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 後每個月工資多少算正常?

很多90後工作一段時間後,對自己的工資有種無以名狀的焦慮。

A說:“我稅後10300。”B說:“我17年畢業,一個月4000,但包食宿。”A和B,誰說的是真話?其實,他們可能說的都是大實話。

下面,我們先說地區的差異。

90 後每個月工資多少算正常?

在各省市中,北京的平均工資最高,非私營年平均工資13.17萬,相當於一個月1.09萬,妥妥的月薪破萬。與之相比,河南的平均工資最低,即使是工資相對較高的非私營單位,年平均工資也才5.55萬,摺合月平均工資4625元。

至於佔就業大頭的私營單位,工資就更低了。

北京(私營月平均工資):5895元

河南(私營月平均工資):3060元

大家可見,僅僅是平均數,各個地方(私營和非私營)的差異就非常巨大。(從3060元到1.09萬元)

正因為差異大,且個人圈子的封閉性,導致我們的認知失真。有人可能說了,我的朋友和同事,工資多是10000-15000,若在大城市工作,月薪沒有一萬怎麼活啊?

他(她)若是985或211院校的學生,說的可能是實情。實際上,很多互聯網巨頭的應屆畢業的起薪就有這麼多。

1、阿里巴巴:13K-18K

3、騰訊:12K-14K

……

其中,還不包括額度不等的季度和年度獎金。有些IT巨頭的員工甚至認為,工資是零花錢,年終獎才是大錢。至於金融業的牛人,年薪50萬或100萬都不是一件奇怪的事。

當然,有些通過個人奮鬥,贏得事業成功的人可能不服氣。

大張,普通院校畢業,在一家品牌和專利申報的小公司當業務員,底薪才4000元,但很多時候,業務提成高達10萬。他不認為自己比大公司的員工或名校畢業生差。

90 後每個月工資多少算正常?

當我們在談論月薪的時候,不要忘了,很多人是沒有月薪的,他們沒有社保,也沒有公積金。很多統計資料都沒有他們的月薪數據。他們的工作是“一個又一個活計”,而且不是每天都有活幹。

1、農民工搬4噸水泥上樓,工錢是300元。

2、砍一噸甘蔗,工錢是160元。

……

農民工們也有焦慮,也有苦惱,只因為表達能力有限或是手機打字不大熟練,也就甚少在網絡上發牢騷了。

《中華人民共和國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數據顯示,2017年全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5974元,月均2164元。

在此科普一下,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工資是有區別的。

人均工資=單位付出成本-個人社保公積金-

人均可支配收入=工資收入+經營淨收入+財產淨收入+轉移淨收入

全國居民月均可支配收入才2164元,真的不多,扣掉(經營,財產,轉移)後,能算工資的部分就更少了。我在5月29日的文章《收入的三個層次,你屬於第幾層?》(微信公眾號:小白讀財經,可查看)有過詳細介紹。

前些年,同學到山區租地種植草藥,但缺乏人手看管藥園。當地山民毛遂自薦,年薪只需2000元。雖說山區消費低,可以自給自足,花不了幾個錢,但我依舊為如此低價而震驚。

90後,有著更優渥的生活環境,更好的知識水平,理應對未來有更好的期待。

然而,我們還沒那麼富,整體工資水平真的不高。

1、高收入組(占人口20%),月均收入5412元

2、中等偏上收入組(占人口20%),月均收入2879元

3、中等收入組(占人口20%),月均收入1875元

4、中等偏下收入組(占人口20%),月均收入1153元

5、低收入組(占人口20%),月均收入500元

你若月薪5000元,已經超過95%的國人!

看完上面的數據,你認為90後一個月工資多少才正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