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曾是禁烟的坚定支持者,为何晚年却要大力提倡种植鸦片?

众所周知,林则徐曾经乃是大清禁烟第一人,坚决抵制鸦片,但各位或许不知道,他在晚年却曾一度提出种植罂粟,大力发展鸦片。

林则徐曾是禁烟的坚定支持者,为何晚年却要大力提倡种植鸦片?

那么林则徐作为当年坚决要禁烟的代表人员,为何在晚年却要支持民众种植鸦片呢?

首先第一点是鸦片战争改变了他的想法。

林则徐当年为何要禁烟,他在奏折里说得很明白:

“鸦片之害,为祸之甚,若朝廷不管,则国无御敌之兵,朝廷无赈饷之银。”

林则徐禁烟的出发点是没错的,而他虎门销烟的正义举动更是值得称赞,民族英雄的地位历史地位不容动摇。

可是如果结合当时的背景以及后面的结果来考虑,林则徐的禁烟做法似乎有点“愣头青”的意味。他高估了清政府保卫国家的决心和实力,更低估了英国殖民者的实力,过于单纯粗暴的处理了这件事儿。在硝烟的实际操作中,林则徐眼高手低,他认为查禁烟馆就能解决问题,失败后强力收缴鸦片,而且官僚习气发作,随便许诺用茶叶补偿收缴的鸦片。

林则徐曾是禁烟的坚定支持者,为何晚年却要大力提倡种植鸦片?

所以虎门销烟他虽然通过强硬的态度阻止了外国向国内倾售鸦片,但是这也直接导致了鸦片战争的爆发。结果呢,腐朽的清政府根本不是人家对手,很快就投降了。贸易合法化,外国鸦片更加没有阻碍地进入了中国市场。

林则徐所有努力都付诸东流。而林则徐因此被革去了钦差大臣的职务,随后更是被发配流放新疆伊犁。

这些对林则徐的打击不可谓不大,他不得不因此而转变想法,“另辟蹊径”。

当时的销烟工作除了有保护民众的想法以外,还有一个目的是阻止外国通过鸦片将国内白银通通带走。既然阻止不了鸦片的横行,那么至少不能让钱被外国人赚了。

国家没有钱,又没有兵,岂不是“国将不国”?所以,至少得有钱吧。要知道者鸦片生意背后乃是暴利,其乃是一笔巨大的财政收入。1877年,朝廷曾考虑过再度禁烟,结果遭到两广总督刘坤一的坚决反对,其理由就是禁了鸦片,就没谁来堵财政上的窟窿了。

林则徐曾是禁烟的坚定支持者,为何晚年却要大力提倡种植鸦片?

而在林则徐那个时代,鸦片多来自进口,钱也都被外国人赚走了。在林则徐看来,民众之所以大量购买外国鸦片,本质还是国产鸦片不行。如果国内也能种植出高质量鸦片,并且以低廉的价格买给烟民,那么不但本国的白银不会流落外部,而且外国的鸦片市场也会受到“致命打击”,如此一来他们也会被间接地踢出中国市场。

林则徐就是本着这样的想法才提倡种植鸦片,这样的做法并没有违背他的初心,可以说是为了禁烟而采取的“另类之法”。总结来讲,这样有两个好处,一个是国家可以从鸦片上收取重税,每年就可以减少上百万两白银的流出,第二个鸦片本身不是个好东西,再通过税收等手段,将市场逐渐重新掌握在清朝手上,而鸦片普通人也消费不起,有钱人才能吸食,并且也不能随心所欲,这样长久以来,不用禁烟却能得到禁烟的效果。

当初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是为了贸易平衡,林则徐提倡在内地适量的种植鸦片,也是出于同样的目的,贸易平衡,在1840年附近时,每年清朝因为走私鸦片,外流的白银就多达600万两,本来期待开展禁烟活动能遏制鸦片走私,结果一场仗清朝原形毕露,鸦片也没有禁住,反而有愈演愈烈的局势,所以林则徐等大臣也是在禁烟无果的背景下,才提出了鼓励国内百姓适量种植鸦片的观点。

这实属是“两害取其轻”的无奈之举。没办法,那个时代就是那样,你打不过人家,就只能选择这种“自残”的方式来缓解“死亡”。

林则徐曾是禁烟的坚定支持者,为何晚年却要大力提倡种植鸦片?

看似荒唐,其背后却是一个爱国英雄的心酸之举。

对于他的这种举动,当然我们不推崇,但是如果因此要去过于的苛责,也没有必要。时局所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是林则徐背后有一个强大的国家,他绝对不会选择此法。

当然,这个结果并不好,后来大清国很快掀起种植鸦片热潮。秦川八百里遍地罂粟红,尤以土地肥沃的渭南最为严重。山西据说所有县都在种植鸦片,粮食大幅减少,以至于百姓家里都没有余粮。四川一省的鸦片产量占到全国产量的4成,甚至连平时吃的蔬菜都没人种了,要从外地调运。

结果到了1877年,灾难终于发生,山西、陕西大饥荒,饿殍满地。百姓因为都种鸦片,家里平时根本没有储存粮食。一旦遭遇旱灾,饿死人就成了平常事。

林则徐曾是禁烟的坚定支持者,为何晚年却要大力提倡种植鸦片?

而早期主张严禁、后期又主张种植鸦片的林则徐,已去世27年矣,如此惨状,他看不到了。

但需要提出的一点是,这仅仅只是林则徐的想法,至于他具体有没有在辖区大力开展鸦片种植,目前还没有史料证据。因为从目前这种说法的主要依据就是林则徐给友人的一封信,里面如此写道:

“鄙意亦以内地栽种罂粟于事无妨。所恨者内地之嗜洋烟而不嗜土烟,若内地果有一种芙蓉,胜于洋贩,则孰不愿买贱而食?无如知此味者,无不舍近图远,不能使如绍兴之美醍,湖广之锭烟,内地自相畅通,如人一身血脉灌注贯注,何碍之有?”

大概的意思也就是说:既然洋烟鸦片造成“白银外流”,倒不如自己种植鸦片。但是在最后他又说了“未必回心向内耳”,意思就是说这种方法也未必就有效果了。

林则徐曾是禁烟的坚定支持者,为何晚年却要大力提倡种植鸦片?

因此我们可以分析出,林则徐只是在书信中说过而已,自己也认为未必有效果,他为何还会去推广种鸦片了,应该是被人给解读错了吧?

所以,即使从事实角度出发,大家也不应该妄下评判。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在中国近代史上,林则徐是第一个睁开眼敢于认清现实的中国人。民族英雄之名,不能随意污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