵了几乎他与汉武帝能够想到的,有助于维护封建统治的思想,儒术只是总称。
  2. 根据秦王朝灭亡的教训,汉武帝与董仲舒希望用这种方式来提高多数士族的地位,以得他们的支持。同时还创造性的把宗法制度与宗法思想结合起来,通过一种类似于宗教的方式来控制并引导底层人民的思想走向。“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目的说白了就是联合大多数的士族,同时控制百姓思想的独立性来维系其封建统治。
  3. 上面我们提到了,因为“无为而治”所带来的社会弊端。这种社会弊端虽然没有构成对封建统治的威胁,但已经产生了严重的社会危害。地方豪强与底层百姓已经形成了新的社会矛盾,而且底层百姓已经开始使用武力来反抗这些豪强的压迫。之所以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种外儒而内法的政治措施,其目的也是要解决豪强所带来的社会危害。
  • 汉武帝为什么极力推崇这种治国思想
  1. 其实,无论是哪种治国思想,其根本目的都是为政治服务的。“无为而治”所带来的隐患,已经很明显的表现出来,他不再适合汉武帝所处的社会环境,所以必须要对此进行改变,通过总结前人的教训,我们可以得知秦朝统治者一味的推崇法家思想,对百姓形成的压迫将会引起巨大社会动荡。而“无为而治”的放纵又少了法律的制约,会造成新的社会矛盾。纯粹的使用儒家思想,士族地位过高,不利于皇权的唯一性。所以推出了这种掺杂了道家、法家、儒家等多种学说的新的治国思想。
  2. 汉武帝是一个具有强大超我意识的封建君主,他所要做的事情是没有什么力量可以阻挡的。给大家看几个时间点。公元前135年窦太后病逝,汉武帝从此开始真正意义上的亲征。公元前134年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治思想,汉武帝接纳,并加以实施。公元前130年,汉武帝派兵出征匈奴。从这几个时间点,我们可以做一个假设。汉武帝在窦太后去世后,推出新的政治思想,也是从某种程度上为后来的征战做铺垫。“无为而治”的核心思想就是不扰民,但是作为有强大超我意识的汉武帝,征匈奴就是他必须要完成的一个目标。但是这一目标是违背了之前的治国思想的,所以他为了自己的目标必须推翻前一个思想。
  3. 在窦太后的时代,窦太后给汉武帝带来的压制早已引起汉武帝的不满。但窦太后那个时候在朝中拥有很强大的政治力量,汉武帝无法反抗。窦太后死后汉武帝迫不及待的就推翻窦太后时代的治国理念。目的有两个,一个是打破窦太后对朝廷的影响,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告诉人们谁才是天下的主人。另一个把对窦太后的怨恨转化为对其治国理念的改变。

结论:

汉武帝之所以打破了窦太后无为而治的治国思想,而极力的推出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治国思想,说到根本还是为了加强皇权的统治。要通过对士族与底层百姓的控制,稳固其封建王朝。而且,作为具有超我意识的汉武帝,他是有自己的抱负的。“无为而治”的治国思想不利于完成他的政治抱负,他只有抛开“无为而治”,才可以更好的完成自己的抱负。


画外音:

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迟。

在绝大多数人们的印象中汉武帝没有什么诗歌的作品。很少有人去想象这个独一无二的千古帝王写诗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而这首《李夫人歌》就是汉武帝为追忆李夫人而作的,这首诗不仅是汉武帝少有的诗歌作品,也是文学史上第一首专门为悼念而做的诗歌。


《汉书》


再言春秋


无为而治无做为,

屈辱和亲丧国威。

尊帝攘夷大一统,

汉家大业千古垂。








费玉山905


武帝反的不是前几代的“无为而治”反的是不听使唤的朝堂。

1、什么是“无为而治”?

实际上根本就没有什么“无为而治”,汉初几代实行的是“黄老之治”。

什么是黄老?

就是黄帝之学和老子之学,汉初的时候有个经典叫《黄帝四经》,在《汉书·艺文志》中有著录的,后来失传了。作为汉初的治国指导书籍却失传,因为毁禁的可能性很大。1973年在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土了几本古籍,研究后确认其中就有《黄帝四经》——题外话一句,马王堆汉墓真是宝藏——《黄帝四经》第一句就讲明了黄帝之学的要旨:

道生法。法者,引得失以绳,而明曲直者(也)。口执道者,生法而弗敢犯(也)。法立而弗敢废(也)。□能自引以绳,然后见知天下,而不惑矣。

所以,黄帝之学重的是法——我以为这个法,不光是指律法,也是指制度。所以实际上汉初实行的是黄帝之学的法结合老子之学的无为,简而言之就是朝廷按照法度行事,不妄作不非为。

所谓“萧规曹随”,实则就是按章办事。

《史记》:参代何为汉相国,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

这里所谓的“朝廷”主要指的其实就是皇帝,“黄老之治”要求皇帝“清静无为”这就是在限制皇帝的私欲,不管这个私欲是大兴土木还是穷奢极欲,抑或是其反面宣扬武功。

(影视剧中的窦太后)

2、“黄老之学”终变成“老子之学”。

本来黄老之学中法与“无为”并重,且法在前,“无为”在后,但是窦太后重“老子之学”而轻“黄帝之学”,最终导致了法制废弛。

《史记》:太皇窦太后好老子言,不说儒术,得赵绾、王臧之过以让上,上因废明堂事,尽下赵绾、王臧吏,后皆自杀。

法制废弛的结果就是兼并盛行,乡党豪族开始横行乡里。

《史记》:当此之时,网疏而民富,役财骄溢,或至兼并豪党之徒,以武断於乡曲。宗室有土公卿大夫以下,争于奢侈,室庐舆服僣于上,无限度。物盛而衰,固其变也。

所以到“汉兴七十馀年之间”,国家已经出现了异变,而史家已经察于秋毫之末。

因此,汉武登基之后,作为一个雄才大略的皇帝,反“老子之学”的以道德而治国,进而严明律法,查漏补缺也是应有之意。

然而反“老子之学”也并不一定要推出儒家,用“黄帝之学”的法来肃清沉疴也并不是不可行。然而,武帝并没有做此种选择,因为不符合他的需要。

(影视剧中的汉武帝第二任皇后卫子夫)

3、不是汉武帝也有“汉X帝”。

以天下供养一人的专制制度,作为权力集于一身的皇帝,如果无法控制自己的私欲,那么就必然会出现“独尊儒术”或类似情况。

“独尊儒术”实则是给皇帝为所欲为提供了一个理论依据。

儒术不是重点,重点在于其迎合了统治者的需要,依照统治者的需要“创造和发明”一个成系统的框架。那么为什么是汉武帝时候出现了这个专为帝王提供的理论框架呢?

那自然是因为汉武帝的性格和才智超群拔俗。

汉武帝是个率性而为的人,他雄才大略,既是个政治家也是个文学家,他喜游乐又爱美色,既冷酷暴烈又多情优柔。

他初即位时,受制于其祖母窦太后,因此放纵玩乐。很多人以为窦太后掌权对于汉武帝对于权势的掌控欲有关,我并不这么认为,因为窦太后在汉武帝刚成年就去世。

《资治通鉴》中记载:是岁,上始为微行,北至池阳,西至黄山,南猎长杨,东游宜春,与左右能骑射者期诸殿门。常以夜出,自称平阳侯;旦明,入南山下,射鹿、豕、狐、兔,驰骛禾稼之地,民皆号呼骂詈。鄂、杜令欲执之,示以乘舆物,乃得免。

关于武帝夜游还有一段逸事,武帝夜宿一旅店,求点水浆喝,老板说没有水只有尿,武帝遇到此种事也并没有杀了老板,反而是赏赐了阻止老板又接待了他们的老板娘,又封了老板一个官职。

又尝夜至伯谷,投逆旅宿,就逆旅主人求浆,主人翁曰:“无浆,正有溺耳!”……翁不听,妪饮翁以酒,醉而缚之。少年皆散走,妪乃杀鸡为食以谢客。明日,上归,召妪,赐金千斤,拜其夫为羽林郎。

武帝践踏民田,被民人痛骂,差点被抓还是出示了证明其身份的物品才得免,在这里并没有记载武帝后来报复辱骂他的民人的记载,而紧接着武帝又在之后夺占民田,毁民人的房子推平民人的坟冢建了专供其游猎的上林苑。

而在另一次夜游中,武帝也并不惩罚羞辱他的旅店老板,反而封赏了他。

我以为这些夜游的经历对汉武帝影响至深,这些言行固然是出自于汉武帝的天性,但是少年时期经常在宫外游荡也让汉武帝的天性中任性妄为的一面,自我的一面得到了放纵,甚至是放大。

其任性胡为,一切出于自身的心理在彻底掌权后必然会反映出来。

因此武帝既有一个雄主的才能,又有任性妄为,极度自我的性格,自然是既不能忍“黄帝之学”又不能忍“老子之说”,因为其既困住了其想要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又束缚了其骄奢任性的行事。

既然如此,武帝必然会需要一种完全符合其需要的学说来为自己的政策和言行背书。

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董仲舒所代表的杂糅了“天人感应”、“大一统”等阴阳五行、和其他学说的“新儒学”就应运而生了。

(影视剧中的汉武帝)

所以,总结一下,汉武帝之所以反太后的“无为而治”而“独尊儒术”至少有一大部分是出于其自身的需要,他需要一种学说要树立其天子的形象,进而去实现自己的欲求。

《道德真经集注杂说》中有“武帝黜黄老而用儒术,未尝不本於仁义,而观其实效,则不异於始皇者几希,当此之时,天下不一日而无事,思慕文景不得复得,然则黄老亦何负於天下哉。”

确实从此后“天下不一日而无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