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家外資AMC來了,“4+N+銀行系+外資系”格局成型

外資直接申請AMC牌照,已成為事實。北京市地方金融監管管理局2月18日官網顯示,全球知名投資管理公司橡樹資本(Oaktree Capital)的全資子公司—Oaktree(北京)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已在北京完成工商註冊。這將是首家外資控股的AMC。

官網還介紹,橡樹資本成立於1995年,總部位於洛杉磯,全球管理資產總值超1200 億美元,橡樹資本在我國不良資產投資領域較為活躍,投資總額已超65 億美元。

工商登記信息顯示,OAKTREE(北京)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註冊成立於2020年02月14日。北京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疫情期間,該單位通過快速響應機制通過金融服務管家對金融機構加強服務聯繫,及時溝通協調落地發展問題。

首家外资AMC来了,“4+N+银行系+外资系”格局成型

工商登記信息顯示,該公司註冊資本為454.880300萬美元,全資股東為橡樹資本(香港)有限公司。該公司的經營範圍為投資管理;投資諮詢;資產管理。

“橡樹資本落戶北京,表明外資金融機構對中國長遠發展的信心,對首都良好營商環境、金融發展和金融服務的信心,對於進一步擴大開放,吸引外資來中國和北京發展具有標誌性意義。”北京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允許外資控股AMC是中國金融開放的一方面。2018年4月,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在博鰲亞洲論壇上宣佈了中國金融開放的11條措施,其中就包括取消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外資持股比例限制的措施。

2018年8月,銀保監會發布《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關於廢止和修改部分規章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取消中資銀行和金融資產管理公司(AMC)外資持股比例限制,實施內外資一致的股權投資比例規則,持續推進外資投資便利化。這為外資控股AMC鋪平了道路。

AMC即資產管理公司,是特指專業承接、處置不良資產的資產管理公司。行業起步於1999年,當時國有企業的高負債不斷轉化為國有銀行的不良貸款,加大了國有銀行的經營風險和金融系統性風險。財政部注資成立了四大AMC公司,即中國華融資產管理、中國信達資產管理、中國東方資產管理和中國長城資產管理。股東方面,四大AMC大股東為財政部。

2013年,銀監會發布《關於地方資產管理公司開展金融不良資產批量收購處置業務資質認可條件等有關問題的通知》後,地方AMC開始增多,針對區域內不良資產開展收購處置業務。

截至2019年末,獲得銀保監會批覆開展不良資產業務的地方AMC為53家,分佈在31個省份。其中北京市的地方AMC為北京市國通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股東方面,地方AMC絕大部分為地方國資,包括地方財政、地方國企、地方金控集團等。

與此同時,銀行系AMC(也叫AIC)也得以較快發展,主要指工、農、中、建、交五大行成立的專門做債轉股的子公司。

在金融開放的背景下,預計會有更多外資進入中國,控股並設立AMC。由此AMC行業將演變為“4+N+銀行系+外資系”的多元化格局。其中,“4”指四大AMC、“N”指地方AMC,“銀行系”指銀行控股的AMC,“外資系”指外資控股的AMC。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