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神山醫院,大有玄機

2月3日起,武漢火神山醫院開始接診患者。

項目總體進度完成近80%,

擬於2月6日交付使用。


火神山醫院,大有玄機

火神山醫院,大有玄機

這兩座為疫情而建立起的臨時傳染病醫院,

隔離醫療區和醫護生活區做到了相對獨立;

並規劃了嚴格的醫護、病患、物流、汙物流線,

醫患分流、潔汙分流,

互不交叉,防止汙染。

空調排氣和汙水均經過消毒達標排放。

一條專訪多位參與此次傳染病醫院設計的

醫療建築專家,

在“中國速度”之下,更見證“中國質量”。



火神山醫院,大有玄機

2003年,在北京市昌平區小湯山鎮,也曾有這樣一家醫院在7天內拔地而起,應對當時肆虐的SARS疫情。

小湯山醫院的設計者是中國機械工業集團中國中元國際工程公司醫療首席總建築師黃錫璆,今年已經79歲。


火神山醫院,大有玄機

1月24日農曆大年三十,當天上午,黃錫璆在工作人員攙扶下進到北京的公司會議室,和同事們一起回憶小湯山醫院的建設過程,查看他們拿到的武漢火神山醫院佈局圖,為火神山醫院的建設提供諮詢建議。

時隔17年,這個曾經的設計團隊再次集結,當年的建設圖紙也在第一時間被髮到此次火神山醫院的設計單位。

“曾有很多地方來找我們要圖紙,但沒想到真的還能再用上。” 黃錫璆在接受採訪時感慨。


火神山醫院,大有玄機

2月2日,火神山醫院完成施工交付,2月3日開始收治病人。不設門診,主要救治確診患者,開設了重症監護病區、重症病區和普通病區,配備有感染控制、檢驗、特診、放射診斷等輔助科室。

據報道,第一批轉到火神山的50名患者來自漢口醫院、武昌醫院等三所醫院,基本都是輕症患者。

這一次轉院是軍地之間的交接,算是試水,兩方在交接過程中進行磨合、熟悉流程,防止出現之前沒有預估到的問題。先轉輕症患者,之後會轉確診的重症患者。


火神山醫院,大有玄機
火神山醫院,大有玄機

手指向的為氧氣瓶接口 來源:央視新聞

病區裡,每個病房安置有兩個床位,床頭有氧氣管道,病人只需要按一下床頭按鈕就可以吸氧。

同時配有空氣淨化管道,病房內的氣壓要比外面的低,保證外面的新鮮空氣進入房間,但內部的空氣不會倒流,而是通過新風系統出去。


火神山醫院,大有玄機

每間病房內有獨立的衛生間,配備熱水器和淋浴設備。


火神山醫院,大有玄機

還設有一個由兩層玻璃和紫外線系統構成的傳遞艙,病人的餐食和藥品都會從這個傳遞艙傳遞進來,通過傳遞艙內的紫外線系統消毒,避免感染。


火神山醫院,大有玄機

在之前武漢醫院床位緊缺的情況下,火神山、雷神山兩間醫院的落成一共可以提供2500多個床位,其中火神山有1000餘張床位,雷神山有1560張床位。

在美國建築公司HOK負責醫療保健業務的建築師Scott Rawlings說:

中國人正在建造的不是典型的醫療機構,而是 “管理感染的隔離中心”,像火神山、雷神山醫院以集裝箱這樣的預製件或“模塊化結構”建造的醫院,是非常安全的。


火神山醫院,大有玄機

作為傳染病醫院,醫護人員的安全十分重要。正如當年的非典小湯山醫院的成功,不僅在於收治了全國七分之一的SARS患者,更重要的是實現了醫護人員零感染。

而火神山、雷神山兩座醫院嚴格明確醫患分區分流、潔汙分區、分流。

此外,還設立了獨立的醫護生活區,保障一線醫護人員的住宿休息和就餐問題。


火神山醫院,大有玄機

無接觸超市

火神山醫院投入使用的第一天,一家特殊的疫區超市也正式營業:沒有店員、沒有收銀員,買完東西掃碼即走。裡面準備了充足的消毒用品、衛生清潔用品、方便食品和日用雜貨,為醫務工作者供應便捷、安全的物資。


火神山醫院,大有玄機

而對於很多網友關心的汙染問題,傳染病醫院有著嚴格的設計執行標準:

建造選擇遠離人口密集、水源保護地等敏感地段;

醫院的廢水,從排出到處理合格要經過嚴格的工序,要先在院區內經過全封閉的收集和預消毒處理,再提升到汙水處理站進行生化處理,最終經系統檢測合格後,才會排入市政管網;

醫療廢棄物,有專門容器的密封裝載,經專人運送至城市的垃圾處理中心,通過高溫焚燒法、高壓蒸汽滅菌法、化學消毒法等進行處理。


火神山醫院,大有玄機

火神山醫院,大有玄機

武漢中南建築設計院第一設計院院長李潔,也是這次雷神山醫院項目臨時黨支部書記。2月1日,我們與忙碌在設計院和醫院施工現場之中的他做了一次連線採訪。

以下為李潔的自述。

這中間的許多公曆日期會記不清楚,我就用農曆日子說吧。

大年三十那天晚上9點多,我們接到了武漢城鄉建設局的電話,要在2月5日建造完成雷神山醫院,2月6日就要投入使用。在這之前武漢的另一個設計院開始設計火神山醫院,所以接到這個任務我們也不意外,之前就估摸著一個醫院可能不夠(抵擋這次的疫情)。


火神山醫院,大有玄機

軍運村的運動員餐廳即將變成為醫護人員服務的後勤保障樓 來源:武漢中南建築設計院

我們設計院有個醫療健康事業部,專門做醫療建築的設計,通常一個正規醫院的設計要花上幾個月的時間。接到雷神山這個項目,我們按照截止日期倒著推,兩天時間裡要完成所有的設計和施工圖紙的交付。

這邊掛了城鄉建設局的電話,那邊就趕緊組織起20多人的隊伍,晚上10點,這個團隊就站在雷神山醫院的待建場地上,勘察現場了。在這之前大家還都在跟家人吃著年夜飯。


火神山醫院,大有玄機

雷神山項目與火神山項目稍有不同,火神山醫院是在一塊荒地上開建的,雷神山醫院是在武漢市江夏區一塊停車場上新建。

停車場旁邊有一座運動員餐廳,已經落成並可以直接使用,會改造為向醫護人員提供住宿和就餐的後勤保障樓。

因為是傳染病臨時醫院,大家擔心會不會對周邊的居民有影響。附近建好的商品房還未交付,疫情過去之後醫院會停止使用,完全不會影響,請大家不要擔心。


火神山醫院,大有玄機

當晚現場勘察一結束,大家直接回到辦公室裡加班加點畫圖紙。留在武漢過年的都被召集來了辦公室,不在武漢的在網上遠程做支持。

當時疫情已非常嚴重了,辦公室裡的所有人都帶著口罩在工作。武漢從臘月二十九開始封城,公交系統停運,住得遠又不會開車的同事,家屬也上陣,每天負責接送。還有不少同事就備好了摺疊躺椅,累得不行就在躺椅上睡一會兒,再起來幹。

第一稿建築方案,不到12小時,第二天年初一早上9點提交了。向市長彙報,和衛健委、當年非典小湯山的設計團隊開會,綜合意見對方案再進行修改。

施工開始後,因為工地上所用的許多材料、設備都是熱心企業捐助的,參數上總會有些不符合設計圖紙的地方,我們根據施工情況再不斷地修改、優化。


火神山醫院,大有玄機

整個雷神山醫院分為醫療隔離區和醫護區。醫療隔離區有17個足球場大小,劃分為病房區、醫技樓、ICU病房等,設置了1560個床位,其中1500個普通床位,60個ICU床位。

火神山醫院,大有玄機


火神山醫院,大有玄機

病人走廊、病房、醫護走廊示意圖 來源:設計聯

傳染病醫院病房的設計講究“三區兩通道”。

“三區”是指清潔區、半汙染區和汙染區。醫務人員有自己的清潔工作區和對應的連續通道,病房是汙染區,在清潔區與病房之間是半汙染區,醫護人員的很多工作,比如進出病房增加或減少著裝的防護等,都在半汙染區裡來完成。

病人通道與醫護人員的通道是各自獨立的,這樣減少醫護人員被感染的可能性。


火神山醫院,大有玄機

火神山醫院,大有玄機

病房都是負壓隔離病房,各個病房都獨立設置了分體空調,避免交叉汙染。排風也是採用高效過濾器過濾後才在高空進行排放。

醫院的廢水,經過預消毒處理、生化處理等步驟,系統檢測合格後才會排入市政管網。不會汙染附近湖泊,也請大家放心。


火神山醫院,大有玄機

相比於17年前建造的小湯山醫院,現在的建設標準又提高了很多,細節考慮更多。

比如救護車送患者的通道入口要做上遮雨棚,不能讓患者露天,入口的臺階要做好無障礙的通道等等。

除了生理上的治療,也要照顧到病人和高壓力環境下醫護人員的心理需求,沿著院區的圍牆會種植喬木、灌木。


火神山醫院,大有玄機

其實,除了雷神山、火神山這兩座倍受大家關注的醫院之外,我們的設計師們還在配合湖北各處的醫院進行改造。

突發這樣的疫情,許多醫院的傳染病科室、床位數不夠用,需要把其他科室改建成傳染病科室。現在我們手上這樣的醫院改造有十多個,完成後,小型的能增加兩三百張病床,大型一些的能增加上五六百張病床。

我知道網絡上對火神山和雷神山醫院施工的直播很受大家的關注,我自己每天也都會去看一下,說實話真的很自豪、很有成就感。


火神山醫院,大有玄機

火神山醫院,大有玄機

1月24日“中元國際”的醫療建築團隊與武漢火神山醫院設計團隊連線 來源:人民日報

有著非典小湯山醫院設計建造經驗的中國中元國際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元國際”),為這次火神山、雷神山醫院提供了許多設計、建造意見,並針對這次新型肺炎疫情,編制了《傳染病收治應急醫療設施改造及新建技術導則》,在2月3日下午公開。

以下是針對臨時傳染病醫院建設,一條對中元國際的醫療建築設計專家的採訪。


火神山醫院,大有玄機

Q: 選擇建造傳染病醫院,什麼樣的地最合適?

A:在選址上,新建建築的選址宜位於地質條件良好、市政配套設施齊備、交通便利等位置,並遠離人口密集、水源保護地等敏感地段,且與院外周邊建築設置大於或等於20m的綠化隔離衛生間距。

如果在已建成的綜合醫院中改造應急收治區,應將它設置在相對獨立的區域。

此外,還要考慮配建醫護人員的就近臨時居住、倒班值班宿舍等設施。


火神山醫院,大有玄機

火神山醫院,大有玄機

2月3日晚上,武漢市開始建設三家“方艙醫院”,收治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輕症患者 來源:央視新聞

Q:為什麼臨時傳染病醫院不能直接徵用並改造酒店或體育場館?

A:酒店大多都是一條走廊兩邊佈置房間,傳染病醫院需要醫護人員和病患的分流,要佈置雙側走廊,改造需要大量建築格局上的拆改。此外,酒店的暖風系統,過濾級別、獨立通風設計、壓力梯度等,都不能滿足傳染病醫院的設計規範要求,尤其是呼吸道傳染病。

而室內體育場館,內部通風效果不好,不適合用於應急傳染病醫院。

Q:在臨時應急傳染病醫院中,哪些設計有助於降低傳染率和感染率?

A:在運送患者的環節上,採用負壓救護車運送患者,並在院區出入口設置通過式急救車洗消站;轉運患者的推床,宜配置防止患者口鼻飛沫飛濺的防護罩等。

在建築流程上,建築設施與組織氣流有效結合,限制區、隔離區裡要嚴格控制空氣的流動方向,按不同壓力梯度只可從半清潔區、向半汙染區、再向汙染區單向流動;在流線上,嚴格劃分醫務人員與患者的交通流線,清潔物流和汙染物流分設專用路線,各種流線避免交叉。

在病房設計中,疑似病人宜採用單人負壓病房;確診病人可採用兩人負壓病房。危重症患者或其他需要單獨救治的患者,應採用單人負壓隔離病房。

此外,病房、緩衝間、衛生間、洗消間、走廊及其他需要滅菌消毒的場所設置紫外線消毒燈,用以消毒滅菌。


火神山醫院,大有玄機

Q: 在建造上,北京小湯山醫院與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有什麼區別?

A:在建築主體材料方面,基於當時條件,小湯山醫院二部病房採用整體式鋼筋混凝土盒子式活動房,複合了好幾種輕便建築材料,有效拼接是當時的難題。

而這次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都採用了集裝箱材料在現場進行拼裝。集裝箱的尺寸統一,便於快速拼裝。

Q:疫情結束後,對臨時傳染病醫院會進行怎樣的處理?

A:疫情結束後,臨時新建的傳染病醫院會根據臨時建築的使用要求以及疫情後續觀察程序保留一段時間。

疫情徹底結束並經過各方專家論證後可以拆除,場地經徹底滅菌消毒後可用作其他建設;臨時改造的傳染病醫院經徹底滅菌消毒,並經過一定時間停用觀察、檢測無害後,也可進行改造用作其他用途。


火神山醫院,大有玄機

此外,這兩所醫院還會使用很多高科技手段。據《財經》報道,醫院將使用“醫用送餐機器人,預計兩家醫用各會使用50臺。”這些機器人可以在醫院和隔離區提供免接觸送餐技術,減少傳染可能性。

火神山醫院內有一臺“遠程會診平臺”系統,便於兩地的醫療專家分享交流患者的CT片等醫療檔案,從而進行進一步的診斷。

此外,每個送來的病人都有一個專屬編號和二維碼。救護車到了火神山醫院後,按編號收治、入住,醫生掃一掃二維碼,就能追溯病人的基本信息和就診記錄。

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外,湖北黃岡、浙江溫州、河南洛陽等多地都已經修建、或正在修建臨時傳染病醫院。2月3日晚上,武漢徵用市內的會展場館、體育場館,改建成速成式的“方艙醫院”,集中收治和隔離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輕症患者。

希望疫情可以早日過去,希望這些臨時醫院只是“臨時”,不會再需要使用。


題圖來源:微博id 兵哥哥教我踢正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