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觀點丨城市更新:城市價值點金術

李忠觀點

李忠觀點丨城市更新:城市價值點金術

在談及城市更新時,總會有一個繞不開的話題——老城如何實現價值提升,且這一話題已經成為城市更新必須面對的核心問題。

小編整理了李忠先生關於《城市更新:城市價值點金術》的觀點。該觀點旨在從老城區價值提升的角度,提出創新思路和建議。

以下是李忠先生的觀點內容:

城市更新:城市價值點金術

任何一個城市的發展都會經歷四個階段:第一個叫膨脹階段,第二個叫應急階段,第三個叫調整結構階段,第四個叫控制發展方向階段。

李忠觀點丨城市更新:城市價值點金術

大部分的城市更新會發生在第三個調整階段,這個時候既要審視過去的問題,又要注重當下的更新。我們中國很多城市的更新期是提前到來的,像北京和上海都在控制自己的用地規模,想讓自己的用地規模達到一個零增長。我們不討論這個政策是否是正確的,但是這個政策使我國的城市更新時代提前到來了。如何做到在人口總量下降的同時經濟總量不下降呢?辦法是提高我們單位面積的含金量。那麼,我們如何找到經濟新動能,創造經濟新財富呢?

我們要做到四件事:培養新的環境、吸引新的人群、培育新的產業,從而達到積累新的財富。用老方法是解決不了新問題的。

李忠觀點丨城市更新:城市價值點金術

在這種形勢之下,我們就從科技、文化、商圈和空間這四個方面,探討怎麼創造新的價值。

N1科技迴歸都市,內城產業升級

我想說以後大家關注科技園不應該老想著到郊區去,而應該到和老城更新相結合的區域,為什麼這麼說呢?

過去每當提到老城更新的時候,我們都會提到一個詞:文創。文創已經成為一個地方的標配了。

但是,這裡我們來看一件事兒:798藝術區作為城市更新改造的一個標杆項目,它賺不賺錢?2019年7月9日,北京798藝術區最大規模的佩斯畫廊(Pace Gallery) 關門了。創辦人阿尼•格里姆徹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現在不可能在中國做畫廊生意,而且已經低迷好一陣子了。

李忠觀點丨城市更新:城市價值點金術

圖片來源:華高萊斯 1/6圖片工作室

大家可能說,你太俗了,文化的事兒怎麼能談賺錢?馬克思有一句話叫:“思想,一旦離開了利益,就會使自己出醜”。我們坐在這裡,光談情懷是沒有用的,情懷也需要靠利益來支撐。798改造了老廠區空間,植入“藝術展示” 作為產業內容,卻不能滿足城市高稅收密度需求,最終被邊緣化。現在的798每年都在不斷的虧損——根據北交所信息顯示,798公司營業利潤常年陷於虧損狀態,2016年營業利潤甚至虧損870.41萬元。改殼兒後的798藝術區並沒有為城市帶來真正的經濟價值。

備註:“‘思想’一旦離開‘利益’,就一定會使自己出醜。”(《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103頁)

李忠觀點丨城市更新:城市價值點金術

圖片來源:華高萊斯 1/6圖片工作室

讓任何一個地段發揮出與它相匹配的價值,這個事是無可厚非的。我們慢慢地會發現,將會有越來越多過去做文創的地方,現在開始做科技。

李忠觀點丨城市更新:城市價值點金術

不論是倫敦、華爾街還是波士頓,現在都在做科技的迴歸。如果大家去看看澀谷(Shibuya),它也在進行科技的迴歸。為什麼會這樣?最重要的有兩方面原因:

1、科技人群對大都市的生活越來越渴望

我們小時候讀到的科學家都是像陳景潤那樣“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不食人間煙火”。他們往往生活在偏郊區化的環境,美國硅谷那一代人也是這樣。

但其實,現在科學家非常年輕。根據2017年《第四次全國科技工作者狀況調查報告》顯示,我國科技工作者平均年齡35.9歲,其中35歲以下佔48.8%。再者,《2017年IT四大巨頭員工身體狀況排行榜》顯示,員工平均身體年齡方面,阿里巴巴員工平均年齡為32.2歲,其次是華為30.1歲,百度29.2歲,騰訊員工為28.9歲。阿里巴巴入職滿五年的員工,平均年齡只有31.6歲。他們比我們想象的都要年輕很多。而且這些年輕人不是那些打醬油的人,而是挑大樑的人。

李忠觀點丨城市更新:城市價值點金術

其實對這些科技精英來說,他們年輕人需要的環境是什麼呢?他們不再是在郊區找個安靜的地方看書,而是希望有這麼一個環境,叫做“白天講情懷,晚上講情調”,或是“白天熙熙攘攘、晚上燈光明亮”的生活。大家如果去過美國奧斯汀(Austin),就知道美國奧斯汀的第六街(Sixth Street),那裡面完全就像一個露天的迪廳一樣,因為年輕科學家就喜歡這樣的生活。

科技精英是離不開完備的城市配套的。這就是今天為什麼從硅谷回到舊金山市中心的人越來越多,而不是相反的原因。

他們回到市中心還能結成一個重要的邏輯叫“弱聯繫”。“弱聯繫”理論是美國著名社會學家馬克·格蘭諾伊特提出的,就是說,要通過和不熟悉的人交流才會產生新的知識。

李忠觀點丨城市更新:城市價值點金術

舉個典型的例子。美國研究了一種技術,叫“BrainPort”。這個技術不是中國人發明的,但是有中國人的投資。這項技術能夠讓全盲的盲人有完整的三維感覺。

盲人是視覺採集有問題,信號傳輸也有問題。這個技術是能夠通過裝置讓採集到的信號傳到大腦。但在實踐過程中發現,盲人之所以是盲人,是因為他們從視錐細胞到腦後丘傳遞的神經是有問題的。在後來的交流中,有個搞五官的專家提出,通過味蕾產生的痛覺和觸覺,也能讓大腦視覺區形成立體的感覺。現在這個技術就是視網膜搭在前面,但是裝備是放在耳朵裡,再在嘴裡含一個墊片,帶一個裝置就能讓人有完整的三維感覺。也就是說,是搞眼科的人和五官科的人共同努力,才有了這樣一種跨界技術。這就是跨界對創新的幫助,也是我們今天很多技術的一個特點。這就是弱關係。

有一個重要的理論,叫做“新地理”。它的作者是一個非常偉大的學者,叫喬爾·科特金,他寫過一本書叫《新地理》,副標題叫“數字經濟如何重塑美國地貌”。這是一個非常偉大的理論。

喬爾·科特金研究發現,在工業文明時期,哪裡靠近港口、公路、或者原材料產地,哪裡更有錢。而今天最重要的資源已經不再是自然資源,而是獲取高技能勞動力,尤其是科學家、工程師和其他專業人士的能力。我們會發現,在工業文明時期往往是“樂業帶動安居”,而在科技文明時期,是“安居帶動樂業”。

李忠觀點丨城市更新:城市價值點金術

如果研究一下底特律的衰落和美國陽光帶的崛起就會發現:

哪個地方更宜居,

知識分子就選擇在哪裡居住;

知識分子選擇在哪裡居住,

人類的智慧就會在哪裡彙集;

人類的智慧在哪裡彙集,

人類的財富最終將在哪裡匯聚。

過去城市的發展模式叫做“產-人-城”,就是每個地方叫大招商、招大商,招來很多產業,逐漸給它配宿舍,以後它會成就一個城市。今天,發展的模式則是“城-人-產”:就是先去把城市打造成一個適合知識分子居住的城市,然後城市會吸納很多優質的知識分子,從而成就這個城市的產業。因為知識經濟的本質是知識分子經濟。

李忠觀點丨城市更新:城市價值點金術

現在的美國,五大湖地區在逐漸衰落,而興起的是西部的加利福尼亞州,中部的德克薩斯州,東部的佛羅里達州,它們分別是美國經濟的第1、3、4名,這些地方的共同特點是陽光燦爛!也就是特別適宜人們居住的地方,它們構成了“陽光帶”。

備註:陽光帶(Sunbelt)是美國20世紀70年代對應“鐵鏽帶”出現的概念。美國的南部地區由於當地優質的生活環境、豐富的能源、農業資源,吸引了美國中西部大量的優質人才,進而發展起來大量的新興產業,形成了美國三大產業區之一——南部科技工業區,稱之為美國的“陽光地帶”。

李忠觀點丨城市更新:城市價值點金術

加利福尼亞,聖莫妮卡,圖片來源:華高萊斯 1/6圖片工作室

李忠觀點丨城市更新:城市價值點金術

加利福尼亞,聖莫妮卡,圖片來源:華高萊斯 1/6圖片工作室

不止美國,法國同樣如此。法國高科技的活躍地帶是藍色海岸地帶,法國第一大科技園——索菲亞科技園,不是在巴黎,而是在蔚藍海岸,因為那裡更宜居。

備註:藍色海岸產業帶,擁有法國名列前茅的生物醫藥中心,歐洲頂級的信息科技中心,130家實驗室,每年300-400個研究項目,1410億歐元的研究經費……這一產業帶已經成為法國一流的,最為活躍的產業帶。

李忠觀點丨城市更新:城市價值點金術

法國索菲亞科技園,圖片來源:華高萊斯 1/6圖片工作室

李忠觀點丨城市更新:城市價值點金術

法國索菲亞科技園,圖片來源:華高萊斯 1/6圖片工作室

這就說明宜居是可以帶動樂業的。在中國可以看到北上廣深四個大城市對樂業的帶動是非常強烈的。

還有一個趨勢更為重要,據2016年的統計年鑑顯示,深圳常住人口1100萬,在校大學生人數不足10萬;西安常住人口870萬,卻有84萬的在校大學生。但是事實上,從深圳回到西安工作的人並不多,而西安被挖到深圳去的人卻很多,所以深圳就是一個很典型的像美國陽光帶一樣的地方,城市生活對人才的吸引和“來了就是深圳人”的包容氣質,就是因為它更宜居,所以能夠“挖”很多人過去。

當下,成都、重慶、武漢、杭州等新一線城市紛紛在發力,解決人和產業的問題。比如2017年起成都出臺的本科落戶政策和武漢啟動實施的“百萬大學生留漢創業就業工程”,本身都是非常有力的政策,而且效果斐然。

以上地方的共同特點是什麼呢? 就是這些城市中理工科高校特別多。理工科高校多了,以後城市的創業能力就特別強!

2、都市也需要科技

北京副市長盧彥曾說過,什麼東西能賺錢,大家看這個數據,“產值搞到100億,首鋼用71年,聯想用了17年,而小米用了短短不到3年”,高科技才是一個極其具有暴利的邏輯。

李忠觀點丨城市更新:城市價值點金術

數據來源:Bay Area Council Economic Institute

科技創新,正在為城市創造出超越以往的巨大財富。很多城市都把振興科技作為自己經濟發展的重要動能。紐約市市長曾表態,紐約要成為二十一世紀的全球中心,科技將發揮極其重要的作用。越來越多的城市通過科技的主題來提升城市的力量。

都市與科技最完美的結合案例是“硅巷”,硅谷叫做Silicon valley,硅巷叫做Silicon Alley。

我們都知道曼哈頓區的下端是華爾街,上端是聯合國所在的中城區,中間有兩個比較發達的區域,一個是蘇荷區,一個是熨斗區。就在它們中間有個最不發達區域,那就是最初的硅巷(Silicon Alley)。硅巷的邏輯就是,在一個最不發達的地區引入很多科技,吸引很多西海岸產業園的人搬來這裡工作,然後這個地方就發展起來了,這個叫做“硅巷模式”。對比一下就會發現,硅谷是高科技郊區,相對成熟,技術性更強,注重硬件,而且能夠在硬件方面繼續領先;而硅巷是大都市的中心,更多關心的是新興趨勢,應用性更強,互聯網金融發展得尤其快。

李忠觀點丨城市更新:城市價值點金術

大家都知道美國科技第一發達的地方叫硅谷(Silicon Valley),第二發達的叫硅巷(Silicon Alley),且硅巷已經成了僅次於硅谷的全美科技增長速度最快的城市區域。這裡已經利用自己的人口優勢、投資規模優勢、商務優勢和生活環境優勢,吸引了299個科技產業,成為了一個融合金融、時尚、媒體出版等產業於一體的地方。

排在世界第三的科技區是位於倫敦東區的科技城,這是全球增長速度第三的科技園區。這個地方曾經很破舊,它離倫敦的金融城(The City)其實並不遠,就一公里,但是倫敦西區一直富貴典雅,東區一直破敗。後來有了奧林匹克的商機,他們就決定振興這個地方。

最早的振興是布萊爾首相帶動的,大約從1997年開始。那個時候《創意城市》那本書也出來了,所以他提出的是文化創意,但是一直沒有解決經濟問題。到了卡梅倫上臺,直接提出了“硅環島”的邏輯。

我剛才講過,雖說文創不能解決經濟問題,但是文創能夠解決形象問題。做文化能夠在花最少的錢的情況下,讓一個破敗的區域變得比較有趣,所以文創可以做科技的先導部分。當這裡環境變得非常好了,大量科學家和企業就開始來了。連谷歌都把它的campus搬到這裡來,每年付很高的租金。現在這裡已經聚集了很多企業和孵化機構,並且成立了六個平臺促進發展。如今這裡蓋了很多新樓,留住了很多新人。

2011年以來,有一千多家企業在這裡辦公。如果我點出紅點來,你會發現,這個範圍是非常廣的。現在這裡已經變成了硅環島、“迷你硅谷”,成為了一個沒有邊際的創新群落。

這都是科技迴歸都市的典型例子。我們中國有很多城市,其實可以走這個路。

N2都市文化地標,文化財富增值

這裡說的文化和前面說的文創不同,不是新孵化出來的文化,而是以前就有的,典雅的文化。比如倫敦西區、美國百老匯和林肯中心。

每個城市都是有文化聚集區的,比如北京的東城區;而上海以南京西路為軸,成都北路以西、鎮寧路以東分佈了相當多的主流文化園區。

這裡可以做到三件事:

1、具有自身吸金力

這種地方的發展與科技、產業不一樣,它具有很強的對沖效應。因為文化消費的值和經濟消費的值是逆相關的,往往經濟不太好的時候文化消費反而能上去。近幾年中國的經濟並不是最好,但是我們的電影票房是非常好的,尤其是我們的《戰狼2》《哪吒》等。

李忠觀點丨城市更新:城市價值點金術

2、具有很強的延伸效應

大家注意,百老匯每一美元的票房收入能帶來3美元的附加消費和4.3美元的經濟價值,而倫敦西區每一英鎊的票房收入能帶來,2英鎊的附加消費和4英鎊的經濟價值。

在倫敦西區,觀眾的票房支出是7.77英鎊,到了其他地區就只有2.75英鎊。這四英鎊的差距從哪來呢?就是劇院密度的貢獻。

只要密集了,所有的劇院都能生存,都能保證70%以上的上座率。而且還可以降低成本,因為演員可以在不同的劇場流動演出,在這家劇場演男一號,到了另外一家劇場就可以演男二號。

並且,大劇場和小劇場能夠產生一種共生關係:小劇場負責探索一些新劇目,而大劇場負責收割鈔票。

李忠觀點丨城市更新:城市價值點金術

3、帶動旅遊

這種旅遊叫做“居家旅遊”。我們每年五一、十一都會想去什麼地方玩兒,但還有一種旅遊方法,就是用不熟悉的方法使用熟悉的環境——你依然在北京,但是可以把平時沒看的戲看完。這種模式會越來越多。

我們來挖掘一下美國的百老匯這個案例。

首先這裡的種類非常齊全,觀眾是極多的。而且這裡既有低檔的又有高檔的。林肯中心是高雅的,百老匯是通俗的。百老匯和林肯中心所構成的整個區域擁有很多高素質的死忠粉。而且它做了兩件重要的事:

第一是文化的CBC。

比如北京的人經常去周圍旅遊,所以很多地方都在打造北京後花園。其實北京是可以成為旅遊吸引地的。比如一個濟南人在大明湖看了看叫本地休閒,到東北看了看叫遠距離遊歷,如果帶著孩子到北京看了場戲就叫“City Break”。

我們可以打造CBC,叫“抬起腿來就能去,去了就住一兩天”。大人可以看戲劇,小孩子看兒童劇。更重要的是,學藝術的小孩子可以來到後臺,和心目中的大神接觸,這是非常有吸引力的東西。

而且,來到這裡一定會在這裡吃東西。我們可以看到,在全紐約最好的前450家餐廳中,前十個都在百老匯大街,因為大家來到這裡一定要好好吃頓飯。更重要的是高檔酒店也能起來,因為現在中國人也接受了西方人穿晚禮服看戲劇的邏輯。你很難想象,一個穿晚禮服的淑女打扮好之後騎著摩拜單車去看戲。所以附加消費也能起來,帶動經濟價值。

第二是打造全產業鏈。

百老匯的繁榮其實是哥倫比亞大學提供了人才,硅巷提供了科技,華爾街提供了資本。

首先,天使投資人最早是從文化來的,因為戲劇是更需要天使投資的。道理非常簡單,如果我去投資一個工廠,即使投資失敗,廠房設備還在。但要是投資一個影企,你就會發現,上億元砸進去,要是演砸了,那跟你一毛錢關係都沒有!因為演員還是演員,但跟你沒關係。現在,文化和資本的結合更緊密了。

更重要的是,今天的電影和戲劇不是“拍不成才做”,而是“做不成才拍”。大量的東西都是由科技來做的。

李忠觀點丨城市更新:城市價值點金術

《星球大戰》是1977年有的第一部。當年這部電影在製作時,特效是很差的。於是喬治·盧卡斯就找到了一個人,那個人叫約翰·諾爾,做了一個公司,專門給他所有的戲進行數字化處理。後來這個公司單獨上市,它叫工業光魔。可能你不知道工業光魔,但你一定用過工業光魔做的一個軟件,這個軟件的名字叫Photoshop。Photoshop這個軟件當年就是專門給《星球大戰》做後期的。現在電影中的很多場景都是通過高科技做出來的,所以高科技公司與文化的聯繫是非常緊密的。

在這個邏輯之下,我們看,哥倫比亞大學給它提供人才,整個的產業鏈融合就變成了文化教育、文化休閒、文化科技和文化金融的共生關係。

N3商圈模式創新,商業刺激再造

今天很多大商業在電商的競爭之下已經衰落了,但留下了共同認知。比如到北京去一定要逛王府井,到上海要逛南京路。所以《羅輯思維》的羅振宇說過一句話,世界越來越破碎,而這些治癒破碎的力量就會變得越來越值錢。這力量我們稱之為共同的認知。我們來看一個非常成功的共同認知——紐約最著名的商業街第五大道。

中國人只要到美國去,是一定要到第五大道的。這裡不僅雲集了世界大牌,更重要的是,他們從很早之前就一直在不斷提高自己的共同認知,比如奧黛麗·赫本拍的《蒂芙尼的早餐》;還有蘋果旗艦店,這個建築是喬布斯親自設計的。現在有個極其重要的指標叫做“第五大道蘋果店指數”,就是每當一款新iPhone推出的時候,在這個店的前一天晚上有多少人排隊,這證明了這款iPhone手機有多受人歡迎。這個是很重要的。這就是與時俱進的邏輯,而我們的傳統商業街區往往沒有做到。

今天我們要做到與時俱進,既要強化名氣,又要引入新店。

強化名氣的第一個方面是老字號怎麼展示。我們現在很多老字號比如吳裕泰、東來順展示的都是“物”,但是我們真正應該展示的是“人”——做絕活兒的機器不稀奇,人才稀奇。過去有人做剪紙,你看了覺得很驚奇,但是今天已經有3D打印了,你看任何東西都不覺得新奇,一定要他當場剪給你看,你才驚奇。

日本有個詞叫人間國寶。人間國寶一定是非物質文化傳承人,但是非物質文化傳承人不見得能叫人間國寶。只有那些傳承人去世,絕活兒也跟著滅亡的,這樣的傳承人才能被稱為人間國寶。

李忠觀點丨城市更新:城市價值點金術

圖片來源:華高萊斯 1/6圖片工作室

因此他們做了三件事:第一,進行層層篩選,評選上人間國寶之後會給你發一張證書;第二,給予經濟扶持,讓他能獨立生存。更重要的是,第三,一定要讓小孩子去接觸一些工藝匠人,讓這些東西得到傳承,讓他們成為時尚人士,留住人氣。

第二個方面是引入一些新的業態。我們現在看到很多電商都在做實體店,最典型的是西雅圖的Amazon Go。你在這掃碼買東西,掃完了以後你什麼都不用帶走,之後會直接通過電商物流送到你家裡去。這種方式解決的是旅遊時的攜帶疲勞問題。

做得更好的是素型生活。這是阿里巴巴在成都凱德MALL做的,非常成功,開店首月貨量淨增兩倍。與Amazon Go不同的是,素型生活在完全居家的環境中擺放商品,把東西擺得非常像你的家,你看到之後會想到自己床頭缺這個東西,你就會把它給補回來,這有很強烈的暗示和誘導作用。這種店的到來是可以振興傳統老街的。

最後,還要把這個地方做的熱鬧。比如日本東京特別著名的商業街叫表參道。表參道做了非常好的夜色,不但做到建築夜色升級,還進行了酷屏升級,並且進行了夜色景觀升級。

類似這種夜色升級對拉動城市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日本格林木商業的老總說過一句話,“只有把商業做成一個好玩的地方,讓人們來玩的同時順便買些東西回家,這樣的商業才能做得起來。”所以現在的商業越來越像旅遊邏輯。

不僅夜色本身要升級,而且還要有相關的配套制度。大家要是去英國就會知道,英國2015年起做了一個事,就是把自己的地鐵運營時間向後延長。從2015年9月12日起,週末開放通宵地鐵,讓別人能夠留住這種夜生活。這是我說的商業。

N4全域空間活化,城市中心提質

在城市空間活化中,有個非常有用的手法叫做城市針灸。用得最好的城市是西班牙的巴塞羅那。

巴塞羅那雖然是歷史文化名城,但有一段時間,它的城市居住人口從24萬人下降到9萬人。在這裡我想說,城市人口不能輕易疏解,因為城市疏解人口不是一個線性規律,不是想搬兩萬出去就搬兩萬出去,可能剩下的六萬和八萬也跟著搬出去了。簡·雅各布斯寫過一本很有名的書叫《美國大城市的死與生》,她提出,“當一個城市在解決了它的秩序混亂問題之後,它下面要解決的問題一定是如何重新恢復繁榮。”

當時巴塞羅那找出了很多城市痛點,針對這些痛點進行改造,用良幣驅逐劣幣。具體來講,只要城市的角落不斷有遊客到來,那些曾經盤踞在此的流浪漢就不能為所欲為了。那麼,遊客來看什麼呢?大家都知道,巴塞羅那是高迪的故鄉。畢加索、達利、米羅這些藝術家都曾在巴塞羅那聚居。所以,巴塞羅那發揮自己的藝術優勢,在每個地方都擺上了一些真正高水平的雕塑。

李忠觀點丨城市更新:城市價值點金術

巴塞羅那北德爾公園,圖片來源:華高萊斯 1/6圖片工作室

比如說在這個叫“沉落的天空”的雕塑旁邊,女孩子們在看著書。流浪漢依然在,並沒有把他趕走。只是他不再對這個環境起控制作用了。由此,這裡的環境變得非常好。

現在的巴塞羅那到處都是著名藝術家的雕塑,形成了一張藝術地圖。只要坐上公交車或者輕軌,就可以把所有的藝術都看一遍。我就是這樣看的。

李忠觀點丨城市更新:城市價值點金術

巴塞羅那蘭布拉大街,圖片來源:華高萊斯 1/6圖片工作室

李忠觀點丨城市更新:城市價值點金術

巴塞羅那蘭布拉大街“活雕塑”,圖片來源:華高萊斯 1/6圖片工作室

所以,城市振興和藝術的結合成為了振興旅遊非常重要的方面。巴塞羅那現在又重新變回了世界十大宜居城市,而且號稱“地中海的曼哈頓”。

北京、上海、杭州這些城市也不缺藝術,我們可以把藝術作為點亮空間的手法。

以上就是李忠先生說的四個方面,這四個方面都是通過“創造新環境、吸引新人群、培育新產業、形成新財富”,從而讓老城區重新獲得黃金價值。

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及作者姓名和作品名稱。不得擅自修改、歪曲或篡改,侵權必究。我們尊重原創,也注重分享。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圖片影像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