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改革:細說"新教"發展的來龍去脈

導語:宗教改革在西方宗教發展史上佔據著重要的歷史地位,就其實質而言,宗教改革就是在拉丁天主教派內部產生的一次巨大分裂,以馬丁·路德為首的、後繼者們不斷髮展的新教派在這場激變中提出了全新的宗教信念與理論——"因信稱義"。

16世紀歐洲宗教改革運動是對那時的基督教信仰和實踐的一次根本性審視,也是近代歐洲文明發展的催化劑。宗教改革運動興起有其必然性:革除教會腐敗的社會輿論和要求;民族國家形成過程中,世俗政權要求行使主權,抵制教會干預,調整神權和世俗政權的關係;基督教教義和實踐需要適應社會發展;人文主義思潮也促使人們對那時的宗教信仰形態進行反思。這場運動也對近現代歐洲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

本文將以宗教改革前夕的天主教教堂情況為出發點,著重介紹先鋒人物馬丁·路德以及其在德國率先進行的改革、"贖罪券"扮演的角色以及它們對宗教改革的影響,最後對宗教改革在歷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加以總結。

宗教改革前的羅馬拉丁天主教

在十六世紀早期,歐洲西部和中部的一些國家都信奉羅馬天主教,而天主教的最高權力擁有者則是教皇。宗教對歐洲人民生活的影響可謂是無孔不入、無人能免:處於社會底層的貧困人民渴望通過虔誠的宗教信仰來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質、解決生活中的難題;而富有的人則相信祈禱與朝聖可以使他們死後的生活仍然無憂無慮、富足寬裕。

宗教改革:細說

宗教改革前的天主教堂

儘管羅馬天主教對歐洲人民的生活影響非凡,許多人對教堂實際上心懷不滿,而宗教改革的種子依然埋在了他們的內心。教堂的很多方面都嚴重腐化:人浮於事的官僚做派、教堂神職人員的傲慢無禮、對金錢的貪得無厭、濫用職權等等。許多市民也認同天主教堂必須接受改革,希望教堂能夠變得更加純淨、重回神聖地位。然而,對於改革的具體措施和形式,卻很少有人思考和討論。

一些零零散散的改革措施也在進行中,實施者包括高高在上的教皇和下層的一些牧師神父;但是由他們所主持的改革無疑是片面的、侷限的:他們每次的改革措施只是針對教堂的某一個方面,而且往往是地域性的,因而影響力相當有限。

馬丁·路德提出的新挑戰與德國宗教改革

所有由教堂主導的溫和改革都存在著一個根本的侷限性——它們仍然是建立在教堂是唯一可以傳播信仰、獲得救贖的途徑這一認知之上。而馬丁·路德則認為,整個歐洲社會所需要的是一個可以說服民眾的人:教會並非獲取救贖、與上帝對話的唯一途徑,針對教會制度的改革還可以更加徹底、更加激進。

宗教改革:細說

馬丁·路德

1517年,任職為神學院教授的馬丁·路德被當時教會售賣"贖罪券"的行徑激怒。他寫下"九十五條論綱",強烈反對教會的所作所為。他私下裡將"九十五條論綱"發給朋友們和敵人們,一些傳說也記載他曾經把"九十五條論綱"釘在教堂門外——在當時這是一種激起人們討論的常見方法。

宗教改革:細說

馬丁·路德的"九十五條論綱"

路德的"九十五條論綱"很快被出版發行起來,而售賣贖罪券數量最多的道明會開始陷入恐慌,要求對路德進行制裁。當教皇開始對路德進行譴責和迫害時,他也開始了有力的出擊。路德高度重視《聖經》的力量,並利用《聖經》作為武器挑戰質疑教皇的權威,甚至引導人們重新思考和定位教會的本質。

路德不經過教會而直接以個人為單位而傳教的想法和主張很快得到了大量群眾的認同,一些人完全支持他的觀點,而另一部分則是因為他反對教會的立場。許多天資聰穎、富有才華的德國神學家們加入到了支持路德的隊伍中,他們的進展速度漸漸超過了教堂對他們的打壓力度。

一場規模空前、聲勢浩大的宗教改革運動開始了。改革派們不僅挑戰了舊教堂制度的最基本元素,並且開始轉而信奉新教。在路德發起改革後不久,一位名叫茨溫利的瑞士傳道士也產生了與他相似的想法,從而在瑞士也開始了宗教改革。

宗教改革:細說

瑞士傳教士茨溫利

淺談"贖罪券"的來龍去脈

"贖罪券"曾是中世紀時期基督教教會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引發宗教改革的導火索。簡單而言,根據基督教的宣傳,由於人是有"原罪"的,而升入天堂則需要人們受苦受難以減輕自己的罪過,但是通過購買贖罪券,人們可以減少自己所受苦難與折磨的長度與嚴重程度。

宗教改革:細說

贖罪券

如果人們為自己購買贖罪券,就從此不必擔心一直困擾自己的煩惱與痛苦。如果人們願意為自己所愛的人購買贖罪券,那麼他們將可以順利升入天堂,免受地獄之災。

這聽起來就像是"多花錢就可以少受罪"——事實上這就是購買贖罪券的本質。對於許多像路德這樣的神職人員而言,教會的這一做法無疑是違背了基督教創始者耶穌的教義、違背了教會的理念與信仰、也與追求"原諒"與"救贖"的本質背道而馳。"路德"們的努力沒有白費,短短几年內,歐洲的基督教便在宗教改革運動後分裂為許多派系。

起初,西方的天主教堂,亦即東正教堂,認為人們獲得救贖的關鍵在於多做善事。他們宣稱人們死後將會為生前所積累的惡行遭受懲罰,而避免或者減輕這些懲罰的關鍵則在於平時的善行,例如朝聖、禱告與對教堂的捐贈等。

然而到了中世紀時期,教皇烏爾班二世 ( Pope Urban II )正式生效了一套"贖罪券體系":即如果一個人做了足夠多的善事,他將可以獲得教皇授權的"完全贖罪券",而這將可以將他所有的罪過全部洗清。

宗教改革:細說

教皇烏爾班二世

然而一些無法堅持行善的人開始想其他辦法,企圖更直接、更輕鬆地獲得贖罪券——用金錢買來的辦法開始出現。這種行為出現在十三世紀,並且一度十分流行,非常有錢的人為自己的親人、朋友、甚至是已經逝世的人買贖罪券。政府和教會都開始佔用這些錢的一部分,圖謀私利。越來越多的抱怨聲在普通民眾中升騰起來,為後來的宗教改革奠定了基礎。

結束語:路德發起宗教改革運動的基本宗旨就是要重振基督教理想, 把宗教的根基從外在的"善功"轉向內在的信仰, 把靈魂得救的鑰匙從羅馬教會的神職人員手中轉到每一個擁有信仰的基督徒手中。

宗教改革運動旨在以基督教的聖潔理想來批判羅馬教會的卑汙現實,促成了日耳曼民族的崛起和基督教世界的大分裂,為近代西方社會的政治、經濟大變革奠定了文化根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