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 > 你问我答

Q:有说法认为气溶胶传播可能也是新冠肺炎的传播途径之一,能否介绍下气溶胶传播的传播路径?A:目前,新型冠状病毒主要的传播途径还是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气溶胶和粪—口等传播途径尚待进一步明确。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病例多可以追踪到与确... 更多>

Q:空气中是否有新型冠状病毒?能否开窗通风?在工作、生活中应该如何保护自己?A:新型冠状病毒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而飞沫传播距离很短,一般在1-2米内,不会在空气中长期漂浮。因此,要注意呼吸道礼仪:咳嗽、打喷嚏要转身、扭脸躲开别... 更多>

Q:农产品在运输、售卖等过程中是否有附着新型冠状病毒的可能?农产品买回家后应该如何处理才能放心食用?A:病毒通过飞沫、直接接触等方式污染到蔬菜、肉和水果的几率很低。 蔬菜、肉、水果买回家后先用流水清洗。建议新鲜蔬菜、水果不要放置太久再吃,暂时不... 更多>

Q:生活环境应该如何消毒?A:新型冠状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30分钟、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都可以有效灭活病毒。但是现在有的地方比如车辆进小区或单... 更多>

Q:当前很多密切接触者和接受医学观察的人员不能确定自己是否受到感染,心理压力很大。另外,随着返程高峰的到来和工作的逐渐恢复,很多人都需要外出并感到焦虑,担心自己受到感染,怎样才能舒缓大家紧张的情绪?A:密切接触者的心理压力往往来自对疫情和对自己健康情况的过度关注,而且往往容易关注负面信息。因此,缓解心理压力很重要的三个方面:一是关注积极信息,特... 更多>

Q:疫情发生后,很多人可能是因为紧张产生一些比较焦虑的行为,比如老是怀疑自己是不是感染病毒了,不断量体温,甚至失眠,或者总是关注转发比较负面的信息,这种情况如何进行心理应对?A:三大调整原则:一是全面观察自己的情况;二是用心倾听主流的声音;三是保持与家人及外界的联系。具体做法如下:1.每天适度关注疫情和了解防护知识,最好安... 更多>

Q:现在学校推迟开学了,孩子在家作息的时间黑白颠倒了怎么办?开学前该怎么调整?随着假期的延长,有些人采取喝酒、打网络游戏的方法去打发时间、缓解情绪,这样的方法有效吗?A:学校推迟开学,家长和孩子相处的时间增加了。对学龄前的孩子,家长的陪伴很重要。可以跟孩子一起设计一些互动的小游戏。如果孩子对疫情好奇并提问,家长应... 更多>

Q:有慢性病或者精神障碍的患者要定期去医院进行复查和拿药,但现在在这种情况下,一想到去医院可能就会觉得非常焦虑,请问对于这些患者应该怎么办?有一些已经有了焦虑症或者抑郁症的患者,因为疫情可能会进一步加剧他的紧张情绪,导致病情加重,这种情况下应该如何应对?A:一、有慢性病的患者,需要规律服用治疗药物,不要自己擅自调整用药,以免病情波动或反复;二、到医院取药是安全的。一方面,做好自身防护,戴好口罩,保持... 更多>

Q:复工之后,售货员、地铁的工作者、媒体人员等特殊人群,可能面对的风险要比普通群众更高一点,对于这样的人群来说,有没有什么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A:广大环卫工人、公交车司乘人员、出租车司机、地铁、机场,包括海关的安检检疫人员、售货员、餐厅服务人员、武警、交警、安保人员,还有媒体记者和快递人员... 更多>

Q:随着返城潮的来临,大量农村务工人员返城,针对这些人员,他们是否需要隔离?建筑工地、工厂也是人员聚集区,有没有一些特殊的防护措施?A:一是用工单位要根据各地政府的要求配合疫情防控工作,做好疫情防控。用工单位要制定预案,要建立疫情防控的组织领导体系,并且指定专人负责。农村务工人员... 更多>

Q:新型冠状病毒主要的传播途径是什么?A:目前,新型冠状病毒主要的传播途径还是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气溶胶和粪—口等传播途径尚待进一步明确。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病例多可以追踪到与确... 更多>

Q:什么是气溶胶传播?A:气溶胶传播是指飞沫在空气悬浮过程中失去水分而剩下的蛋白质和病原体组成的核,形成飞沫核,可以通过气溶胶的形式漂浮至远处,造成远距离的传播。目前尚没... 更多>

Q:空气中是否有新型冠状病毒?还能开窗通风吗?A:新型冠状病毒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而飞沫传播距离很短,不会在空气中长期漂浮。从这个角度讲,在日常通风环境下,空气中一般不会有新型冠状病毒。所以建... 更多>

Q:按照现在的防护手段比如戴口罩,能否有效防止气溶胶传播?A:新冠肺炎目前还是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的疾病,在某些特殊的条件下才可能发生气溶胶传播,例如进行临床气管插管等专业医疗操作时。如果是在常规临床... 更多>

Q:如果小区里有了确诊病例,或者楼里有隔离的人,传染的风险有多大?A: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被确诊后,会在定点医院接受隔离治疗。病例的密切接触者会按照有关要求进行隔离医学观察,确诊病例家中及小区公共区域将进行清洁消毒... 更多>

Q:医护人员乘坐交通工具、回家会不会把病毒带出来?A:从科学角度来说,即使是在隔离病房工作的医护人员也都是按照要求,经过科学防护才进入病房开展工作的。经过正确的消毒防护措施和院感防控手段,医护人员离... 更多>

Q:什么是粪口传播?A:目前新型冠状病毒主要传播途径为经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所谓的粪口传播,是指患者粪便污染了食物、水等,然后进入人体消化道感染人。“病从口入”,... 更多>

Q:出门必须戴手套吗?A:如果外出不能满足流动水洗手或使用免洗手消毒剂条件,外出可戴手套(不露手指的手套均可,同时注意保持手套干燥),脱下手套后注意手部清洁,并及时清洗手... 更多>

Q:火车站、机场过安检等需要取下口罩,这种密集场合取下口罩会被传染吗?A:火车站、机场过安检等短暂取下口罩,一般不会被传染。在取下口罩时,建议与前面人保持一定的距离,比如1米以上,注意避免与其他人正面相对。面部识别结束后... 更多>

Q:已经有地方出现了因为没带口罩,50秒或者15秒内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案例,请问病毒的传播途径究竟是什么?A:这种情况是否会感染,关键在于和病人的距离以及是否采取了防护措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传播主要是通过飞沫传播,呼吸、讲话、咳嗽、打喷嚏都能产生飞沫。... 更多>

Q:口罩可以重复使用吗?A:这个问题应根据具体情况分析,如果是独处,没有与外人密切接触,可以不戴口罩。比如一家人健健康康宅在家里、在自己的私家车上,或者单独在户外,比如小区... 更多>

Q:《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中为什么增加轻症病例?有什么意义?A:随着检测能力的提高,最新发现有一部分新冠肺炎患者表现比较轻,有发热,有中低热、轻微乏力,偶尔有干咳,病程史中没有肺炎,但是仍然具有传染性。在诊断... 更多>

Q:《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指南明确无症状感染者也有可能成为传染源,现在返程高峰即将到来,通过这种现有的体温筛查的措施很难识别出无症状感染者,请问有没有更多的管理措施?A:目前确实发现了这样的情况,从目前发现的无症状感染者来说,主要是和病人密切接触者,家庭成员发生得更多一点。这种病人本身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比如发热... 更多>

Q:有媒体报道称,越光滑的表面病毒存活的时间越长,在乘坐交通工具或电梯时,双手难免碰到这些光滑的把手或是电梯按钮,这种情况下应该怎么办?一些小区里电梯间里放了一些面巾纸,希望乘客可以用面巾纸按电梯,这种方法是否真的有效果?A:实际上干净光滑的表面微生物是不容易存活的,病毒是在一些阴暗、潮湿,比较脏的地方存活的时间更长。这些天都在说电梯的按钮、门把手风险比较高,这个风险... 更多>

Q: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难免手会碰到车门、座椅或者拉环,甚至和周围的乘客发生身体的碰触,这时候可能无法立即洗手,在这种情况下,市面上有很多消毒湿巾、消毒喷雾以及免洗的洗手液,用这些方法能不能起到很好的消毒效果呢?A:要让手干净有两种方式:一是用流动水洗手,二是擦手消毒剂。用流动水来洗手时有一些比较严格的步骤,要洗手掌、手背、指缝、手指、手指尖、大拇指、手腕。... 更多>

Q:疫情开始以后,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不断增多,确诊的人担心病情严重,无法治愈,疑似病例担心自己会被确诊,这些人的心理压力可能会阻碍他们治疗和康复。对这些人群和他们的家人,应该如何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A:获悉自己被确诊或可能被确诊,一些人会感到压力,心理受到一定冲击,调节方式可以包括自身调节、借助心理援助热线或网络调节、到专业机构就诊。大家可以通... 更多>

Q:随着很多地方延迟开工开学,有一些人还会留在家中一段时间,并且要求减少户外活动和外出,有一些人可能会出现烦燥恐慌等情绪,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缓解?A:目前,疫情防控需要尽量做到少出门、不聚会,这是有效阻断疾病传播的方式。出于对自己、对家人、对社会负责,应尽量减少不必要外出。长时间待在室内,可能... 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