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星星之火1973
我這樣回答:“蘇東坡是宋朝甚至可以說是中國古代獨一無二的偉大詩人。”
- 他是道德的楷模;“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 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政治災難使他完成了一生的蛻變,破繭成蝶後的人生更加豐富,心態更加成熟。
宋英宗做藩王時就久聞蘇軾大名,當他即帝位後就想提撥正在朝庭“登聞鼓院”(負責百官逞交皇帝書信)的判官,但是,老資格的韓琦宰相制止了皇帝的做法,理由是需要時間和鍛練使天下百姓無不景仰和拜伏於他,那時的任用“水到渠成”。
蘇軾知道這件事後,非常感謝韓琦說:“公可謂愛人以德呵”!
王安石創行新法,軾上書論其不便,曰:......國家之所以存亡者,在道德之深淺,不在乎強與弱;歷數之所以長短者,在風俗之厚薄,不在乎富與貧。見(巜宋史.蘇軾傳》)
- “竹杖芒鞋輕勝馬”的蘇軾“一任蓑煙任平生”,“何妨吟嘯且徐行”地來到南京,他要和已經罷相在此的王安石就有關問題“說清楚”!
蘇軾說:“大兵大獄,漢、唐滅亡之兆。祖宗(宋太祖)用仁愛和厚道來治理天下,正是希望消除戰爭和案件。但是,現在西邊用兵(隴右地區),連綿不斷,東南方又屢起大案,你作為變法的首領,宰相,你難道就不向朝廷說一句反對的話嗎?”
這位已經被貶官的蘇軾,心中仍然裝著天下蒼生,大宋朝只有范仲淹可以與之媲美。
當然,在官場已經十分圓滑的王安石的回答使我們今天仍然十分耳熟:“你說的這些都是呂惠卿(另一變法主角)興起的,我現在己經罷官了,不在其位 不謀其政。”
王安石也是宋朝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詩人,但是在道德的層面,只能仰望蘇軾。
- 因為“烏臺詩案”坐牢的蘇軾,歷經二十天的審訊,好在王安石“君子和而不同“的大度,連忙上書神宗,要求“從輕發落”蘇軾。
蘇軾入烏臺前,是一個眼裡容不得半點沙子的人,文人風骨使他隨時仗義執言,哪怕丟官去職在所不惜。
可惜的是“二根風骨”支撐不了朝堂小人的陷害壓力,烏臺詩案使他完全變了一個人。他的出獄詩:“平生文字為吾累,此去聲名不厭低。塞上縱歸他日馬,城東不鬥少年雞”。
他又一次竹杖芒鞋來到湖北黃州任一個團練副使,流放的小官肯定沒有人來“燒冷灶”,只有去收廢品,就是重複使用舊的酒袋掙二個錢,後來又“返鄉務農”,申請了一塊荒地,這就是“東坡”來歷。
苦難產生心靈的火花,至此,蘇軾的詩風中“歸去“情結貫穿始終,創作風格和創作題材有了較大轉變,風格由少年的瀟灑自由、不拘一格轉化為中年時期的平淡、曠達和老成,著名的《赤壁賦》就在此時誕生。
這一年是元豐二年(1079年)。
- 他是“文人畫”理論之集大成者
號稱“詩佛”的王維是文人畫創始人。繼王維後,五代的荊浩、范寬、董源等人在這個領域推陳出新,大大加快了文人畫的發展步伐。
蘇軾則是總結了文人畫的創作經驗,為文人畫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具體表現在
1.第一個提出“文人畫”概念。
2.系統論述了文人畫的特徵:
(一),藝術是為了自己歡娛。
(二),輕形似,重神似。
(三),得之象外。
這就是畫工畫與文人畫的重要區別之一。
(四),詩書畫一體。
他說:文人畫有濃厚的文學因素。文人畫就是文學化了的繪畫。
所以蘇軾是大畫家、大文學家、大書法家。
(五),畫是人格的體現。
有人問柳公權怎樣寫好字,柳公權說:用筆在心,心正則筆正。
元代楊維楨說:畫品優劣,關乎人品之高下。
自元以後,文人畫逐漸成為中國畫的主流。
良人執戟2
蘇軾作為當時文壇的領袖人物,當然可以說是最有名氣的。儘管如此,但是他也有許多不得意。
蘇軾生活在新舊黨爭十分激烈的時代。由於他主張改革但不贊成王安石的變法,因而既與變法派發生矛盾,又與保守派觀點不同。加上蘇軾為人表裡澄澈,講究風節操守,使他一生遭受很多的政治磨難。正是政治上的不得志促進了他藝術的創作,他屢貶不屈,敢怒敢說,寫下了一些反映民生疾苦,抨擊帝王權貴的諷刺詩詞。並這下了大量抒發個人情懷和描寫自然景觀的詩篇。他兩度貶官出任杭州,築了蘇堤,留下了“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被傳頌至今的佳句。
蘇軾的詞,突破了以往只寫傷離送別,男歡女愛舊傳統,將山川景物、記遊詠物、農舍風光以及感舊懷人都作為詞的內容,擴大了詞的題材,讓詞從“樽前”、“花間”走向廣闊的社會人生。其風格豪放,語言清新,表達自由,呈現出鮮明的個性。代表作有:《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念奴嬌.大江東去》。蘇軾散文如行雲流水,傳誦至今而不衰!
豬籠草98710081
蘇軾
(一)蘇軾的生平和思想
蘇軾生在詩文革新運動已取得勝利的北宋中葉,在他父親蘇洵的教導和歐陽修、梅堯臣等的影響之下,青年時期就表現了多方面的文藝才能。神宗初年,他在京任官,因支持舊黨,反對王安石,出為杭州通判,轉知宻、徐、湖三州,因作詩諷刺新法,在四十五歲時被貶黃州。蘇軾在政治上這種保守態度,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文藝上的成就。但蘇軾在政治上依然有比較開明的一面,在歷任州縣官時還做了些有利人民的事情。在黃州四年,政治上的挫敗改變了他的生活態度,江山風物的秀美又激發了他的文思與詩情、使他在創作上有了新的進展。後來哲宗即位,舊黨執政,他被召入京任官,又因和程頤一派舊黨不合出知杭、顥、定三州。他五十三歲時新黨再度執政,他被貶到海南瓊州。這時新黨己經變壞,他的處境比較得到人民的同情,使他有可能進一步接近人民,並在詩歌裡表現一定的樂觀精神。
蘇軾的世界觀是複雜的,不僅有儒家思想,還有老莊和佛家思想,他有時從老莊的曠達思想出發,輕視功名;有時又站在儒家立場,批評老莊和佛家。在政治上他更多地表現儒家入世的精神,在生活態度和文藝創作品中卻不時流露老莊的思想,特別在他政治上受到挫折的時候。
(二)蘇軾的文論和散文
蘇軾比文章為“精金美玉”、“金玉珠貝”,較之他以前主張“文以載道”的古文家,他更強調文章本身的藝術價值。在文章寫作上,他一方面主張如“行雲流水,初無定質,但常行於所當行,常止於不可不止”,即為求表達的自由,而擺脫種種形式上的束縛;一方面要求“意之所到,則筆力曲折無不盡人意”,即充分掌握了文章的表達力。這樣,他就達到了自己所說的“如萬斛源泉不擇地而出”而“文理自然、姿態橫生”的藝術境界,形成了他自己獨特的文藝風格。
蘇軾的散文向來被推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政治論文如《策略》、《策斷》裡各篇,從儒家傳統的政治理論出發,廣引歷史事實加以論證,以文筆的縱橫恣肆見稱;但由於作者沒有深入發掘當時的社會問題,議論多流於空泛。他的歷史論文如《平王論》、《留侯論》,借古諭今,是政治論文的另一種表現形式。
蘇軾集中的書札、雜記、雜說、小賦,如《答謝民師書》、《篔簹谷偃竹記》、《日喻》、《前赤壁賦》等,大都夾敘夾議,隨筆揮灑,表現了坦率的胸懷,也表現他對人生、對文藝的見解和愛好,是他散文中成就最高的作品,有些談學習、談文藝的見解對我們今天還有啟發意義。蘇軾從小愛好《莊子》,在這些散文裡更明顯看出《莊子》的影響。
蘇軾的父親蘇洵、弟弟蘇轍也以散文著稱,後人合稱三蘇。蘇洵的散文以議論擅長,《權書》、《衡論》等篇縱談古今形勢及治國用兵之道;帶有戰國縱橫家的色彩。《權書》中的《六國》借六國割地事秦諷刺北宋對遼和西夏的屈辱政策,表現作者的愛國思想。蘇轍的議論文不如父兄,記敘卻纖徐曲折,饒有情致,如《常州快哉亭記》、《武昌九曲亭記》等。
(三)蘇軾的詩和詞
蘇軾多方面向前代詩人李白、杜甫、韓愈等學習,晩年更愛陶詩。此之散文和詞,蘇詩的題材更廣闊,風格更多樣。在他的“託事諷,庶幾有補於國”的創作思想指導下,他曾經寫出一些反映民間疾苦、譴責官吏貪鄙無恥的作品,如《荔支嘆》、《許州西湖》、《題朱陳村圖》等。但他的部分政治諷刺詩誇大了新法推行的流弊,在政治上起了不良的影響,包括向來為人傳誦的《山村五絕》、《吳中田婦嘆》等詩在內。他的許多抒發個人情感和歌詠自然景物的詩篇,如《遊金山寺》、《望湖樓醉書》、《百步洪》、《遊博羅香積寺》等,表現作家對生活的熱愛和奔放的才情;部分鑑賞評論文藝的作品,如《王維吳道子畫》、《孫莘老求墨妙亭詩》等,表現作者以議論為詩、以學問為詩的特殊作風,同時標誌著北宋時期社會文化所達到的新的高度。
散文化議論化的共同傾向曾使宋初有些詩人的作品流於淺率無味或生硬晦澀。到蘇軾手裡才以他豐富的生活內容、卓越的藝術才能和清新暢達的語言,基本上糾正了這種流弊。
蘇軾衝破了專寫男女戀情、離愁別緒的舊框子,擴大詞的題材,提高詞的意境,把詩文革新運動擴展到詞的領域裡。他的(江城子)《密州出獵》、(浣溪沙)巜徐州石潭謝雨道上作》等表現愛國激情和反映農村生活,是他以前詞家所少見。他的代表作(水調歌頭)《丙辰中秋杯子由》、(念奴嬌)《赤壁懷古》表現作者對於理想的執著和追求,對於祖國河山的歌頌和歷史英雄人物的嚮往,成為豪放派詞家的典範。
豪邁奔放的感情,坦率開朗的胸懷,是蘇詩蘇詞浪漫主義的基調;聯想的豐富,比喻的新奇,結構的變化不測以及自由揮灑的寫作態度,是蘇詩蘇詞浪漫主義的藝術特徵。他的階級和時代的侷限,使他未能深入人民生活的底層、揭示生活本質,也給他的詩詞創作帶來了一定的藝術上的侷限。
(四)蘇軾的影響
蘇軾注意培養後進,團結許多重要作家在他的周圍,成為歐陽修以後北宋文壇傑出領導者。他以豐富的、多方面的創作實踐最後完成詩文革新運動,並把這一運動的精神擴展到詞的領域,進一步轉變了詞風。
蘇軾在政治上表現儒家入世的精神,在生活上較多地採取老莊曠達的態度,符合宋元以來許多文人的情趣。他的策論、史論成為料舉士子摸擬的對象,其他散文與詩歌又以其才華的豐茂,筆力的縱橫恣肆,博得後人的愛好。由於他思想的複雜性和文藝上的多方面成就,他在文學史上的影響也是廣泛而深遠的。南宋陸游、範大成、金元好問,明袁宏道,清查慎行等都是明顯受他影響的作家。
蘇詞豪放雄健的風格為南宋愛國詞人張孝祥、辛棄疾等開先路,並一直影響到清初的陳維崧。
蘇軾作品的浪漫主義精神,為後來許多在文藝上不滿現狀、要求新創的作家所喜愛;同時,他作品中流露的遊戲人生、隨緣自足的思想也帶給後來文人以不良的影響。
文藻巧翁
文心雕詩
唐宋八大家的東坡居士,在北宋可謂是紅極一時的文人明星,說他是宋朝最有名氣的人,也不為過。那麼他在宋朝到底有多受歡迎呢,下面就讓我舉幾個例子。
其中最著名的估計就是“烏臺詩案”了。有官員告發,蘇東坡按例上表謝恩的奏章《湖州謝表》,其中有諷刺新政的字眼,說他有不臣之心。這在舊社會,可以說是極大的罪名,別說是殺頭,誅九族都有可能。於是當時各地的蘇東坡的粉絲都慌了!太后,也是蘇東坡詩作的忠實粉絲,於是向宋神宗進言道:“當初,仁宗皇帝錄取蘇軾蘇轍兄弟時,非常高興,曾對我說:軾、轍是難得一見的人才,我錄取他們,是為了留與子孫用”。而杭州百姓,不能上書,就請僧人為蘇東坡做了一個多月的消業法會,以求他能平安脫險。最後,就連皇帝都不忍重判,只是貶到黃州。
蘇東坡曾自制了一種頂窄而前傾的高帽子,很有特色,結果“坡粉”都去縫紉店訂製這種式樣古怪的“子瞻帽”(蘇東坡字子瞻),以示尊重專利權。蘇東坡更是舉世公認的書法大家,生前就出版了幾十本字帖,他的繪畫也很有特色,他的隨便一張便條都能夠在市面上售得好價錢。
盜夢青衿客
北宋時,蘇東坡被官員告發,說他的詩諷刺新政,有不臣之心,皇帝判蘇東坡下獄,聽候發落。
“不臣之心”,在舊社會是極大罪名,別說殺頭,誅九族都有可能。
全國公認的"文學男神”下獄,有殺頭危險,這時各地粉絲都慌了!
太后是蘇東坡詩作的忠實愛好者,作為“蘇東坡全國粉絲後援會”會長,這時自然無法坐視不理。
一日皇帝面現憂慮難決之色,太后問皇上為什麼憂心,神宗道:"最近朝中有人誹謗新政,正在考慮如何處置。”
太后進言道:"難道是蘇軾兄弟嗎?當初,仁宗皇帝錄取蘇軾蘇轍兄弟時,非常高興,曾對我說:'軾、轍是難得一見的人才,我錄取他們,是為了留與子孫用。'
宋神宗聽了母親的話,心有所感,堅定不可殺蘇軾。
各地粉絲們無法和太后互通消息,不知道皇上想法,依舊擔憂蘇東坡會被殺頭。
蘇東坡曾在杭州任地方官,愛民如子,當地老百姓對蘇東坡的生死尤為關切。
老百姓不能上書,無法可想之下,杭州民眾聚在一起,請僧人為蘇東坡做了一個多月的消業法會,希望能通過法事,為蘇東坡洗去前生罪業,以求他能平安脫險。
蘇東坡這時在獄中,也自認這次生死難料。
他與家人約定,給自己送飯時如果送素菜或者肉,便是平安無事,如果是送魚,便是表明皇帝已經判自己問斬。
這樣一個多月,倒也相安無事。可是一天中午,蘇東坡親戚送飯,飯菜中竟然有一道清蒸鯉魚。
蘇軾覺得大事不妙,命不久矣,失望之下,寫了一首決世詩給弟弟蘇轍,詩寫的是:
聖主如天萬物春,小臣愚闇自亡身。
百年未滿先償債,十口無歸更累人。
是處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獨傷神。
與君世世為兄弟,更結人間未了因。
蘇東坡就是蘇東坡,絕命詩都寫得如此有才華。這首詩蘇東坡本來託監獄小吏轉達給弟弟子由,小吏卻遞給了皇上。
過了兩天,蘇東坡家人又來送飯,蘇東坡失落地問自己是不是被判死罪。家人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一番解釋才知道,原來那天恰好家人有事,託親戚做飯菜送去。誰想親戚卻不知道“送魚表示被判死罪”的約定,才鬧出這麼一樁啼笑皆非的誤會。
神宗皇帝讀到這首詩,見蘇軾在詩中對自己全無恨意,又才情動人,更不忍重判蘇軾。
蘇東坡在獄中關了兩個月,判決終於下來,只是被貶黃州,粉絲們懸著的心終於落地。
不過經歷這一事件,全國粉絲們都心有餘悸,對蘇軾的行止更為關切。
蘇東坡到黃州後,患上眼病,害怕傳染其他人,一個月不出門。有人誤認為他有重症,後來竟紛紛傳蘇軾已死。
夕陽吸夏
蘇東坡是繼歐陽修之後宋代文壇的盟主,在文人中地位極高,在文、詩、詞方面都有極高的造詣,頗受文人的欽佩,但是他的仕途卻很坎坷,沒有發揮出他的才能。
蘇東坡是北宋文人的領袖,是詩文運動的集大成者。他的成就也不僅僅侷限於文、詩、詞,他在書法、繪畫領域也有不小的貢獻,對醫藥、烹飪、水利等方面也有研究,大家耳熟能詳的東坡肉便是由他創造的新吃法,用他的名字命名的。
蘇東坡在當時文壇上享有巨大聲譽,一部分原因是他繼承了文學大豪歐陽修的精神,十分重視發現人才,培養人才。蘇軾在文學上的成就舉世聞名,在其他地方也眾人傳誦讀。
蘇東坡在朝廷任職期間,努力為百姓造福,曾為百姓修建一條縱貫西湖的堤壩,後人稱之為“蘇公堤”,疏浚西湖,使得湖水沒有乾枯,而且利於農業生產。
四十三歲時,蘇東坡由於言語激烈,在調任湖州知州文章中帶有激烈的個人情感色彩,被有心之人利用,上告朝廷,說他諷刺朝廷,對君主無禮、不忠,對朝廷有怨言,惹怒皇帝,被御史臺捉拿歸案,押往京城,牽連者多至十餘人,險遭殺身之禍,史稱“烏臺詩案”。
在後代人眼中,蘇東坡開創了與婉約派平分秋色的豪放派,對無論是當時還是後世的文學作品都有極大的影響。他不僅是文學家、政治家,更是一名美食家、慈善家,頗得百姓喜愛。
請問填寫什麼龍飛鳳舞
蘇東坡應該是在歐陽修之後最有名氣的文人。
因為歐陽修是北宋文壇第一任盟主,蘇東坡是歐陽修提攜的,可以算第二任文壇盟主,在此時的北宋文壇,蘇東坡是當之無愧的第一人。
除了文學成就,書法上有“蘇黃米蔡”,蘇軾居首,詩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與辛棄疾並稱“蘇、辛”。可以說,蘇東坡在當時風頭一時無雙,只因為這樣的突出,遭人嫉妒,多次被貶。
林語堂在《蘇東坡傳》裡寫得,蘇東坡是“一個不可救藥的樂天派,一個巨儒政治家,一個皇帝的秘書,一個厚道的法官,一個月夜徘徊者……”
最後,孤苦伶仃,令人唏噓不已。
詩經語
名有虛實之分,蘇軾的名只是虛名。他一生大部分時間,不是在受貶地就是在受貶的路上。名聲雖然在外,但這名聲沒有給他帶來政治上的實惠。相反,他還反受其累!這才有了他的那句“惟願我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
看透人性本質的蘇軾,人生下半場就過的比較隨性了,遠沒有當初的意氣風發了。“人生有味是清歡。”這就是徹悟。“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這就是放棄。
蘇軾的一生就是不斷放棄的一生。最後,就剩下了一個沒有世俗之味的神仙,玉局神仙。他生前已有祠廟,玉局神仙廟。名,再大,也很少有立生祠的。足矣。
澍雨青山
蘇東坡應該說是宋朝最有名氣的文人,但他在宋朝的政治經濟、治國理政等方面的影響力還是一般性的。
宋朝最有名氣的人還真不好說,一定要說幾個,范仲淹是一個有名氣有作為的政治家、文學家,一篇《岳陽樓記》就達到思想與藝術的高峰;此外北宋政治家、文學家王安石還是大有名氣的,大改革家,個性奇特,是一個有爭議的話題性的人物。
從民間來說,岳飛和秦檜才是名氣最大的。岳飛,南宋愛國將領,忠君報國,抗擊金兵南侵,萬古流芳;秦檜是中國歷史上能夠排在前三位的大賣國賊,以莫須有的罪名害死岳飛父子,遺臭萬年。
還是回到蘇東坡,其人是北宋時代最有文化影響力的文人。蘇東坡之前,有北宋文壇領袖歐陽修,影響很大,提攜了一大批文人,包括蘇東坡。
從兩宋整體上看,蘇東坡在詩詞、散文、書法、繪畫等方面都是第一流的,尤其其個人遭遇的坎坷,為官勤政愛民的官聲,參通儒、釋、道的文化人格,成為後世經久不衰的標誌性文化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