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人種植腐婢(豆腐柴),做豆腐往城市裡賣有銷路嗎?

老艾葉

農村人種植腐婢,做豆腐往城裡賣有銷路嗎?

腐婢在七星老農家鄉,屬於馬鞭藤條植物,樹高一般2米,腐婢葉含果膠高達百分之三四十,過去農村人一般把新鮮的腐婢葉摘回來,洗乾淨,取葉漿,另外用紗布包住草木灰,放入盆中加水擠壓,直至出草木灰水後,再把腐婢葉漿放入鍋中,加上一點草木灰水加熱,用筷子攪拌,如果想豆腐稀點兒,那就開始稍微多加一點草木灰水,如果想要硬點兒,那1斤葉漿那就只能加入1斤草木灰水了,也就是1比1的比例,等到鍋中加熱攪不動時,說明你的腐婢豆腐已經成功了。


然後你等它冷卻了之後,再用刀把它一塊塊地劃開取出來,放入冷水中浸泡,我們老家叫它為神仙豆腐,觀音豆腐,也有人叫它為涼粉,豆腐為綠色,嫩滑爽口,家鄉人一般只有六月份天氣炎熱時,才有人加工腐婢豆腐賣,每斤價格為3元,天氣熱還是非常走俏,一家人買它個三五斤,也還不在話下。


我們老家人用腐婢豆腐,放入碗中加一點白糖攪拌吃,也有人用它來開湯喝。

至於說到專門加工腐婢豆腐挑到城裡去賣,有沒有銷售,我個人估計銷量會一般般,畢竟腐婢豆腐性涼,豆腐顏色為綠色,許多人還是不敢吃它,不過你經常去賣習慣了,可能客戶也會越來越多吧,生意也會越來越好的。

所以,七星老農個人認為,腐婢豆腐能清熱解毒,是難得的一道綠色保健食品,大家可以去試試看吧。

[熱愛生活,喜歡交流,請大家多多關注七星老農回答,不勝感激!]


七星老農

豆腐柴Premna microphylla 是馬鞭草科 Verbenaceae 豆腐柴屬 Premna的有趣的植物。它還有個名字叫腐婢,不過,絕大多數人見到這種不太引人注目的植物都還是會視而不見的。

整個豆腐柴屬約200種多種植物,主要分佈在亞洲與非洲的熱帶,少數種類向北延至亞熱帶。其中,最為常見的是豆腐柴,分佈在我國華東、中南、華南以至四川、貴州等南方地區,生山坡林下或林緣,日本也有分佈。這是一種直立灌木,平常真不太起眼。豆腐柴屬中有多種植物都可以做綠豆腐。就比如豆腐柴,它的名字就是因為它的樹葉可以用來做一種綠豆腐而得名。將豆腐柴的樹葉,採摘下來可以製成一種綠油油的“觀音豆腐”,具體做法如下:

  1. 採摘新鮮的豆腐柴葉子;

  2. 清洗乾淨之後加入適量的水,沒過樹葉為準。反覆揉搓,把葉裡的汁液搓出來;

  3. 揉搓20分鐘左右把葉子搓成泥,用紗布或者過濾網過濾後將汁液靜置;

  4. 生石灰水均勻攪拌倒入;快速攪拌均勻,靜置;

  5. 二十分鐘後,綠豆腐就完全凝結好。於是可以拌燒煎炸的開吃!。

關於這種觀音豆腐的傳說是,因人間發生饑荒,餓殍遍野。觀音不忍,於是用楊柳枝灑甘露,所到之處,就長出了這簇簇綠樹,並教人採葉而食,於是人們渡過了饑荒,這種豆腐便稱觀音豆腐。

為什麼豆腐柴葉可以做豆腐呢?因為豆腐柴葉中含有大量的果膠成份。經過搓揉,樹葉中的果膠和葉綠素從樹葉中進入到水裡,果膠的本質是一種多糖,即溶於水也容易吸水。如果溶解在水中的果膠要想成為像果凍一樣的形狀,就需要果膠分子間更緊密的糾纏在一起。這時候,變魔術的石灰水來了,石灰水中含有鈣離子,溶解在水中的果膠分子可以依靠鈣離子形成較穩定的固態結構,這就成了我們看到的果凍狀的口感滑爽的“綠豆腐”。

然後是劃小黑板,做綠豆腐往城市裡賣有銷路嗎?

這真的是個好問題啊,今天的城裡要賣的真的不是隻用賣豆腐的思維能理解的。正如摩拜不賣自行車的,滴滴不賣汽車。任何一種商業都會形成一種商業的模式和邏輯,所以現在會賣豆腐的都不是賣豆腐而是賣套路。正如開遍大城市許多城市綜合體裡購物中心裡的“臺灣愛玉”一樣,雖說,它本質上就是一個薜荔冰粉,所謂的“愛玉”,就是一種極為尋常的桑科榕屬植物薛荔的果實,也叫涼粉果。還有“臺灣燒仙草”,打出原形則是一種唇形科植物,又稱涼粉草,植株曬乾後可煎汁與米漿混和煮熟,冷卻後即成黑色膠狀物,質韌而軟,以糖拌之可作暑天的解渴品,華南一帶亦稱為涼粉。

還有用假酸漿做的冰粉,甚至它還學會了跨界,搖身一變,編個故事,它就成了美容上的“海芙娜海藻面膜”。它們本質上都是果膠多糖的一種凝固的膠體。那為什麼這麼簡單的所謂的“愛玉”、“燒仙草”、“海芙娜”都能夠在大城市裡大賣特賣呢?能理解這個套路,做綠豆腐往城市裡賣肯定有銷路,也有市場,還有商業模式。這可和農村人城裡人一點關係都沒有。


喵喵植物控

農村人種植腐婢(豆腐柴),做豆腐往城市裡賣有銷路嗎?馬鞭草科落葉小灌木葉,做成豆腐,清熱解毒,口感滑爽。

現在感覺來自農村的土特小吃在城鎮最好銷,你像綠豆腐,魔芋,涼粉等,信陽有個叫“石涼粉”的小吃,當地是獨一無二的,外地吃不到。

農村有種叫觀音草(豆腐柴)的小灌木,可以做豆腐的,一般人不知道,只有上了歲數的老年人知道也吃過。在青黃不接的時代,農村人會拿豆腐柴在水裡揉搓,然後再用石灰水或者草木灰點汁而成豆腐,能充飢止餓當飯吃。

豆腐柴鮮草味道不好,就連豬雞也不喜歡吃,煮熟或者曬乾了沒有味道了還行。但是做成觀音豆腐確實綠色環保原生態的農家美食小吃。可以說比果凍的營養價值還要高,堪比魔芋豆腐,綠豆豆腐和其他涼粉的。

觀音豆腐是一道絕佳的美食,和涼粉果凍差不多,狀如翡翠般誘人,吃起來確實柔滑筋道的很。在炎熱的夏天,是不可多得的消暑小吃,在南方很多地方有賣,很多人不知道是什麼,還以為是魔芋做的。其實這個比魔芋好吃,還有一種樹葉的清香味道。

這個豆腐柴在城鎮好不好銷,完全沒問題,但要看自己的銷售能力。南方人很聰明的,給他起的名字也很好聽,叫斑鳩豆腐,觀音豆腐等,就像那個什麼臺灣燒仙草一樣,其實也是來自一種農村的草類涼粉草。

現在人們的消費觀念很高,只要給這個 觀音豆腐來上一段故事和概念,情懷什麼的,很快就能打開市場。你像那個武大郎燒餅什麼的,要傍大款啊。南方的小吃攤和火鍋店飯店,都會有這個觀音豆腐買的,而且在夏天火爆的不行。

現在的問題不是賣的動賣不動的問題,關鍵是豆腐柴的資源夠不夠用的問題。野生的資源肯定不多,每個地方就那麼多,這個就要靠人工去種植了。

因為豆腐柴不耐存放和運輸,最好的辦法是把豆腐柴葉子曬乾粉碎來保存,可以長久的運作生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