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屬於“自限性疾病”?可以“不治而愈”?一文講清楚

案例:

一名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的急診科護士不幸感染新冠肺炎,經過11天的居家隔離,再次複查,核酸檢測結果為陰性,CT檢查顯示肺部恢復正常。

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指出,新冠肺炎實際是一種自限性疾病,這一言論引發公眾的關注。什麼是自限性疾病?新冠肺炎可以自愈嗎?今天黃大夫就帶大家瞭解一下。

新冠肺炎屬於“自限性疾病”?可以“不治而愈”?一文講清楚

什麼是自限性疾病?

“自限性疾病”就是指疾病在發生發展到一定程度後能自動停止,並逐漸痊癒,不需特殊治療,只需對症治療或不治療,靠自身免疫系統就可痊癒的疾病。常見的自限性疾病如病毒感染、細菌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等,最常見的就是感冒、傷風等。

新冠肺炎能不治而愈嗎?

新冠肺炎屬於一種自限性疾病,那是不是代表新冠肺炎就可以不治而愈呢?雖然有像武漢那名護士一樣通過居家隔離治療後自愈的患者,但是需要強調的是,這名患者屬於輕症患者,雖是居家治隔離,但其有進行科學合理的用藥以及免疫調節等方式來對抗肺炎。日前,這名護士在網絡上分享了她的“自愈手記”:在家隔離治療,按時吃飯、規律作息、通過合理的飲食增強營養,對家裡進行全面的清潔和消毒,注意開窗通風和勤洗手,謹遵遺囑,服用醫生開的口服藥,最終成功自愈。

新冠肺炎屬於“自限性疾病”?可以“不治而愈”?一文講清楚

將新冠肺炎也列為一種自限性疾病是因為疾病所造成的一些症狀不會持續很長的時間,在疾病的症狀消失後,並不會對身體造成永久或者過大的傷害,經過各種氧療、對症治療和免疫調節治療等,大部分患者是可以順利康復的。

對待新冠肺炎不可以像對待普通的自限性疾病一樣,更不能放任不管,等待疾病的“自愈”。國家衛建委已經按照傳染病法將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列為乙類傳染病,按照甲類傳染病管理的具有高度傳染性的疾病,因此對待新冠肺炎,我們需要高度警惕,不能因為它是“自限性疾病”就掉以輕心。

新冠肺炎屬於“自限性疾病”?可以“不治而愈”?一文講清楚

如果新冠肺炎沒有及時救治,病毒可能會損害身體機能,誘發各種併發症,比如病毒進入人體後,人體免疫分子會產生響應,進而會對病毒感染的宿主細胞進行攻擊,如果攻擊過度,可能會引起超敏反應,進而引發肺炎或是繼發感染,並且如果病毒在人體內長期不能清除,容易造成病毒性肺部感染,嚴重時還會導致休克、嚴重敗血症、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等併發症。如果是一些本身就患有高血壓、心臟病等慢性病的患者以及部分老年患者,如果不及時診治,後果不堪設想。

總之,儘管新冠肺炎屬於自限性疾病,但是我們仍要認真對待,如果懷疑自己是疑似患者,要及時自我隔離,儘快就醫檢查,如果是輕症患者,且自身免疫力較強,在醫生允許下可以選擇居家休息,加強支持治療等等方式來改善,期間要對自身的各項體徵進行密切檢測,各種隔離、防護工作也要做好。但是如果是重症患者,要及時進行對症治療,避免誘發其他併發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