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碑學"興起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美的視界一一書畫賞析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我的回答如下:

在回答問題之前,我覺得先要了解在書法史上碑學是相對帖學而言的。清代嘉慶時期的著名學術專家阮元在其著作《南北書派論》和《北碑南帖論》中首次提出“南碑北帖”,“重碑抑帖”的觀點。清朝晚期的康有為在阮元的觀點之上,又論證發展出“碑學”、“帖學”的新概念,從此“碑學”和“帖學”就成了專有名詞。那什麼是“碑學”?什麼又是“帖學”呢?

碑學:

“碑學”是指研究考證碑刻源流、時代,鑑別碑刻拓本的種類、年代、真偽和考證識別刻石中古文字結體的一門學問,也是指崇尚碑刻書藝的書法流派。

碑刻文字,包括廟碑、墓誌、墓碑、造像、經幢、摩崖石刻等古代一切的石刻文字,現在發現的最早的石刻文字是商代的石簋斷耳,上有十二字。

帖學:

“帖學”是指研究考訂法帖的源流和優劣、拓本的先後好壞以及書跡的真偽和文字內容等的一門學問。 也指以宗尚晉王羲之、王獻之以下諸帖的書派。

帖,包括帛書、筆札、書信及紙書等,五代以後,歷代名家的手書字跡摹勒於石上,也稱為法帖。

在搞清楚了碑學和帖學的概念後,我還要指出你問題中不準確的說法,你說碑學的興起是在清朝初期,這是不對的。

明未清初,從順治、唐熙到乾隆都對晉唐書法大加推崇。順治推崇歐陽詢,他的臣子也跟隨效仿。康熙和乾隆則對王羲之和趙孟頫的書法十分欣賞。乾隆曾建三希堂,在此收藏了王羲之和王獻之的《快雪時晴帖》、《中秋帖》及王珣的《伯遠帖》等。乾隆還將二王書法刻帖分賜給他的臣子,讓他們學習晉人書法。所以在清朝初期,晉唐書法廣為流行,帖學仍是主流,碑學並未大興。

碑學在清朝興起的確切時間,是在清朝中期。碑學在清朝中葉的興起有四個主要原因:

  1. 文字獄的興起。
  2. 大量碑刻書法的出土。
  3. 審美觀點的改變,對書法不同藝術風格的審美需求。
  4. 具有創新意識的,書壇新生代的崛起。

一、文字獄的興起:

從清朝初期開始,康熙、雍正、乾隆等統治者採用了一手硬,一手軟的方式來管制知識分子。統治者們一方面以開科取士的方式來選拔漢族讀書人,提拔重用他們。另一方面用“文字獄”來禁錮、打壓這些漢族知識分子的政治主張,壓制他們的反滿思想。“文字獄”的興起,使清代知識分子人人自危。在這種恐怖的氛圍中,士大夫學者們只好放棄文學,轉而在金石考據中尋求精神寄託。

二、大量碑刻書法的出土

清代中期,漢、魏、南北朝碑刻不斷出土,其中有很多被視為“神品”之作,一時間研究者若鶩。這在客觀上對清代中期“碑學”的興起起到了助推的作用。

三、審美觀點的改變,對書法不同藝術風格的審美需求:

明清時期,因科舉對書寫有規範謹嚴,黑亮光滑的幹祿正書的品評標準,結果導致館閣體盛行。館閣體書風壓抑個性,漸漸受到了習書者的詬病。使人們對碑刻質樸古拙的書風越發欣賞。在這一時期,書法革新思潮不斷髮展,並逐漸得到響應。傅山等人開始提出反流俗的書法批評觀點,他對趙孟頫、董其昌柔媚圓滑的書法風格大加貶低。審美觀點的改變,對書法藝術不同風格的審美需求,也成為清朝中期碑學興起的主要原因之一。

四、具有創新意識的,書壇新生代的崛起:

清朝中期先後湧現出一大批書壇活躍力量,鄧石如、吳讓之、何紹基、伊秉綬等人在碑學書法的藝術實踐上頗有成就,極大地帶動了清代中期以後碑學書法的興起。清朝晚期的趙之謙、吳昌碩、沈曾植、康有為等人亦得力於碑學,以碑刻書風聞名於世。他們引領了清代碑學書法的崛起,是清代中期以後碑學書法風貌的代表性書家。


杉石石


從古到今的書法人都尊崇王羲之為書聖!

我想歷朝歷代的書法人學習書法都離不開王羲之書法!那麼,為什麼有些朝代明知道王羲之的書法是最頂尖的書法不去推崇,轉而推崇其他的東西呢?

難道王羲之的法帖書法人看不到?如果看不到為什麼還能流傳呢?我還有一個疑問是,王羲之之後還有顏柳歐趙,同樣是書法界頂級的存在,王羲之學不到,這些大家的書法也學不到?

不是學不到!我認為是學不成,非但王羲之學不成,顏柳歐趙也學難成!是無論如何連個樣子都學不成!與其寫王羲之,這顏柳歐趙被人恥笑,不去另闢蹊徑!所以蘇軾有他書隨他意!你意是什麼?我想怎麼寫就怎麼寫,你不必把我的字與魏晉書法比較!比較就壞了!怎麼壞了?不行唄!不是一般的不行,就遠遠的不行!

至於什麼引碑去貼,更是宋都摸不到邊的人提出的謬論!你讓他寫宋試試?是的!古人已死,無從作證!所以我是無稽之談!是嗎?我說不是,還有無數抱著引碑入帖不放的徒子徒孫呢?他們可以來嗎?你們不服帖學嗎?別寫王羲之,那是難為你,寫一寫顏柳歐趙可以嗎?不能啊?那就閉嘴吧!


一笑貫長天


清代碑學興起和書論家康有為有關,他撰寫的《廣藝舟雙楫》提出"尊碑″學說。竭力推崇倡導漢魏六朝碑學,對"碑學″興起有很大影響。

為什麼康有為提出"尊碑″學說?

滿清科舉考試嚴格嚴求以帖學小楷取士,其標準特點為"烏、方、光″。造成了書法藝術的"結殼″,無生氣,僵化。千人一面,嚴重阻礙了書法藝術個性創新發展。成了科舉制度下的附屬品。犧牲品。

"碑學的興起,是清代書法藝術的重大轉折。迴歸了書法藝術講究繼承貴創新之路。"碑學″的厚重雄強之風,為晚清書壇帶來新的活力,使書風有了豐富多樣變化,增添了新的魅力。

(上圖為大吉山買地摩崖,個人淺見,僅供參考。不當之處,敬請包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