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民區志》|人口 民族 宗教——民族風俗(四)

四、漢族風俗

(一)歲時風俗

春節 即農曆正月初一又稱新年,古代也叫元旦、元日、正旦、新正等。20世紀初,公曆傳入中國,元旦稱呼較混亂,公曆1月1日是元旦,農曆正月初一也稱元旦,故有“新年元旦都是節,你過你的年,我過我的年”的打油詩。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採用公元紀年,正式定公曆1月1日為元旦、新年,農曆正月初一為春節。春節源於原始社會的“臘祭”。“臘祭”是古人在年終舉行的慶祝農業豐收的報謝典禮,後來逐漸發展成為中國最重要、活動最為隆重豐富的節日。古代年終有獵禽獸祭祖先的風習,叫做“臘”,秦朝後,把農曆十二月叫做臘月。

春節是中國漢族民間傳統節日中最為隆重的節日。換門神、貼春聯、掛年畫、貼窗花、祭祖接神、吃年夜飯、守歲熬夜是其主要社會風俗。門神據說原來畫的是神荼、鬱壘二神,因其形貌兇悍,可以除害。唐代後換成秦叔寶和尉遲敬德戎裝像(一說鍾馗)。春聯,又名對聯、對子。源於古代的桃符,即在桃木門板上畫門神或寫門神名字,後來在門板上面貼春聯。大約在五代時的後蜀,年畫的內容多為歷史故事,有人物畫、山水畫、胖娃娃、魚等形象,反映民眾祈求豐衣足食、人丁興旺的美好願望。清康熙年間有皇帝賜大臣福字的習俗,後為歷代清帝相沿,民間亦效仿,直到如今,除夕之夜仍有家家張貼“福”字的習俗。

年三十天黑時,開始祭祖接神(傳說灶王爺於除夕返回下界)。人們先淨手洗臉,然後祀祖供神,焚香燃燭敬天地。隨後全家吃年夜飯,這頓飯與平時吃飯不同,有其特殊氛圍與要求,一是全家團聚,二是食品豐富、種類繁多,並含寓意,必有魚,象徵“年年有餘”,需吃年糕,象徵“年年高”。除夕之夜,閤家歡聚點燈熬夜,包餃子,給壓歲錢,辭舊歲,迎新年,整夜不眠,俗稱“守歲”。內蒙古漢族人稱作“熬年”。“辭”俗之盛是為取悅神祖,恫嚇鬼靈,為新年討吉利和順氣。大年初一是從半夜子時算起。子時一到就開始接財神、接喜神。這時四處鞭炮聲響成一片,一年中最美好的時刻降臨,家裡人聽著爆竹聲,開始煮水餃,吃餃子,以示團圓、幸福。拂曉時,開始拜年活動。古時稱賀正,即出拜親友師長,互送“拜年貼”(即今賀年片)。拜年是表示禮敬、聯絡感情、加強交際的重要活動,因而至今流傳不衰。

元宵節 亦稱上元節,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晚舉行。內蒙古地區漢族人稱之為“過十五”。最常見的活動是從正月十四至十六日,以秧歌、高蹺、旱船、獅子舞為主組成小分隊,扮演戲中不同角色,以所設旺火為娛樂點,走街串巷、載歌載舞。

龍頭節 傳說農曆二月初二為龍抬頭日子,這一天鄉民用灰自門外蜿蜒布入房內廚中,旋繞水缸,稱為引龍回(《宛署雜記·民風條》)。在這一天有吃煎餅(春餅)、太陽糕(黃米糕)等習俗。據說,煎餅象徵“龍皮”,人吃(扯)龍皮,以刺激天龍不要忘記撥雲雨施恩於人,帶來風調雨順的年景。農民還有吃“隔年糕”(也稱“撐腰糕”)的習慣。吃“撐腰糕”以示終年不會腰疼,能夠勝任繁重的體力勞動,寄寓強身健體,準備新春大幹之意。大人小孩多剃頭理髮,叫做“剃龍頭”。

清明節 在公曆每年的4月5日前後,為中國曆法中二十四節氣之一,“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歲時百問》)。清明一到,氣溫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種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但是,清明作為節日,與純粹的節氣又有所不同,再加之寒食節併入其中,清明節便成為一個重要的民間年節節日。在清明節,有禁火、掃墓、踏青、盪鞦韆、插柳等一系列風俗活動。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祖掃墓的,又有踏青遊玩的,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端午節 農曆五月初五,是漢族傳統節日之一。因午與五同音,所以端午又稱重五。明清時期北京人還稱其為“五月節”或“女兒節”。端午節起源於何時,歷來說法不一。第一種觀點認為起源於紀念屈原;第二種觀點是聞一多先生認為是吳越民族舉行龍圖騰崇拜活動的節日;第三種觀點認為起源於惡日;第四種觀點認為源於夏至。實際上,端午節風俗形成是南北風俗融合的產物,隨著歷史發展又注入新的內容。龍舟競渡之俗源於南方,把五月五日視為惡月惡日起於北方,注入夏季時令風尚,附會以紀念屈原逝世而最後形成。龍舟競渡吃粽子,為紀念屈原、拯救屈原。

七夕節 農曆七月初七,又稱乞巧節、少女節等,是漢族傳統節日之一,來源於人們對天體星辰的崇拜。從漢代起,即有七月七喜鵲架橋牛郎會織女的神話愛情故事。以後“七夕節”逐漸成為人們普遍都過的節日,活動日益豐富。有“曝衣”、“曬書”的風俗,還有“穿七巧”用綵線穿七孔針,婦女乞求智巧,學習針線等活動。近幾年又稱其為“中國的情人節”。

鬼節 農曆七月十五,又稱中元節。這天各家都赴祖墳燒紙弔奠,以表孝心。同時還可遷墳,或者墓頭添土。農家還用白麵蒸制羅漢、女孩等形狀的麵人,供孩子們玩賞、食用。

中秋節 農曆八月十五,起源與中國古代秋祀拜月習俗有關。八月中旬,當秋分前後,晝和夜時間一樣長,月亮正東,此時月亮最圓最亮,人們望著明月,聯想到與家人的團圓,獨在異鄉旅居的人,期望藉助明月寄託自己對家人、故鄉的思念之情。這時是賞月的最好時節。中秋節的盛事是拜月、賞月、吃月餅、賞桂、觀潮等。

重陽節 農曆九月初九,又名九月九、重九節等。《易經》將九定為陽數,兩九相重故稱重九,日月逢九,兩陽相重故名重陽。因“九九”與“久久”諧音,認為是吉利日子,應慶賀。這天有登高、賞菊、插茱萸、吃菊花糕、飲菊花酒等習俗。20世紀80年後,許多地方將九月九定為老人節。在這一天趁秋高氣爽遠足旅行,或參觀菊展,歡度佳節,或慰問老人,敬老愛老。

冬至節 又名冬節,大冬。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冬至這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過了冬至,進入最寒冷的階段,稱作“數九寒天”。數九,從冬至這一天算起,九天為一個九,到驚蟄後六天共九九八十一天,才迎來春天。古代對冬至節非常重視,在這一天,皇帝祭天,一般百姓則祭祀祖先,祈求祖先保佑閤家安康、生活美滿,同時有上墳燒紙、送寒衣等風俗。

臘八節 農曆十二月初八,相傳是佛教始祖釋迦牟尼成道的日子。據說,釋迦牟尼在成佛之前,曾走遍名山大川,尋求人生之道,一天他來到尼連河邊,因長途跋涉,飢餓難捱,昏倒在地。這時一個牧女趕到,把自己帶的剩飯,加上採集的野果用泉水化煮成粥,一口一口地喂他,釋迦牟尼甦醒後在菩提樹下靜坐沉思,得道成佛。因此寺院每逢這一天煮粥供佛,以後民間相沿成俗。《東京夢華錄》卷十載:“初八日,清大寺作浴佛會,並送七寶五味粥與門徒,謂之臘八粥。”可見在宋代臘八粥已流傳開來。清代臘八粥更為盛行,“用黃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紅豇豆,去皮棗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紅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紅糖,瑣瑣葡萄,以作點染”(《燕京歲時記》)。臘八粥一直延續至今,它已不再是供佛祭祖的供品,而代之以新的含意,五顏六色的臘八粥象徵著五穀豐登,農業興旺,在嚴寒的冬季食用,可滋補宜人,暖身驅寒。在食粥以祈年豐人旺的古俗中,又增加保健的成份。至今,八寶粥、八寶飯仍為人們所鍾愛。

祭灶 農曆臘月二十三,也稱灶王節、小年。過去送灶神是漢族民間的一件大事,人們千百年來視其為管家之神。相傳二十三日灶王爺“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又怕他亂說一頓,降下災禍,便在這天用糕糖香火祭他,好讓灶王嘴甜,免得講壞話。祭灶要焚燒灶神像,唱祭灶歌,如“灶王灶王你上天堂,多說好少說壞,五穀雜糧全帶來”。祭灶的目的是通過灶神上天述職,祈求天神諒解和保佑,保證家庭安寧。從祭灶內容也可看出,一是祈求五穀豐登,二是祈求人丁興旺。流傳下的習俗有吃麻糖,還有將各自家中水甕添滿,準備讓灶神“飲馬”,俗稱“飲灶馬”。

掃塵日 農曆臘月二十四,謂之“交年”。即日至除夕,家家都要清掃、粉刷和佈置房屋,使之煥然一新。家內擺設、衣物、被褥也要清洗一番,個人洗衣沐浴等,諺雲:“有錢沒錢,洗洗過年”,為的是清除穢氣、窮氣。同時製作各種食品,如點心、炸糕、麻花、包子、粉條、扒肉條、肉丸子等,以備正月食用。寒冷地區還包好餃子,凍出戶外備正月食用。

(二)婚嫁

現代意義上漢族婚禮,一般是指結婚典禮,期間新的婚禮形式逐步取代舊的婚禮形式,但一些習俗沿襲下來。

喝交杯酒 在漢族青年婚禮上,交杯酒是不可少的。男女各自倒酒後兩臂相勾,雙目對視,在一片歡樂聲中一飲而盡,或是在洞房或是在舉行婚禮的大廳、飯店,其寓意一樣,結永好、不分離。

鬧洞房 新婚之夜,親戚朋友圍坐房中,對新人百般戲謔,稱為“鬧房”。鬧洞房是對新婚夫婦的一種祝賀方式。

(三)喪葬

漢族的喪葬概括起來可分為殯殮死者、舉辦喪事、安葬、居喪守孝4部分。

殯殮死者之禮

屬纊 人在彌留之際,家屬守在床邊,將輕柔的絲綿放在垂死者的口鼻之上,以驗其是否還有呼吸,即所謂“屬纊以俟絕氣”。屬是放置的意思,纊是新絲綿絮。新絮很輕,放在彌留者口鼻上,測其是否斷氣,若不見新絮動,病人就是死了。後來屬纊成了臨終的代名詞。

人初死之際不能立即辦喪事,還要為死者招魂,稱為“復”。家屬拿著死者的衣服,反覆呼叫死者名字,希望把死者靈魂從幽冥之界喚回來,復而不醒,然後才辦喪事。

首先為死者沐浴、櫛發、剪指甲。接著將米、珠、玉之類物品放入死者口中,稱為“飯含”。以後則只放一枚硬幣。同時,給死者衣袖內再放一些小麵餅和紙錢。麵餅稱打狗餅,是給去冥府路上的攔路狗吃的;紙錢為買路錢,送給攔路鬼。

治喪之禮

人死之後,用白麻紙剪成圓幣形,用鐵塊綴串成紙穗,懸於院門前,俗稱“歲頭紙”。同時,喪家要派人向親友家報喪。親友得知後要前來弔喪。當天晚上死者穿上壽衣,在堂中(或炕當中)停屍一、二天,稱為小殮。小殮期間,親友前來致奠、哭悼。小殮畢,舉行入棺儀式,將屍體移入棺中,稱大殮。大殮後並不立即入葬,要有一段時間停柩待葬,叫做殯。停殯待葬時間長短不一,要根據死者的身份,由陰陽先生占卜入葬的日期,一般為單數,三、五、七等。期間要設一靈堂,桌上放供品,並寫牌位,桌上左右放油燈,桌前放一瓦盆,兒女們要為死者守靈。孝子、孝女、孝孫全部著孝服,俗稱“戴孝”。死者直系親屬燒紙祭奠時,持纏有白紙的木棍,俗稱“戳喪棒”。

人死後當天一般就請人挖墓,之前要請陰陽先生看風水,造墳址、定方位、定時間。如果自家有祖墳,便不再請陰陽先生定位了。

安葬之禮

在出殯前夕,還要用鋸末面或秸草灰蘸油作路燈,邊走邊放,孝子哭泣送行至村舍十字路口返回,俗稱“叫夜”或“送夜”。而後起棺蓋,用綿花蘸白酒少許清洗亡者面部,俗稱“開光”。

安葬時,親友們做麵食祭品,帶麻紙數張參加“大燒紙”弔奠。有的人家僱傭一班或兩班吹鼓手在安葬前一天下午“安鼓”,晚上由男甥女婿合議籌款,酬謝吹鼓手,通夜吹奏,俗稱“吵靈”。送葬時,長孫扛“引魂幡”在前面引路,親人陪棺哭泣。靈車載柩至墳場後,將棺安置在挖好的坑中。子孫沿墓左右灑土,正反各三圈進行“掩墓”,然後封土呈圓形,插幡旗於上,安葬即完。

亡者安葬後的第三天,親屬用紙作炊具送墳焚燒,俗稱“安鍋灶”或“復三”。未過三週年,兒女不穿紅衣服,過年不貼紅色對聯和窗花,三年滿後,如同常習。

城市多實行火葬,上述儀式有所簡化,但與遺體告別儀式、焚燒花圈、輓聯等,祭奠儀式還是進行的。

居喪守孝之禮

此禮比較複雜。一般地說,居喪守孝時間長短,居喪期間飲食起居的要求,都根據與死者親戚關係的遠近有所區別。這就是自古以來漢族即有的“五服”制度。

斬衰 是五服中最重的喪服,指不縫邊的粗麻喪服,通常是子女為父,妻為夫;孫為祖父所穿。服喪期為3年。

齊衰 是僅次於斬衰的喪服,為衣邊縫得較為整齊的粗麻布喪服。按服期長短劃分,可分3等,齊衰3年,是父卒為母、母為長子的喪服;齊衰1年、夫為妻、為祖父母、叔伯父母、兄弟等;齊衰3月,為曾祖父母、宗族成員等。

大功 是用精細熟麻布製成的喪服,服期9個月。男子為出嫁姐妹、姑母、堂兄弟等;已嫁之女為兄弟、子侄,為伯叔父母、姑母等。

小功 是比大功之服更細的熟麻布製成的喪服,服期5個月。男子為伯叔祖父母,女子為丈夫的姑母姐妹等。

緦麻 是比小功更精細的喪服,服期3個月。較疏遠的親屬、親戚,如高祖父母,外祖父母、外孫等。

內蒙古地區漢族的亡者子孫用白布製作孝衣,裹首蒙履。孫侄晚輩綴紅十字,甥婿晚輩綴藍十字,以輩數的差別增加紅藍十字的數量,白布做底,配戴在帽或臂上。(見新城志上283-283頁)

(四)祭祀

祭天地 古代稱祭天為封,祭地為禪,封禪是古代帝王祭天地的儀式。《史記》中有《封禪書》,記載秦始皇、漢武帝的封禪大典。封都在泰山,人間帝王到泰山頂上築壇祭天,在泰山下的小山上開場祭地,以祭天地之功,但封禪興師動眾,要耗費大量資財,所以從南宋以後,廢止皇帝到泰山封禪的形式,而將封禪與郊祀合二而一。郊祀也是古代祭天地儀式,周時冬至祭天於南郊,夏至祭地於北郊。後來常有天地合祭的。明朝永樂時期,遷都北京,在南郊合祭天地。嘉靖皇帝認為合祭天地不合古制,於是在南郊築寰丘(後改名為天壇)專門祭天;在北郊建方澤壇(後改名為地壇)專門祭地。清代祭祀天地地方與明朝相同。一般百姓祭祀天地,多在年節舉行。

祭社稷 社是土神,稷是穀神。漢族以農業為主,因此與農業緊密聯繫的祭社稷之神的活動很受重視。封建王朝在京師建社稷壇,各府州縣也均在本城西北建社稷壇,社稷壇用五色土鋪墊,土色隨其方位,東青、南赤、西白、北黑、中黃。民間以祭社活動為中心形成漢族居民的組織,這種組織也稱“社”。社規模有12家、25家、50家、100家等多種說法。如明朝時期規定,里社,每裡100戶立壇一所,以祭祀五十五穀之神。到社稷之日,幾乎全社人都參加,在社壇附近聚會祭社後,暢飲歡歌,相當熱鬧。

祭日月星辰 對日月星辰的祭祀活動,既是對天祭祀的具體化,也是其補充。日對人類生活和生產實踐有至關重要的影響力,世界各地都有祭祀日神的活動。明代在北京朝陽門外建朝日壇,春分寅時行祭,以迎日出;在阜城門外建夕月壇,秋分亥時行祭,以迎月出。星辰則祭於月壇。民間漢族百姓於農歷八月十五拜月神,“其祭,果品必圓”。農曆正月初一“元日祈年”,祭祀天神、地神並拜諸神,以“祈一歲吉慶”。

祭風雨 中國是農業國,糧食收成的好壞直接關係到國庫的收入與王朝的穩定。所以求雨也為朝廷所重視,從皇帝到知縣,每遇乾旱,都要設壇祭祈。天子向龍王下跪,並作為一種典章儀式,有專門的規範載於典籍。龍是中國人發揮想象力幻想出的動物神。民間認為玉皇、雷公、風伯、雨師、龍王等神靈都主司降雨,所以為求風調雨順,人們採用各種辦法求助於這些神靈,有以牲畜供獻的,也有抬著神位神像遊鄉展示以娛神的。農曆二月初二民間認為是龍抬頭之日,搞一些隆重的敬神活動。

祭山川 古人認為,雲雨興起于山川河谷,出於高山,影響四季氣候變化,同時山川也蘊藏著森林、果實、礦藏、動物、藥材等民生之源,所以對山川神靈祭祀,以祈求好年景與好收穫。但因山川之神,天子不能遍祭,只能祭祀名山大川,後來便集中於五嶽四瀆之祭。五嶽指東嶽泰山、南嶽衡山、西嶽華山、北嶽恆山、中嶽嵩山。四瀆指長江、黃河、淮河、濟水4條江河。

五、各民族風俗的互相影響

改革開放以後,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文化科技交流,開發小區的建設,招商引資的開放,使回民區人口迅速增長,回民區已成為各民族和睦相處,共同繁榮發展的友好大家庭。各民族之間的習俗相互影響,交織融合,使衣飾、飲食、住房、禮儀等方面基本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民情風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