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亂後的迴光返照,淺析唐憲宗削藩之策成功的具體原因

前言:安史之亂,對大唐帝國造成了重大打擊,使唐王朝的人口、國土面積、國力都大幅度縮水。更加令人頭疼的是,大亂也給唐王朝帶來了根深蒂固的痼疾,一直伴隨到帝國滅亡,那就是藩鎮割據。到了唐憲宗時期,由於朝廷施政得當,唐王朝曾對藩鎮有過短暫的優勢,帝國大有復興之勢。


大亂後的迴光返照,淺析唐憲宗削藩之策成功的具體原因

曾經的萬邦來朝

藩鎮林立,武夫專權,唐憲宗接過來的是個爛攤子

事實上,在唐德宗時期,朝廷就已經意識到了藩鎮的危害,德宗皇帝甚至有過削藩之舉。但是,藩鎮不但沒有被消滅,朝廷還差點被人端了窩。堂堂天子,竟然被叛軍圍困在小小的奉天城內長達數月之久,差點成了餓死鬼。誠然,最後叛亂被撲滅,但這次挫折無疑對德宗造成的負面影響是巨大的。此難之前,德宗皇帝還算是雄心勃勃,頗想有一番作為,此難之後,德宗皇帝變得得過且過,對藩鎮的不臣之舉,往往採取忍讓和綏靖之策,自然,武夫專權也就愈演愈烈,朝廷的威望日益下降,這就是唐憲宗要面臨的朝局。


大亂後的迴光返照,淺析唐憲宗削藩之策成功的具體原因

安史之亂(示意圖)

自古以來,武將都是一把雙刃劍,用好了,可以斬殺敵人,建立千古帝業,用不好,就要反過來給自己為難了,甚至會要了自己的小命。那麼,史書上對此時的局面是如何描述的呢?咱們不妨摘取兩段來讀一讀。《廿二劄記》記載:

武夫戰將以功起行陣為王侯者,皆出命節度使。大者連州十數;小者猶兼三四,所屬文武官悉自置署,未嘗請命於朝,力大勢盛,遂成尾大不掉之勢。

《舊唐書》也有類似的描述:

文武將吏,擅自署置,貢賦不入朝廷,雖稱藩臣,實非王臣也。

第一段記載,說的是武將建功後,多數都要被封為節度使,大的能夠掌握十幾個州,小的也有三四個州,轄區內文官武官都是自己任命,根本不向朝廷請示,一個比一個勢力大,也就成了尾大不掉的形勢。第二段記載,也是說,文武官員都是由節度使自己任命,財政收入也不上交朝廷,表面上看,還是朝廷的藩鎮,實際上,已經不是朝臣。通俗點說,這裡面提到的內容,有兩個致命的權力是威脅著唐王朝生存的,一個是財權,一個是人事權。朝廷最大的法寶其實就是人事任免權,很多激勵機制都與之掛鉤,如今,人家不把朝廷當回事,朝廷也就失去了這麼一個砝碼。財權嘛,自不必說,沒錢什麼事都幹不成,但朝廷在藩鎮轄區內想收點錢簡直是難如登天,如此天下,哪裡還有天子的威嚴之說?


大亂後的迴光返照,淺析唐憲宗削藩之策成功的具體原因

山河破碎

恩威並施,大唐出現了短暫的“中興”局面

與德宗不同的是,唐憲宗對藩鎮採取的態度比較強硬,決心對那些亂臣賊子採取刀兵之策,一時之間,山河再次陷入戰爭的喧囂。

元和元年,唐憲宗出兵西川,平定了劉闢的叛亂,朝廷出兵神速,穩紮穩打,表現出的戰力震驚各個藩鎮;

元和二年,平定了鎮海李錡的叛亂;

元和四年,討伐成德王承宗,擒殺昭義節度使盧從史;


大亂後的迴光返照,淺析唐憲宗削藩之策成功的具體原因

唐軍示意圖

元和七年,迫於朝廷的壓力,田弦正歸順,素有反叛割據傳統的河朔三鎮重新迴歸朝廷;

元和十二年,李愬率兵奇襲蔡州,使中原申、蔡等三十年不沾王化之地重新歸於國家控制;

元和十四年,朝廷大軍平定了淄青李師道的叛亂。

這個時期,藩鎮的氣焰完全被壓制,出現了安史之亂後前所未有的大一統局面,起碼錶面上朝廷已經實現了統一。

唐憲宗取得成功的原因分析

毫無疑問,從某種角度上看,唐憲宗是成功的,至少,在削藩方面,他比唐德宗做得好。那麼,他的成功當然不會是偶然的,其中肯定存在一定的必然性。我們不妨從以下幾個角度談一談。

第一,從財力方面來說,朝廷掌握了財政主動權。正所謂“大軍未動,糧草先行”,沒有錢,沒有物資,說破大天也沒人跟你玩,指望著虎狼之師餓著肚子去打仗,簡直是天方夜譚。當年唐德宗的“奉天之難”,表面上看,是一場軍事譁變,深層次看,其實就是朝廷缺錢引起的,一幫調入內地協助平叛的軍人,就指望著朝廷那點軍餉和賞賜過活,結果等來的是吃糠咽菜,誰都得急眼。這一點,唐憲宗做得還是比較到位的,牢牢地把財權掌握在自己手中。


大亂後的迴光返照,淺析唐憲宗削藩之策成功的具體原因

農耕

1.牢牢掌控東南財賦重地。安史之亂後,中原荒蕪,關中凋敝,有些地方甚至出現了百里幾無雞鳴的境地,如此情況,朝廷根本不可能指望中原和關中能夠支撐龐大的軍事開支。而江南地區,自晉朝南渡之後,得到了很大程度的開發,經濟繁榮、富庶,成為帝國新的經濟支柱。當年,隋煬帝楊廣之所以興師動眾開挖大運河,其實也是因為要將江南的物資運到政治中心去。所以,唐憲宗對江南的重視程度還是非常巨大的,所以才優先平定鎮海的叛亂。

2.定西川,天府之國成為後方基地。自李冰修建水利設施之後,三川之地就成了名副其實的“天府之國”,其地氣候適宜,土地肥沃,水源充足,是發展農業的好地方,當年,秦掃六國,蜀地的貢獻非常大。唐朝時期,蜀地為朝廷重點經營的區域之一,要不然,安史之亂後,唐玄宗也不會慌里慌張地往成都跑,主要還是朝廷在那裡有很深的根基,比較安全。唐憲宗繼位後,首先拿西川的劉闢開刀,也是怕亂了後方。西川平定後,朝廷又多了一個糧食基地,對物資準備自然有很大的裨益。


大亂後的迴光返照,淺析唐憲宗削藩之策成功的具體原因

明皇幸蜀圖

3.漕運暢通,物資可源源不斷運往長安集結。其實,真正實現漕運暢通是在唐德宗時期,此事還需感謝歷史上很出名的那位神童劉晏。在此之前,由於水路兇險,加上路途遙遠,朝廷的運輸官船常常沉沒,好好的漕運,愣是成了探險,押運人員的積極性得到很大的限制,很多人甚至偷奸耍滑。劉晏還是有過人之處的,通過縴夫拉船等措施,大大降低了運輸風險,漕運效率大大提高,使江南的財貨能夠源源不斷地供應朝廷。

4.“兩稅法”的後勁還在持續,各地財稅優先軍用。眾所周知,當年的名相楊炎曾經進行過“兩稅法”改革,雖然也造成了諸多弊端,但整體上來看,對朝廷財政狀況的改善作用還是很大的,朝廷的收入得到了較大幅度的增加。


大亂後的迴光返照,淺析唐憲宗削藩之策成功的具體原因

法門寺出土的唐代茶具

5.朝廷在鹽、茶、專賣上大下功夫,雖有搜刮之嫌,卻短時間內緩解了朝廷的開支問題。

第二,從人事任命方面來說,唐憲宗組建了一個以強硬派為主力的平叛中樞。既然唐憲宗一心決意削藩,那麼總是要有一個人力班子來做事的,皇帝不可能事必躬親。憲宗一朝,對藩鎮的作戰之所以能夠有條不紊,與正確的人事任命息息相關。杜黃裳、武元衡、李繹、裴度等人,無一不是強硬派人物,都是力主削藩的代表,這些人廣集謀略、審時度勢,組成唐憲宗削藩的高級智囊團。比如,元和元年,憲宗剛剛繼承大統,西川劉闢就發生了叛亂。當時,由於受到德宗時期綏靖政策的影響,朝廷上下吵成了一團,主戰派和主和派互不相讓。最終,唐憲宗採納了杜黃裳之策,採取強硬態度,對劉闢採取了強硬的軍事行動,最終平定了西川,拉開了“元和削藩”的序幕。事實證明,杜黃裳是知人善任的,他任命資歷較淺的高崇文為統帥,穩紮穩打,一舉取得了勝利。就是這麼一個堅強的中樞,給唐憲宗削藩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大亂後的迴光返照,淺析唐憲宗削藩之策成功的具體原因

無休止的盤剝

第三,從人心方面來說,百姓不堪藩鎮盤剝之苦,渴望得到和平環境。自古以來都是“得民心者得天下”,水可載舟,亦可覆舟。如果能夠得到民心的支持,那麼,這場戰爭也就有了較大的勝算。藩鎮的節度使,多數是武夫出身,沒什麼文化,個別武夫對文官稍微重視,其領地還會出現治理有序的局面。可是,有些武夫就沒什麼大局觀,對文人嗤之以鼻,轄區管理自然也就比較“任性”,簡直沒有章法可言,今天高興了,徵一次稅,明天不高興,再徵一次稅,搞得民不聊生、雞犬不寧,更有甚者,有些節度使為了增強自己的武裝力量,竟然把轄區內所有精壯都抽入軍營,種田者皆為老弱婦孺,還要承受繁重的稅賦,日子之苦,可見一斑。可以說,朝廷對藩鎮的征伐,還是得到一些民心期待的。


大亂後的迴光返照,淺析唐憲宗削藩之策成功的具體原因

唐朝武士形象

第四,從藩鎮角度來說,不少藩鎮人心不穩,給了朝廷可乘之機。武夫當政,往往也會重用武夫,而武夫與武夫之間說話就比較簡單粗暴,一言不合可能就拔刀相向了,很多藩鎮在用人方面就陷入了這種死局中。不少節度使被自己的部下殺死,人心出現了嚴重鬆動。這其實很好理解,你對朝廷都不忠心,我對你也可以不忠心,這就是個怪圈。加上,元和之後,朝廷屢次出兵打擊藩鎮勢力,且表現出的戰力令藩鎮心理壓力很大,這麼一來,很多藩鎮為了闡明自己的合法性,往往就選擇朝廷這棵大樹,向朝廷表忠心,獲得朝廷的認可,以增強自己的統治力。


大亂後的迴光返照,淺析唐憲宗削藩之策成功的具體原因

武將示意圖

當然,唐憲宗的削藩,雖然取得了一時之功,卻治標不治本,藩鎮割據之痛並未消失,而是伴隨到王朝的終點。不過,唐憲宗做出的努力還是值得肯定的,總比渾渾噩噩等死要強得多,起碼多少還是為唐王朝續了一段命。關於“元和削藩”,您有什麼高見?歡迎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