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外部环境和变法彻底的角度,分析为何秦国能屌丝逆袭,久盛不衰

导言:战国时代,为何只有秦国能够屌丝逆袭,并且久盛不衰?从外部环境和变法彻底的角度分析,变法彻底,奋六世之余烈

春秋战国时代是利益纷争非常复杂的时代,在这样的一个年代里,各个国家之间的强弱状态都是不确定的,有崛起就会衰弱,有弱肉就会有强食,所以各大国家之间才会攻伐不断,才会产生非常多的战争。

但我们如果详细地研究战国历史,你就会发现在整个战国时代,真正强盛起来的国家严格意义上来说只有秦国自己,并且它的强盛与魏国和赵国不同,魏国和赵国等等的诸侯国都是比较有底蕴和实力的国家,虽然它们是三家分晋之后才形成的新型诸侯国,但曾经同属晋国的时候,它们也是掌握着晋国的大权,只不过后来独立了而已。

从外部环境和变法彻底的角度,分析为何秦国能屌丝逆袭,久盛不衰

这些国家都有着基础和实力,能够让它们在战国时代站稳脚跟,可是秦国在战国时代初期时,其实非常弱小的国家,不仅在土地面积上与其它国家差距很大,在综合实力方面它也不能够与其它的国家相提并论。

秦国在逆境中崛起,扮演屌丝逆袭的角色

但就是这样的一个国家,却在逆境中崛起,扮演了屌丝逆袭的角色,领先了同样与它一样实力弱小的国家而强大了起来,就比如说燕国、韩国等。战国初期的时候,燕国和韩国都和秦国一样实力弱小,燕国为了生存和发展不得不依附于当时的霸主国魏国。

而韩国作为一个新兴的国家,只能够紧握住自己国内的一些生存资源,同样也在各大诸侯大国的夹缝当中寻求生存,这就是一个非常值得人们深思的现象了;在战国时代与秦国有着同样境遇的国家不在少数,而秦国又不是本身就非常强大的国家,可为什么只有秦国自己崛起了而且还久盛不衰呢?本篇文章着重分析一下,到底是什么原因,让秦国能够登临巅峰俯视众生?

秦国受外部环境干扰相对较少

这第一个原因我们先从外部环境来进行分析一下;事实上,我们可以说当时秦国的运气是非常好的,它虽然受着魏国和赵国的制约,但那时,魏国是整个中原地区最为强盛的国家,其所吸引的目光是最多的,同样它的行为和动作是中原地区的一个导向,简单点来讲就是整个中原地区的国家,都要围绕着魏国的行动而进行着应对。

从外部环境和变法彻底的角度,分析为何秦国能屌丝逆袭,久盛不衰

同时,与秦国一样弱小的国家不止一个,各大诸侯国都没有对秦国投入太多的精力,唯一对其虎视眈眈的大国就是魏国了,但当秦国选择进行商鞅变法的时候,魏国正在遭受着国内巨大的转变。

  • 孙膑与庞涓的个人恩怨导致齐魏战争,魏国跌落霸主地位

那个时候因为孙膑和庞涓两个人的恩怨,引起了魏国和齐国两个国家的恩怨,孙膑在回到齐国之后成为了齐国的军师,为了给自己复仇,也为了能让齐国崛起,秦国与魏国之间的战争便爆发了起来,可是庞涓在对战孙膑的时候还是弱了一筹,在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两次重大的失败经历之后,魏国从超级大国的地位上跌落了下来便无暇它顾。

魏国遭受了这样的失败,中原地区的格局就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以至于各个大诸侯国都在对这样的一个局势的变化进行着策略上的应对,在战争方面所付出的心思就少之又少了,继而也就没有将注意力转移到秦国要进行的变法上面。

  • 相对良好的外部环境,让秦国成功地进行商鞅变法,富国强兵

所以,其实在秦国实施变法的时候,是拥有着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的,没有了魏国对于它的压制,也没有与中原地区其它的诸侯国之间爆发战争,其发展的过程是循序渐进并且一帆风顺的。当然,我们指的这个没有困难,并不是说它的内部因素,而是指的当时的外部环境,有了这样的外部环境,秦国就可以将其所有的心思,都放在国内的政治、社会、经济、军事改革上面,就这样有条不紊地进行了多年的变法。

从外部环境和变法彻底的角度,分析为何秦国能屌丝逆袭,久盛不衰

商鞅变法让秦国的综合国力稳步提升,整个国家内部的发展也变得安稳起来,此时的秦国富国强兵;而这个时候,山东六国才陡然发现,原本那个最为弱小的西部边陲国家已经拥有了与它们争霸的实力,可是这个时候它们已经没有绝对的实力将其吞并了。

  • 群雄逐鹿,各方保持均衡,秦国迎来第二个发展黄金期,成为诸侯大国

在这个时候,中原地区迎来了第二个发展阶段,也就是群雄逐鹿、诸侯并起的阶段,各大诸侯国之间的实力比较均衡,都在努力的维持着一种发展上面的相对平衡,没有哪一个国家愿意去打破这种平衡,因为没有任何的一个国家拥有着单独对抗多个国家的实力。

所以在这样的一个阶段里,秦国又迎来了第二个发展的黄金阶段,成为了真正的诸侯大国,也就在中原地区有了更多的话语权,经济上面的快速发展也让它在与山东六国的各大诸侯国的往来当中有了更多的底气。同时,外部局势相对安稳的平衡也让它能够继续的拥有安定发展的外部环境。

所以,当时秦国能够安稳地去进行变法,也是有一部分运气在里面的,它没有受到外部环境的过多侵扰,没有受到其它国家的过分压制,没有吸引各大诸侯国虎视眈眈的目光,直到它强盛起来之后才大出天下;到了那个时候,已经没有任何的一个国家能够将其消灭了;所以说秦国能够强盛起来,与它选择进行变法的时机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

商鞅的变法最彻底,使秦国发展焕然一新

第二个原因就是该变法的彻底性;虽然在战国时期,各大诸侯国之间都进行过变法,可是只有秦国的变法是相对彻底而完美的,就说韩国的申不害变法,它虽然与秦国的商鞅变法在形式上比较的类似,属于法家变法,但却不是一个彻底的法治变法,后来很多的历史学家将其归结为“术治”变法。

从外部环境和变法彻底的角度,分析为何秦国能屌丝逆袭,久盛不衰

  • 韩国申不害“术治”变法,不彻底

就是因为申不害对法令的理解上面出现了偏差,让法令成为了平民百姓或者是国家臣子们去揣摩君主心思的一种权谋工具,而不是一个真正能够约束人民群众行为的一种规范;所以韩国的变法一定是不彻底的,这也就导致了后来的韩国并不能够有条不紊的进行发展,反而是在国内笼罩着一层阴谋权术之风,整个韩国上下,哪怕是大名鼎鼎的韩非都不能够逃脱这个怪圈,试问这样的韩国又怎么可能在乱世当中崛起呢?

  • 燕国变法是在王道基础上的变法,不彻底

再说燕国,它的燕昭王变法确实在一定的时间段内,给燕国带去了巨大的利益,燕国国力强大,乐毅领导五国伐齐,差点灭掉齐国;但这样的变法同样没能够触及最深的政治制度,它是建立在王道基础之上进行的一种变法,与秦国抛弃了原先就有的政治制度实行法治的方式不同。

燕国变法只不过是改善了一些王道政治上的国家发展形式,比如说对待奴隶的方式和态度上面、对待国家贵族的行为或者改进军事训练,建立强大军队等,只是改良了一些政治的走向却没有触及到影响燕国最深的王道政治制度,这就是燕国最终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从外部环境和变法彻底的角度,分析为何秦国能屌丝逆袭,久盛不衰

因为在燕国发展道路上,所受到的最大的制约就是它的制度,或者说燕国之所以会有种种的发展弊端,就是因为它的发展建立在王道的制度之上。因此,王道的政治制度不进行彻底改善,永远都是治标不治本的。

  •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变法只是彻底的军事变法

再者,还有赵国,赵国在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变法之后,成为了唯一能够在军事方面与秦国相提并论的国家,即使取得这样的成就,其变法意义深远而且非常具有实际效果,我们也不能够忽略它致命的弊端,那就是这只是一个彻底的军事变法,却没能够触及到赵国的行政和经济。

试问一下,一个国家军事实力的前提依靠着什么呢?除了军队作战实力之外,还有的就是它的行政制度的管理,它朝堂的实力走向,国家基本政策的支持,以及在经济方面的巨大财力支撑,没有国家在政策上面的支持,没有财力物力的支援,哪怕是一个军队的作战实力再强大又有什么作用呢?


从外部环境和变法彻底的角度,分析为何秦国能屌丝逆袭,久盛不衰

这个国家的发展永远都是头重脚轻的,只倾向于一种方面的崛起,根本就没有办法带动整个国家发展的循环,反而会让这个国家的发展变得越来越畸形,过分的倚仗军事实力的发展最终只能够拖垮一个国家其它方面的发展,这就是为什么秦国能够在经受失败之后几乎不经历喘息的阶段,就能够发动更大规模的战争,而赵国却在经历了几次失败之后,就再也爬不起来的原因。

因为赵国没有国内经济实力上的支持,也没有安稳发展的朝堂局势的支持,更没有强大的后勤物资支持,它有的只是士兵们的作战实力的提高;所以说,变法进行的彻底与否是决定最终成果的至关重要的因素,一个并不彻底的变法,一个并不能够进行良性循环的发展形势,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产生越来越大的漏洞,它所体现出来的那种强盛只不过是昙花一现。

秦国奋六世之余烈,最终保持久盛不衰

秦国强大起来后,能够一直保持大国水准,除了上述几个原因外,还与秦国君主有关, 秦国历代的国君都具有雄才大略,无论是秦孝公也好,还是秦惠文王、秦昭襄王或者后来的秦始皇,这些君主都是一代明君,都有这大智慧,而哪怕秦国经历的一些比较平庸的君主也未曾惊起什么波澜,因为一来这些君主在位的时间都比较短,比如秦孝文王在位三天,秦庄襄王也只在位三年的时间。

从外部环境和变法彻底的角度,分析为何秦国能屌丝逆袭,久盛不衰

二来,这些君主的只是比较平庸,也并不是什么昏庸无能的君主,而且在他们在位的时候,还有吕不韦这样比较有才干的能臣从旁辅佐,所以未曾对秦国的发展造成什么巨大的影响;也可以说,秦国之所以能够久盛不衰,奋六世之余烈也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除了秦国之外,其它的国家则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就比如在战国初期的魏国,在魏文侯和魏武侯之后就再难找到比较开明、比较具有雄才大略的君主了,更有甚者像魏惠王那样平庸的君主,他身边也没有能人异士的辅佐,唯一的一个庞涓还是心思比较狭小的人,又在后来与孙膑的战争当中惨死,这让魏惠王更加的无人可用,这样一个才干平庸甚至有一点昏庸的君主在位五十一年之久,可谓是长到窒息的。

这样一个国君,它对魏国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而在它的影响之下,魏国也渐渐地衰败了下去,不仅仅是形成了一种在用人方面的严宽内忌之风,在各个方面的发展之上也是停滞不前,所以魏国才会有了最终衰败的景象出现。

笔者认为,秦国之所以久盛不衰,与其强大的法律制度保障是分不开的,也就是秦国采取的变法方式是对的,秦国所采取的法治变法是后来它实行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的雏形,巩固君主的权力、革除贵族的发展对于君主权力的制约,集中整个国家的权力到君主手上,这其实是后来郡县制度的一个基础,不再分封诸侯,也不再分散国家权力,这其实是一种社会性质的变迁,而这种社会性质变迁的体现只有在商鞅变法当中有,在其它国家的变法当中都未曾体现过,所以秦国选择了法治变法也是它能成功的一大原因。

从外部环境和变法彻底的角度,分析为何秦国能屌丝逆袭,久盛不衰

综述

笔者认为,秦国之所以能够强盛起来是必然,也是偶然,它选择了在恰当的时机进行合适的变法,又有着遇到安定的外部局势的运气,同时它在变法方面又是非常的彻底和完善;再者,带领秦国进行发展的君主又比较的开明,多数君主都具有雄才大略,所以最终秦国才能够在乱世当中崛起。

秦国能够从战国时代最为弱小的国家之一,一跃成为战国时代最为强盛的国家,并且在战国后期进行合纵连横,远交近攻的统一战争,最后统一天下,成为封建时代的创造者,成为延续了2000多年的中央集权君主制度的创造者。这样的一个王朝,很多的历史学家将其作为是中国历史的正统起源,事实上,也确实是这样的,自秦朝之后,封建统治和君主集权制深入人心,中国的发展才有了最稳定的发展方式;历史文化才有了传承的模式。

虽然这个朝代并不是非常的持久,但它作为一个时代的开创者,对于中华文明的贡献是不可估量的,由它开始的历史是我们每一个华夏儿女都必须要铭记的。在历史的长河当中,无数的王朝兴起又衰落,即使到了今天,哪怕是无情的草木在纷纷扬扬的白雪当中也总有那么一片片的迎风挺立酷似它们的祖先,而我们生而为人,更是不能忘记我们的历史,也不能忘记那作为起源的王朝,或许这就是历史给予我们最深刻的思考。

参考文献:《战国策》、《史记》、《资治通鉴》、《汉书》、《吕氏春秋》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