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挣多少钱才是幸福?

用户2475744018837566


一天挣多少钱才是幸福呢?碰到这样的问题,我们该如何回答。我们先来看看大家谈:

我从不知道幸福是什么,活了快30年了,一无所有,一直都是拿着基本工资,混日子吧。

我正在上大学,基本上就是在花钱,但是我在做一些小兼职,基本上一天十几块吧,也不多,但是是我自己的钱,花的踏实,我也很幸福。

这个是我的骄傲,我自己创业开始的时候每天基本是0收入,现在发展好了每天的收入基本有钱,有时过万吧。

我上大学,花的钱太多了,每天下午我都去烧烤店里打工,一天能挣,30多吧,根本不够一天的吃喝,唉。

我现在是学生,并肩着一个工作每天基本能挣70多块钱吧,虽然不多但是每个月也不需要花家里的钱,挺好的。

我有了孩子之后才发现每个月5000的工资还不够孩子的奶粉钱,是得加把劲了,我有个家也挺幸福的。

我一个月工资3000多,对于这个四线城市里的工薪族已经很不错了,知足了。

每天我干三份工,一个月能挣奖金一万多一点,虽然累,但是一到发工资的那一天也是幸福的。

我平均每天80元左右,在三线小城市。我还是一边带小孩一边挣的钱,全靠空余时间挣的钱。我想我还是挺幸福的。钱虽然不多,但是能够一边带孩子一边工作,对我来说还是挺不错的。

每天的工资只有100而我在北京,在北京这个城市中根本站不稳脚跟,基本每天都是馒头加咸菜,有的时候真想回家。

总之,我认为幸福跟你一天挣多少钱没多大关系,关键是自己对生活的态度!





西南资讯一二



我孤身在外漂泊,我爸对我说的最多的话就是“你够吃够用就行”“你过得开心就好”。


这样的话确实很暖人,他们不指望我出人头地、大富大贵,也不指望我把钱拿回来贴补家用,回报他们的养育之恩,他们只希望我够吃够用、过得开心就好。


我现在勉强达到了他们的要求,在二线城市领着不高不低的薪水,有一份较为体面的工作,还比较清闲,有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


然而很多时候我还是觉得不幸福:每当跟人比较的时候。


是啊!有时候幸福是比较出来的,当你跟不如你的人相比、跟过去的你相比,你会觉得很幸福。不如你的人还在饱受生活的摧残,过去的你活得捉襟见肘,而现在的你平静恬淡、衣食无忧,还有什么不知足的?



可是跟比你优越的人相比,就太悲惨了!

别人一毕业就月入过万,你毕业好几年了还在领着三四千的工资;

别人嫁的老公有房有车,你孤军奋战,连男朋友都没有;

别人敷着最贵的面膜做着按摩,你素面朝天,忙得连打扮自己的时间都没有。


这世界,无时不刻、随时随地都有立竿见影的比较。大到街头的衣着打扮,小到手机里的朋友圈、微博,我们每天都要面对形形色色的人,陷入一次又一次的比较之中。


“人比人,气死人!”一旦陷入与人比较的漩涡之中,幸福感就会一跌再跌,跌得你觉得自己是这世上最可怜的人,周围所有人都瞧不起你。自卑感、挫败感、痛苦感,袭上心来,简直连活下去的勇气都没有了!



可是,回头一想:这样的比较有意义吗?


莫泊桑的小说《项链》中,小公务员的妻子玛蒂尔德为参加一次晚会,向朋友借了一串钻石项链,来炫耀自己的美丽。不料,项链在回家途中不慎丢失。她只得四处借钱,买了条新的项链还给朋友。


为了偿还买项链欠下的债务,她和丈夫节衣缩食,为别人打短工,整整劳苦了十年。最后才知道,当年她借的只不过是一串假的钻石项链。



这女人真可怜!花了十年的辛苦为自己一时的虚荣买单,到头来,所做的一切毫无意义!

其实跟人比较,何尝不是一种没有意义的虚荣呢?


这世上总有人比你过得更好,每个人出生在这个世界上,家庭背景不同、教育条件不同,连相貌智力都有千差万别,认真比较起来,只会越想越悲哀。



有人问:人要挣多少钱才会幸福?


其实幸福跟挣多少钱并没有什么关系。


富人有富人的活法,穷人有穷人的活法。虽然人人生而不同,但生命只有一次,只要能在这世上活下去,钱多钱少都一样,反正这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但是活得幸不幸福,那就是“如鱼饮水,冷暖自知”了。



孔子称赞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一个人在富裕的时候快乐很容易,可是在贫穷的时候依然保持快乐的心态就很难,这就是孔子为什么要称赞颜回安贫乐道的原因。


“安贫乐道”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这意味着不跟人比较、不怨天尤人、不给周围的人传递负能量。


这样活着才更容易得到幸福,因为不比较就不会有差距带来的失落感,不抱怨就不会让自己沉溺于痛苦,不传递负能量更有利于更周围的人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安贫乐道,活得幸福快乐的人,谁不喜欢?


当然,“安贫乐道”不意味着安于平庸,“安贫”之后,最重要的是“乐道”。这里的“道”,我把它理解为“爱好”“目标”“理想”。



当一个人有自己喜欢的事情做,并且乐在其中时,是非常幸福的,他不会在乎这件事以外的事物。就像颜回,他追求的是学问、真理,所以即使身在陋巷,吃着咸菜淡粥,也过得很快乐。

所以,幸不幸福跟挣钱没什么关系,只是心态问题。


柠七123067


你好,大家好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你觉得自己挣多少钱才能过得幸福?10万元?100万元?1000万元?还是更多?

3月7日,央视发布《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发现虽然“收入多少”与“幸福感”基本呈“正相关”,但年收入在30万元形成一个幸福的拐点。超过30万元的家庭随着收入越高,幸福感逐渐下降。年收入在100万元以上的高收入群体幸福感低于8-12万元的家庭。他们当中,感觉到“不幸福”的人群比例几乎与低收入群体(年收入1-3万元)相当。

从整体趋势来看,“收入水平”“社会保障”对幸福感的影响已经不再像十年前那么显著,而婚姻情感的影响却在上升。有“伴侣的人”比“单身的人”更幸福,最幸福的是“未婚有恋人”的人群。“单身人士”真的不开心,想收获幸福,谈场恋爱是个好方法。

除收入30万元成幸福“拐点”之外,此次大调查还有另外几大发现。

投资意愿趋于稳健 保险成投资首选

中国百姓投资心态整体呈现“稳健”“保守”状态,“保险”成为了人们投资的“香饽饽”,投资意愿2017年上升到了八年来的最高点。股票投资意愿基本与去年相当,略有上升,并且是近六年来的相对高位。

购房意愿持续下降 租售并举时代来临

租赁正在成为一种城市居住方式。过去三年,百姓购房意愿持续下降,将近8成的年轻受访者表示,如果租的房子品质足够好,或者租期足够稳定的话,愿意一直租房。

小城最温暖 幸福感“十项全能”

从收入状况到食品安全,从住房条件到交通出行,大调查列出的10个选项,地级市全面超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小城”居民不仅幸福感强,对未来也更充满信心。有56.73%的地级市受访者认为他们的收入将会增加,远超过大城市。


广东小涌


幸福是什么?幸福是人的欲望得到满足后的快乐与喜悦。可以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来获得。

有钱可以满足物质的需求,自然可以获得幸福感。具体用一天挣多少钱来量化幸福似乎有点牵强。商品要名牌标价,固定价值,其中客观成分是主导因素,但对于主观因素为主导的某种感觉却不太好用数量去衡量。就一般情况而言,自然是越多越好,多多益善。

当然,如果从目前一个人所处的环境,每天需求的实际情况,能达到个人幸福标准底线的话,还是可以用一天挣多少钱来简单量化的。比如,生活在四线城市,有车有房,由于物价相对较低,正常三口或四口之家一个月的消费在三千到四千元左右,具体到一天的花销基本也就是一百多元吧。这样来看,一天收入只要不低于二百元就应该算幸福了。不过生活中人际交往或者购买一些大件物品等不同情况,有时会有大额支出,所以必要的储备是不可少的,加上这一块,平均一天至少就要收入三百元了。对于在其它一二三线大城市里,收支水平肯定会高出很多啦!

幸福与否,确实与钱的多少有很大关系,但也不能忽略了精神方面的因素。像家庭和睦,夫妻恩爱,邻里融洽等等都是生活幸福的一部分。不愁吃喝,有一定的经济支付能力,每天笑口常开,心情愉悦,应该才算是真的幸福吧!


一丝垂纶


本来想说幸福和钱没关系,为了回答这个问题,仔细的量化了一下,幸福和钱有很大关系……就我而言一天挣2000才能幸福。但这个也不代表我一天挣不到2000就不幸福了,因为幸福感还可以从其他地方获取。

每天挣2000,一个月60000。每个月减去家里的固定支出25000,存20000,还有15000自由支配.......这样计算似乎看起来有诗有远方也有牛排和面包...应该算幸福了。😄😄😄😄


每日美文美句


你理想的幸福生活是什么样的?

住别墅大平层,开超跑豪车,一日三餐山珍海味,一年四季想去哪去哪?

很多人都觉得,越有钱越幸福,拥有越多越幸福。

但真的是那样吗?

一位日本单身小姐姐,在ins上分享了她的生活日常,简单朴素,却引发围观网友纷纷感慨:这就是我梦寐以求的理想生活。

01

她并没有面朝大海的豪宅,只有一间25平米的公寓。

房间虽小,但干净整洁,布置得温馨舒适。

每一个角落,都是被精心打理呵护的样子。

每天下班回来,目之所及,都是一片赏心悦目,工作的疲惫一会一瞬间被治愈吧。

大房子有大房子的开阔,小房间有小房间的精致,如果不能拥有大房子,那就用心对待自己的小小居室。

时不时给家里换一换鲜花,让整个房间都是淡淡的花香。

一个人的生活也要有仪式感,最有仪式感的事情应该是好好吃饭。

不管再忙,每天都要给自己设计搭配好健康又营养的晚餐。

爱生活,爱自己,从好好吃饭善待自己的身体开始。

饭菜上桌,打开“下饭”视频,一边吃一边看,这大概是每个单身女孩一天中最放松最治愈的时刻了吧?

这样的小房间,就像是忙碌都市生活中的一方世外桃源。

在这里,没有压力,没有焦虑,只有放松。

虽然这个小姐姐拥有的并不多,但是每天都过得简单又充实——这才是都市上班族真正想要的生活吧?

02

这位小姐姐的生活,让我想到前段时间看的一部日剧《凪的新生活》。

跟去年的《无法成为野兽的我们》一样,《凪的新生活》的女主大岛也是一个无法拒绝别人的老好人社畜。

特别擅长察言观色,因为害怕破坏气氛,所以总是压抑自己的真实想法,顺从别人的意思。

明明是社交恐惧症,讨厌社交,但又怕显得自己不合群,所以总是混在聚会中,努力说着:我懂我懂。

但是她这样委曲求全的讨好,周围人不但不领情,反而觉得她没个性,只把她当做免费的外包工人。

就连同居男友,也背着她在同事们面前贬低她。

大病一场后,大岛终于厌倦了这样压抑的都市生活,她决定逃走。

辞了职,剪了发,注销了所有的社交账号。

一个背包,一辆单车,她一个人从城市到了偏远的乡下,想要重新来过。

03

在乡下,她过了一段虽然贫穷但是快乐的生活。

因为暂时没有工作,银行卡里余额也不多,只能尽可能的节约,所以蔬菜自己种;

捡了别人不要的风扇,自己刷成金黄色,房间里就有了“盛开的向日葵”,好治愈;

想吃夏日流水面,就砍竹子,自己在家做,别有一番风味;

没有钱去健身房,把塑料袋当毽子也可以踢得乐此不彼。

也终于学会了拒绝别人,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

虽然没有钱,这样简单却真实的生活,比之前在职场察言观色委曲求全幸福太多了!

所以有没有钱,真的不能跟是否幸福挂钩。

有钱有有钱的烦恼,人心不足蛇吞象,赚10万想要20万,赚20万还想要30万,欲望无穷,到底赚多少钱才算够呢?

幸福是内心里的宁静,精神上的充实,每一天都在自己掌控的自由。

以上实例都在证明:不是一定要有很多钱才可以,我们理想的幸福生活,其实并不贵


姜峰中国


【一天挣多少钱才是幸福】其实,这个幸福,取决于你自己对幸福这个标准的认知,以及自己你对生活、挣钱的态度。有时候吧,你觉得今天挣的多,但你感觉到不快乐,事事不顺心;又有些时候吧,明明没挣钱,但你就是觉得很值得,心情愉悦。这就是用挣钱来衡量幸福的患得患失之处。

所以,钱是必须要挣的,如今这种社会现实就摆在眼前,你没钱寸步难行啊,没钱生活怎么过?没生活都生活不了了,那就太难了,没钱是万万不能的。需要钱来,提升生活质量水平,需要钱来提高幸福指数。

为了自己和自己的家庭能够幸福,要多挣钱,但也要在挣钱的过程中,学会享受自我,学会释放自我,得到钱,得到快乐,实现人生价值。更多的时候,当你努力的朝某一个方向靠近的时,很多你意想不到的惊喜也在靠近你。

每个人的人生信仰不同,人生幸福标准不一样,所以在这过程当中,幸福是没有统一标准的,因为每个人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对幸福的理解也就不同。要想得到幸福,就必须珍惜你所拥有的,用满足的心态来看待现在的生活。但是现在许多人都不懂得珍惜自己正在拥有的,却把别人的东西视为珍宝。在他们看来,得不到的就是好的,他们的心常常随着贪婪的目光而移动,晕头转向地跟着人家跑,而丢掉自己拥有的非常珍贵的东西。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的幸福都是不一样的,所以不应该拿别人的幸福做参照物。别人的幸福生活未必是自己想要的。放弃了自我,去追求别人的幸福生活,就会偏离自己的人生轨道。

幸福虽然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但幸福始终跟随在每个人的左右,如果你能珍惜身边的人和物,用心感受幸福,幸福就会蹦到你的面前。


吴用书生


除非你就是以挣钱为乐趣,喜欢玩金钱游戏才会觉得挣钱是幸福的。挣多少钱才能幸福这取决你的挣钱方式:1 作为雇员为别人打工。2 作为自由职业者为自己打工。3 作为boss有自己的赚钱系统,由系统帮你赚钱。4 作为专业的投资者,投资那些有成熟运行系统的企业。

如果你以方式1赚钱,那么你赚多少钱都不够,因为你的现金流依赖你自己,如果你不工作了,现金流断流,而当今的物价飞涨,你的储蓄也很难维持你“退休”后的生活。除非你赚钱的时候买了很多资产(包括房产,股票资产等),这些资产会帮你产生现金流。你有足够的资产,这些资产可以帮你源源不断的产生现金流时,那么你就可以不去工作而坐享其成了。

如果你以方式2赚钱,通方式1一样,永远都不够。虽然你不依赖任何人,但是你的赚钱系统确实强依赖你的。一旦你不工作,你的系统就不会工作。你的现金流同样会断流。

如果你以方式3赚钱,那恭喜你,你几乎可以从广大工作平民的老鼠赛跑中逃离了。因为有现成的系统为你赚钱,即使你出去度假,你的系统也会帮你工作。因为它是个完善的系统,有着自己赚钱运行的能力。你所做的只是做决策,你做好决策后,离开系统一段时间,系统照样给你赚钱。

如果你是以方式4赚钱,那么你就真正意义上可以不用工作了。你有足够的资产,你的这些资产会帮你工作。即使你不在人世,这些资产也会帮你子孙继续工作,不断的为他们获得现金流。

所以,挣多少钱才是幸福?当你的钱完全可以变成为你获得现金流的资产时,你完全可以陪自己的家人开开心心的生活,你完全可以放飞自我出去旅行,这时候你赚的钱的数量就是你要获得的答案。否则一味的这么怨天尤人的问,那是很难幸福的。

祝生活愉快!


不理不理左卫门


咱先不谈有钱人的生活是否快乐,因为他们的快乐你没有钱的时候体会不到,也就谈谈没钱人的幸福,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三餐按时吃,粗茶淡饭足矣,偶尔下个馆子,吹个牛,拉拉家常,饮一壶浊酒,话古今内外奇闻。

在家有热茶,热饭,有婆娘俩句唠叨,热炕头,温馨小窝,足矣!



一民家


在这个时代,似乎赚更多的钱与更高的幸福感间有很高的相关系数:无论是文科还是理科,无论是高考状元还是普通学生,财经类院校和专业都是备受青睐的对象。“钱途”似乎与“前途”画上了等号。

在2016年36位高考状元中,选择经济类和管理类专业的比例高达94.4%

大多数选择财经类专业的学子肯定都有着 “赚钱” 的考虑,这也是每个人早晚都会面对的问题。而我们所更关心的是:赚钱到底能不能让人获得幸福?有多少钱才能算是“幸福”?怎么花钱才能更幸福?

今天让我们来聊聊心理学中关于“钱”和“幸福”的研究。

1.财富 Wealth

在个人层面上,正如我们所知道的,财富的确可以带来很多好处(Diener& Biswas-Diener, 2008, 2009),例如,相比起穷人来说,富人

更健康和长寿

更不可能辍学或遭到暴力犯罪

同样的罪甚至判得更轻

在大多数社会中,有更多钱的人有更高的社会地位和成就,能做更多的事。

——但这是否意味着有钱就更幸福呢?

是,也不是。

2.国民财富 National Wealth

如果从国家层面上比较幸福感,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比较明显的趋势

(Myers, 2000)

纵轴代表国民的主观幸福指数,横轴为1991年各个国家的人均GNP(国民生产总值)。

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挪威等,较经济不太发达的发展中国家,如印度、拉脱维亚等来说,幸福指数的排名相对更靠前。

(有趣的是,亚洲地区的生活满意度水平在世界上相对较低,这可能是因为,由于文化影响,我们不愿展示出自己比别人更幸福。)

我们知道(Diener,2000):

国家富裕程度和国民生活满意度间存在很大的正相关关系(r=0.5~0.7)。

在贫穷国家,财富与幸福的相关性要明显更高(比如,财富与幸福的相关系数在美国,大约为0.2,而在加尔各答的贫困地区却为约0.45)。

因此,住在一个相对富裕的环境里的人的确可能更幸福一些。

不过,在比较富裕的国家中,财富与幸福的关系是比较有趣的。

3.收入 Income

尽管财富能带来很多显而易见的好处,但很多研究一致地发现:在富裕的工业化国家,如美国和英国,财富与幸福感间的相关系数很小(r<0.2)。在经济发达国家,过去几十年的经济增长并未伴随着幸福感的提高。

横轴为时间,左边的纵轴为美国人均年收入(以1995年的美元计算),右边的纵轴为“非常幸福的人的比例”,的适应不会停止。

在美国,这个临界点大约是年收入7.5万美元(2009年),在中国,根据央视2014年的调查,有研究者估计幸福临界点应该在年收入20万元以内,也有近期的研究发现人均GDP与幸福呈倒U曲线,人均GDP在45000元左右的城市幸福水平最高(清华幸福科技实验室,2017)。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个体的幸福水平也有很大差异,这个数字只是统计上的平均值,并不是说低于这个数字就一定不幸福,也不是说高于这个数字就一定幸福。

也就是说,只看数字也是不够的。

6.幸福 Happiness

还有研究表明,以不同的方式花钱,获得的幸福感也是不同的(Dunn, Gilbert & Wilson, 2011):与其仅仅花钱用于自身的物质享受,将钱花在帮助他人,或者购买更多微小的快乐经验(用村上春树的话来说,就是创造”小确幸”)之上,更能让人获得幸福感。

关于幸福的研究发现,我们在生活中所从事的活动,远比境况对幸福的影响要大得多(比例达到4:1)(Lyubomirsky, 2010)。也就是说,比起我们的环境如何,我们所行之事才是我们愉悦和意义感的重要来源。

毕竟,钱只是工具。如何使用它,也许才是我们真正应该思考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