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說北洋三傑:龍、虎、狗

“北洋三傑”龍、虎、狗。分別是王士珍、段祺瑞、馮國璋。

簡說北洋三傑:龍、虎、狗

說王士珍是龍,其實是說他神龍見首不見尾,或者說藏頭露尾,在北洋時期“城頭變幻大王旗”的政壇上,總是迎來送往,幹著維持會的差事,凡事沒主張,也不摻和。龍置身事外,後期所謂的北洋直系和皖系之爭,前期是馮國璋和段祺瑞的明爭暗鬥,只不過,兩者實力相差太懸殊,是鬥不起來的,沒等交手,勝負已判。

說馮國璋是狗,不是說他沒本事,要知道,在北洋這些識字不多的軍頭裡,論文章,他是秀才,而且是從軍之後的北洋武備學堂時考的秀才,李鴻章也曾經感慨道:武校居然出了個文生!

簡說北洋三傑:龍、虎、狗

清末的新政,武官資格考試,段祺瑞幾次考不過,還是靠主子袁世凱最終疏通了關節。北洋軍號稱勁旅,但辛亥革命前,真刀實槍的作戰還這真沒有過,當然零散的打過義和團。武昌起義一聲炮響,實戰的機會來了,可南下作戰的第二軍軍統段祺瑞卻藉故不去,還是馮國璋帶隊出征,等袁世凱再次被清廷啟用,出山收拾殘局之後,馮國璋開掛了,接連攻下漢口,漢陽,讓革命首義的武漢三鎮只剩下了一鎮,這也為後來袁世凱跟革命黨人談判,最終爭得總統寶座,奠定了基礎。

簡說北洋三傑:龍、虎、狗

但即便這樣,文武全才的馮國璋終究還是比不過段祺瑞,雖然考得不行,但段祺瑞還是去德國“留學”了,而且回來以後,掌管了北洋系統的所有軍事學校,這也就在北洋系統內部結下了廣泛的人脈,這麼一說,北洋學校的軍官,都是他的學生。

古人所謂的“五達尊”,天地君親師,至少他佔了一個。再說武的,戰功雖然沒有,但仗打完了,馮國璋卻沒有參加北洋將領逼清帝退位的行動,結果,名聲反倒不如一直活動其中的段祺瑞,而後來人們拍馬屁說的段祺瑞三造共和的壯舉,其中第一造,就是這次。尤其是政治站位,當從湖北班師回朝後,雖然擔任皇帝禁軍的統領,但因為對逼清帝退位不積極,所以最終也落了個對袁世凱上位沒有多大功勞的輿論。

簡說北洋三傑:龍、虎、狗

革命後,北洋各軍頭都很忙,段祺瑞拿到了陸軍總長,王士珍拿到了總參謀長,可馮國璋就騎虎難下了,麾下的皇宮禁衛軍怎麼辦?放哪都不放心,又不能解散,這幫由八旗子弟組成的部隊,來到了南京,要知道,這幫爺羔子兵,打仗不行,要軍餉是一流的,馮國璋頭疼不已。如果說袁世凱讓馮國璋南下是為了坐鎮東南,實際是讓他遠離權利中心,從此以後,兩個人基本不再說實話,當袁世凱預備稱帝前夕,馮國璋特意跑來討個實底,結果袁世凱皮裡陽秋,信誓旦旦的說根本不想當皇帝,結果,馮國璋回到南京後,各處替袁世凱說好話,保證他不會稱帝,其實北京這邊已經鑼鼓喧天的開始籌備了。

簡說北洋三傑:龍、虎、狗

等袁世凱死後,段祺瑞風頭正盛,等張勳復辟失敗,段祺瑞成為“再造共和”的英雄,也正是這個時候,馮國璋和段祺瑞有了摩擦,因為段祺瑞一心要完成袁世凱沒有完成的大業,就是要拿南方的非北洋嫡系軍閥開刀,武力統一,而這個時候,已經是副總統身份進京做代理總統的馮國璋,卻不想。

不過,不想歸不想,又找不出合適的理由,無奈,最終被段祺瑞脅迫,在討伐南方的命令上蓋上了總統大印。有人會問,為什麼不可一世的馮國璋會這麼窩囊,很簡單,離開自己軍隊的馮國璋,雖然地位高了,但已經被架空,總統只是一個虛名而已,經過這件事,馮國璋想明白了,一定要和自己的部隊在一塊,於是,宣佈,要親自南征,這種金蟬脫殼的伎倆怎麼瞞得過老朋友段祺瑞,結果,段祺瑞一個密令,安徽軍閥倪嗣沖就把專列給截了,雖然馮國璋也帶著兵,但戰鬥力可想而知,最後還是乖乖被“送”回了北京。

簡說北洋三傑:龍、虎、狗

其實在總統位子上,馮國璋自己能決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抽乾中南海的水,然後把裡邊的魚賣掉,不過民間傳說,之所以他做這件事,是因為傳言明清兩代皇帝每年往裡邊放養的魚,魚鰭上都掛著金牌,馮國璋是因為貪圖這些金子。至於具體什麼原因要這麼幹,無從考據了,不過經過這次抽水賣魚後,有好事的人研究出了一道菜:總統魚。

簡說北洋三傑:龍、虎、狗

不過,通過“親征”這件事,馮,段的矛盾公開了,在接下來的總統選舉中,由段祺瑞組織安福俱樂部,操辦了袁世凱的前文膽徐世昌上位,而馮國璋只好下野,回到了河北河間老家,也算是歸隱山林,那到這個地步,徐世昌還要優待他一回:下令由前禁軍改編的陸軍15、16兩個師歸前總統馮國璋節制,到這,很多人很奇怪,一個下野的總統,為什麼還要給他兩個師呢?其實這就是徐世昌和段祺瑞的壞招,他們還是想讓這些老爺兵繼續做馮國璋的負擔,結果在馮國璋下野的第二年,為了籌措兵餉,因為各處奔走,染了風寒,馮國璋一病不起,60歲病故,成了“北洋三傑”裡壽命最短的一個。

簡說北洋三傑:龍、虎、狗

雖然人沒了,但輿論還是沒有饒過這位老人,有好事者贈輓聯一對:南海魚安在,北洋狗已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