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創投圈“抗疫”指南

中國創投圈“抗疫”指南


肆虐全國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仍在持續,囿於人員活動受限,絕大多數行業、公司都面臨嚴峻的經營考驗。其中,場景封閉、需要聚眾或面對面提供產品服務的商業模式尤其“傷筋動骨”,而原本線下依賴較低的在線商業模式反而“因禍得福”。

疫情對一級市場的宏觀影響到底有哪些?哪些行業迎來利好,哪些行業又會遭遇利空?創業公司如何度過難關?2020年的投資趨勢又將呈現哪些風向?

針對這些問題,FN商業(ID:FN-24H)通過採訪熊貓資本創始合夥人李論、紫牛基金醫療領域負責人俞波、戈壁創投合夥人胡唐駿、桃李資本創始合夥人張愛志、山行資本創始合夥人徐詩、復星銳正資本等一線投資人及創投機構,整理出這份最全創投“抗疫”指南。

一級市場影響

總體來說,疫情不會讓互聯網創業和中國創新發生根本性改變。即便是在2003年SARS後興起的電商行業,也不過是基於技術、場景、物流、在線支付成熟發展而出現的創新必然,SARS既沒有使其加速,也沒有使其減速。

相反,疫情所帶來的變化應該是脫離單一行業的、更全面的、更深層次的。

1、創業環境利好

在抗擊疫情中暴露的管理問題,會引起高層反思,也會有進一步的改變。一旦宏觀治理環境改善,對於創新型企業是歷史性的機遇,帶來很多正向利好。

2、國民價值觸動

疫情可能會觸發人們重新思考生命中最重要的東西,比如怎麼看待財富、鄰里之間是不是要更加守望相助、對醫生的工作是不是要更理解和支持,而不是無端傷害醫生等。

3、消費結構變化

價值觀變化的直接影響是整個社會的消費能力和消費結構的變化。

過往,消費的GDP佔比一直落後於房地產和其他主流行業,但如果人民發生價值觀變化,相信房子不再是最主要的投資手段,則會釋放出一些購買力。

4、線下產業進化

一個顯著的行業趨勢在於,疫情期間雖然大家天天都在線上消遣和消費,但疫情不會促使全面的線上化。疫情過後會讓大家發現線下服務的體驗更好,屆時線下消費的反彈就意味著領域內的新機會,消費場景會進化,不再一邊倒向線上。

行業紅黑榜

行業紅榜

一、爆紅榜

——疫情作為一個突發性小概率事件,會促使資本關注度短期集中於部分強關聯行業,但從中長期看,這些行業由於擁有固有的發展進程並不會出現太大波動。待疫情過後,這些突然爆紅的行業會發現,自己只是被資本“短暫的愛了一下”。

1、體外檢測、第三方檢測

本次疫情對於病毒檢測需求激增,或對IVD(體外診斷產品)中的分子診斷、POCT(即時監測)等細分領域有積極促進作用,短期內有望收割一波資本專注度。

2、抗病毒藥物、疫苗研發

全社會對抗病毒特效藥、疫苗研發的期盼直接體現在項目市值上,但領域內初創公司卻更會因資源向一線傾斜而導致研發、銷售進程受阻,加之不少醫院的掛網招標暫時停滯,初創公司前兩季度的銷售表現難及預期,很有可能在“飛昇成仙”之前就先“下凡歷劫”。

3、在線娛樂

伴隨影院等線下文娛項目受到衝擊,直播、社交、視頻、電競等線上娛樂短期流量爆發。但很多送上門的機會和紅利,有些創業者也未必抓得住;基於項目針對疫情所做的運營策略和反應速度差異,疫情過後的分化只會更加嚴重。

4、新零售

疫情當前,用戶為了“保命”而儘量規避線下菜場,線上買菜、社會團購、無人貨櫃等不需要接觸人的買菜平臺一度售罄。但很多新零售創新平臺的供應鏈沒有傳統企業紮實,在疫情過去之前或就因內功不足自縛手腳。

二、翻紅榜

——疫情對部分行業來說依然不會改變其底層土壤,但會提供一個低價獲客和用戶教育的好時機,從而迎來翻紅拐點。這些行業多數是一些滲透率有限、遲遲不紅的寶藏項目,待疫情過去,這些默默無聞的賽道或將被更深刻的認知。

1、互聯網醫療

互聯網醫療自誕生起泡沫不斷,疫情期間卻借在線義診潮流,讓更多人體驗到了遠程診療、在線問診對疫情的紓解作用。對於互聯網醫療來說,本次疫情最積極的影響莫過於完成了低成本、見效快的市場教育,行業翻紅在即。

2、在線教育

據統計,在線教育每年的自然增長率在30%以上,疫情使得線下教育的一部分需求被強制轉移到線上,互聯網滲透率提升加速。伴隨線上流量增加,公司短期獲客成本下降,用戶教育提前,在線教育迎來小陽春。除此之外,大量用戶湧入也將倒逼在線教育機構的自身硬件全面升級。

3、企業協作

疫情期間線上辦公成為主流形態,以在線寫作軟件、在線協同辦公、在線會議、SAAS類產品等為代表的企業協作項目都在疫情期間用戶激增。此後企業協作能否爆發依然取決於其技術條件的成熟,但用戶將因疫情對遠程協作的作用有更深刻的認同。

4、高新技術

疫情催生了自動化、線上化、無人化的趨勢,高新技術與疫情控制實現了雙向推動。2019年科創板開板已經釋放了重要的行業信號,未來資本的重心將依舊會向高科技產業不斷偏移。

三、創紅榜

——除去既有項目的價值再發掘,疫情還會通過暴露現有政策、管理問題,繼而重塑生活習慣、消費理念,促使商業社會迸發出新的產品服務需求和創業靈感,從而誕生新的創業機會。

1、基於生活習慣的創新

本次疫情迫使國在生活習慣上發生諸多變化,比如洗手頻次提升,拒絕野味,提倡分餐制,勤戴口罩等。伴隨這些習慣的順延和文明程度的提高,圍繞民眾生活細節的變化就會誕生好的微創新機會,好的產品機會和服務機會。

2、中醫藥、健康養生的創新

此次疫情中,武漢和上海等地都以中西醫結合的方式治癒了部分患者。疫情也讓很多人意識到作用於提升免疫力的日常健康養生的必要性。可以預見,中醫藥及保健養生相關創業,都將藉此煥發新的生機。

3、面向中小微企業的金融創新

這次疫情中受衝擊最大的是中小微企業。國家和各省市也陸續出臺扶持政策,主要針對中小微企業的會有貸款、扶持、稅收優惠措施等。這些政策的落實中,那些用科技手段進行賦能的公司會主力受益。

行業黑榜

疫情期間,幾乎所有線下實體產業都黑得五彩斑斕,連同其鏈條上下游的從業者、線下供應商,甚至用戶都有顯著影響。但由於其中多數都是剛需,這些行業並不會因疫情而徹底崩潰。是否能在疫情後迅速復甦,取決於企業儲備是否能撐得過停業期間的損耗。

1、線下消費

凡涉及到人群跨區域流動、聚眾及“面對面”服務的業態都將在主要城市面臨至少停業1個月的風險,這些行業包括且不限於旅遊航空、餐飲美業、線下教育、影院超市、戶外運動、會展等。

且從業態運營層面來看,在各省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機制解除後,零售業態會逐步恢復營業,而服務型業態則可能晚於零售業態。

2、物流運輸

物流運輸(含跨境物流)則涉及到貨品跨區域流通,疫情期間至少會出現履約時效延後的情況。目前只有少數幾家快遞公司準時開工收件,其他快遞的上班恢復時間由於返工人員和運力問題都有不確定性。

3、B端消費

對ToB模式的消費業來說,疫情傳導主要取決於上下游的影響,如上游服務或貨品的生產、人員流入和開工時間等變數。如果涉及線下履約服務,如廣告平臺、各類S2BSC模型等,在影響層面上會有一個傳導的過程。

創業者自救Tips

1、內部策略:

(1)收縮開支:聚焦核心業務產品,適當收縮業務範圍;降低固定支出,如線下零售/服務業態應和商場或承租方溝通,共度難關;

(2)資源管理:儘快實現線上協同,做好員工業務統籌和心理建設,穩定軍心;梳理賬目,統計好可變現資產,爭取賬上現金可用時間維持在12個月以上

(3)修煉內功:抓住互聯網黃金期,加強線上產品和內容開發;注重現金流業務,提高企業內部自我造血能力;形成企業自我閉環,打好運營基礎。

2、外部策略

(1)關注形勢:瞭解政府防疫相關政策,時刻做好復工準備。

(2)加速融資

:快速制定融資策略,不糾結估值,小步快跑,同時嘗試多樣化融資渠道;對於財務穩健的成規模企業,應積極關注兼併收購的機會,逆風而行。

疫情下的投資趨勢

2020年受疫情影響,整體投資環境的起步節奏會比2019年進一步放緩,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

1、:疫情延緩了募資進度,機構需要更珍惜賬上子彈,投資節奏與標準只緊不松;

2、:第一季度投資工作受影響,線下調研工作停滯,項目融資進度至少會延緩3-6個月;

3、:機構重點精力轉向投後,並從融資、行業資源、業務協調等各方面協助被投企業共克時艱;

4、退:部分公司上市進程或受疫情限制,一定程度影響投資機構退出。

但即便如此,對成熟機構來說,無論投資方向還是邏輯策略都不會有大變動,僅在投資節奏上會有一定程度減緩;且投資資金會更明顯的向頭部優質標的聚攏,馬太效應明顯。

總體而言,疫情將促使廣大的創業者和投資人重新思考什麼是正向的良性的增長。曾經很多靠鉅額融資、砸錢獲客保證增長的公司,過往一遇到天災人禍就無法持續保持增長。同時,融資環境又越發惡劣,那些通過砸錢擴張的公司就會陷入更大的困難。

2019年因為資本寒冬已經迫使越來越多的公司迴歸理性,迴歸現金流管理,迴歸良性增長;而2020年的危機則會進一步召喚廣大創業者和投資人迴歸價值創業和價值投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