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中國學生未來表達能力欠缺,將會被社會淘汰


提醒!中國學生未來表達能力欠缺,將會被社會淘汰

常言道:言為心聲。在我們的言談中,良好的言語不但體現出一個人的人生觀、價值觀,還會拉近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讓你更自信。

就拿我們去兼職、實習都要經歷的面試來說。這是一種面對面的溝通交流,不僅能夠對考生能力進行一個客觀的評價,更能看出一個人的素質品行。正所謂言語是心靈的圖畫,透過一個人的語言能夠清晰的感知其內心的思想。只有考官准確理解了考生的所表達的意思,其答題才是有價值、有意義的,不然其發言與廢話無異。

近日,記者對中國學生進行了一次調查顯示:中國學生大部分言語表達能力令人擔憂,不敢說、不會說、不想說等問題正困擾著很多學生。中國學生言語表達素養亟需提升。

提醒!中國學生未來表達能力欠缺,將會被社會淘汰

當代中國學生言語表達素養現狀

1.缺乏自信心

絕大部分學生認為自己表達能力“一般”或“不好”。只有極個別的學生對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表示了自信。如在進行言語表達時,詞不達意,難以傳遞有效信息;心理緊張,畏懼表達;不會區分相關場合,表達不合時宜;語言匱乏化等。

2. “不敢說”“不會說”“不想說”

不敢說”“不會說”“不想說”成為制約中國學生表達能力提升的最大障礙,很多學生在表達之前有畏懼心理,課堂上不願意發言、活動中不願意表達,只願意當跟隨者。有學生表示有時也有表達慾望,但話到嘴邊不知該如何組織語言並進行有效表達,甚至有時短短一兩分鐘要說十幾個“然後”。在回答問題時,有同學表示,如果說不出正確答案會很丟臉,當發現答案跟別人不一樣的時候,會不好意思說出來。

3. 提升表達能力的意願強烈,但提升渠道狹窄

很多學生提升個人溝通與表達能力的意願很強烈,但提升渠道卻相對狹窄,主要選擇的三個途徑是“觀看電視節目”“參加培訓班”和“參加網課學習”,也有部分學生選擇了選修學校的相關課程。但絕大多數偏向於理論講授,缺乏真實場景的模擬與訓練。

中國學生言語表達素養情況堪憂。英語口語表達能力更甚。“啞巴英語”愈演愈烈。而在經濟全球化的當下,英語能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應試教育讓學校老師到孩子過於關注考出卷面高分,過於重視書面英語,而忽略英語表達交流能力的培養。

提醒!中國學生未來表達能力欠缺,將會被社會淘汰

那如何打破“啞巴英語”困境,讓學生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更好地培養學生的綜合交流能力,提升學生的言語表達素養呢?

如何提高口語表達能力

1.模仿。提高口語能力的第一步就是要模仿磁帶或英語為母語的人。模仿時首先逐句模仿,嚴守磁帶裡的語音語調,不可按照自己平時閱讀或說話的習慣去改造磁帶裡的語音語調。實際上在模仿時,只要持之以恆,終究會模仿好的!那樣學生的口語才有“洋味”。

2.朗讀。提高口語的第二步是繼模仿之後的朗讀.朗讀也可以說是第二模仿,所以也要求字正腔圓。這樣時間長了,便可形成比較固定的帶有“洋味”的自己的口音.在朗讀時可以把你的聲音錄下來,自己聽一聽,這樣你會找出差距,發現自己的弱點。

3.複述。提高口語的下一步就是複述。複述是在模仿、朗讀、聽或閱讀一段文字之後的事。複述是一個創作過程,所以複述比背誦要難。對於那些英文口語較好的人來說,可以多用自己的話組織複述模仿過的、朗讀過的、聽過的或閱讀的內容。也可以完全擺脫原文重新組織創作這些內容.對於程度較差的人來說,可以首先只說原文的中心思想,一句、兩句話即可。然後,由少至多.也可以先用原文的句式,慢慢轉入用自己的話去表達;時間長了;口語表達的流利程度會好起來。

4. 背誦。練習口語不免背誦一些東西.傳統的教學方法是讓學生大量背誦篇章、結構,但是實踐證明,很多人不喜歡背誦,所以我們不妨把這個方法歸屬到熟讀和複述兩個方面來。首先熟讀原文;然後按複述步驟進行.朗讀次數多了,又進行了大量的複述,也就能背誦了,而且其實際意義要大於單調的背誦。基礎較差的人一定要背誦一些常用的句型和表達方式.對於這些人來說可以以某句型某慣用法樣本,口頭多造些句子;以鞏固之.由淺入深;模仿、朗誦、複述的共同要領是大聲、響亮。

5. “聽”與“說”的關係。學生通過大量地接觸語言之後,便可進行口語能力的訓練。“聽”與“說”關係很密切,相互促進。從說的角度來看,首先要模仿其正確的語音語調。然後口頭總結其大意,或者複述原材料內容,最後達到能用自己的話去描述原材料的內容。 

其實,提升自己的溝通表達能力,還有一點需要注意,那就是--尋找適合自己的提升渠道。言語表達素養提升是一個循序漸進、穩步前行的過程,除了多讀、多說、多看,還要多積累。通過閱讀、交流、實踐、反思等手段拓寬視野、啟迪思維;還要有意識地進行思維訓練,並反覆進行口語展示、口語演講、參加英語社會實踐活動,英語學科評價活動等。在真實的英語語言環境中,從模仿和朗讀練語音、語調,複述練語言組織能力,思維敏捷度和詞彙量。聽音、和同人對話等各個不同角度去多講,多練,提高思維的準確性、靈活性、豐富性、全面性,形成合乎個人習慣的最佳語言表達方式。

2020中學生創新英語綜合測評以高考改革趨勢為導向,以英語語言為媒介,側重於對中學生英語學科素質、創新能力、綜合素養、英語實際應用能力的考查,選拔和培養兼具英語學科特長、創新潛質和綜合素養的複合型人才,為中學生搭建一個展現英語綜合能力、拓寬國際視野、激發創新思維的社會實踐專業平臺。

同時測評全面引入了北京師範大學的先進技術,並與《環球時報》社建立戰略合作,依託《環球時報》的國際影響力,致力於拓展每一個參評者的國際視野。與此同時,以中國首個英文類學生通訊社---“環球青少年通訊社”為綜合實踐平臺,參評者有機會參與到環球國際研學、走進聯合國等英語社會實踐活動中來,讓更多的中國青少年能夠站在更高的國際舞臺上自信成長,代表中國青少年與世界對話!

提醒!中國學生未來表達能力欠缺,將會被社會淘汰

年輕的他們帶著夢想和希望不約而同的選擇站在這裡。2020中學生創新英語綜合測評則用自己的更專業、專注、創新,讓他們在歷練中更加自信,更加成長,英語學科的綜合素養更加得到充分提升。在前進的路上,希望他們能出色地與英語為伴,不斷用它探索更美好的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