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厥也玩指东打西?李渊:不管你到底想打哪儿,派李靖上就对了

前文提要:武德七年初,李唐与突厥间的战端重启。突厥的猛烈攻势一直持续到武德七年八月,似乎还有继续加强的趋势,李唐朝廷上下甚至展开了一场关于迁都的论战。此时,李世民再度力挽狂澜,他不仅坚决阻止了李渊及众臣迁都的提议,还主动迎战两位同时出征的突厥可汗,更在阵前设计离间了两大可汗。随即双方又进入了边谈判边冲突的胶着状态。


武德七年突厥的这次大规模入侵使得李唐上下看到,当面临重大险情的时候,关中有一支强大的作战力量是何等的重要。唐和突厥两大强权之间的战争,赌的是国力,拼的是总体战,无论唐朝看上去多么强大,真打的时候如果发挥不出这些力量就是废物点心。因此当务之急就是强化动员与组织,强化实施总体战的能力。撤销十二军最大的弊病是肢解了关中的动员体系,因此还是赶紧恢复起来吧。武德八年四月,朝廷于关中恢复十二军的设置,进行全员战备训练,准备找机会向突厥寻仇。


突厥也玩指东打西?李渊:不管你到底想打哪儿,派李靖上就对了

▲图/图行天下。


然而还没等唐朝开始发动主动进攻,突厥人的攻势又开始了,武德八年四月甲寅,凉州胡人领袖睦伽陀引导突厥军袭击凉州都督府,被凉州都督长史刘君杰击破。睦伽陀并不死心,在当年七月份又进攻凉州的武兴(在今甘肃武威西北数十公里处),结果八月份又被唐的左武候大将军安修仁在且渠川击破。(凉州看起来是一个比较独立的作战方向,率领进攻唐朝守军的是胡人睦伽陀,事件更像是亲突厥胡人对当地亲唐政府军的反攻,突厥人也许只是扮演了后援者的角色。)


这一次李唐方面也学乖了,既然知道突厥人主要会从原州及代州两个方向攻过来,那么就抢先一步派部队占据这两通道的咽喉要点吧。六月丙子,唐朝派遣燕郡王李艺(罗艺)出屯华亭县及弹筝峡,水部郎中姜行本截断石岭道以防备突厥。罗艺出屯华亭县及弹筝峡的目的在于截断由原州通往泾州的通道,阻止突厥由此直入关中;石嶺道即并州和忻州交界处的石岭关,命姜行本严守此处那可能是突厥已经深入朔、代、忻等州,朝廷打算万一北部诸州不保那就干脆壮士断腕收缩兵力确保主城并州不失。


突厥也玩指东打西?李渊:不管你到底想打哪儿,派李靖上就对了

▲唐代并州即今天的太原市,图/网络。


不过这一次突厥选择了攻打灵州——即今宁夏银川市一带,唐朝在灵州是设有都督府的,当时的都督是隋朝宗室的杨师道(或者任城王李道宗?),基本上在整个武德年间,这实际上是唐朝的一块大飞地。灵州的西面和西北是贺兰山,贺兰山以西是南吉冷沙漠、腾格里沙漠,贺兰山以北是乌兰布和沙漠,和乌兰布和沙漠隔着黄河相望的是库布齐沙漠,灵州以东是黄河,黄河以东是毛乌素沙漠,毛乌素沙漠以南是梁师都集团的地盘,沙漠边缘的绿地正是突厥南下的通道,而灵州和唐朝本土的连接实际上是非常脆弱的。但是灵州的存在对于突厥无疑是一大障碍,如果他们选择从九原一带沿乌海石嘴山一线进入,那么灵州就是挡在面前的大山;如果他们从秦直道—夏州一线进入,那么会随时面临被灵州军团抄后路的威胁。大概因此,颉利决定拿下灵州——不但可以消灭面前的一座大山,还可以建立一个强大的出发基地。


面对挑战,唐朝方面决定派出以右卫大将军张瑾为行军总管,以中书侍郎温彦博为长史的灵州道行军以救援灵州、对抗突厥。显然这次救援行动的规格是相当高的。


突厥也玩指东打西?李渊:不管你到底想打哪儿,派李靖上就对了

▲图/昵图网。


然而出乎所有人的预料,突厥的主攻方向似乎又不是灵州。七月己酉,突厥颉利可汗寇相州——依据《通鉴考异》的说法,“相州”实际可能是“桓州”的误记,因为相州是唐朝腹地,位于河北道的南部,突厥不可能毫无征兆穿行数百公里突然出现在唐朝腹地。然而依我个人的看法“相州”固然不可能,实际应该是“恒州”可能更恰当些,理由有两条,其一,依据史书记载唐朝此时应该没有设置“桓州”,后来渤海国及辽、金设置的“桓州”距离当时最近也有一两百年,且辽的桓州当时是高句丽旧都,同样远离突厥的控制地域;其二,恒州(今河北石家庄地区)与代州(今山西五台一带)毗邻,中间只隔了个太行山,且南北有飞狐陉、井陉等道路相连,唐朝既然无法控制石岭关以北局势,则突厥在今五台山地区活动猖獗就不奇怪,顺道寇掠恒州也是常情。


然后在七月丙辰,代州都督蔺謩与突厥战于新城,不利。不利就是打了败仗或者没有达到阻止突厥攻势的目的。新城就是新平城,位于今山西朔县西南。不利怎么办?就找人顶上去呗。于是“复命行军总管张瑾屯石岭,李高迁趋大谷以御之。”


这道命令很是奇怪,其一,张瑾刚在前一个月刚被任命为救援灵州的行军总管,这时又突然改命令调往并州方向,看起来事情确实很急,但是当时灵州和并州的交通并不顺畅,因为在李渊的头上,陕北和黄土高原和内蒙的大沙漠之间还盘踞这一个梁师都集团,而且在灵州以东,突厥与杂胡的势力遍布沙漠以南有水草的地区,如果张瑾兵团已经抵达灵州,那么他们要去并州的话必须先返回关中,然后再从关中出发前往河东,从河东穿过雀鼠谷到达太原地区。从灵州来回再到并州至少一千五百公里以上的路程,以当时规定的行军速度,至少需要一百日左右的时间,即使是全骑兵部队,这么一趟距离跑下来也必须进行长时间的休整。


突厥也玩指东打西?李渊:不管你到底想打哪儿,派李靖上就对了

▲图/网络。


实际是从六月份张瑾接到命令准备前往救援灵州到八月份在并州太谷战败总共也不过两个月时间,因此张瑾部不可能在长安和灵州之间跑个来回。实际情况很可能是张瑾在接到灵州道行军的任务后开始组织行军指挥机关并整备出征队伍——这人是旧隋军系统的成名将领,和李渊可能早年有关系的,但是在武德中期似乎没捞着什么仗打,因此身边不大可能具备一个完整的幕僚团,那么他接到出征命令之后是需要招揽人手强化指挥班子的,分批动员关中军府也需要一定时间——也许差不多等他刚好完成出征队伍的整备就接到了改变战役目的地方向的命令,因此他们就这样去了并州前线。其二,李高迁由于救援高满政不力,早在武德六年就已经被除名徙边了,此时怎么会又率部前往太谷抵御突厥呢?李高迁被贬,剥夺十二卫大将军的名号赶出中央那是一定的,但是却未必一撸到底只是做个小兵,他后来在贞观永徽时代担任过陵州刺史,那是至少四品以上的高官,也不会是一下子跳上来的吧,他被免职以后以郎将或者骠骑之类的身份从军戴罪立功还是可能的。


然后李渊还嫌不够保险,又于七月丁巳日任命李世民出屯蒲州以备突厥。


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突厥的攻击速度超过了唐朝方面布置应对的速度,“八月,壬戌,突厥逾石岭,寇并州;”,李唐到了还是没有守住石岭关,“癸亥,寇灵州;”,同时西线的攻势并不停顿,“丁卯,寇潞、沁、韩三州。”潞州即今日山西长治,沁州即今日山西沁源,韩州即今日山西襄垣一带。综合以上,突厥虽然没有攻取太原,但是却大胆绕过太原深入到了上党高地腹地。这不能不令唐朝方面心生疑虑,突厥人这到底是要干什么?舍弃物质丰饶的平原谷地不去争夺却想着占据高地形成虎踞之势。


突厥也玩指东打西?李渊:不管你到底想打哪儿,派李靖上就对了

▲图/网络。


为了应对此种不利局面,唐朝廷再度发布向山西方向增兵的命令。“诏安州大都督李靖出潞州道,行军总管任瑰屯太行,以御突厥。”呵呵,终于出现李靖了。(不过说他当时是安州大都督这可能是不对的。依据《旧唐书》的记载,李靖是在平灭辅公祏的当月就任东南道行台兵部尚书,但是在武德七年的三月份,唐朝廷就发布了政府行政编制改革及官职套改方案的诏命,接到诏命后东南道行台即告撤销,而在行台原有班子的基础上重新组建了扬州大都督府,由李孝恭就任扬州大都督,李靖则就任检校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检校大致就是代理的意思。)


如前所述,丹阳(古代建康,今南京市)一地自从隋末以来几经易手,先后被隋政府军、乐伯通、沈法兴、李子通、杜伏威、辅公祏等多股势力占据,所以户口损失极大。旧唐书李靖传上说“丹阳连罹兵寇,百姓凋弊,靖镇抚之,吴、楚以安。”,可见东南道行台及其后的扬州大都督府李靖是实际的政策执行人。而且经过他的治理,效果显然非常明显,所谓“吴楚以安”就是说整个长江下游地区都在他的治理下迅速稳定了下来。这也就是从武德七年的上半年到武德八年的上半年间的所取得的治理成果和建设成果。所谓“上马治军,下马治民”即是如此吧!


突厥也玩指东打西?李渊:不管你到底想打哪儿,派李靖上就对了

▲李靖剧照,图/网络。


然而,李靖李药师不会忘记,生而为武人的他并不是要以成为一个小有名气的行政官僚为终身的成就,他的使命是奔赴广阔的战场,是在以千里为尺度的大地河山上纵横驰骋,建立前人所未能成就的伟业。他所需要的,是一个时机,他在等待的,是这个时机。


时机出现了,就在眼前——鉴于当前的危难局势与关中颇见紧张的兵力,李渊代表朝廷发下旨意,从江淮地区抽调一万精兵前往北方增援战场,其行军负责人就是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李靖李药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