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掙多少錢才是幸福?

用戶2475744018837566


一天掙多少錢才是幸福呢?碰到這樣的問題,我們該如何回答。我們先來看看大家談:

我從不知道幸福是什麼,活了快30年了,一無所有,一直都是拿著基本工資,混日子吧。

我正在上大學,基本上就是在花錢,但是我在做一些小兼職,基本上一天十幾塊吧,也不多,但是是我自己的錢,花的踏實,我也很幸福。

這個是我的驕傲,我自己創業開始的時候每天基本是0收入,現在發展好了每天的收入基本有錢,有時過萬吧。

我上大學,花的錢太多了,每天下午我都去燒烤店裡打工,一天能掙,30多吧,根本不夠一天的吃喝,唉。

我現在是學生,並肩著一個工作每天基本能掙70多塊錢吧,雖然不多但是每個月也不需要花家裡的錢,挺好的。

我有了孩子之後才發現每個月5000的工資還不夠孩子的奶粉錢,是得加把勁了,我有個家也挺幸福的。

我一個月工資3000多,對於這個四線城市裡的工薪族已經很不錯了,知足了。

每天我幹三份工,一個月能掙獎金一萬多一點,雖然累,但是一到發工資的那一天也是幸福的。

我平均每天80元左右,在三線小城市。我還是一邊帶小孩一邊掙的錢,全靠空餘時間掙的錢。我想我還是挺幸福的。錢雖然不多,但是能夠一邊帶孩子一邊工作,對我來說還是挺不錯的。

每天的工資只有100而我在北京,在北京這個城市中根本站不穩腳跟,基本每天都是饅頭加鹹菜,有的時候真想回家。

總之,我認為幸福跟你一天掙多少錢沒多大關係,關鍵是自己對生活的態度!





西南資訊一二



我孤身在外漂泊,我爸對我說的最多的話就是“你夠吃夠用就行”“你過得開心就好”。


這樣的話確實很暖人,他們不指望我出人頭地、大富大貴,也不指望我把錢拿回來貼補家用,回報他們的養育之恩,他們只希望我夠吃夠用、過得開心就好。


我現在勉強達到了他們的要求,在二線城市領著不高不低的薪水,有一份較為體面的工作,還比較清閒,有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


然而很多時候我還是覺得不幸福:每當跟人比較的時候。


是啊!有時候幸福是比較出來的,當你跟不如你的人相比、跟過去的你相比,你會覺得很幸福。不如你的人還在飽受生活的摧殘,過去的你活得捉襟見肘,而現在的你平靜恬淡、衣食無憂,還有什麼不知足的?



可是跟比你優越的人相比,就太悲慘了!

別人一畢業就月入過萬,你畢業好幾年了還在領著三四千的工資;

別人嫁的老公有房有車,你孤軍奮戰,連男朋友都沒有;

別人敷著最貴的面膜做著按摩,你素面朝天,忙得連打扮自己的時間都沒有。


這世界,無時不刻、隨時隨地都有立竿見影的比較。大到街頭的衣著打扮,小到手機裡的朋友圈、微博,我們每天都要面對形形色色的人,陷入一次又一次的比較之中。


“人比人,氣死人!”一旦陷入與人比較的漩渦之中,幸福感就會一跌再跌,跌得你覺得自己是這世上最可憐的人,周圍所有人都瞧不起你。自卑感、挫敗感、痛苦感,襲上心來,簡直連活下去的勇氣都沒有了!



可是,回頭一想:這樣的比較有意義嗎?


莫泊桑的小說《項鍊》中,小公務員的妻子瑪蒂爾德為參加一次晚會,向朋友借了一串鑽石項鍊,來炫耀自己的美麗。不料,項鍊在回家途中不慎丟失。她只得四處借錢,買了條新的項鍊還給朋友。


為了償還買項鍊欠下的債務,她和丈夫節衣縮食,為別人打短工,整整勞苦了十年。最後才知道,當年她借的只不過是一串假的鑽石項鍊。



這女人真可憐!花了十年的辛苦為自己一時的虛榮買單,到頭來,所做的一切毫無意義!

其實跟人比較,何嘗不是一種沒有意義的虛榮呢?


這世上總有人比你過得更好,每個人出生在這個世界上,家庭背景不同、教育條件不同,連相貌智力都有千差萬別,認真比較起來,只會越想越悲哀。



有人問:人要掙多少錢才會幸福?


其實幸福跟掙多少錢並沒有什麼關係。


富人有富人的活法,窮人有窮人的活法。雖然人人生而不同,但生命只有一次,只要能在這世上活下去,錢多錢少都一樣,反正這東西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但是活得幸不幸福,那就是“如魚飲水,冷暖自知”了。



孔子稱讚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一個人在富裕的時候快樂很容易,可是在貧窮的時候依然保持快樂的心態就很難,這就是孔子為什麼要稱讚顏回安貧樂道的原因。


“安貧樂道”是一種難能可貴的品質,這意味著不跟人比較、不怨天尤人、不給周圍的人傳遞負能量。


這樣活著才更容易得到幸福,因為不比較就不會有差距帶來的失落感,不抱怨就不會讓自己沉溺於痛苦,不傳遞負能量更有利於更周圍的人保持良好的人際關係。

安貧樂道,活得幸福快樂的人,誰不喜歡?


當然,“安貧樂道”不意味著安於平庸,“安貧”之後,最重要的是“樂道”。這裡的“道”,我把它理解為“愛好”“目標”“理想”。



當一個人有自己喜歡的事情做,並且樂在其中時,是非常幸福的,他不會在乎這件事以外的事物。就像顏回,他追求的是學問、真理,所以即使身在陋巷,吃著鹹菜淡粥,也過得很快樂。

所以,幸不幸福跟掙錢沒什麼關係,只是心態問題。


檸七123067


你好,大家好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你覺得自己掙多少錢才能過得幸福?10萬元?100萬元?1000萬元?還是更多?

3月7日,央視發佈《中國經濟生活大調查》,發現雖然“收入多少”與“幸福感”基本呈“正相關”,但年收入在30萬元形成一個幸福的拐點。超過30萬元的家庭隨著收入越高,幸福感逐漸下降。年收入在100萬元以上的高收入群體幸福感低於8-12萬元的家庭。他們當中,感覺到“不幸福”的人群比例幾乎與低收入群體(年收入1-3萬元)相當。

從整體趨勢來看,“收入水平”“社會保障”對幸福感的影響已經不再像十年前那麼顯著,而婚姻情感的影響卻在上升。有“伴侶的人”比“單身的人”更幸福,最幸福的是“未婚有戀人”的人群。“單身人士”真的不開心,想收穫幸福,談場戀愛是個好方法。

除收入30萬元成幸福“拐點”之外,此次大調查還有另外幾大發現。

投資意願趨於穩健 保險成投資首選

中國百姓投資心態整體呈現“穩健”“保守”狀態,“保險”成為了人們投資的“香餑餑”,投資意願2017年上升到了八年來的最高點。股票投資意願基本與去年相當,略有上升,並且是近六年來的相對高位。

購房意願持續下降 租售並舉時代來臨

租賃正在成為一種城市居住方式。過去三年,百姓購房意願持續下降,將近8成的年輕受訪者表示,如果租的房子品質足夠好,或者租期足夠穩定的話,願意一直租房。

小城最溫暖 幸福感“十項全能”

從收入狀況到食品安全,從住房條件到交通出行,大調查列出的10個選項,地級市全面超越直轄市和省會城市。“小城”居民不僅幸福感強,對未來也更充滿信心。有56.73%的地級市受訪者認為他們的收入將會增加,遠超過大城市。


廣東小湧


幸福是什麼?幸福是人的慾望得到滿足後的快樂與喜悅。可以從物質和精神兩個方面來獲得。

有錢可以滿足物質的需求,自然可以獲得幸福感。具體用一天掙多少錢來量化幸福似乎有點牽強。商品要名牌標價,固定價值,其中客觀成分是主導因素,但對於主觀因素為主導的某種感覺卻不太好用數量去衡量。就一般情況而言,自然是越多越好,多多益善。

當然,如果從目前一個人所處的環境,每天需求的實際情況,能達到個人幸福標準底線的話,還是可以用一天掙多少錢來簡單量化的。比如,生活在四線城市,有車有房,由於物價相對較低,正常三口或四口之家一個月的消費在三千到四千元左右,具體到一天的花銷基本也就是一百多元吧。這樣來看,一天收入只要不低於二百元就應該算幸福了。不過生活中人際交往或者購買一些大件物品等不同情況,有時會有大額支出,所以必要的儲備是不可少的,加上這一塊,平均一天至少就要收入三百元了。對於在其它一二三線大城市裡,收支水平肯定會高出很多啦!

幸福與否,確實與錢的多少有很大關係,但也不能忽略了精神方面的因素。像家庭和睦,夫妻恩愛,鄰里融洽等等都是生活幸福的一部分。不愁吃喝,有一定的經濟支付能力,每天笑口常開,心情愉悅,應該才算是真的幸福吧!


一絲垂綸


本來想說幸福和錢沒關係,為了回答這個問題,仔細的量化了一下,幸福和錢有很大關係……就我而言一天掙2000才能幸福。但這個也不代表我一天掙不到2000就不幸福了,因為幸福感還可以從其他地方獲取。

每天掙2000,一個月60000。每個月減去家裡的固定支出25000,存20000,還有15000自由支配.......這樣計算似乎看起來有詩有遠方也有牛排和麵包...應該算幸福了。😄😄😄😄


每日美文美句


你理想的幸福生活是什麼樣的?

住別墅大平層,開超跑豪車,一日三餐山珍海味,一年四季想去哪去哪?

很多人都覺得,越有錢越幸福,擁有越多越幸福。

但真的是那樣嗎?

一位日本單身小姐姐,在ins上分享了她的生活日常,簡單樸素,卻引發圍觀網友紛紛感慨:這就是我夢寐以求的理想生活。

01

她並沒有面朝大海的豪宅,只有一間25平米的公寓。

房間雖小,但乾淨整潔,佈置得溫馨舒適。

每一個角落,都是被精心打理呵護的樣子。

每天下班回來,目之所及,都是一片賞心悅目,工作的疲憊一會一瞬間被治癒吧。

大房子有大房子的開闊,小房間有小房間的精緻,如果不能擁有大房子,那就用心對待自己的小小居室。

時不時給家裡換一換鮮花,讓整個房間都是淡淡的花香。

一個人的生活也要有儀式感,最有儀式感的事情應該是好好吃飯。

不管再忙,每天都要給自己設計搭配好健康又營養的晚餐。

愛生活,愛自己,從好好吃飯善待自己的身體開始。

飯菜上桌,打開“下飯”視頻,一邊吃一邊看,這大概是每個單身女孩一天中最放鬆最治癒的時刻了吧?

這樣的小房間,就像是忙碌都市生活中的一方世外桃源。

在這裡,沒有壓力,沒有焦慮,只有放鬆。

雖然這個小姐姐擁有的並不多,但是每天都過得簡單又充實——這才是都市上班族真正想要的生活吧?

02

這位小姐姐的生活,讓我想到前段時間看的一部日劇《凪的新生活》。

跟去年的《無法成為野獸的我們》一樣,《凪的新生活》的女主大島也是一個無法拒絕別人的老好人社畜。

特別擅長察言觀色,因為害怕破壞氣氛,所以總是壓抑自己的真實想法,順從別人的意思。

明明是社交恐懼症,討厭社交,但又怕顯得自己不合群,所以總是混在聚會中,努力說著:我懂我懂。

但是她這樣委曲求全的討好,周圍人不但不領情,反而覺得她沒個性,只把她當做免費的外包工人。

就連同居男友,也揹著她在同事們面前貶低她。

大病一場後,大島終於厭倦了這樣壓抑的都市生活,她決定逃走。

辭了職,剪了發,註銷了所有的社交賬號。

一個揹包,一輛單車,她一個人從城市到了偏遠的鄉下,想要重新來過。

03

在鄉下,她過了一段雖然貧窮但是快樂的生活。

因為暫時沒有工作,銀行卡里餘額也不多,只能儘可能的節約,所以蔬菜自己種;

撿了別人不要的風扇,自己刷成金黃色,房間裡就有了“盛開的向日葵”,好治癒;

想吃夏日流水面,就砍竹子,自己在家做,別有一番風味;

沒有錢去健身房,把塑料袋當毽子也可以踢得樂此不彼。

也終於學會了拒絕別人,表達自己真實的想法。

雖然沒有錢,這樣簡單卻真實的生活,比之前在職場察言觀色委曲求全幸福太多了!

所以有沒有錢,真的不能跟是否幸福掛鉤。

有錢有有錢的煩惱,人心不足蛇吞象,賺10萬想要20萬,賺20萬還想要30萬,慾望無窮,到底賺多少錢才算夠呢?

幸福是內心裡的寧靜,精神上的充實,每一天都在自己掌控的自由。

以上實例都在證明:不是一定要有很多錢才可以,我們理想的幸福生活,其實並不貴


姜峰中國


【一天掙多少錢才是幸福】其實,這個幸福,取決於你自己對幸福這個標準的認知,以及自己你對生活、掙錢的態度。有時候吧,你覺得今天掙的多,但你感覺到不快樂,事事不順心;又有些時候吧,明明沒掙錢,但你就是覺得很值得,心情愉悅。這就是用掙錢來衡量幸福的患得患失之處。

所以,錢是必須要掙的,如今這種社會現實就擺在眼前,你沒錢寸步難行啊,沒錢生活怎麼過?沒生活都生活不了了,那就太難了,沒錢是萬萬不能的。需要錢來,提升生活質量水平,需要錢來提高幸福指數。

為了自己和自己的家庭能夠幸福,要多掙錢,但也要在掙錢的過程中,學會享受自我,學會釋放自我,得到錢,得到快樂,實現人生價值。更多的時候,當你努力的朝某一個方向靠近的時,很多你意想不到的驚喜也在靠近你。

每個人的人生信仰不同,人生幸福標準不一樣,所以在這過程當中,幸福是沒有統一標準的,因為每個人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對幸福的理解也就不同。要想得到幸福,就必須珍惜你所擁有的,用滿足的心態來看待現在的生活。但是現在許多人都不懂得珍惜自己正在擁有的,卻把別人的東西視為珍寶。在他們看來,得不到的就是好的,他們的心常常隨著貪婪的目光而移動,暈頭轉向地跟著人家跑,而丟掉自己擁有的非常珍貴的東西。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每個人的幸福都是不一樣的,所以不應該拿別人的幸福做參照物。別人的幸福生活未必是自己想要的。放棄了自我,去追求別人的幸福生活,就會偏離自己的人生軌道。

幸福雖然沒有一個標準的答案,但幸福始終跟隨在每個人的左右,如果你能珍惜身邊的人和物,用心感受幸福,幸福就會蹦到你的面前。


吳用書生


除非你就是以掙錢為樂趣,喜歡玩金錢遊戲才會覺得掙錢是幸福的。掙多少錢才能幸福這取決你的掙錢方式:1 作為僱員為別人打工。2 作為自由職業者為自己打工。3 作為boss有自己的賺錢系統,由系統幫你賺錢。4 作為專業的投資者,投資那些有成熟運行系統的企業。

如果你以方式1賺錢,那麼你賺多少錢都不夠,因為你的現金流依賴你自己,如果你不工作了,現金流斷流,而當今的物價飛漲,你的儲蓄也很難維持你“退休”後的生活。除非你賺錢的時候買了很多資產(包括房產,股票資產等),這些資產會幫你產生現金流。你有足夠的資產,這些資產可以幫你源源不斷的產生現金流時,那麼你就可以不去工作而坐享其成了。

如果你以方式2賺錢,通方式1一樣,永遠都不夠。雖然你不依賴任何人,但是你的賺錢系統確實強依賴你的。一旦你不工作,你的系統就不會工作。你的現金流同樣會斷流。

如果你以方式3賺錢,那恭喜你,你幾乎可以從廣大工作平民的老鼠賽跑中逃離了。因為有現成的系統為你賺錢,即使你出去度假,你的系統也會幫你工作。因為它是個完善的系統,有著自己賺錢運行的能力。你所做的只是做決策,你做好決策後,離開系統一段時間,系統照樣給你賺錢。

如果你是以方式4賺錢,那麼你就真正意義上可以不用工作了。你有足夠的資產,你的這些資產會幫你工作。即使你不在人世,這些資產也會幫你子孫繼續工作,不斷的為他們獲得現金流。

所以,掙多少錢才是幸福?當你的錢完全可以變成為你獲得現金流的資產時,你完全可以陪自己的家人開開心心的生活,你完全可以放飛自我出去旅行,這時候你賺的錢的數量就是你要獲得的答案。否則一味的這麼怨天尤人的問,那是很難幸福的。

祝生活愉快!


不理不理左衛門


咱先不談有錢人的生活是否快樂,因為他們的快樂你沒有錢的時候體會不到,也就談談沒錢人的幸福,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三餐按時吃,粗茶淡飯足矣,偶爾下個館子,吹個牛,拉拉家常,飲一壺濁酒,話古今內外奇聞。

在家有熱茶,熱飯,有婆娘倆句嘮叨,熱炕頭,溫馨小窩,足矣!



一民家


在這個時代,似乎賺更多的錢與更高的幸福感間有很高的相關係數:無論是文科還是理科,無論是高考狀元還是普通學生,財經類院校和專業都是備受青睞的對象。“錢途”似乎與“前途”畫上了等號。

在2016年36位高考狀元中,選擇經濟類和管理類專業的比例高達94.4%

大多數選擇財經類專業的學子肯定都有著 “賺錢” 的考慮,這也是每個人早晚都會面對的問題。而我們所更關心的是:賺錢到底能不能讓人獲得幸福?有多少錢才能算是“幸福”?怎麼花錢才能更幸福?

今天讓我們來聊聊心理學中關於“錢”和“幸福”的研究。

1.財富 Wealth

在個人層面上,正如我們所知道的,財富的確可以帶來很多好處(Diener& Biswas-Diener, 2008, 2009),例如,相比起窮人來說,富人

更健康和長壽

更不可能輟學或遭到暴力犯罪

同樣的罪甚至判得更輕

在大多數社會中,有更多錢的人有更高的社會地位和成就,能做更多的事。

——但這是否意味著有錢就更幸福呢?

是,也不是。

2.國民財富 National Wealth

如果從國家層面上比較幸福感,我們可以發現一個比較明顯的趨勢

(Myers, 2000)

縱軸代表國民的主觀幸福指數,橫軸為1991年各個國家的人均GNP(國民生產總值)。

發達國家,如美國、英國、挪威等,較經濟不太發達的發展中國家,如印度、拉脫維亞等來說,幸福指數的排名相對更靠前。

(有趣的是,亞洲地區的生活滿意度水平在世界上相對較低,這可能是因為,由於文化影響,我們不願展示出自己比別人更幸福。)

我們知道(Diener,2000):

國家富裕程度和國民生活滿意度間存在很大的正相關關係(r=0.5~0.7)。

在貧窮國家,財富與幸福的相關性要明顯更高(比如,財富與幸福的相關係數在美國,大約為0.2,而在加爾各答的貧困地區卻為約0.45)。

因此,住在一個相對富裕的環境裡的人的確可能更幸福一些。

不過,在比較富裕的國家中,財富與幸福的關係是比較有趣的。

3.收入 Income

儘管財富能帶來很多顯而易見的好處,但很多研究一致地發現:在富裕的工業化國家,如美國和英國,財富與幸福感間的相關係數很小(r<0.2)。在經濟發達國家,過去幾十年的經濟增長並未伴隨著幸福感的提高。

橫軸為時間,左邊的縱軸為美國人均年收入(以1995年的美元計算),右邊的縱軸為“非常幸福的人的比例”,的適應不會停止。

在美國,這個臨界點大約是年收入7.5萬美元(2009年),在中國,根據央視2014年的調查,有研究者估計幸福臨界點應該在年收入20萬元以內,也有近期的研究發現人均GDP與幸福呈倒U曲線,人均GDP在45000元左右的城市幸福水平最高(清華幸福科技實驗室,2017)。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個體的幸福水平也有很大差異,這個數字只是統計上的平均值,並不是說低於這個數字就一定不幸福,也不是說高於這個數字就一定幸福。

也就是說,只看數字也是不夠的。

6.幸福 Happiness

還有研究表明,以不同的方式花錢,獲得的幸福感也是不同的(Dunn, Gilbert & Wilson, 2011):與其僅僅花錢用於自身的物質享受,將錢花在幫助他人,或者購買更多微小的快樂經驗(用村上春樹的話來說,就是創造”小確幸”)之上,更能讓人獲得幸福感。

關於幸福的研究發現,我們在生活中所從事的活動,遠比境況對幸福的影響要大得多(比例達到4:1)(Lyubomirsky, 2010)。也就是說,比起我們的環境如何,我們所行之事才是我們愉悅和意義感的重要來源。

畢竟,錢只是工具。如何使用它,也許才是我們真正應該思考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