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叫停網絡授課,大家怎麼看?

沙漏裡的時光LIN


線上上課已成為大趨勢,它可以節省學習時間,而且新穎的學習方式也會激發學習興趣。目前反應最大的是覺得增加了教師和家長的負擔。我覺得主要還是教師教學方法的更新,而且需要國家提供更好的直播平臺,讓更優秀的老師都可以通過這個平臺上課,不限地域,不限時間,我相信教師的多樣化,也會造就不同的學生。

還有一個是師生互動問題,一旦有好的互動方法和方式,我相信學生也會體會到這種上課方式的樂趣。還是需要教師和技術的不斷更新了。

都說加重了家長的負擔,孩子的學習本就是家長的一份責任,如果學生找到自己感興趣的老師,那家長需要做的僅僅是提供條件及偶爾的督促。這是應盡的責任不是負擔。


小夢lucky


有報到說,現在網上下載量最大的軟件就是在線教育軟件,網上教育熱鬧異常 。

我朋友家的兩個孩子現在都在進行網上學習。大女兒上大學,每天上午8點開始網上打卡學習,大學生有電腦,有手機,學習起來也方便。學校安排的課程也不多,每天網上學習時間分上午、下午兩個時段,共三個小時,學習時間也不太長。大學生自律性強,網上授課也知道該怎麼學,還是比較好的。

但對於剛上初中的我的兒子來說,網上授課就成了一種負擔。初中生學習的科目較多,許多老師佈置學習任務,每天學習的時間都很長,而且有很多作業要完成,他就比較急躁。如果再遇到網絡不行,就更為煩躁。

家長群裡抱怨的,發脾氣的都有。家長們是既擔心學生學不會,又擔心學生的視力下降。教育部的新要求,能及時調整現在網上授課的亂象,為學生考慮,非常好,家長們非常贊同。

由於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影響,今年的寒假時間延長,具體的開學時間無法確定。許多老師、家長擔心學生在假期裡沉迷於玩遊戲,開學後,可能會由於教學時間縮短而影響學生的學習。

針對這種情況,教育部就提出了停課不停學的要求。各學校也積極響應,在原定的開學日期到來後,要求教師開始 網上授課,學生開始網上學習,並按老師要求完成學習任務。

本來教師在放假期間能指導學生學習是好事,但如果過度、過量、公式化要求,真的會加重老師、學生、家長的焦慮。

所以不太建議特殊假期裡學生網上上課



工程華仔


我女兒今年讀七年級、兒子讀二年級,所以這個問題也是我比較關心的!疫情的蔓延迫使全國不得不停課,現在已經過了正常開學的時間了,作為家長我確實有點著急了,我覺得在保證孩子身心健康的前提下網絡授課還是有必要的!


坐井觀天zds


大家好,我是華老師,座標南陽,目前是一家輔導機構英語老師。說實話,就我個人而言,也是不想上網課的,畢竟不是我的強項。目標教育部叫停網課,原因應該是多方面的,下面我們來分析下。

首先,教育部一定是為家長考慮,但是隻能考慮大部分家長的利益。我瞭解所有家長,只能通過我自己所在機構的家長給大家反饋下,目前我們學校已經上2次網課了,我個人帶的是6-8年級孩子,課堂效果還不錯,我們逐一做了回訪,發現大部分家長還是支持開網課的。經分析,主要原因是這部分孩子年齡大,自律性比較強,另外家長已經瞭解如何配合老師,所以對她們而言,就算不開網課,他們也在自主複習和預習。

但是剛進入機構不久的家長,家長是支持開課,但是孩子不想上,主要原因是孩子學習習慣不好,孩子坐不住,家長很頭疼。針對這部分原因,教育部叫停網課也是正常的。

其次,針對學校老師,普遍對網課不熟悉,正在摸索階段,目前已經成熟的更多的是校外輔導機構,所以老師們也覺得難度大,也擔心效果不好,造成不良影響,所以教育部考慮到這裡,叫停網課。

最後,針對學科而言,部分學科不太適合網絡授課,高年級的生物課,或者理化生實驗課,這種實操性強的學科本身不適合網上授課,所以教育部考慮叫停網課。

總結一下,針對教育部叫停網課,有三方面考慮,家長 教師還有學科特點。我是華老師,歡迎留言交流。



Summer問題學生專家


不少網友說:教育部叫停網絡授課,真的太及時了,解放了不少“被逼瘋”的學生、家長和老師。網絡授課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實際操作過程中出現了偏差,狀況百出,老師很累、家長很累、孩子也表示很累。

1.教育部要求網絡授課的初衷是好的

教育部要求各級各類學校“停課不停學”,原因是,疫情防控期間,延遲開學,孩子居家學習缺少規劃和指導,家長可能感到焦慮。教育部門適時為學生提供學習支持,能解決家長的實際困難。這也是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但從目前來看,各學校對“停課不停學”的具體內涵,把握得不是很準確。有些教育部門片面地理解為按課程標準網上開課,以致工作上出現走偏現象。


2.網絡授課實際效果如何?有益處,但是的確狀況百出

網絡授課,個別學校要求老師人人錄課,或者直播上課。錄課和直播,是需要一定信息技術能力作為支撐的,年齡較大的教師更缺乏這方面的知識。學校在軟硬件建設上也有不足。

網上某中學一教師在直播時,因操作失誤,播出了與教學無關的不當內容,造成不良影響,被當地教育行政部門通報批評。還有網絡卡頓、學生隨意聊天,教師直播結束忘了攝像頭,當著學生的面抽菸,等等。實際操作過程中,可謂狀況百出。

除此,教師也身心俱疲。有位老師說得很形象:如果你是十八線主播+教師+家長+網管+廚子+清潔工,是什麼感受?告訴你,我就是這樣。


3.老師很累,家長和孩子感覺如何?

教師感覺不佳,家長的體驗也不樂觀。有家長反映,語數外三科老師,上午和下午都要求孩子打卡簽到簽退,一天下來要打卡四次。看了視頻課,又要輔導孩子做作業,做完拍照片上傳。一天上萬條微信消息,手機內存已經不夠。

更重要的是,孩子有了使用手機的藉口,稍不注意,可能偷著玩遊戲。長時間盯著屏幕,也會影響視力。

所以,現在的情況是,學校吃力不討好,家長也怨聲載道。“停課不停學”這本好經,生生給念成了勞民傷財的歪經。


4.停課不停學=網絡授課?不是這樣

早在教育部通知“停課不停學”之初,反應最快的是便是幾大主流在線教育平臺,紛紛以“助力疫情防控、為千萬學子送福利”的口號,推出免費課。阿里釘釘更是為了應對蜂擁而來的巨大流量,緊急上線了兩萬臺服務器。

不能說在線教育平臺在借勢炒作,但爭奪用戶、擴大市場份額,才是他們的主要目的。這段時間,所有人都呆在家中,只能通過看電視刷手機打發時間。在線教育平臺鋪天蓋地的廣告宣傳,在很大程度上引導了大家“停課不停學就是網絡上課”的認知。


5.停課不停學的方式還有待探索

日前,教育部有關負責人就中小學延期開學有關問題答記者問時提到,“停課不停學”指的是一種廣義上的學習,包含課程學習、疫情防控知識、愛國主義教育、心理健康等方方面面。學校應該結合實際因地制宜,探索組織切實有效的學習方式。

開展網絡教學,應該充分利用現有的網絡課程資源。確有必要的情況下,也可以組織優秀教師錄一些新課作為補充,在區域內共享。要求全體教師參與錄課的做法,不但質量無法保證,也增加了教師負擔,造成資源浪費,必須立即停止。

學生方面,不得強行要求學生每天打卡、上傳作業。建議結合學段特點,低年級不將網上學習作為統一要求,高年級也要限時限量,避免加重學生學習負擔。疫情防控期間,要保證學生勞逸結合,保持身心健康,才能更好地抵抗病毒。

此次,教育部綜合考慮了老師與家長在網絡教學中的實際困難,及時叫停了“教師人人錄課”“學生每天打卡”的錯誤做法,贏得了各方一致好評。


考研東住佛小仙女


教育部叫停網絡授課有合理的理由。目前,疫情當頭就是國難當頭,作為一名正常的國民首先考慮的是怎樣才能度過這個難關,對各級各類學生來說,也有責任和義務投身到這場鬥爭中去,發揮自己的作用,為國家做出自己的努力。做任何事情,都有輕重緩急,不能置人命關天而不顧,強逼學生去讀書,這樣安心去讀書的學生能有多少呢!

教育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愛黨、愛國、愛人民、愛生命是最大的德。藉著這個特殊而困難的疫情時期,正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好機會,鼓勵學生從自身做起,為打勝這場疫情攻堅戰做出自己的努力。

綜合實踐課也是每一位學生的必修課,這個特殊時期恰好給學生提供了實踐教育的好機會。平時在學校實踐課成了空架子,受升學的影響,主課佔用了大部分時間,學生動手操作能力極差,直接影響了學生將來的發展。讓學生在家庭適量參加家務勞動,與家長親密溝通,讀讀課外書籍,增加一些社會常識,有利於學生素質的提升。加之在家進行網絡授課有一定的侷限性,效果難以保證,所以,目前教育部叫停網絡授課應該是正確的選擇。


老牛揚鞭


有些課不太適合網授平臺,比如初中生物課,聽侄子說,他們講到生理衛生課時,老師的號被封了,因為內容涉及違規[捂臉][捂臉][捂臉]



諸葛拉風


考慮有三:

1.減輕老師家長孩子壓力。

2.保護孩子身心健康,防止用眼過度。

3.無法保證孩子的吸收程度。

建議可以改成讓孩子誦讀、閱讀、練字,運動。

一、上午安排一小時:

🌸誦讀:

1.國學(《古詩》《三字經》《弟子規》等)

2.誦讀書裡的優美詞,句,段

🌸練字

二、下午安排一小時:

🌸課外閱讀

讓孩子自由圈畫好詞好句。選三個好詞一個好句背一背。

三、其餘時間

🌸🌸:運動、做家務

有益身心,增強抵抗力。

家長合理安排孩子在家的學習時間(學文化學生活本領)。👏🍎開學見。


巨鼎雲


我很贊同,因為要實行網上教學,不是每個老師,每門科目都能適應的。就怕是為了響應“停課不停學”而做出的形式主義,給家長和老師,學生造成不必要負擔,反而起不到教學的效果。應該聽從教育部門的規定,利用網上已有的網上教學視頻,畢竟網上教學對老師要求也很高,網上已有經驗的線上教學老師視頻,然後學校老師在網上輔導教學,這樣效果更佳!


千里智行


這個要看疫情把,拐點沒到呢!

2月已經不會開學上課了,又加上覆工流動人員,3月中旬能不能開學我都不樂觀,其實我是比較焦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