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被德军歼灭的苏联机械化第6军实力如何?

0诗意0769


二十年代末到三十年代初,为了在战略、战役和战术各层面更有效地实施运动战,苏联花费了相当多的时间、资源和精力发展红军急需的先进理论、技术和部队。结果到1938年,红军的军事力量结构中已经拥有了相当强大的装甲力量,包括四个强有力的坦克军和数量众多的坦克旅。这些部队在战时的运用遵循的是发展成熟的“大纵深”理论。颇具讽刺意味的是,1939年11月,仅仅在德国发动毁灭性的西线闪电战之前六个月,苏联似乎放弃了对大纵深理论的投入,解散了红军刚具雏形但是极有潜力的坦克军。表面上的原因是苏联训练的坦克部队在西班牙内战中表现拙劣,而实际上是因为斯大林在三十年代后期的大清洗中剪除了大多数大纵深理论的主要支持者。德国陆军和空军在1941年春季取得的壮观的胜利-通过运用闪电战的战法出人意料地轻易摧毁了英军和法军-令苏联的政治和军事领导感到震惊和恐惧。1940和1941年,紧接着德国在西线取得的戏剧性胜利,早已对红军在1939-40年冬季苏芬战争中的惨淡表现感到不安的НКО(Народный Комиссариат Обороны/国防人民委员会)急切地试图重组红军军事力量结构,组建了大规模的新机械化军,以期在希特勒发动对苏战争之时能够对抗更富经验的德军。1941年6月22日巴巴罗莎战役开始之时,国防人民委员会正在部署29个新的机械化军,每个军包括两个坦克师和一个摩托化师,总计36,000人和1,031辆坦克。尽管从纸面上看这些大型的军令人印象深刻,但没有一个军拥有满编的坦克和其他车辆,并且从指挥和控制、训练、通讯以及后勤支持等环节来看,这些军都不适合在高强度的战役中使用、支撑甚至生存。就像一个名副其实的灾难球,在巴巴罗莎战役的头一个月,德军摧毁了红军大多数的机械化军和总共23,000辆坦克中的超过10,000辆,少数几个幸存下来的机械化军就可怜地成为了那曾经令人刮目相看的机动部队的笑柄。认识到巴巴罗莎战役的毁灭性效果之后,苏联最高统帅部在1941年8月解散了幸存的机械化军,起先代之以较小的坦克师,随后是更小的但数量更多的坦克旅和坦克营,希望他们缺乏经验的指挥官能够在战斗中更有效地指挥、控制和使用这些小型的部队。苏联最高统帅部解散红军大型坦克编制的决定尽管很正确,但却被证明是代价高昂的,因为红军的战斗力被显著地削弱而人员和物资的损失极大地增加了。经过红军1941年夏秋对德军持续不断的但最终徒劳无功的逆袭、反击和反攻以及1941-1942年冬季在莫斯科更为成功的反攻,苏联最高统帅部认识到红军缺乏一支具有足够力量的坦克和机械化部队去击败德军摩托化(装甲)部队和将战役发展到战略纵深。简单的说,1941-1942年冬季战役中红军在莫斯科附近和战线其他地段发动的进攻中所投入的执行纵深突破任务的骑兵、滑雪和空降部队向德军和苏联最高统帅部生动地展示了这些机动部队是多么的脆弱,同时也使苏联最高统帅部认识到,为使红军能够完成将来赋予它的战略任务而部署新的坦克和机械化编制的必要性。基于这些经验,苏联最高统帅部和国防委员会于1942年初开始在红军中创建新的机动部队结构,使之能够在战场上获胜并支持纵深战役。在德国的第二个主要进攻战役-蓝色战役-之前和其间,红军先后建立和部署了新的坦克军、坦克集团军和机械化军,这些部队被设计用于赋予红军实施纵深战役的能力。经过大量的实验和无数的失败之后,这一新的部队结构在斯大林格勒战役和红军1942-1943年冬季进攻中证明了它的生命力。到1943年1月1日,红军拥有了一支可怕的部队,包括2个坦克集团军、20个坦克军和8个机械化军,其任务主要是在战役层面实施机动作战;以及一系列可在战术层面支持步兵部队的坦克和机械化旅、团。在战役层面,红军的坦克集团军是其主要的装甲部队。根据条例,坦克集团军是大型的战役编制,大致相当于德国装甲军的规模但机动性较差;坦克和机械化军是战役-战术编制,规模上相当于德国装甲师和装甲掷弹兵师但摩托化步兵要少得多。到1943年初,坦克集团军被单独或作为机动集群的组成部分配属于红军的作战方面军,负责实施战役机动:在敌军防御的战役纵深发展战术突破,而后作为追击战役的矛头深入战略纵深。而此时红军的坦克和机械化军被以两个或三个组成一个集群配属于坦克集团军或者单独在方面军和诸兵种合成集团军编成内作战,其任务是通过发展战术突破和引导战役发展进入敌人的浅近战役纵深。独立坦克旅、坦克团和坦克营在红军的集团军和步兵军编成内负责提供直接的装甲支援以加强其所在步兵部队的防御和协助他们在进攻中突破敌人防御。然而,1943年初红军的集团军的相对虚弱以及德军惊人的防御力量经常迫使红军的方面军和集团军指挥官过早地投入他们的坦克集团军和坦克和机械化军以完成他们的突破任务,通常使得这些宝贵的机动部队遭受相当大的人员和武器损失。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国防人民委员会增加了红军坦克集团军、坦克和机械化军和步兵支援坦克团的数量和力量,同时急剧减少了红军中独立坦克旅和坦克营的数量。


Balloon


苏联第六机械化军属于1941年苏联红军29个机械化军的一个,在卫国战争爆发时隶属于西部特别军区(原西方面军),下辖第四和第七两个坦克师,摩托化第二十九师,军长是M.G.卡茨基列维奇少将(也翻译成哈斯奇列维奇)。该军部署在离国境线70-90公里处,是军区最重要的反击预备队,因此也是西部特别军区的六个机械化军里唯一一个满编的。



全军共计官兵32382人,1131辆坦克(满编率109.7%),242辆装甲车,162门火炮,187门迫击炮,4779台汽车,294辆拖拉机(拖曳火炮用),1042辆摩托车。相比之下,其他机械化军满编率都低的可怜,仅次于第六机械化军的第十一机械化军坦克只有40.2%的满编率,最低的第十七机械化军只有6.1%!其他装备和人员也严重不足。

苏联电影中的第六机械化军,该军装备中有一多半是这种体形较小的旧式坦克,但已经是苏军中装备最好的了

但比数量不足更糟糕的是,大多数坦克都严重落后,数量最多的是T-26和BT系列这样的薄皮轻型坦克,真正需要的T-34中型坦克和KV系列重型坦克却少之又少。第六机械化军得到了重点照顾,拥有452辆新型坦克,满编率达到82.7%。但为了保密,新坦克被严格限制训练时间,全军只有20%的新坦克乘员班组得到了“最基本的培训”。

而且由于苏联军工部门集中全力生产新式坦克,所以很多旧式坦克因缺乏零部件更换而损坏,其中29%需要大修,44%需要中修或小修。苏联坦克普遍没有配备无线电台,坦克手们很快就会知道,和平时期训练和演习时使用的信号旗语,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几乎无法准确识别。

德军占有完全制空权,机械化军的反突击完全是送人头


苏军高层指挥给机械化军带来的困扰尤其严重。第七坦克师师长S.V.博尔济洛夫少将的报告中提到,第六机械化军并没有被当成机械化部队使用,而是在不断的空袭下,零敲碎打地投入作战,完全无法抗衡德军以坦克兵、步兵和炮兵组成的小型合成战斗群。

第六机械化军军长在反击中当场牺牲


第六机械化军最后奉命和第十一机械化军、第六骑兵军攻击德国第3装甲集群(进攻路线:东普鲁士——维尔纽斯——明斯克)南侧翼,但在德国空军的打击下损失惨重,然后又进入了德军以反坦克火力部署的伏击圈,最终装备损失殆尽,只能作为步兵继续作战。

指挥混乱、后勤短缺,第六机械化军与其说是被德军消灭的,不如说是被上级坑死的。所以军区司令员巴甫洛夫大将后来被枪毙,也是为了平息众怒


根据战后的报告,第六机械化军在开赴战场时,作为后勤保障最好的一个军,也仅仅只有1至1.5个基数的76毫米炮弹,而且没有对付坦克的穿甲弹;3个基数的汽油和1个基数的柴油;在战争的最初两天里,按照混乱的命令先后开往三个不同的集结地域,由于过度机动,燃料很快耗尽,不久就动弹不得了。

耗尽弹药后,苏军坦克只能采用撞击手段


全军覆没后,直到1943年6月,才以近卫红旗摩托化步兵第三师和机械化第四十九旅为基础,组建了近卫红旗第六机械化军,并参加了上西里西亚战役、柏林战役和布拉格战役等一系列重要战役,屡建功勋。当然,这个机械化军在人员上和前者已经没有什么关系了,只是番号相同而已。


海军史研究会员


苏军机械化第6军组建于1940年7月5日,军部由原先的骑兵第3军军部改建。该机械化军下辖坦克第4师、坦克第7师(原骑兵第11师改编)、摩托化第29师(原步兵第29师)、摩托车第4团(原骑兵第6师骑兵第11团改建)、独立通信第185营、独立工兵第41营和航空兵第106大队等。1940年7月30日,该机械化军完成了组建工作,8月5日开始了作战训练。

根据苏军的作战计划,该机械化军在未来战争中主要任务是

1. 如果打退了敌军第一次进攻(当然是理想状态的),该机械化军将和机械化第13军一起协助第4集团军向维斯瓦河方向实施反突击

2. 如果敌军未等苏军完全完成战备发动进攻,该机械化军将作为西方面军的预备队部署于比亚韦斯托克地区,以防止敌军对西方面军纵深的突破

当苏德战争于1941年6月22日爆发时,该机械化军齐装满员,装备拥有由于数据来源不同,所以数字有些不一样。整个机械化军拥有1021辆坦克,其中352辆KB-1型和T-34坦克,229辆装甲车,163门迫击炮,172门火炮和编制数量80%的拖拉机。

当时整个机械化军位于比亚韦斯托克西部和西南地区,其中坦克第4师在Турчин图尔钦(比亚韦斯托克西南4公里)和Подуховный波杜霍夫尼(比亚韦斯托克南9公里);坦克第7师位于Хорощ霍罗什和Гаевники加耶夫尼基(比亚韦斯托克西南8公里)与 Нероники尼罗尼基(比亚韦斯托克以西6公里);摩托化第29师位于Супрасль苏普拉斯利(比亚韦斯托克东北)

战争爆发后,苏军西方面军左右两翼国境线被德军第2和第3装甲集群分别突破,德军试图在明斯克切断西方面军主力退路进而围歼。因此,苏军准备通过反突击阻止对方前进。右翼苏军决定使用机械化第11军和机械化第6军抗击德军第3装甲集群的攻击。

然而机械化第6军的反突击由于缺乏航空兵协同,结果在德军第2航空队强大空袭下伤亡惨重,进攻一败涂地,格罗德诺陷入敌手。在此之后,在没有炮兵和航空兵的有效支援下,机械化第11和机械化第6军依然向德军第9集团军步兵第20军阵地发动了猛烈进攻,结果损失惨重,部队在德军装甲兵打击下节节后撤,该机械化军也基本全军覆没。


荣华之武器堂


这个不好评说。 按当时资料上看,这只部队是配备齐全、训练有素、意志顽强、战无不胜的。

但是,实践出真知!大肃反运动对部队的破坏是及其严重的,高级军官被清洗,新提拔的军官能力不足,训练、备战准备不充分。日常工作唯唯诺诺,凡事都要请示上级,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战争一起,乱作一团。


祥云6423


二战前苏军的整个机械化部队水平都不是很高。这个师的水平也不怎么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