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歌之王」或將進入破產程序,線下業態的困境在加劇|抗疫時間

「K歌之王」或將進入破產程序,線下業態的困境在加劇|抗疫時間


在這場漫長的抗疫戰事中,線下餐飲、消費娛樂行業受到了巨大沖擊,這或僅是剛剛開始。


作者 | 任彤瑤


昨日,北京K歌之王發出《總經理致全體員工的一封信》,要與全體200多名員工解散勞動合同。公告信中提到,店鋪在2019年的效益與前幾年相比大幅下滑,其中有外部市場環境影響,也有自身經營的缺陷,本有意在2020年進行重新調整,但不料遇上疫情。


北京K歌之王的遭遇是當下國內中小企業艱難境況的一個縮影。此次疫情受影響首當其衝的,無疑是餐飲零售、娛樂、旅遊、教培等對線下服務依賴較重的行業。今年春節,線下的餐飲娛樂行業幾乎全面陷入停擺。疫情使一些體量較小,抗風險能力較弱的中小微企業經營困難加劇,站到了破產的邊緣。


「K歌之王」或將進入破產程序,線下業態的困境在加劇|抗疫時間

「K歌之王」或將進入破產程序,線下業態的困境在加劇|抗疫時間


2月6日,北京K歌之王發出《總經理致全體員工的一封信》,要與全體200多名員工解散勞動合同。《三聲》向其中一名員工確認了這個消息,員工表示疫情發生後店鋪一直處於停業狀態。K歌之王的上海金陵店也於1月26日發佈了暫停營業的聲明。


公開信中寫到,由於疫情壓力造成店鋪長期閉店,公司財務承受了巨大壓力。為了將損失降到最低,K歌之王聽從律師建議進入破產程序,將於2月9日,亦即北京市正式上班的前一天,與全體員工解除勞動合同。


信中表示,將於在本月底前發放1月工資的一半,剩餘在復工後2個月補足,復工將優先安排老員工入職。若有30%員工不同意,將進入破產清算的結果。


K歌之王是國內有名的俱樂部式KTV。2013年,首店在上海金陵東路開業。天眼查信息顯示,其隸屬於上海中貫匯都餐飲娛樂有限公司,註冊資本200萬人民幣,成立時間為2008年。


據媒體報道,幕後設計師是曾經成功經營了M2等有名夜店的香港人楊偉鴻,著名歌星參與投資,此後數年間,這一品牌陸續在重慶、北京、武漢開設分店。


北京店於2015年在朝陽區工人體育場北路開業。營業區分三層,總面積5500平方,包括63個包房和互動酒吧區。集KTV,中西餐飲,酒吧娛樂於一身,擁有頂級音響設備,主打高端娛樂消費。曾經一度是北京最火紅的KTV,常見名流出入,還誕生了王思聰一晚消費250萬的江湖傳說。


「K歌之王」或將進入破產程序,線下業態的困境在加劇|抗疫時間


據瞭解,北京K歌之王在近一兩年就在內部經營方面出現了一些問題,公告信中也提到,店鋪2019年的效益與前幾年相比大幅下滑,儘管有意在2020年進行改革,但疫情無疑將其推到了難以維繫的境地。


北京K歌之王的遭遇是疫情下國內中小企業艱難境況的一個縮影。清華北大聯合就受武漢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狀況,對995家中小企業進行了調研:結果顯示,85%的企業的賬上現金餘額撐不過3個月,合計近六成的企業在2020年營收下降20%以上。其中,員工工資與五險一金成為這些企業主要的支出壓力。


在這次疫情中,受影響首當其衝的無疑是餐飲零售、娛樂、旅遊、教培等對線下服務依賴較重的行業。在去年的春節黃金週,中國零售與餐飲業銷售額破萬億,而今年春節,線下的餐飲娛樂行業幾乎全面陷入停擺。餐廳大量接收退單、娛樂場所關門歇業。經濟學家許小年表示,2019年第三產業佔國內生產總值比重達到了54%,遠高於2003年的約40%,這次疫情的直接短期影響可能超過2003年SARS的衝擊。


恆大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撰文指,這次疫情對服務業與企業的復工衝擊會更大。生產經營停擺,收入與現金流中斷,可能導致訂單合同違約、資金週轉困難等問題。一些體量較小,抗風險能力較弱的中小微企業將站到破產的邊緣。風險可能沿供應鏈和擔保鏈上下游橫向傳導,引發局部危機。


疫情開始以來,九毛九1月26日起暫停了所有門店營業,星巴克關閉了中國一半以上門店,西貝莜麵村董事長賈國龍公開表明,春節前後的一個月,西貝莜麵將損失營收7億-8億元,目前賬上現金加上貸款,最多也只能再發3個月工資。


在疫情狀況不明朗,戰線越來越長的當下,這種危機日益凸顯。企業求助、自救的呼聲越來越高,“難以支撐”的焦慮蔓延。


「K歌之王」或將進入破產程序,線下業態的困境在加劇|抗疫時間


在北京K歌之王決定進入破產程序的同一日,國內最大PHP培訓學校“兄弟連”創始人李超亦發表公開信,宣佈停止運營,遣散員工。兄弟連在新三板上市後連續出現經營方向失誤,流水逐年下降,2019年開始進行改革,但疫情加劇了公司困境。李超在信中寫到:


“疫情中,受影響最大的就是我們線下培訓機構,政府已發通知,高校延遲開學,線下培訓業務暫停......這對資金儲備少,包袱重、一直虧損的兄弟連無疑是雪上加霜。

節前咱們勒緊腰帶,緩發工資、全體動員,壓縮成本,就是為了節後招生旺季打個翻身仗。哪知這次疫情來的如此兇猛、猝不及防,把我們的計劃全部打亂。”


對線下娛樂業來說,這個寒冬顯然亦不好過。據《中國新聞週刊》報道,房租是線下KTV 的最大支出,以北京北三環近繁華商圈帶為例,500平方米場地平均月租在10萬上下,1000平方米店面的KTV整體投資達到6000萬元。


線上K歌、直播平臺的發展也在改變著K歌行業的業態,移動K歌用戶數量逐年上升,搶佔著線下KTV的生存空間。版權問題也一直是KTV行業的痛處。2018年中國音像著作權集體管理協會要求KTV終端生產管理商和卡拉OK經營者,刪除未取得授權的6000多首歌曲,其中不乏眾多熱唱曲目,被九家KTV公司起訴壟斷,最後達成調解。


自2月1日,央行等五部委推出30條金融舉措馳援企業以來,蘇州、上海、北京、寧波、廣州等地都出臺了緩交社保、稅款租金減免等“減負”措施幫助中小企業解困。但前路難測,進入破產清算程序或是一些中小企業僅有的解困方法。有不少人感嘆,這或只是剛剛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