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民區志》|人口 民族 宗教—民族風俗(一)

一、回族風俗

(一)服飾

服飾顏色 在服飾的顏色上,回族一般以白、黑、綠為主。回族崇尚白色,一是來源於中世紀阿拉伯人崇尚白色的風俗;一是受漢族視白色為純潔、高尚的傳統文化心理影響的結果。這兩方面文化傳統的雙重影響,強化回族視白色為最潔淨、最純真和最清白的顏色。回族把綠色視作神聖的顏色,綠色顯示青春和活力。回族也穿戴黑色的衣物,黑色象徵持重,給人以高雅、大方、莊嚴的感覺。從服飾的顏色上,可看出回族追求的是一種質樸無華、純真大方的美。

服飾種類 回族的服飾,根據性別分男子服飾和女子服飾。根據年齡可分為幼兒服飾、成年服飾和老年服飾。在婦女服飾中,則分未婚少女服飾、已婚中年人服飾和已婚老年人服飾,還有由於地區的差異、季節的不同和宗教職業形成不同的服飾。

男子服飾 回族男子喜愛戴白色無沿圓帽,這已成為回族的重要標誌。圓帽有平頂的,也有四角或六瓣的。內蒙古地區的人稱“白帽頂”。講究的人,在白帽頂上鑲有金邊和精美的花紋圖案,或在帽前正中用金色或綠色線繡有阿拉伯經文“真主至大”,有的則繡著“清真言”。帽頂也可是綠、黑或藍等色,質地有布料、平絨、呢子,也可是棉(絲)或毛線鉤織的。熱天以戴白色為主,冷天則戴深色厚料的。戴白帽頂,最初與伊斯蘭教有關。回族在禮拜叩頭時,前額和鼻尖必須著地,為了方便,就戴無沿圓頂帽。後來回族男子不論年齡大小,都戴這種“白帽頂”,作為回族的外觀標誌。阿訇、“海立凡”及資深鄉老也有戴“泰斯塔勒”(波斯語譯音,意即清真寺的教長或阿訇頭上纏的布),一般用白、黃色毛巾或布料纏頭。日常生活中多戴“白帽頂”,禮拜時才戴“泰斯塔勒”。

經濟條件允許的回族老人,還有穿“麥賽海”(“麥賽海”為阿拉伯語)襪,意為皮襪子,一般用柔軟的薄牛皮製成,潔淨光亮,結實耐用,保暖性好,而且伊斯蘭教規定穿“麥賽海”襪,洗小淨可以免去洗腳的程序,用溼手在襪子的腳尖至腳後跟抹一下即可,俗稱“打襪子”。

坎肩是回族男子服飾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坎肩以青色居多,也有藍、灰等色。根據季節選用不同的面料做成夾、棉或皮的。工藝一般都很簡單,只在襟邊、袋口處用針扎出明線,使各邊沿平挺工整,突出服裝造型的線條美。對襟兩邊的小包扣,採用和衣服相同的料卷條盤結而成,顯得雅緻和諧。皮坎肩的選料比較講究,在夾坎肩內掛一層羔皮或其他貴重動物皮,穿上輕便保暖。這使回族人經常洗手臉、洗小淨、練武藝或幹活兒都免除挽袖子的麻煩,十分方便。

婦女服飾 回族婦女一般都不外露頭髮,戴白圓撮口帽,過去更多的是戴蓋頭。蓋頭旨在蓋住頭髮、耳朵和脖項,因為回族視這些為婦女的“羞體”,必須全部護嚴。這種習俗源於阿拉伯地區,最初是為防風沙、講衛生;《古蘭經》中也有有關戴“面紗”的信條。回族婦女在戴蓋頭前,把頭髮盤在頭頂或留把把頭,把頭髮盤在腦勺後,戴上帽子,再戴蓋頭。蓋頭的顏色分綠、青、白三種。未婚少女戴綠色蓋頭,顯得清俊秀麗;已婚中年婦女戴白色蓋頭,顯得乾淨持重;老年婦女戴黑色蓋頭,顯得素雅端莊。而且老年人的蓋頭長,要披到背心處;少女和媳婦的蓋頭短,前面遮住前頸即可。蓋頭可以根據經濟條件和季節選擇不同的面料,講究的還要在上邊鑲上金邊,或繡上風格素雅的花草圖案。回民區的回族婦女戴蓋頭的習俗雖仍保留著,但在平時為數已不是很多,只有在宗教活動場所和回族過節慶時,在回族聚居區內,回族婦女戴起綠、白或黑色的蓋頭,參加各種活動。

回族婦女的傳統衣服樣式比較單一,大多是大襟衣服,只是裝飾內容較為豐富。特別是妙齡少女和年輕媳婦的衣服上,或嵌線,或鑲色,或滾邊,有的還在前胸、前襟上繡花。衣服的顏色,一般老年人多著黑、藍、灰等色,中年婦女喜歡鮮亮些的。中老年婦女也常穿坎肩。回族婦女一般不穿短袖衫、短褲和裙子,即上衣露不過肘,褲子露不過膝,忌赤腳行走。

此外,回族的女子也戴耳環、手鐲等飾物。

(二)飲食

主食 回民區回族的飲食習俗是在承襲先輩傳統的基礎上,採納漢蒙滿等兄弟民族飲食習俗和品種,又適應當地自然氣候等條件的影響,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飲食結構是糧食作物作為主食的重要原料。主食以麵食為主,也食用米或豆類。如江米涼糕、綠豆糕、燙麵餃子、稍麥、油香(節慶或過“乜貼”時炸油香,平時食用只做油餅,做法略有區別;另有一種燙麵油香,和好面後在滾油中炸熟,撒上白糖,即炸即食)、饊子、麻花、蜜麻葉、白焙子、千層餅、蕎麵圪團、蕎麵餄餎等,都是回族人民居家飲食的主要食品。其中有很多已成為代表回族人民食俗特色的風味小吃。

副食 回族的菜餚原料有蔬菜、魚肉、禽蛋、調味品四大類。這幾種原料經過精心調製,既保留民族的特色,又注重中國傳統菜餚色、香、味、形的烹飪特點。根據不同的手法分別製成大件菜、餾炒菜、炸菜、涼菜、氽羊肉、紅燒蘿蔔、過油肉等,都是回族人家的日常菜。

飲料 茶是回族人民喜愛的一種傳統飲料,已成為回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需品。呼和浩特地區的回族喜歡喝茉莉花茶,用以止渴解乏,提神醒目;吃肉後,則多飲磚茶,是為了能幫助消積化食、去膩降脂,起到保健作用。也有喝“蓋碗茶”的,簡單的是在茉莉花茶中加上冰糖或方糖等;複雜些的則要在茶葉(以陝青茶為佳,亦可用茉莉花茶)中配上桂圓、紅棗、核桃仁、葡萄乾、芝麻、果乾等及冰糖或砂糖。這些配料都具有藥用價值,能滋腎養肝、明目清心,常飲可起到防病、治病、健身作用。

盛夏時節,呼和浩特地區的回族還自己製作飲料,如綠豆湯能夠降火解毒、清熱祛暑;酸梅湯有防暑解渴之功效;稀果子乾喝起來酸甜可口,別具風味,成為小吃攤上的熱銷品。

肉食 回族認為,飲食之物有善者,有不善者;有潔者,有不潔者。因此除不吃有毒性的草木之類外,果品、穀物、瓜類、蔬菜可食。在肉食方面,回族認為禽類凡吃谷的,有胃的,似雞嘴的其肉可食,如雞、鴨、鵝、鶉等;獸類凡吃草,反芻的,四蹄分瓣並且性情溫順的其肉可食,如牛、羊、駱駝、鹿、獐等;在水產中回族唯食有腮、有鰭、有刺、有鱗的魚,如鯉、鯽、草、鰱等魚和蝦。在可食的禽獸中,也必須按照伊斯蘭教的屠宰方法,所宰之物才是合法可食的。凡宰牲者必須請阿訇或懂得宰牲規戒的穆斯林,這是宰牲的先決條件。在宰牲前必須洗大淨和小淨。宰牛、羊、駝時,須用繩子捆其兩條前腿一條後腿,並擺成頭南、尾北、面西的姿勢。在宰牲時必須先念誦主名,俗稱“道太思米耶”,“必思敏倆習、安拉乎艾克白勒!”意即“以安拉之名,安拉至大!”然後割斷禽獸的食管、氣管、血管,並須控淨血液之後方可剝皮或拔毛收拾,禁止用滾水燙皮、燙毛。回族的宰牲習慣,從古至今一直沒有改變過。凡不按照這種方法屠宰的,即使是牛、羊、雞這類“可食禽獸”,回民都不吃。回族在飲食中還恪守的一條就是可食之物在食用時也不能過分和毫無節制。這種習俗源於《古蘭經》:“你們應當吃,應當喝,但不要過分,真主確是不喜歡過分者的。”(馬堅譯《古蘭經》第七章第31節,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1年4月第1版。)

飲食禁忌 回族有諸多禁忌,有四類物品禁忌最嚴,那就是《古蘭經》中先後四次反覆強調的:“只禁戒你們吃自死物、血液、豬肉以及誦非真主之名宰的動物……”。禁豬是回族風俗習慣的最突出的標誌,一直未曾改變過。禁豬的習俗既來源於回族先民把自己祖輩早已養成的嚴格禁豬習慣和遵循的宗教信仰的規定帶到中國的結果,而且也是由於“豕”是畜類中最汙濁的動物。回族不吃任何自死物,包括勒死的、捶死的、跌死的、抵死的、野獸吃剩下的動物。認為凡物自死必有毒;而且自死的、窒息死的、凍死的、野獸咬死的和死於火器(火槍,火炮等)的屬於腐肉,即沒有放血的肉類,這些自死物的血液沒有從體內全部流出,血液中難免存有病菌、病毒,食之不益於人身健康,所以回族忌食此類死物。這也是禁食血液的基本原因。

回族對動物中的性情兇惡、喜食汙穢、形狀怪異、暴目、鋸牙、鉤爪、鷹嘴、四蹄不分瓣、食生肉者皆不吃,如虎、狼、豹、蛇、蟒等。對海里的動物,則不吃形狀不端的,如螃蟹、鯊、龜、鱉等,也不吃食小魚的大魚。

酒亦為回族之大忌。受伊斯蘭教的影響,回族嚴格禁酒,無論是烈性酒,還是果酒、啤酒,都在嚴禁之列。

回族也不抽菸,特別是嚴格禁止吸鴉片、嗎啡、海洛因等麻醉品,認為這是一種犯罪。

(三)婚嫁

回族的婚禮,大致有以下幾個程序:

選擇對象 回族家的姑娘長到談婚論嫁時,就會有親友上門提親。男女雙方選擇對象,以雙方的人品、才幹和家教為重。

使媒妁提親 如果男方相準某家姑娘,認為合適,就要請“古娃喜”(媒人)到女方家提親。

男女見面 經媒人多方說合,相互瞭解後,便安排男女見面。

訂婚 男女雙方同意結親後,即選擇吉日(一般要選擇節慶日或“主麻日”即星期五)舉行訂婚儀式。訂婚時不立書帖,不訂婚約。儀式前,“古娃喜”已穿梭於男女兩家,將聘禮(彩禮)等事宜議妥。

下茶

 這是一項正式擇定婚聘日期和交送聘禮的儀式。下茶儀式一般在迎娶新娘的前一個月進行,以使雙方有充分的時間進行婚禮準備。

催妝 即送嫁妝,一般在結婚典禮之前進行。催妝有兩個含義:一是男方告之女方家庭,結婚準備工作已全部就緒;二是詢問女方接待娶親客人有無困難。

婚禮 回族的婚禮稱寫“伊扎布”(阿拉伯語,應允的意思),或稱寫“尼卡哈爾”(阿拉伯語,意為證婚)。一般在娶親的前一天,與催妝同一日進行。當女方陪送的嫁妝送到男方家中後,男方即派媒人恭請新娘的父、兄、伯、叔、舅和姑夫、姨夫、姐夫等男性至親到家中參加婚禮寫“伊扎布”,並邀請2~4阿訇做證婚人,舉行證婚儀式。

娶親 回族結婚不看“黃道吉日”,通常都選“主麻日”即星期五,現在亦多選節慶日或星期天。娶親當天,新郎要洗“務蘇里”(大淨),並理髮、修整。新娘也要洗大淨,這叫“離娘水”。還要請老年婦女為其“開臉”(即絞除臉上的汗毛)。回族的結婚是“等親”,新郎不能親自到女方家中迎娶,而只在家裡坐等。剩下的儀式與漢族的相差無幾。如“三天沒大小”、“鬧洞房”等。

回門 一般在娶親的第二天進行。這天拂曉,新郎、新娘要早早起床。新郎的嫂子已將燒好的熱水,“湯瓶”等放在門口。新人們沐浴後,吃過早飯,婆婆要領上媳婦認婆家大小。之後,新郎帶上備好的點心等禮品,陪新娘去孃家“回門”。 這一天,孃家的親戚朋友也要“耍女婿”。孃家會準備豐盛的席筵款待新婿。臨行,岳父還要贈給女婿禮物,並給親家帶回點心。

至此,辦喜事的程序結束。此後,聘、娶兩家的女性長輩和嫂子、姊妹還要分別舉行宴請,名曰“會親”。新郎家的親戚還要一家挨一家的請新娘、新郎作客,有的還要贈送新娘禮品。由此婚事圓滿結束,一個新的家庭就此誕生。

(四)喪葬

回族的喪葬程序習慣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

停屍 回族人停止呼吸後,由阿訇(或師孃)或至親骨肉給亡人瞑其眼,合其口,順其手足,理其發須,還要整好屍體。買貼(阿拉伯語,即亡故的人)所著衣服由同性親友脫下,只蓋一條潔淨的白布單;人亡後要速派人到清真寺搬“水溜子”(即浴床,專用於停放和洗浴亡人的木板床),將亡人停放在通風涼爽的大廳,或架床停放在地邊。停屍必須使亡人頭北腳南仰臥,面稍向西。同時點香,以避濁氣。

報孝 人無常(即“死”)後,要儘快通知親友及鄰里鄉親。報孝時,由死者的一位親屬帶領孝子(長子或長孫)將死者的亡故時間和發送時間通知親友。凡接到報喪的男親友都要“務蘇里” 後去做“塔爾吉業”(阿拉伯語,即弔唁),喪家的男性親友都列隊在院外或屋外,弔唁者要先向男喪主說“賽倆目”,然後攥手,做“都阿宜”(祈禱)、摸臉,表示為亡人的求祈和對主人的安慰。這時有的喪主家要送給弔唁者一頂白布做的四角或六角的圓頂孝帽,弔唁者戴孝帽即可離去。女性親友去弔唁稱“弔孝”,不做“塔爾吉業”,而向喪家女主人表示慰問,喪主家送一條白紗罩頭。屬於亡人至親的婦女前去弔孝的,則多有哭訴之人,以為悼念。凡亡人的近親夫婦,必須都前往弔唁;一般親友,夫妻多為去一人慰問即可。

守夜 回族在人亡後當天不能埋葬的,就要守夜。守夜一般是近親中深諳伊斯蘭教義的人來守護。守夜者要身上乾淨(洗過大淨),不斷地點燃香支,並要誦唸《古蘭經》。守夜者不能睡覺,更不能大聲喧譁或做其他的事,可和一同守夜的人研討、講解一些《古蘭經》、《聖訓》中的勸誡行善、助人等箴言和故事。喪家主婦們則大多在這個時候縫製“孝帽子”,裁剪白紗,做葬禮的準備工作。

料理 俗稱“洗買貼”,即給亡人沐浴淨身,料理要按亡人性別,請阿訇(或師孃)及有經驗的中老年人共3位進行。阿訇(或師孃)為“拿重”者,要戴上專做的手套雙手輕輕為亡人沐浴,另兩人一人灌水,一人幫助沖洗。手套備兩副,洗上下正身分別用,洗時不許湯瓶落地。淨身時,除料理的3人,其他人一律不得入內。沐浴完畢,即為亡人穿“可凡”。亡人“可凡”用3丈6尺純白布裁製,男“買貼”的為三件:一件叫“皮拉汗”(波斯語,坎肩之意),是覆蓋前身的白布;一件是臥單,墊在身下相當於褥子;一件是大臥單,在外層包裹整個“買貼”。女“買貼”的“可凡”還要增加作蓋頭和胸罩 (也稱纏腰)的兩塊白布。還要為男亡人做一頂白布帽戴頭上;女性亡人則為其做白布襪穿上,並將腰部、頭、足都用白布帶子紮緊。在給亡人穿“可凡”時,要在“可凡”上撒一些麝香、冰片、樟腦、紅花等。其目的是為防腐驅蟲。也反映生者對亡者的懷念。此間,允許亡人的父母、兒女、兄弟、姐妹等至親與亡人見最後—面,但不許夫妻關係者看望決別。“買貼”經過料理後,由近親輪流每4人一組,抬往清真寺。

殯禮 回族稱站“者那則”。是回族喪葬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一般都在清真寺內禮拜殿前舉行,儀式莊嚴隆重。殯禮一般由阿訇主持。儀式開始,將“買貼”抬於最前面,頭北面西,主持儀式的阿訇靠近“買貼”站立,其它參加者也都隨後面向西方站立。在主持阿訇的帶領下,先各自舉意。表明是為亡者而禮拜,求安拉賜福於亡人,恕其罪過,而後抬手入拜。這種禮儀與其它拜功的不同點是不鞠躬、不叩頭、不跪坐,陸續用阿拉伯語念“贊主詞”4遍,中間由主持阿訇默誦經文,第一次贊主後念《古蘭經》首章《法諦哈》,第二次默誦“贊聖詞”,第三次誦“祈禱詞”,第四次贊主後即將臉轉向右側與左側,念“祝福詞”,“者那則”即結束。有的接著還要舉行“轉費達”儀式,即所有阿訇、海立凡圍成一圈,亡人的長子(或長孫)雙手托盤,盤中有《古蘭經》或貴重錢物,象徵性地向亡者“轉費達”,即替亡人求祈贖罪。喪家出散“乜貼”(施捨)後,“買貼”由親屬抬往墓地。抬送過程中,不許落地停放休息,可輪流替換。此外,回族的殯禮婦女不參加,但可旁觀。

埋葬 回族的墓穴是南北方向的長方形坑,長兩米有餘,東西寬約1.5米。墓深視土質而定。呼和浩特市回族的墓深兩米有餘。這部分稱“明坑”。另一部分是在明坑底部的西南角挖一窯洞,稱“拉哈爾”,長度與亡人等身。待亡人抬到墓地後,阿訇開始誦讀《古蘭經》,發送亡人的親人都跪在四周,亡人的近親將亡人從買貼匣子中抬出,先腳後頭,慢慢送入明坑中。有兩人(一位是下葬阿訇,一位為深諳伊斯蘭教規的長者或親屬)則在明坑中將“買貼”慢慢扶送入“拉哈爾”內,解掉“可凡”上的腰帶,並將亡人的臉轉向西方,稱之為“改臉”。在“拉哈爾”內撒些冰片、樟腦、紅花等,即用土坯將口堵住,稱“叉拉哈爾”。隨即以土掩埋,填平堆高呈長形馬脊狀,並留以標記。在亡人下坑直至掩埋完成的整個過程,各位阿訇均輪流誦讀《古蘭經》,眾人亦跪聽。最後全體接“都阿依”,亡人家屬向阿訇、海立凡發散“乜貼”後,葬禮即告全部結束。

紀念亡人 亡人發送畢,喪主家要請阿訇給亡人過“三日”、“五日”、“七日”、“月齋”、“四十日”、“百日”、“週年”。之後,每逢開齋節、宰牲節或亡人的週年(逝世日)、銘記(誕辰日),都要請阿訇“遊墳”、過“乜貼”,以寄託對死者的哀思。

(五)節慶

回族有三大傳統節日:即開齋節、古爾邦節和聖紀節。

開齋節 是阿拉伯語“爾德·菲土爾”的意譯。回民區的回族稱開齋節為“大爾代”節。這是回族最盛大的節日之一。按伊斯蘭教規定,每年伊斯蘭教歷9月(即萊麥丹月)為齋月。在齋月中,成年的穆斯林男女必須齋戒。月首以見到新月為準。齋月期間,穆斯林每天在日升前直至日落至地平線下,禁絕一切飲食和房事,同時齋月中也禁止說傷害別人的話、幹損害別人的事。齋戒的目的在於通過嚐到飢餓和乾渴的痛苦,以此培養人的堅強意志、廉潔守法的操行,以及忍苦耐勞的精神。同時,由於齋戒者親身體驗到飢餓和艱苦的情況,便能夠推己及人,養成寬厚仁慈、互助互愛的品行。由此,特別鼓勵人們在齋月裡多行善事。齋戒滿一月(30天),這天的傍晚要“望月”。但見新月,次日即可開齋。故回族稱“見月封齋,見月開齋”。

為迎接開齋節,每個回族家庭都提前清掃室內外衛生,佈置房間。主婦們則炸一些油香、饊子、麻花等作為過節的必備食品。

開齋節這天,男女穆斯林都要起大早,人人重新沐浴,並換上節日盛裝。男人們要趕赴清真寺參加會禮(回族稱“禮爾代”),並向老弱病殘和貧苦之人出散“乜貼”。禮拜結束,走出大殿,眾人向阿訇道安,全體穆斯林也互相問好、致賀。人們用親切的道“賽倆目”和攥手,表示慶賀和祝願。接著,穆斯林們紛紛去公墓“遊墳”,請阿訇誦讀《古蘭經》的有關章節,悼念逝者,為生者祈求平安吉慶。

開齋節,晚輩要挨家挨戶向長輩“拜爾代”,親友、鄰居間也走家串戶,互相祝賀問候,並送油香、饊子。收到禮物的人家,也要回贈自己的油香、饊子,稱做“回份兒”。這一天,也成為舉家團聚的日子。臨過節前,離家在外的回族都要儘量趕回來,與親人團聚。

隨著社會的發展,回族的開齋節也增添不少新的內容。回族聚居區特別是清真寺周圍,成了商業貿易的繁榮地帶;清真寺前的廣場上,則總進行回族的傳統文化娛樂活動,特別是摔跤和武術比賽,吸引來許多觀看者。

古爾邦節 “古爾邦”,阿拉伯語音譯“爾德·古爾邦”或“爾德·阿祖哈”,意為犧牲、獻身,故古爾邦節又稱宰牲節或忠孝節。回民區的回族稱之為“小爾代節”,時間在伊斯蘭教歷每年的12月10日(即開齋節後70天)。相傳,先知伊卜拉欣老年仍無子,便祈求安拉賜給他個兒子,後來果然得一子,取名伊斯瑪儀。一天夜裡,他夢見安拉命他把兒子宰掉獻祭,以試其信仰是否虔誠。當伊卜拉欣遵命執行時,安拉派天使哲卜拉依勒背來一隻黑頭羝羊代替伊斯瑪儀的犧牲。從那以後,在阿拉伯民族中形成每年宰牲獻祭的風俗。伊斯蘭教後來繼承這一風俗。從這個節日的最初形成看,同開齋節一樣,無疑也是一個宗教節日,但久而久之被信仰伊斯蘭教的各民族接受,就不再是單純的宗教節日,而又具有民族節日的意義。

“小爾代節”的活動完全和“大爾代節”一樣,這—天回族人民的歡樂情形不亞於“大爾代節”。聚禮之後,唯一不同於“大爾代節”的,就是這一天回族除炸油香、饊子外,都要根據自己的經濟情況“宰牲”。或者是一人宰一隻羊,或者是七人宰一頭牛或駱駝。經濟條件差的,也可宰一隻雞、鴨或鵝代替。所“宰牲”之物,都要挑選健壯和體形美觀的。不允許宰不滿兩歲的羊羔和不滿三歲的牛犢,也不允許以肢體殘缺的牲畜充代。所宰的牛、羊、駝肉,要按三份比例,分別用作自食、饋贈親友和施捨濟貧。宰殺的牲畜血液、糞便以及食後的骨頭等殘餘物都要深埋。

聖紀節 聖紀,亦寫作聖忌。聖紀節是回族穆斯林紀念伊斯蘭教傳播人穆罕默德的盛大節日,在伊斯蘭教歷每年的3月12日舉行。相傳穆罕默德誕生於伊斯蘭教曆紀元前51年(公元571年)的3月12日,逝世於伊斯蘭教歷11年(公元632年)的3月12日,生歿均在伊斯蘭教歷同一日,故聖誕和聖忌合稱為聖紀節。聖紀節一般在清真寺進行,回民區的各個清真寺根據各自的情況,分別在伊斯蘭教歷3月份中的不同日子分男、女兩天舉行。內容為:穆斯林群眾沐浴淨身後,在清真寺內由阿訇誦讀《古蘭經》;吟誦《奧拉德》、《卯路德》、《穆合麥斯》等贊聖經文詩詞;進行演說,講述先知生平業績和懿行,學習先知的崇高品質和美德。回族人在一年一度的紀念典禮中,通過聽阿訇講“臥爾茲”(或讀作吾爾祖,勸善止惡的道理)和相互間的交流、議論、探討,從中受到啟迪,從而更加發揚謙遜無私的情操,團結友愛的作風,堅韌不拔的精神和廉潔儉僕的美德。

聖紀這天,各坊都要宰牛宰羊,炸油香。聖紀的特點是眾人贊聖,眾人捐散,眾人一起進餐。回族人民把這天的義務勞動視作行善做好事,因此大家爭先恐後,不分輩份長幼、不論地位高低、不講貧困富裕,和睦親切地聚在一起,表達喜悅的心情。

回族除上述三大傳統節日外,還有法圖麥節(每年的伊斯蘭教歷9月14日)、阿舒拉節(伊斯蘭教歷正月10日)、登霄節(伊斯蘭教歷7月27日)等。這些節日具有很強的紀念性特點,回族在這些節日中,通過禮拜、誦經、求祈並施捨、聚餐,或分別過“乜貼”等,以對先人的紀念,為生人祈求平安,為未來追求幸福。

(六)信仰禁忌

回族民居內部的佈局分配體現“以西為貴”,西房通常為老年人居住,西牆是老年人在家禮拜時面對的地方。當老人做禮拜的時候,切忌旁人從正在禮拜的老人前面走過。

回族把人的去世稱做“歸真”,實行土葬、速葬、薄葬。送葬時眾親友爭抬“金匣”,不穿孝服,不戴孝帽、黑紗,不哭喪,不鳴鞭炮,不搞弔孝活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