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為何設置轉運使?宋太祖本想“削藩”,卻締造了行省制度

轉運使是唐朝時設置的一個主管運輸事務的官職。因為唐朝首都長安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都市,人口眾多,僅憑關中平原的出產不足以供應龐大的人口,所以每年要在江淮甚至江南地區調集糧食。當時的糧食運輸是以水路槽運為主,唐朝在唐玄宗時期先是設立了發運使一職,後改為轉運使,來統籌船隻、貨物和沿途的安全。後來,轉運使不只是負責糧草的運輸,中央政府的賦稅也歸轉運使運輸。由於唐代中央財政中鹽和鐵的稅佔大頭,所以轉運使又被稱為“鹽鐵轉運使”。大家不知道看沒看過電視劇《神探狄仁傑》,裡面邗溝鹽案中,那個與刺史肖亮勾結,侵吞官鹽的楊九成,就是鹽鐵轉運使。

北宋為何設置轉運使?宋太祖本想“削藩”,卻締造了行省制度

宋太祖

轉運使這個職位到了宋代,職權有了很大的改變,成為中央政府與州、軍之間的行政機構———“路”一級的行政升官。宋代的“路”是相當於後世省一級的機構,宋初全國共設十五路,到宋仁宗時又增加到十九路,再到神宗時增加到二十三路,相當於後世的二十三個省。

一、轉運使是幹什麼的

宋朝建立後,基於唐朝的教訓,宋朝皇帝非常擔心重蹈唐朝的覆轍,再次出現藩鎮割據的情況。宋太祖接受了宰相趙普的建議,對那些鎮守一方的藩鎮“稍奪其權,制其錢穀,收其精兵”,將剝奪藩鎮的財權當作制衡藩鎮的一種有效手段,同時又將藩鎮管轄的其他州郡的管理權交給中央任命的文職知州,藩鎮上的節度使、觀察使等職位變成有名無實的節鎮官。

這種做法對加強中央政府的集權是非常有效的,但也出現了一個問題,就是在中央政府和州之間,出現了一個權力真空層。要知道宋朝有三百多個州,全部由中央政府直轄是不可能的,需要一個介於中央政府和州之間的機構。於是,轉運使這個形成於唐朝的官名就被宋朝用來當作相當於省一級的行政機構的名稱。在《宋會要》中,對轉運使也下過定義:

“國家所置諸路轉運使,即漢刺史、唐觀察使之職”。

北宋為何設置轉運使?宋太祖本想“削藩”,卻締造了行省制度

宋代職官制度

宋朝既然是為了防止藩鎮割據,架空了節度使和觀察使,那也不可能給代替他們的轉運使太多的權力,否則這種代替就業沒有了意義。一般來說,轉運使是沒有軍權的。宋朝是一個以文制武的朝代,地方上的軍權是歸文官擔任的經略使和安撫使掌握,做為相當於省一級行政長官的轉運使一般情況下是不得掌兵的。這也是中央政府為了防止他們形成割據勢力而採取的一種防範措施。

轉運使的工作,一是負責將本邊區的輿圖地理進行測量,統計本路戶口,將朝廷的政令轉發到州縣,督促州、縣將本路的稅收上交中央三司。雖然中央政府一般會給予一定數量的財政返還,以備地方上不時之需,但總體來說,這點錢數額十分有限,不足以形成唐朝時藩鎮私收賦稅或者截留中央賦稅,從而加強自身力量的可能。

轉運使還負責一些其他方面的行政事務,如抗災救災、農田水利建設、勸課農桑等等,同時還擔負對地方官的監察之責。他們有權對地方官進行考查,對其政績進行評估,也有權對地方官一些不當的施政進行糾正。

二、轉運使與隨軍轉運使的區別

宋代有隨軍轉運使的職位,雖然與轉運使看起來差不多,但兩者的權限相差很大。

隨軍轉運使聽上去似乎很是高大上,但其實就是一個軍隊的後勤官員。這是個臨時的職位,只有戰事開啟的時候,才會設置。

北宋為何設置轉運使?宋太祖本想“削藩”,卻締造了行省制度

轉運使衙門

宋朝建國之後,還有一些偏遠地區未服王化,宋朝對這些地區也發動過幾次戰爭。在這些戰爭中,都設置了隨軍轉運使負責調撥軍餉和軍糧的工作,其主要職能還是“止因軍興,專主糧餉”。

宋太祖曾在親征北漢的戰爭中,由於時任隨軍轉運使的劉儀工作疏忽,沒有合理安排好運糧車的通過順序,結果後勤部隊與野戰部隊在潞州城外擠到了一處,野戰部隊被後勤部隊擋住了去路,結果被北漢軍乘機發動襲擊,損失不小。事後宋太祖對隨軍轉運使的工作非常不滿意,撤銷的劉儀的職務。

與大多數由武將擔任的轉運使不同,一般來說,隨軍轉運使都是由文臣擔任。因為隨軍轉運使的職責非常重要,日常事務也很繁瑣,需要很強的統籌能力以及人事關係處理能力,同時還得具備一定的財務管理知識,這是一般大字不識幾個的武將無法勝任的。由於隨軍轉運使在戰後很容易得到升遷,所以很多文臣趨之若鶩,想在這個重要崗位上歷練。由隨軍轉運使升任宰相的文臣也有不少,在皇帝看來,能夠在戰爭中解決後勤保障問題的人,都具有處理國家大事的才幹,重用他們也就不稀奇了。

北宋為何設置轉運使?宋太祖本想“削藩”,卻締造了行省制度

轉運使劇照

總的來說,隨軍轉運使與轉運使的區別是前者是臨時職務,通常由文官擔任,雖然級別不如轉運使,但前途無量;轉運使則是由武官擔任的路一級行政升官,主要負責的是一些行政事務和監察事務,品級較高,但實權與唐及五代的節度使相比,有著天壤之別。

三、特殊的河北路轉運使

在宋朝二十三個路中,河北路是非常重要的一個,被認為是“天下之根本”。自從幽雲十六州被割走之後,河北路就是宋朝的北方前線,是宋朝的門戶,所以北宋一朝都對河北路另眼相看,十分重視。

宋朝的河北路,主要管轄今天的河北省西部、河南省北部地區,轄有大名府;開德府、河間府、真定府、中山府、信德府和慶源府等七府二十州,也是宋朝一個轄區非常大的省一級機構。

北宋為何設置轉運使?宋太祖本想“削藩”,卻締造了行省制度

河北路都轉運使司官員

河北路轉運使與其他地區的轉運使最大的不同在於可以掌兵。由於河北地處抗遼前線,地位特殊,如果轉運使只管行政,不掌軍事,很容易在敵人入侵時無法應對,使國家遭受損失。

河北路轉運使的人選,通常都是朝廷重臣或者名將。宋太宗繼位後,將河北路轉運使之前加上了一個“都”字,成為“河北路都轉運使”,併為其配備了兩名轉運副使,品秩上相對其他路要高上半級。

作為比其它地區品級高上半級的“河北路都轉運使”,其職權也很大。他與其他路轉運使一樣負責整個河北路的賦稅徵收,但他所徵收上來的賦稅首先是供河北路使用的,多餘部分才上繳中央財政。整個河北路的七府二十州的所有開支,都由河北路都轉運司負責提供。這固然是由於當時河北地區經濟比較發達,能夠擔負本路的開支,也說明宋朝政府對河北路的特殊照顧。

北宋時期,河北路駐軍在七萬左右,這些軍人的所有開支,都在河北路收取的賦稅中支付。如果遇到特殊情況,比如出現大災之年,河北路無法籌集到必需的軍費,中央政府會從內庫銀中撥付。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間,就出現過這種情況。當時河北境內大旱,稅收無法收齊,真宗從內庫撥付了三十萬兩銀子給河北都轉運司,讓他們購買軍糧,保證軍隊所需。

北宋為何設置轉運使?宋太祖本想“削藩”,卻締造了行省制度

榷場

北宋與遼國並不是一直處於戰爭狀態,雙方打打停停,總體上來說,和平的時間更為長久。兩國之間自然也存在官方和民間貿易,這種貿易的場所就是“榷場”。

榷場是宋遼邊境互市市場,其中除官營貿易外,商人必須納稅,取得關引方能交易。宋與遼的邊境榷場總共有雄州(今河北雄縣)、霸州(今河北霸州)、安肅軍、廣信軍等四處,其中最大的兩個就是位於河北路的雄州、霸州榷場。榷場商稅是北宋一筆不小的財政收入,這筆收入是由河北路都轉運司代收的。雖然這個稅收是要上交中央的,但都轉運司對榷場開設的時間、交易貨物的種類是有決定權的。

軍事上的權力是河北路都轉運使區別於其他轉運使的地方。這個權力體現在他有權制造兵器和鎧甲上。我們知道歷代王朝是嚴禁中央政府之外的機構和個人製造兵器和鎧甲的,一經發現,往往按謀反處理。而河北路都轉運司就獲得了中央政府的這項許可。

一旦發現敵情,河北路都轉運使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召集本路安撫使和制軍使以及相關州、軍官員進行預判,必要時可以先採取軍事行動,然後上報中央。這相當於有了“先斬後奏”的權力,是一項非常大的“便宜行事之權”。

四、轉運使制綜評

北宋的轉運使是為了改變唐代以來,地方藩鎮割據的威脅而設立的一種新的官制。北宋通過設置“路”這樣一個新的行政機構,將原來的節度使權力架空,將節度使的兵權轉移到文官手上,行政權和監察權由轉運使承擔,從而架空了藩鎮的最高長官——節度使,免除了地方勢力不服從中央的威脅。

北宋為何設置轉運使?宋太祖本想“削藩”,卻締造了行省制度

轉運使蠟像

北宋的轉運使從職能上來說,遠非唐代負責漕運的轉運使能比。這是因為北宋首都建在開封,地處中原,不像長安一樣需要江淮地區的糧食供應。另外北宋時南方經濟發展很快,財政收入有了大幅提高,農業和農產品的產量也很高,槽運相對唐朝來說,重要性有所降低。雖然北宋的轉運使仍有管理槽運的職責,但其主要職能已經轉為行政管理和監察之上。

做為一個特殊的地區,地處前線的河北路轉運使更多的保留了唐代節度使的痕跡。這是由它的地理位置和北宋面臨的遼國的威脅所決定的,是一個特例。雖然河北路都轉運使無論品級還是權力都很大,但與唐代節度使相比,他沒有統兵權,也沒有練兵之權,不容易形成自己的勢力。這也是北宋在汲取唐朝的教訓之後的一個創舉。

作為一個新的行政機構,北宋的轉運使制度是元明清行省制度的一種探索,並在這種探索中也積累了一定的寶貴經驗,還是有著重要的意義的。

參考資料:《宋史》、《宋會要》、《資治通鑑長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