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兵相接——他們與冠狀病毒面對面


短兵相接——他們與冠狀病毒面對面

疫情大爆發,註定很多行業躲不過要與病毒近距離接觸,比如警察、辦事處工作人員,再比如垃圾搬運工,但是近距離接觸最多的是醫務工作者,這是他們的主戰場。而同是醫務工作者,也有前沿陣地,也有後勤保障,這一刻,聊城市人民醫院腦科醫院與冠狀病毒短兵相接的,是他們——


奔赴武漢在重症ICU照顧危重患者的石光、單寶磊;在總院發熱病區重症組的姚魯肅;在總院發熱觀察門診和病區輪班的張廣會、張憲坤、白紅霞;腦科院前急救轉運病人的李文龍、李豔君、張軍等。他們負重前行,與冠狀病毒直接面對面!

且看前線英雄日記——

短兵相接——他們與冠狀病毒面對面


2020.2.2 石光

武漢,我們來了!

下了飛機就一直在忙行李的事,因為物資太多,有一部分行李就放在了客艙,下機的時候我們集中搬行李,不管是誰的,都先幫著搬下去,然後統一認領。

整個機場空蕩蕩的,只有我們這一班專機抵達,機場剩下的工作人員很少,我去衛生間的時候,有一位打掃衛生的老大爺站在門口一直在看著我。等我洗完手出來,路過他身邊,他突然說了一聲“謝謝,您慢著點!”

看了他蒼老的面容一眼,頓時有種想掉淚的感覺。我們穿著山東醫療隊統一的服裝,奔赴千里,也許我們的到來讓他看到了希望,他關切的眼神使我一下子信念堅定起來,我們一定能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老人家,一起加油!

短兵相接——他們與冠狀病毒面對面

2020.2.4 石光

今天分配我們到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我們這一批戰友都在這個醫院,預計接收的病區有50張床位,至少會接收40位危重患者。今天培訓了一整天穿脫防護服,晚上九點就要有人去值班了。

每個班次會有6小時工作時間,其中3個小時在監護室裡邊觀察,3個小時做輔助工作。現在已經有20多位病人了,下午還有8名機械通氣的重症患者轉過來,我們會逐步與同濟醫院的老師們做交接,一週以後,這裡所有病人將由我們山東醫療隊全部接管。

短兵相接——他們與冠狀病毒面對面

2020.2.5 單寶磊

今天下午3點我們就要去上崗了。吃午飯時,我們通過視頻邊吃邊聊,過了一會兒邊吃邊笑著的邵傳亮哭了,大家都變得沉默。等待車來接的時間裡大家都不再說話,默默的刷著手機。說沒有壓力,假的!

下午2點的時候,車終於來了,外面陽光明媚,照在身上暖暖的,但車上的所有人都沒有說話。

援助病區是原產科病房改造。沒有男更衣室。到科室後科裡的老師很熱情的歡迎我們。簡單瞭解環境後便進入工作狀態,這個病房都是確診重症患者。平時練習防護服時還感覺不到很悶,真的穿著這一身衣服工作時,胸悶氣短,大量出汗,眼鏡、護目鏡全是水霧,根本看不清任何事物,給患者扎針只能靠感覺。兩小時後,護目鏡的鬆緊帶就好像越來越緊的緊箍咒,頭痛,溼透的衣服貼在身上冰涼。三小時換班,又一層層的脫下衣服後,額頭和顴骨一圈紅印。終於鬆了一口氣,短短三個小時,腿軟。下班時候 50張病床,已經滿員!

回住處的路上,大巴車等紅燈時間,旁邊也停了一輛大巴車,車內寥寥幾人,有人帶著防護帽,也是前來援助的醫務人員沒錯了,我們彼此豎起大拇指,加油!

短兵相接——他們與冠狀病毒面對面

2020.2.5 石光

突然忘記了日期,不知道今天是幾號、星期幾,看了手機才知道。

今天是到達武漢的第四天。從到達武漢,就分不清方向了,第一天居住的地方不允許開中央空調,晚上睡覺得蓋兩床被子才不會覺得冷。但相比第一批來湖北,現在在黃岡的兩位戰友,我們的條件已經好了很多。目前吃飯依然會是個問題,到昨天之前,一直是同濟醫院的老師們在給我們送餐。

這幾天一有空閒時間,就自己練習穿脫防護服,算是戰前練兵吧。前天戰友們集中加強練習,並逐一通過了考核。排班表終於出來了,下午2點將有車來接我們去醫院。離出發的時間越來越近,我1個小時上了4次衛生間,自己安慰自己不要緊張,但身體的生理反應是不會騙人的。欣慰的是,我們醫院的5個人分在了同一個組,可以相互照應,相互鼓勵。

2:30,我們與中醫藥大學二附院的3位女戰友一起,8個人乘坐大巴車抵達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因為不熟悉情況,醫院裡大部分的路已經封死,看著指示牌,我們到達了七樓,正要換衣服,又進來了6位支援者,他們是河南醫療隊的。這時我們才知道我們在的地方是七樓東區,而我們應該去的是西樓,由一名同濟醫院的同事給我們指路,終於順利到達病房,由於路上耽誤了時間,我們到達病房時已經是2:45,護士長給我們詳細介紹了病區環境,重點強調注意事項。

這所病房是由原來的婦產科病房改造成隔離病房的,清潔區相對較小,略顯擁擠。我們8個人要分成兩組,第一組15:00至18:00,我被分在第二組,18:00至21:00,不上崗的我們四人先在休息室等待。看到科室的情況遠比我想象中要好,各種物資都相對充足,而且還有陸續抵達的,看上面標籤,大部分都是全國各地支援的,心裡很暖。突然感覺挺自豪,因為我也是一名中國人,相信假如有一天我遭遇困難,一定也會獲得八方支援。

4:30時,裡面打來電話,因為病人激增,實在忙不過來了,需要我們提前進入陣地。在這之前,我最擔心的是戴上護目鏡以後起霧,因為在練習的時候,每次戴上不超過五分鐘,護目鏡就全變成白茫茫的一片,視線會變得模糊不清。而令我們感動的是,同濟醫院的老師們已經幫我們想好了辦法,用洗手液塗上一層,再用烘乾機把它烘乾,這樣效果要好很多。

事實上,現在有點想不起來當時是怎麼進去的了,按照之前培訓的完成每一個步驟,消手——消門把手——消手,然後開門進入,這樣連續打開第五道門才算真正進入病房,乍一看起來和我們醫院的病房差不多,但是這裡與外界是完全隔離的。

我的第一個任務是給所有患者測體溫,然後一個一個做好記錄。語言有些許障礙,我用很慢很慢的普通話告訴他們,當他們得知我們山東醫療隊員的時候,說的最清楚的一句話就是謝謝,突然覺得一切都值了。

沒想到的是,只是一份測體溫這樣簡單的工作,我全部做完卻花了一個半小時,穿著防護服,不能走太快,否則就呼吸跟不上,幸好護目鏡起霧的情況比想象中要輕的多。接下來就是留意靜脈針,測體溫,血壓,打開水,熱飯,有詢問其他情況的,這裡大部分病人沒有陪人,我做的就是逐一幫助患者解決問題,解決不了的就去問問同濟醫院的老師們。到21:00的時候還沒有忙完,後來才發現上一組同事已經下班了,但他們什麼時候出去的我都不知道。中間忽然呼吸機報警了,那些同事大部分從外科病房抽調的,他們也沒有處理經驗,而我是從重症監護室出來的,接觸較多,雖然沒見過這臺呼吸機的型號,但是最終完美解決。我——驕——傲!

到22:00,已經工作了5個小時,身體沒有明顯不適,就這樣兩兩監督脫防護服,然後個人進行消毒,用鹽水沖洗皮膚,用酒精消毒耳孔,用雙氧水漱口。花了半個小時找到車,回到住處再收拾完已經半夜0:30了,只有泡麵可以吃了。明天將配置電微波爐,這樣上班吃不上飯的同志們可以回來吃了,各方面都在不斷調整,相信一切都會越來越好的!

短兵相接——他們與冠狀病毒面對面

2月7日 姚魯肅

今天開始在總院發熱隔離重症組值班了。值班時,有個年青人問:叔叔,我會死嗎?我聽了一陣心酸,輕輕問他:你聽叔叔話嗎?小夥子眼神帶著渴望很堅定地點頭。我告訴他:你聽叔叔話,配合治療,我們給你請來了全國最好的專家,你不會死的。過了一會兒,小夥子竟然睡著了。看著他稚嫩的臉龐,不由慨嘆:有時候,心理治療比業務治療還有效,應該常常去安慰患者。

穿上防護服是真難受啊,憋氣,不能走快,眼睛還看不清,護目鏡最噁心,起霧影響視力,都是模糊的,給人云裡霧裡的感覺。

短兵相接——他們與冠狀病毒面對面

2020.2.9 單寶磊

近幾天武漢確診人數都在兩千以上,病房一直滿員。走在昏暗安靜的病房裡,耳邊只有自己嘩嘩的腳步聲和呼吸音,好像有人在跟著自己。聽本院護士說,所在院區仍在改造,還要再擴建。形勢依然嚴峻。昨天我一直關注35床的一位老大爺,病情很重,血壓低,血氧差,一直到凌晨四點我下班時都沒有好轉。

今天早晨起床我看到信息,老爺子去世了。願天堂裡沒有疾病。


短兵相接——他們與冠狀病毒面對面

下邊是準一線——腦科醫院院前急救護士長的一篇日記。疫情期間,院前急救擔負著轉運發熱患者的任務,這些患者是冠狀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與他們近距離接觸意味著什麼?不言而喻!

2020.2.4 李豔君

這是一個特殊的春節假期,沒有鞭炮聲,沒有拜年祝福聲。大年初一的上午10:35接到劉衛東主任的電話:“護士長,有兩個疑似新冠病毒感染的患者需要轉運,你看安排誰跟車?”我沒有猶豫就脫口而出:“我去!”當時沒有想太多,只知道疫情越來越嚴重,每個人都擔心被傳染,我是護士長,應該起帶頭作用。儘管流程我們培訓了一遍又一遍,但實戰來了,誰也不知道會怎樣,這個時候,我必須先衝上去。

由於婆婆身體不好,一直都是公公在幫忙帯孩子。我把一歲多的二寶遞給公公,老人家接過孩子,只說了一句話:“趕緊去吧,家裡一切有我呢!”到了醫院,劉志軍主任、我和司機張軍將一起出診。我們按照要求全副武裝,厚厚的防護服穿上,馬上就感覺呼吸困難,身體悶熱,護目鏡片上霧濛濛的,不由地體會到我們那些奔赴武漢一線和戰鬥在總院一線的戰友多麼不易,愈加從心裡佩服他們。

在接診的途中,心裡還是有點擔憂,如果我被傳染,就得隔離,老人怎麼辦?孩子怎麼辦?二寶還那麼小……這麼想著就到了接診地點,收起心裡的酸楚,消除一切顧慮,給自己打氣:我是醫護人員,在這種特殊時期我必須用我的專業知識,減少患者的焦慮與擔憂。

轉運交接好病人後,回到醫院已經下午2:00,為了預防交叉感染,車內終末消毒是重中之重,車廂內的每一個角落,物體表面都要徹底消毒。

回到家已經下午3:00,進了家門,婆婆端出來熱騰騰的水餃,閨女自豪地說:“媽媽,你是英雄,你是我的榜樣。”我笑了:孩子,這只是媽媽應該做的工作。吃完飯打開手機,看到科裡的同事們發來關心的話語,心裡很感動,關鍵時刻我們同舟共濟,都是同一個戰壕的戰友。這時看到張瑞敏副院長在護士長群裡發通知,要求值班護士長16:00集合,於是放下碗筷,我再次出發去醫院。

面對越來越嚴峻的疫情形勢,為了保護免疫力低的住院患者不被感染,我們將要嚴控探視和陪人。於是從大年初二開始,我們科室的工作忙起來了,危重病人轉診的多起來,疑似新冠病毒感染的患者也開始增多,我和主任商量,轉運疑似患者就固定我和司機李文龍,這樣既保證大多數人的安全,也可以保證醫院正常的急救工作。

鍾南山教授告訴醫護人員:“無論什麼事情,保護好自己才能夠救別人。”作為護士長,保護我的同事是我的職責,在我分管的科室,穿脫防護服人人過關,並且我們在不出車的時間,給醫院裡的其他護理人員培訓穿脫防護用品及標本採集。我深知對救護車的消毒更要做到萬無一失,所以哪怕出車回來再晚,也要監督做完消毒工作。

這是一個令人難忘的春節,第一次以這樣的形式回顧工作。在此感謝領導對我的支持和肯定,我自願加入抗擊新冠的一線,隨時待命,準備出發。因為我有堅強的後盾,他們就是我的公公婆婆,我們夫妻二人都在醫院工作,沒有老人們的全力支持,我們無法安心工作。在此我也深深鞠躬,謝謝他們!儘管這個春節很特殊,但我相信:在這次抗擊疫情的戰鬥中,我們一定會勝利,因為這個人間世處處充滿著愛!

短兵相接——他們與冠狀病毒面對面

這世上每一個靜好的日子,都是有人替我們負重前行。而那些負重前行的人們,也為人父母,也為人子女,也是血肉之軀,也有七情六慾。

他們就在我們身邊,在我們最需要的時候,奮不顧身,勇往直前!只因他們一腔熱血,懂得什麼叫責任!

當有一天災情遠離,願我們每一個人都還記得他們,記得他們曾經直面生死的勇氣,曾經捨我其誰的擔當,他們其實只是一群普通的醫護人員!請尊重並善待他們!

短兵相接——他們與冠狀病毒面對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