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戰疫」不負韶華,“90後”網格員化身“全能戰士”奮戰抗疫一線

陳偉昌,一名來自於西陂街道條圍村的“90後”網格員。2年前,他懷著對村委會工作的熱情,一點點鑽研業務,一步步走近村民,慢慢的村民親切的稱呼他為小陳。

每次走入條圍村,首先打上照面的都是這個帥氣年輕的小夥子,作為條圍村最年輕的村委,他承擔著很多現代辦公的工作,協助村支部書記梳理各項事務,將繁瑣複雜的工作化簡為一目瞭然的電子文檔,做好各項材料收集和整理工作。

「共同戰疫」不負韶華,“90後”網格員化身“全能戰士”奮戰抗疫一線

左一陳偉昌

自新冠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陳偉昌更是一天也沒有休息過,與其他網格員工作不同,他成為了村部唯一的“留守幹部”,從早到晚幾乎是“釘”在座位上,基本沒挪動,坐在電腦面前,一坐就是一整天,接收和整理各個網格員收集回來的數據。“我現在都不知道每天是星期幾,早上上班坐下來之後,再一抬頭就是各種飯點了,被催著先去吃飯,等到當天表格材料梳理差不多的時候,基本也是晚上十點多了……”陳偉昌說。

「共同戰疫」不負韶華,“90後”網格員化身“全能戰士”奮戰抗疫一線

「共同戰疫」不負韶華,“90後”網格員化身“全能戰士”奮戰抗疫一線

「共同戰疫」不負韶華,“90後”網格員化身“全能戰士”奮戰抗疫一線

「共同戰疫」不負韶華,“90後”網格員化身“全能戰士”奮戰抗疫一線


圖為陳偉昌

「共同戰疫」不負韶華,“90後”網格員化身“全能戰士”奮戰抗疫一線

「共同戰疫」不負韶華,“90後”網格員化身“全能戰士”奮戰抗疫一線


條圍村是個人口近萬的大村,流動人口多、樓盤眾多,20個小區都得由村裡的網格員去摸底排查,流動人口遠多於本村人口,且很多小區沒有物業,數據收集全靠7個網格員跑腿收集,所有信息最後彙總到陳偉昌處,手動輸入成電子檔,每日更新整理成《條圍村疫情防控情況表》、《湖北(武漢)入閩人員信息登記表》、《條圍村疫情相關人員信息表(幹部掛鉤)》、《西陂鎮(街)湖北(武漢)返鄉等人員摸排至每個村(居)彙總表》、《外省(湖北省除外)入閩人員一般健康信息登記表》等。同時,他再進行比對,對網格員提供的數據不完整的,他都會耐心細緻地進行詢問,進行補充。


「共同戰疫」不負韶華,“90後”網格員化身“全能戰士”奮戰抗疫一線

是父親,是兒子,更是村幹部。年前,偉昌的父母相繼住院,他請假照顧了好些天,疫情如令,使命必達,疫情爆發後,接到街、村的防控指令後,他重新調整安排了照顧時間和人員。他的妻子是一名護士,日夜不休奮戰在防疫最前沿,家裡還有年幼的孩子需要照顧,“醫院照料父母、回家照顧孩子、村裡整理數據和表格”排滿了他最近的日程。在這麼繁忙的工作之外,能看見他身上的疲累,但同時能看到他的責任感。“90後,2003年非典爆發時,是社會守護我們,現在換我們90後守護社會。”他樸素地說“自己不是醫護人員,不能給社會做出其他貢獻,但是作為年輕一輩,利用現代辦公手段,做好摸底彙總是我能做的,跟其他同事一起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是我們村幹部的職責所在。”

「共同戰疫」不負韶華,“90後”網格員化身“全能戰士”奮戰抗疫一線


登記的過程中,偶爾有些群眾不願意配合,有些因為嚴格的排查以及多部門登記遭到對方臭罵,網格員們心理壓力大,平均每天回覆微信和撥打電話的次數都上百,在家裡誰都沒這麼被罵過。陳偉昌不斷地與村其他網格員們一起加油打氣,“住在我們轄區的,平日裡歸我們管理,安全自然由我們保障,群眾不能出門,心理也難受,我們互相理解吧,這日子也不會持續太久了,會過去的”。陳偉昌始終保持著他一如既往的樂觀。

「共同戰疫」不負韶華,“90後”網格員化身“全能戰士”奮戰抗疫一線

一線網格員的工作點滴

防疫一線還有很多像陳偉昌這樣舍小家為大家的一線網格員,他們身兼多種角色,或是父母、或是兒女、或是丈夫、妻子…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他們更是逆行的勇士,用行動和堅守詮釋著自己的責任和擔當。防疫工作開展以來,他們每天詢問著流入人員的信息,跟蹤體溫,夜以繼日地奔走在基層一線,用堅守換來人民群眾的安康,請大家體諒他們工作的不易,積極配合他們工作,自覺主動上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