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隸《夏承碑》

《夏承碑》全稱《漢北海淳于長夏承碑》,又名《夏仲兗碑》。東漢建寧三年(170)立,隸書,14行,行27字,原碑久毀。

宋趙明誠《金石錄》跋雲:“碑在洺州,元祐間(1086~1093),因治河堤得於土壤中。”宋洺州廣平郡,故治即今河北省永年縣。明成化十五年(1479),廣平知府秦民悅發現此碑仆倒於府治後堂,遂於堂之東隅建“愛古軒”以覆之。但碑之下半截一百一十字,已為後人剜剔。至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因築城為工匠所毀。兩年以後,知府唐曜於漳川書院(紫山書院)取舊拓重刻一碑置亭中。重刻碑高2.59米,寬1.24米,文十三行,行三十五字。有額,碑末有“建寧三年蔡伯喈書”一行八字及唐曜重刻題記,皆正書。存世拓本多系重刻本。

碑主夏承,字仲兗,其祖、父及兄皆居顯位,所謂“寵祿傳於歷世,策勳著於王室”。承有文德,累任縣主簿、督郵、五官掾功曹,冀州從事等職,官至淳于長(淳于縣故治在今山東安丘縣東北三十里)。建寧三年(170)六月卒。

此碑結字一反漢隸常態,結構多呈長方形,並參入篆書結體,且多存篆籀筆意,骨氣洞達,神采飛揚,別為一格,自元王惲始定為蔡邕書,但爭議頗多。

清王澍評曰:“此碑字特奇麗,有妙必臻,無法不具。漢碑之存於今者,唯此絕異。然漢人渾樸沉勁之氣,於斯雕刻已盡,學之不已,便不免墮入惡道。學者觀此,當知古人有此奇境,卻不可用此奇法。”此碑字逢點皆出鋒為之,平橫的起筆亦時取側鋒,臨寫時要防止“楷法入隸”。後段佚文由清翁方綱補書,墨跡可資臨習時的參考,但波畫起筆處不可側露鋒芒,否則易於流入唐隸的庸俗風氣。

據稱此碑存世唯一比較可信的原石拓本,為明無錫華夏(字東沙)真賞齋本,缺三十字,有翁方綱長跋,世稱孤本。


漢隸《夏承碑》

《夏承碑》拓文


漢隸《夏承碑》


漢隸《夏承碑》


漢隸《夏承碑》


漢隸《夏承碑》


漢隸《夏承碑》


漢隸《夏承碑》


漢隸《夏承碑》


漢隸《夏承碑》


漢隸《夏承碑》


漢隸《夏承碑》


漢隸《夏承碑》


漢隸《夏承碑》


漢隸《夏承碑》


漢隸《夏承碑》


漢隸《夏承碑》


漢隸《夏承碑》


漢隸《夏承碑》


漢隸《夏承碑》


漢隸《夏承碑》


漢隸《夏承碑》


漢隸《夏承碑》


漢隸《夏承碑》


漢隸《夏承碑》


漢隸《夏承碑》


漢隸《夏承碑》


漢隸《夏承碑》


漢隸《夏承碑》


漢隸《夏承碑》


漢隸《夏承碑》


漢隸《夏承碑》


漢隸《夏承碑》


漢隸《夏承碑》


漢隸《夏承碑》


漢隸《夏承碑》


漢隸《夏承碑》


漢隸《夏承碑》


漢隸《夏承碑》


漢隸《夏承碑》


漢隸《夏承碑》


漢隸《夏承碑》


漢隸《夏承碑》


漢隸《夏承碑》


漢隸《夏承碑》


漢隸《夏承碑》


漢隸《夏承碑》


漢隸《夏承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