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減輕抗腫瘤藥的不良反應?防治措施來啦

腫瘤疾病是目前臨床較為嚴重的一類疾病,其會對患者的身體健康造成嚴重的影響,下面就對抗腫瘤藥臨床使用時普遍出現的不良反應進行盤點,並介紹相應的防治措施。

如何減輕抗腫瘤藥的不良反應?防治措施來啦

消化系統不良反應

消化系統的不良反應主要是指臨床中以噁心和嘔吐為主要表現的臨床反應,也是最為常見的不良反應,嚴重的情況下將會導致患者出現脫水、電解質失調以及體重減輕等情況。而由於臨床中治療方案、藥物劑量等因素的影響,患者的不良反應的發生原因也存在著明顯的不同,必須針對患者的情況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目前臨床中較為常用的方案:一是5-HT3受體拮抗劑+甲氧氯普胺+地塞米松,二是甲氧氯普胺+苯海拉明+地塞米松+地西泮,而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則可以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對用藥方案進行必要的調整,以保證藥物效果達到最佳,且不會對患者的臨床治療造成影響。

骨髓抑制不良反應

骨髓抑制是臨床抗腫瘤藥物中較為多見的一種情況,但是也容易導致患者出現相應的不良反應,在臨床中需要嚴格評估患者的適應證,對於存在造血功能低下或者在以往的化療、放療治療中出現過白細胞和血小板低下的患者要禁用或者謹慎使用。為了保證用藥的安全,在進行藥物治療前應當進行血常規檢查,同時在治療過程中要堅持每週對患者進行一次血常規檢查,隨時監控患者的情況,當患者開始治療後,如果存在不良反應患者會首先出現白細胞減少的情況,做好監測工作能夠及時發現患者的異常,並給予患者相應的藥物進行治療。

心臟毒性不良反應

心臟毒性反應也是臨床使用抗腫瘤藥物,特別是使用蒽環類藥物進行治療將會導致患者的心臟出現的反應,對患者的健康造成明顯的影響。因此在臨床用藥前,醫生要首先對患者的心功能進行一定的評估,瞭解患者的情況,掌握其適應證,選擇合適的藥物進行治療,而在治療過程中則要做好心血管功能的監測工作,保證能夠及時發現患者的異常。

如何減輕抗腫瘤藥的不良反應?防治措施來啦

呼吸系統不良反應

呼吸系統不良反應也是臨床抗腫瘤藥物使用中會出現的一種情況,患者主要表現為肺炎樣病變以及肺纖維化,導致患者出現原因不明的咳嗽、氣急等情況。目前臨床中針對該不良反應尚且沒有較為有效且肯定的治療方法,在患者出現該不良反應後則需要立即停藥,給予患者皮質類固醇激素進行抑制,並且給予患者一定的抗菌藥物,當然也可以增加使用中藥輔助治療。

神經毒性不良反應

長春鹼、順鉑等是部分抗腫瘤藥物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其在治療患者疾病的同時,也存在一定的神經毒性,導致患者的生活質量降低。該不良反應雖然在臨床中的發生率較低,但是其情況一般較為嚴重,在患者出現相關的情況後要給予患者維生素、干擾素等藥物,降低或者抑制神經毒性,以免其對患者的神經造成嚴重影響。

泌尿系統不良反應

泌尿系統不良反應主要是指在臨床中藥物對患者的尿道造成刺激或者對腎造成了實質性的損害,例如異環磷酰胺和環磷酰胺的代謝物一般經過尿道排出,但是其會導致患者出現出血性膀胱炎;而順鉑在患者腎臟會出現較高的聚集和排洩,這則會導致患者出現蛋白尿以及管型尿等情況。前者需要使用美司鈉中和相關物質,將其代謝物轉換為無毒物質,後者則需要在治療前後保證實現充分水化,進而促進藥物的排洩,避免毒性聚集。

其他不良反應

除了以上幾種較為常見的不良反應外,脫髮也是抗腫瘤藥物使用時較為常見的一種不良反應,在臨床中要提前將情況告知患者,並且安慰患者在停止治療後,頭髮會繼續生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