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錕賄選到底花了多少錢?

當年直係軍閥掌門曹錕以金錢收買議員,順利“當選”中華民國總統。那些接受了曹錕賄賂,投了選票的國會議員也得到“豬仔議員”的綽號,成為歷史的笑柄。

作為軍閥政權的附庸,北洋時期的國會在民眾眼中信譽度極低,美國曆史學者齊錫生在其《中國的軍閥政治》中這樣評價:“國會用不正當的辦法產生,數次被終止職權,它成為一個完全腐敗的、無能的、寄生的機構,充滿了無聊的政客。”這些“無聊的政客”是如何一步步變成“豬仔議員”的?他們與曹錕又是怎樣交易的呢?

借祝壽拉攏議員

直奉之戰後,以曹錕為首的直係軍閥完全控制了北京政權,他們先是拉黎元洪出山作為傀儡,後來曹錕想到前臺過把總統癮,於是又逼宮驅黎,準備自己粉墨登場。

曹錕賄選到底花了多少錢?

直係軍閥首腦曹錕

曹錕當時以直魯豫巡閱使的名義駐節保定,他的副手、直系第二號人物吳佩孚以兩湖巡閱使名義駐防洛陽。北洋軍閥有個不成文的規矩,官至督軍可以稱“帥”,高於督軍的巡閱使、經略使可以稱“大帥”,以前稱“大帥”的先後有張勳、曹錕和張作霖三人,吳佩孚擔任兩湖巡閱使後也稱“大帥”,於是曹錕便改稱“老帥”,以示比“大帥”更高一籌。

曹錕名義上雖然是主帥,但直系內部實際主事的卻是吳佩孚,吳佩孚開始並不支持曹錕競選總統,但見曹錕和其身邊人都有此意,也只好同意了。

曹錕賄選到底花了多少錢?

曹錕的副手吳佩孚

1922年12月9日是曹錕61歲大壽,他準備藉此機會拉攏國會議員,並探聽一下各方面的風聲。當時到保定為曹祝壽的北京政府要員和國會議員有700多人,張作霖也專門派張學良上門祝賀,各方送來的壽禮更是不計其數,交通部為此特開了北京至保定的四輛專列。曹錕此時,真可謂吼一聲山呼海嘯,跺一腳地動山搖,大有試看天下誰能敵之概。

因為議員手裡有選票,所以曹錕非常注意他們的動態。據統計,前來為曹祝壽的議員有400多人,佔國會議員總數的四分之三還多,曹錕非常高興,將所有願意投他票的議員聘為直魯豫巡閱使署顧問,從來年1月起每月發放津貼200元,當時領取這個津貼的議員人數高達380多人。農曆年關,曹錕還以“炭敬”的名義送給眾議院議長吳景濂30000元,副議長張伯烈10000元,以此收買人心,拉開了以金錢收買選票的序幕。

其實曹錕並不是第一次賄選,早在1918年他就曾賄選過副總統,不過當時因為出價太低,只許諾給每位議員500大洋,所以沒有成功。可能是接受了上次失敗的教訓,所以這次曹錕出手闊綽,志在必得。

關於大選的支出

1923年6月,直係軍閥將總統黎元洪逐出北京,為曹錕順利登臺掃除了最後障礙。

當時的政治局勢極其複雜,直系操縱的這次選舉遭到皖系段祺瑞、奉系張作霖和國民黨方面孫中山的一致反對,段、張、孫組成反曹三角同盟,共同抵制選舉。為了讓選舉順利進行,曹錕採納了議長吳景濂的建議,直接用高價收買選票。後來有史家質疑,曹錕當時手握重兵,可以直接坐到總統寶座,何必費些周折,浪費許多金錢,去搞什麼投票選舉呢?其實曹錕自有他的一套遊戲規則,他要“合法”坐上那張椅子,而不是用武力去奪取。

1923年9月,大選籌備處在甘石橋成立,由山東省省長熊炳琦、曹錕秘書長王毓芝、眾議院議長吳景濂主持,公開進行賄選事宜。籌備處規定議員每出席一次會議給予出席費20元,每週參加常會的出席費100元,此外還有冰敬(夏季津貼)、炭敬(冬季津貼)等其他名目。這樣每名議員每月可領到600元左右,後來吳景濂又將議員每次出席費提高到100元,如此一來,原來南下抵制選舉的議員紛紛回京,不長時間,曹錕便收買了500多名議員。

9月8日,吳景濂主持召開專題選舉預備會,決定12日舉行總統選舉。在這次會議上,吳景濂開出的價格是大選出席費200元,帶病參加者外加醫藥費200元,但議員們嫌出席費太低,選舉那天到場者寥寥無幾,大選流產。

曹錕聞訊非常生氣,傳下話來,一定要在雙十節(中華民國國慶日)前登上總統寶座,並派直系大將、直隸省(今河北)省長王承斌主持選舉事宜。

王承斌到北京後,馬上包下甘石橋附近的幾家高檔飯館,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宴請國會議員,請他們投曹錕一票。與此同時,王承斌還宣佈,每投一票發大洋5000,選舉前發放支票,選舉後憑票兌現。議員們懷疑是空頭支票,專門派人去銀行查詢,查明無誤後又擔心銀行事後拒付,要求將款項轉存至外國銀行。對於議員的這些要求,王承斌一一照辦。

經過充分醞釀,議長吳景濂以總統選舉會名義發出通告,決定10月5日開會選舉。10月1日,大選籌備處開始發放支票,一共發出573張,普通票價每張5000元,特殊票價10000元,還有少部分票10000元以上。支票分別由王承斌、吳毓麟、王毓芝和邊守靖簽名,由天津大有銀行、勸業銀行和麥加利銀行兌款。支票一律未填日期,必須在總統選舉結束三日後,由開票人補填日期並加蓋私章才能領取。

10月5日選舉會原定上午10點開始,但接近12點簽到者也不過400餘人,遠遠未到法定人數。吳景濂見機不妙,馬上派汽車去迎接議員到會,並讓可靠的議員分頭去拉同鄉或者相熟的議員,就連一些患重病的也被抬到現場,待寫完票方可出去。為了湊足法定人數,吳景濂還臨時決定,凡出席會議者不論投誰的票都發給5000元支票。有的議員反直色彩過於濃厚,實在不願選曹錕當總統,但又捨不得這5000大洋,於是便和吳景濂等人約定,來開會領錢,但票卻不投給曹錕。對於這些奇葩要求,吳景濂也一一應承。

下午2時,投票開始,議員簽到者共計593人,投票者590人,符合法定人數。下午4時投票完畢,曹錕480票,孫中山33票,唐繼堯20票,岑春煊8票,段祺瑞7票,吳佩孚5票,王家襄、陳炯明、陸榮廷各2票,吳景濂、陳三立、張紹曾、張作霖、陳遐齡、唐紹儀、汪兆銘、王士珍、李盛鐸、谷中秀、譚廷闓、盧永祥、李烈鈞、高錫符、符鼎升、姚桐豫、胡景翼、歐陽武、嚴修各得1票,另有廢票12張,共計590票。

還有一個歷史細節需要釐清,有學者認為,這590名議員中,投曹錕票的480人屬於賄選議員,其餘110人不屬於賄選議員。其實這590名議員中,除第一位揭露曹錕賄選的邵瑞彭、斷然拒賄的洪叔翰等個別人外,幾乎都將曹錕的支票裝進了私囊,從這個角度說,他們都是“豬仔議員”。

賄選經費來自何方

據當時的《申報》和《民國日報》報道,曹錕賄選共花費1350多萬元,其中政黨補助費324.2萬元,特別票價141萬元,普通票價304.5萬元,特別酬勞費20餘萬元,制憲會議出席費57.2萬元,常會出席費20多萬元,饋贈議員的冰敬、炭敬及車馬費190餘萬元,招待費120餘萬元,秘密經費70餘萬元,還有其他雜項開支若干。

眾所周知,當時的中國民不聊生,北洋政府財政捉襟見肘,這筆鉅款究竟來自何方?

查閱史料,我們發現曹錕賄選經費主要來源於以下幾個方面:

一、各省大員籌集。據當時的報紙披露,湖北督軍蕭耀南、江蘇督軍齊燮元、山西督軍閻錫山各報效50萬元,山東督軍田中玉40萬元,陝西督軍劉鎮華、河南督軍張福來、安徽督軍馬聯甲各30萬元,察哈爾都統張錫元、甘肅督軍陸洪濤各20萬元。

二、直系大將王承斌的搜刮。王承斌當時擔任直隸省長,又是賄選的總指揮,屬於曹錕的心腹人物,他想出一個“捉財神”的辦法,派出密探分赴直隸省屬下的大名、順德、廣平等地,逮捕了製造毒品的毒販100餘人,組織法庭審理,除了將其中少數人槍斃示威外,大部分人令其繳納幾千乃至數萬元予以釋放。此外,王承斌還以借軍餉為名,將直隸省所屬的170縣分為大、中、小三級,每縣籌借1至3萬元。僅此兩項,王承斌就為曹錕搜刮了近千萬元的民脂民膏。

王承斌在直係軍閥系統中,地位和資歷僅次於吳佩孚,他之所以如此賣力,據說是因為在直奉戰爭期間有親奉嫌疑,受到曹錕冷落,所以極力巴結,陶菊隱在《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史話》一書中對此有所披露:“戰後把他(王承斌)擺在直隸省長的位子上,準備進一步解除其兵權,把他打入冷宮。因此他不得不竭力討好曹錕以挽回對他的信任。”

曹錕賄選到底花了多少錢?

時代週刊封面上的吳佩孚

三、曹錕手下還通過加徵關稅、出賣滄石、同成、道濟鐵路路權等方式籌集了大批賄選款項。

在籌款過程中,還出現了不少鬧劇。江蘇督軍齊燮元答應承擔費用100萬元,但提出必須讓他當副總統,還要曹錕登報許諾才肯付款。這個條件有些離譜,曹錕也沒法應承,最後齊燮元交了50萬元了事。

另據《大公報》報道,有一個叫樹德堂的人自願借款200萬元作為大選經費,條件是利息2.2分,以1924年的鹽餘作擔保,交錢時先扣一年利息,其餘本息從1924年1月起分十個月還清。這個借款條件可謂苛刻,但據知情者言,此“樹德堂”即曹錕弟弟曹銳,他這是化名牟利,欲趁機大撈一把。

曹錕發跡前是個小生意人,以販布為生,精於算計,從賄選這事兒可以看出,他一般不做折本買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