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下學期要求老師們備課要一課一案,一生一案,這要耗費多少時間和精力,有必要嗎?

胡言吧


一個學生一個教案,假定可以寫得出來的(其實很難做不到的),問題的關鍵是,課要怎麼上,一個班少說也有30個人,用哪個教案給哪個學生上;一節課45分鐘,怎麼分配,一個學生上1—2分鐘嗎?其他的時間幹啥(如果做習題,那勢必也要一生一題)?


所以,題目說的一課一案是容易做到的,而一生一案則很難實施。

1.一課一案是必須的,老師們也是這麼做的。

老師上課之前需要備課,這一點地球人都知道,我們看到老師上課的時候,往往都會拿著一個本本,那就是老師的教案,老師一般會寫上知識點、重難點、課堂上的習題等等。

也有一些老教師,一本教材教了幾十年,對教材一清二楚,哪個題在哪一頁、知識點怎麼訓練、重難點怎麼突破、出哪些習題等等,心裡都清清楚楚,這些教師可能會寫簡案,但也絕不會不寫教案,因為老師們都明白,教案就是上課前的準備,所以,大部分教師,對教案這件事都是認認真真的。



2.備課包括什麼。

備課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備教材、備學生。

備教材大家都清楚,要熟知教材內容,以及在整個學科體系中的位置,學生要達到什麼水平,選定傳授方法,安排授課順序,安排授課內容,如何導入,如何提問,如何轉折,如何結尾,如何佈置作業等等這些內容。老師在備課的時候,這些問題都要提前準備,這就是備教材的意義。

備學生,要了解學生現有的認知水平,接受能力、理解能力等,還要了解班內學生的整體情況、個別情況、分層狀況以及學生的學習習慣和優缺點等等。以便儘可能地因材施教,使課堂45分鐘能發揮最大的功效。

我們大部分教師在備學生方面做的確實有差距。



3.備課存在的問題。

我們備課確實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敷衍了事、提前不備課後再補,老教案一直用,抄教案等。

一般來說,年輕老師備課比較認真,我教第一遍教材的時候,每一節課都要認認真真地寫4、5頁紙的教案,一節課要用兩節的時間去準備。教了幾輪之後,因為內容都在腦子裡,基本都不用怎麼備,就寫簡案了,1、2頁紙搞定。

有的老師備課敷衍了事,或者直接抄教案,我是不贊成的,不思考就沒有進步,抄的時間長了,就喪失了對教材的思考和辨別能力。



4.可以這樣做。

一生一案是不現實的,根本做不到。

想要做到因材施教,我們可以換這些方法:

(1).可以在教案裡標出層次。具體分幾個層次,看學生的狀況分兩個或者三個層次,標出每個層次的學生要達到的目標。

(2).作業要求分層。一份作業,一般都是既有基礎題,也有提高題,還可能有附加題,對不同程度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3).給學生分組。按學習成績分組,規定每組要達到的要求,不同的組要求要不一樣,避免出現“有的吃不飽,有的吃不了”的情況。

(4).組成幫扶小組。學生教學生是一個很好的方法,有時候,學生不喜歡老師教,但是喜歡被同學教,這樣做,也能讓學習好的同學在思考怎麼教的同時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當然這個方法要適可而止,不能因此佔用學生太多時間。


終將長大


完全有必要,向這位英明神武偉大的校長致以最崇高的致敬!

作為一個老師,以教書育人為己任。因為現在競爭的壓力加大,生活成本提高,現在每對夫婦只敢生一個孩子,優生更要優育;不像過去,一家子常常兄弟姐妹很多,東方不亮西方亮,總有人能夠成才的。

校長的這個提法充分體現了現階段人民群眾對於教育這個職業存在的普遍不滿,也體現了現階段人們對於優質教育資源的渴望。教師唯有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經繼續發場一怕苦,二不怕死的奉獻精神、犧牲精神、奮鬥精神,要以全新的姿態展現現代教師崇高的精神風貌和崇高的道德水準。

在現階段學校之間競爭如火如荼時期,校長之職位也將受學校排名影響,當然這還是其次,能夠提出這樣工作目標的校長一定具有比老師更加寬廣的胸懷,比老師更加深厚的教育情懷,豈能因為一己之私而揹負這樣罵名嗎?

家長把孩子送到學校裡來,那是對學校的信任,那是對老師的信任,更是對校長工作的肯定。否則,家長為什麼會在眾多的學校中單單選擇了你呢?教師唯有用加倍的努力才能酬謝家長的信任。

“一課一案”,在備課時,我們老師要精耕細作,備精備深,備細備實,吃透教材,領會要義;“一生一案”對於學生更要因材施教,即使孔子他老人家都不能辦到的事情,我們老師也要努力去辦,辦不到創造條件也要辦,不準找藉口,不準推諉,更不能陽奉陰違、口是心非。

這位校長有如此提法,足見其對教育認識已經超越了我們普通教師對教育的認識水平,他對教師的要求,已經把教師上升到如同神的高度,也準備將把自己推上了神壇。看來,我們這等普通的老師,只能帶著崇敬的心情,昂首仰望這位校長,表達崇高的致敬。

只是不免弱弱地向這位校長提個建議,校長能否在對待老師也像老師對待學生一樣,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因人制宜,一師一要求呢?


青衫李探花


這校長是二逼!為了標新立異、提高教學質量,己經瘋了!想想一生一案能不能實行?就算最快10分鐘,一個班45人,每天3節課,備課時間為10x45x3=1350分=22·5小時!

就算老師不吃不睡覺,那怎麼能保證對每個學生都使用不同的教案?是不是一節課的內容要分別對一個學生上,重複45次?45x40=1800分=30小時。也就是說,老師要在一天之內工作52.5小時,還不算批改作業、填寫各種報表、開展各種活動……

校長瘋了不要緊,別把老師也逼瘋了!


哈哥49108471


不得不說,這又是一個屁股決定腦袋的提法

好一個形式主義的校長!一課一案並沒有什麼值得討論的,做過老師的都知道,不管你願不願意,有沒有必要,這個是必須要有的,因為每學期期末常規檢查教案是必檢的。即使你對教材,教案爛熟於心,即使你上課都可以不用教案甚至教本,你也必須抄寫教案,這是規則。


這個“一生一案”倒是不常見的提法,為何不常見?因為不現實。理想是很豐滿的,因材施教,學生不同,教法不同,如果能實行,對提高教學成績應該會有很大的幫助。但是能實現嗎?很難,因為一個班多則七八十人,少則四五十人,一生一案,是什麼樣的工作量?

每一篇課文,每一個單元針對不同的學生寫出不同的教案,親愛的領導同志們,你真的認為老師有三頭六臂嗎?真的把老師當做奧特曼了嗎?這就是現實中的“何不食肉糜”!老師只能根據班級中大多數學生的接受水平,制定一份難易適中的教學方案進行教授。

近年來,老師的負擔日益加重,跟這些屁股絕頂腦袋的領導不無關係

每個校領導都有自己的管理方法,都有自己的一套管理經驗,甲校長來了,要求寫各個單元的計劃總結;乙校長來了覺得還不夠,還要加上每個單元測試的試卷分析,重難點分析,教學反思;丙校長覺得以上做法很好,要堅持,但是還要寫一寫師德心得體會,教學後記;丁校長深以為然,以上經驗值得發揚,但是家訪這一塊不能拉下,每學期補上二十篇家訪筆記………

於是,老師們一個學期比一個學期忙碌起來,層層加碼,每個領導都有一些新鮮的玩意,好像不這樣就不能體現出自己管理的特色,就不能表現出自己對教育理念的深刻領會。上交的材料越來越多,記錄的本子越來越厚,這不,現在老師們又“喜提”“一生一案”。


對教育最好的管理就是讓老師安安靜靜第教書,踏踏實實的育人

老師們不能理解,每個學期抄那麼多的計劃,總結,心得,反思,分析,方案,措施有什麼作用呢?教書育人需要的是安安靜靜,踏踏實實,有些形式主義的,胡裡花哨的東西,交起來堆積如山,抄寫起來累得要死,檢查起來走馬觀花,對教育教學有什麼幫助?不過是浪費寶貴的時間而已!

總結語:少一點折騰,多一點實幹,不要搞那麼多華而不實的形式主義,讓老師的講臺安靜下來,讓老師們踏踏實實地教書育人才是最好的管理!


周老師的工作室


老師備課時,一課一案是很有必要的,一生一案也許是未來教育發展的方向。校長真知灼見,把醫生給住院病人做檢查、寫病歷、開處方、查房等方法都用上了,這真正體現以學生為本、因材施教的教育方針,為這位校長的做法點贊。


校長是學校的管理者,起模範帶頭作用,要求老師要做到的,學校領導首先要做到,校長更要做到。老師可以監督學校領導的備課情況,只要他們能按時按量完成,老師沒有理由不完成。


老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備課這一環很重要,不但要備教材、備學生、備學情,還要備教學反思。這一過程是比較繁瑣,如果一個老師上三個班,所教學生都有100多人,按照一生一案的說法,每個學期都有100多個學生教案,老師除了上課外,其他的時間都是在寫教案。學生的作業什麼時候批閱?什麼時候開展教育教研活動?各級各類檢查的表表冊冊什麼時候填表?學生的課外活動什麼時候開展?老師與學生的談心談話什麼時候進行?



老師在備課時,需要充分掌握教材的重難點和學生的學習情況,按照教學大綱要求進行備課,可以手寫教案,也可以進行電子備課,但要有二次備課記錄,並把教學反思記錄下來,促進自己的教育教學技能提升。對於不務實的形式主義做法應當摒棄。


Lance課堂


我孤陋寡聞,一課一案我理解。一生一案,是個什麼東西?難道針對每個學生備一個教案?

不知道這位校長可備過教案。每個教案按最少3頁計算,標準班50人,也要150頁,難道每天老師啥也不做了,光備教案?

成績難道是備教案備出來的?

可怕的教育,可怕的領導,可怕的管理。


我們的教育之所以亂象如此之多,就是因為有一群這樣的領導。

第一:為出政績,大搞形式主義,不尊重基本的教學規律。

有的學校要求老師教案至少5頁?

有的學校要求教案必須有反思,還有字數要求?

有的學校要求老師每週要交一篇教學心得體會?

有的學校要求老師上課前先互相說課?

等等太多了。

真正優秀的教師是不用怎麼備課的,因為他早已爛熟於心了。

我上學時,初中歷史老師,書上哪一頁哪一句話都都清清楚楚,把書都背下來了,這樣的老師,要求寫幾頁教案有意義嗎?

第二:人為增加老師的負擔,不配一校之長。

現在國家都在大力提倡為老師減負,讓老師們吧心思更多用在教學上,用在學生身上。

這位校長不但不給老師們減負,還增加負擔。難道要老師們每天用花幾個小時備課嗎?老師們每天除了教學,難道作業不改了?學生也不管了?就只備課?

教學的成功是多方面因素決定的,除了備課,課下的很多工作也很重要。如批改作業,培優補差,精選習題,和後進生談話等等,這些才是決定教學是否成功的主要因素。

中小學老師面對的是未成人年人,不是大學教授,上完課就不用再理學生了。學生的思想動態,進步或者後退,老師都要密切關注;怎樣調動孩子們學習的積極性?怎麼讓後進生快速進步?這都是老師們的課下工作。

這些事情,難道備備課就解決了?

“一生一案”。就算老師們有空備教案,怎麼有效的實施?難道給每個孩子各上一節課?

孔子弟子三千,才72賢人。難道現代老師比孔子更厲害?個個培養成清華北大生?

老師的心願和家長校長實際一樣,希望每個孩子都成才,也盡力在做。但孩子千千萬,個性特點都不同,怎麼可能都成才?

如果真想讓老師們靜心教學,就別再折騰老師們了!

我們的教育亂象已經夠多的了(看看頭條就知道了),校長們,別再出花樣了,求求你們了!


人生如夢LLH


完全沒必要!


我覺得真的是沒有必要,但凡什麼事情,如果太重在這種流於形式的東西,那真的就是勞民傷財。


教師這個行業是一個相對穩定的職業,一個老師,從24歲教書,到65歲退休,中間大約40來年。


就拿我們高中的老師來說,每一任老師基本都是從高一到高三,然後完了再從高一帶起,所以,他們一輩子的工作內容基本都是相同的。


雖然會有課程改革,但是,變化基本也不大。


所以,我們的很多高中老師,譬如我們當時的歷史,五十來歲,六本歷史書基本可以說是能背的下來。他上課,那本書放在將桌上,基本也不往開翻,但是,哪個是考點,哪個是重點,他心裡門清。


所以,再要把時間花費在備教案上,那真的是很浪費老師們的時間。


而且, 如果一個老師對自己所上的課,心裡都很清楚,他們還會不會認真的去寫教案。


其實,老師也是人,我們很多人有的劣根性,老師也有。我記得初中的一個數學老師,平日裡上課,他只帶一本數學教材。


但是,他上的課特別有趣,而且,我們班當時的數學成績,也是在全校內最好的。


但是,學校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檢查老師的教案的。每次第二天檢查教案,他就一次性把前面沒寫的教案全部補全來應付檢查。


教案對那些經驗豐富,而且,自信能夠沒有教案也能上好看的老師來說,真的沒那麼重要。


教案對那一些人是重要的?


第一,沒經驗的。


雖然知識足夠豐富了,但是,沒有經驗,不知道一節課該講什麼,哪些重點要分來講。他們備教案,讓他們能夠更好的把握上課的節奏。


第二,不夠自信的。


剛開始上課的人,看著底下一眾學生,會有膽怯的心理。有教案,能讓他們在慌亂的時候,理清思緒,利於講課。


第三,知識不夠豐富的。


很多老師,本身的知識就欠缺,寫教案能夠讓他重溫知識點,也讓自己對自己所教的內容,有更進一步的理解。


所以,備教案是有好處,但是一刀切,卻不一定是好的。《論語》說要因材施教,放在此處,應該是因地制宜,不要固守成規。


夜歸寧0828


班級授課制下,一生一案無法實施!



關於一課一案

從事教師這個職業的很多人都明白,老師是天職是教書育人。老師這個職業第一要務應該是教書。正所謂行有行規,教師這個職業,教書必備的技能就是備課。

備課需要準備什麼?備學生,備教材,備教學活動設計。 題主所說,校長要求老師們備課要一課一案,我國現在實行的是班級授課制,一課一案早已普及。

根據課的類型不同,可能分為新授課,練習課,複習課等等不同類型的課。在備課內容上,方式方法上,課堂組織上有所不同。一課一案的要求是不需要校長來強調的,是一個教師應該做的。



現在的一課一案跟20年前剛參加工作的時候,可能有很多不同,現在可能更多的凸顯出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凸顯出師生的互動,以及教學活動的設計意圖,準備要體現哪些教育教學理念?更多的是強調設計的教學活動的實用性。

關於一生一案

關於一生一案,其實在平常的教學過程中,最早接觸一生一案,可能是多年以前,學校要求對後進生再補差方面,每個老師根據孩子不同的成績水平以及學習上遇到的困難,制定出不同的後進生輔導方案。

一個班上可能,學生在四五十人,需要根據每個人的特點來制定後進生輔導方案的人數,也就是個位數。學生的個體差異是客觀存在的,根據每個人不同的特點,找合適的時間進行,進行輔導也是十分有意義的。

第二次接觸一生疑案,兩年實行控輟保學責任追究制以後,有一部分身體或者智力稍微有缺陷的一些適齡兒童,因為種種原因不能在校隨班就讀。



當地政府部門要求學校 對自己學區內的不能正常入學正常入學的孩子,必須採取送教上門,幫助其完成義務教育。我們學校學區內,這樣的孩子五名,每週老師們輪流上門送教一次。

上級要求根據孩子不同的身體狀況,智力發展狀況,制定一人一案的送教上門方案。老師們也按照上級的要求完成,並且定時送教上門。在此我說明,這樣的工作可能只有在很多農村地區才有,很多城市小學可能幾乎沒有的。

第三次看到一生一案,就是題主的這個問題,前兩次如果說學生人數少,而且學生的個體差異性特點比較鮮明,老師們有時間,有精力能完成一生一案,並且按照相關方案能落實。對促進孩子學習有積極的作用,我覺得這樣的事情做起來,很少有人有怨言,也無可厚非。



班級授課制下,一生一案不可行

我國都普遍實行的是班級授課制,而且按照現在學校的規模人數,每個班至少在45人到50人之間,這樣規模的一生一案。即使老師們想盡辦法加班加點完成了,按時按數量完成了校長的任務。

我想請問這位校長大人,這樣的方案是否就只能放到學校的檔案櫃裡了吧?如何在班級授課制中完成這樣的教學方案,我想即使很多教育類的專家可能自己都無法完成。除非每個老師跟博士生導師帶研究生一樣,只在那寥寥幾個人,這樣的方案很好完成。

最近臨近期末,每個學校可能最忙的應該是班主任,要為每個學生完成每一學期的評語。一般四五十人的評語,完成時間大約都在兩週左右,還有期末複習以及臨近期末上級的各種考核等等。比較繁雜的事情要應付。老師們都是中午不休息,加班加點完成相關任務。



關於校長要求老師備課要一課一案,百分之百的老師都可以完成,這是教書育人職責所在,沒有任何討價還價的餘地。關於一生一案,沒有那樣的時間和精力,其次在班級授課制下,如何落實一生一案的方案是最大的難題。

結束語:我們的管理層,在推陳出新方面,有時候適當的多調研,多與老師們溝通。制定一些接地氣符合現行教育教學實際的改革方案,使其更有效地促進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


匯智坊


對於這個問題,我說說我的看法。

我認為:一課一案是必須的,一生一案是糊弄人的。

說說我的看法:

一課一案是必須的

我曾經在私立學校工作過。當時對我們的要求就是一課一案,不但一課一案,每節下課,都可能會有教務處的領導過來抽查,抽查本節課上課內容、板書是否與教案相同,來判斷教案的用心程度,不同的話是要做出書面原因說明的。

當然,我也見過一些教齡多年的老師,給學生講課用的題都是好多年前的題目了,當時有人開玩笑的說:“通過老師使用的題目,能看出來他大約是哪年參加工作的。”問什麼?因為參加工作的頭三年是最用心備課的。

從一個家長的角度來說,誰希望自己孩子的老師上課不備課呢?

所以,對於教師來講,一課一案,我認為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對孩子負責的基本要求。

一生一案是糊弄人的

一般在學校,一個老師帶兩個班,地域不同,班級人數可能會有區別,假設一個班只有40個學生,2個班就是80個孩子,如果老師做到一生一案,一節課就是80個教案,週一到週五每天至少1-2節課,我們假設每天1節課,就是每天要寫80個教案,每週要寫300份教案。

請問教案是抄寫還是用心寫?即使抄寫,每份教案也需要10分鐘,那麼80份就是800分鐘,就是13小時多。提出這個要求的是希望老師如何完成呢?

所以,一生一案的出發點是想讓老師上課有針對性,但是實際操作起來是不可能完成的。

以上是我的看法,對於這件事,你怎麼看呢?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


教培行業於盼


備課包括:備學生、備教材、備方法、備過程、備德育。

只有備好了課,才能上好課,這是鐵律。

所以我基本同意教師要備課的做法,但肯定不可能一生一案,在備課時把學生情況考慮進去。同時要根據教齡做具體要求。

1.當下主要存在的問題:

1)對“備學生”用的時間不夠,對學生了解不夠,馬虎應對。

2)對“學生作業批改”用的時間不夠,瞭解學生知識掌握情況和能力發展情況不夠。

3)對“備學生”存在較大的問題,不去研究學生、瞭解學生、分析學生,瞭解學生非智力因素不夠,因此,在教學中,只能作對牛彈琴的鋼琴師。

4)對“備教材”存在的問題,只是備知識,備發展能力較弱。因此,在教學中,只能作一言堂滿堂灌的演講師。

5)對“作業批改”流於形式,只掌握學生獲取知識的情況,忽視學生能力發展的情況(感知、聯想、想象、記憶、思維,分析、分類、比較、推理、判斷、抽象、概括、綜合)。因此,在作業批改中,只能作騎馬觀花的騎馬師。

2我們老師都反對:

1)(計劃)不具操作性的各類計劃的空炮師;

2)(教案)下載複印網上資料備課的克隆師;

3)(上課)滿堂灌一言堂式獨佔講臺的講師;

4)(作業)騎馬觀花粗糙批改作業的騎馬師

 

近段時間,學習、研讀毛澤東的一些著作、理論、思想及對教學類的文章,認識了毛澤東主席,不僅是政治家、軍事家、哲學家、戰略家、思想家、教育家,而且是教學的專家,毛澤東從教學中走出去的一代偉人。瞭解一下,毛澤東是怎樣進行備課?上課時,怎樣遵循教學規律的?怎樣遵循教學原則的?沒有花一定的精力,去備課、去備學生,就不可能達到如此教學效果,

 

附:毛澤東備課:備學生、備方法、備過程等,達到遵循教學規律、遵循教學原則。

 

在“抗大”上黨課時,毛澤東每次都利用課間休息20分鐘的時間,找學員交談,瞭解學員來延安以前在各地區的情況,同時也徵求大家對他講課的意見。然後,針對學員的不同情況而採取了不同的教學方法,這就是課前備學生。

毛澤東後來回憶說:“我過去在抗大講課的時候,就是把講稿發給學員,我只講30分鐘,讓學員自己去研究,然後提出問題,教員解答。毛澤東上課時重視師生教學互動。遵循了雙主規律。

毛澤東對毛遠新說:“整個教育制度就是那樣,公開號召去爭取那個5分。你不要去爭那個全優,那樣會把你限制死了的,你姐姐(李訥)也吃了這個虧。就有那麼一些人把分數看透了,大膽主動地去學。據說某大學有個學生,平時不記筆記,考試時得3分半到4分,可是畢業論文在班裡水平最高,人家就把那一套看透了,學習也主動了。就有那麼一些人,把分數看透了,大膽、主動地去學。你們的教學就是會灌,天天上課,有那麼多可講的?”,此說明了:毛澤東非常重視發展能力。遵循了發展規律。

毛澤東批評了當時根據地學校教育中存在的“教哲學的不引導學生研究中國革命的邏輯;教經濟學的不引導學生研究中國經濟的特點;教政治學的不引導學生研究中國革命的策略;教軍事學的不引導學生研究適合中國特點的戰略和戰術”的做法,強調指出:“對於馬克思主義理論,要能夠精通它、應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於應用”。遵循了簡捷規律。

毛岸英1946年從莫斯科回到延安,有時用歐洲式的說話語氣並加些手勢動作。毛澤東就告訴岸英:“延安不是蘇聯,在這裡就得按東方人的傳統習慣行事,在長輩面前,在年紀大的人面前,要文靜,要規規矩矩地跟人說話,不可手舞足蹈。見了人不要沒大沒小,年紀大些的就喊伯伯、伯母,叔叔、嬸嬸,;最老的要喊爺爺、奶奶;跟你年紀差不多的可稱同志、哥哥,不能隨隨便便地直呼人家的大名”。遵循了育人規律。

1926年5月,在廣州舉辦第六期農民運動講習所時,毛澤東說:“壓迫、剝削階級雖然很兇,但人數很少。只要大家齊心,團結緊,勞苦大眾起來鬥爭,壓在工農身上的幾座大山都可推翻。百姓齊,泰山移,何愁塔之不倒乎!”,毛澤東講課時,貫徹了科學性和思想性相結合的教學原則。 

一次,毛澤東對毛遠新講起了在校學習的事:“整個教育制度就是那樣,公開號召去爭取那個5分。你不要去爭那個全優,那樣會把你限制死了的,你姐姐(毛澤東的小女兒李訥)也吃了這個虧。就有那麼一些人把分數看透了,大膽主動地去學。據說某大學有個學生,平時不記筆記,考試時得3分半到4分,可是畢業論文在班裡水平最高,人家就把那一套看透了,學習也主動了。就有那麼一些人,把分數看透了,大膽、主動地去學。你們的教學就是會灌,天天上課,有那麼多可講的?”,毛澤東上課時貫徹了發展性原則。

毛澤東指出:“教員要根據學生的情況來講課。……教員也要跟學生學,不能光教學生……就是教員先向學生學七分,瞭解學生的歷史、個性和需要,然後再拿三分去教學生”,講課時,貫徹了教學相長的原則。毛澤東講課時貫徹了教學相長的原則。

毛澤東在《古田會議決議》中提出的十大講課方法: ......(8)後次複習前次的概念;.......毛澤東講課時,貫徹了鞏固性教學原則。

毛澤東批評了當時根據地學校教育中存在的“教哲學的不引導學生研究中國革命的邏輯;教經濟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