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你覺得蔣幹是弱智還是搞笑?為什麼?

騎蝸牛走高速


一提到《三國演義》裡的某個人和某個事件,很多人就習慣把歷史搬出來,然後說:《三國演義》裡把這個人給抹黑了,或者說《三國演義》把這個人給神化了,歷史上根本不是這樣的。然後接著這個話題把《三國演義》給黑一陣,任何電視劇和文學作品都不可能按照歷史拍,我們完全沒有必要動不動就把演義小說痛批一陣,如果想看歷史可以去看紀錄片和歷史,演義小說我們可以就事論事地探討裡面的人物角色。



首先說蔣幹這個人物為什麼不是弱智,其實我們都不比過於深入《三國演義》的情節中,從一些基本問題上我們就能知道這個蔣幹絕對不是一般人。在《三國演義》中,蔣幹是周瑜的好朋友,赤壁大戰以前曾過江赴東吳為曹操說服周瑜投降。我們都知道結果是沒能成功,還做了錯事,成為周瑜利用的一個其子。


如果蔣幹是個無名之輩,名氣和能力等同於曹操麾下幾十萬大軍的其中一個小卒,那曹操還會派遣他去嗎?看《三國演義》和歷史的時候我們應該都有這樣的感覺,很多人物第一次出場,別人介紹他的時候,或者那些人的簡介,關於他們成長經歷的時候,基本都是年輕時便素有大志,或者武藝或者辯論年少時就聞名於當地,然後又是被太守看重,又是被老師稱讚,時人都很驚奇。就是我們看《三國演義》電視劇的時候,經常有各方的主公升帳議事的時候,文臣站一排,武將站一排,雖然有的人文采或者武藝和其他人相比可能差了點,但是當年這些人年少的時候在自己的家鄉肯定都不是一般人,要不也不能站在這,都是一等一的精英。



而蔣幹為什麼在《三國演義》裡面沒能做成什麼事,就是因為你是高手,但是你出場就碰到了人外有人的那個人,就像高覽,很多人都說他武藝高,又是河北四庭柱,那還不是《三國演義》都沒看完,他就死在前半部的劇情中了麼,因為他碰到武藝更高的趙雲了,不是他不行。


鍋蓋頭司令


蔣幹既不是弱智也不是搞笑。《三國志.周瑜傳》裴注引《江表傳》描述蔣幹“有儀容,以才辯見稱,獨步江、淮之間,莫與為對。”這樣說來,蔣幹也算是一位謀士。



赤壁之戰,曹操吃了大虧,但他也發現周瑜是一個難得的人才,就思謀著怎麼挖孫權的牆角,讓周瑜跳槽過來為他效力。曹操的帳下有一個叫蔣幹的。蔣幹,字子翼,是九江郡人,而周瑜是廬江郡人,九江和廬江同屬楊州,所以蔣幹和周瑜算是同鄉。曹操就派蔣幹到周瑜那裡做說客。

蔣幹去找周瑜,周瑜一見到他就笑著說:“子翼兄,你遠道而來,怕是給曹孟德來當說客的吧?”蔣幹愣了一下,打哈哈說自己是來跟他嘮嗑兒的。周瑜也不拆穿他,只和他喝酒吃肉。接著周瑜藉口公務繁忙便晾了蔣幹三天。三天後,周瑜帶著蔣幹在軍營裡轉了一圈,然後大擺筵席款待蔣幹。

席間,周瑜說道:“大丈夫處世,最得意的莫過於遇到一位好君主,表面上看起來是君臣,實際上卻有骨肉之恩,言聽計從,共度福禍,果真遇到這樣的君主,就算是蘇秦、張儀再生來做說客,我周瑜都會撫著他的背,拒絕他的好意。”蔣幹不是笨人,他但笑不語,吃完這頓飯就走了。蔣幹回去後對曹操說:周瑜雅量高致,認準了孫權,是不會背棄他的。。

蔣幹最後的結局還是被曹操殺死了。


楓葉永刀


在《三國演義》中,謀臣可謂多如牛毛,數不勝數,各為其主,各有千秋。

蔣幹為曹操帳下幕賓,為曹魏集團出謀劃策,且和東吳的周瑜是同窗好友。他的高光時刻主要在第四十五回——《三江口曹操折兵,群英會蔣幹中計》——“蔣幹盜書”。具體情節在此不重述。

說蔣幹是弱智,不妥。因為蔣幹相貌俊美,從小苦讀詩書,也屬學富五車,胸有良謀之人。況且,能在曹操帳下混日子的,也絕非平庸無能之輩。曹魏集團可是不養閒人。

說他搞笑,這更沒有道理。他在曹操面前誇下海口,說“某自幼與周郎同窗交契,願憑三寸不爛之舌,往江東說此人來降。”這無疑就是軍令狀啊,豈能搞笑,又豈敢搞笑?

只能說,蔣幹智謀不足,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中了周瑜“將計就計”之計,讓周瑜得以借他之手殺掉了蔡瑁,張允,為周瑜在赤壁之戰中打敗曹操掃清了障礙。

他也本來就是小小幕賓一個,豈能鬥得過三國中的大佬們?



登攀


將幹之流,生活中比比皆是。說他蠢嗎?在平常的交往、辯論和展示才華中,又有幾人強過他?

七律~說蔣幹

若非舌上多機變,怎配曹公座上賓?

嘴上甜甜誇愛友,心中毒毒算仇人!

如非計上先知假,定是謀中早扮真。

羽扇綸巾摧敵冠,周郎從此作天神!

天神與俗人是有很大距離的!

但是,蔣幹之流,在生活中如過江之鯽確實層出不窮,在各行各業中,確實有許多人俊忠於職守,發揮所學,為公司為社會多作貢獻,這時候,他們確實是人才,是行業裡的能手,精英!都應該得到全社會的尊敬!

但是,在鮮花上,光環下,說不定會有蔣幹的行為出現,盜竊秘密換為己用,傾吞鉅款,法外逍遙,還以為瞞天過海,誰都不知道,繼續燈紅酒綠,甘為碩鼠!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既有蔣幹,就有周瑜!鐵證如山之下,這次,你絕對沒機會攜款潛逃,等著你的,就是光閃閃、冷森森的鐐銬。

誰是周郎?

誰為蔣幹?

何必查找?

縷縷絲絲,

形形色色,

一看難分曉。

恃強凌弱,

以多欺寡,

總在陰陰冷笑。

禍滿盈、登天入地,

才知手上鐐銬!

人才匯聚,

英雄抱負,

本是不違天道。

用我奇謀,

還他厚用,

自有功勳表。

山高無限,,

才華不盡,

謹慎自家微小。

竹青青、虛心有節,

這番最好。

2020.1.20.





星靈曉聖


頭條中對演義中的人物提問比較多,開始確有些不適應回答這樣的問題。因為演義的人物即是歷史真實存在的人物,但又有演義的成分,如何評價確不好把握。

從歷史上來講,蔣幹確有其人,是當時的名士,才華橫溢。曹操是很愛才的,廣納天下賢才,能將蔣幹招募到府中,可見蔣幹是有真才實料的。

但從演義的《蔣幹盜書》故事來講,蔣幹就如現代人所講智商高情商不高而已。可能因為幾個原因蔣幹被賦予勸降周瑜的重任:一是有才華。二是口才好,能言善辯。三是他和周瑜是同學。本來也就是一個勸降的任務,卻被情商高的周瑜抓住利用的機會,可能連曹操都想象不到,曹操也可能認為蔣幹自告奮勇去勸降,想法也是不仿試一試,就是勸降不成也能多少動搖下東吳的軍心。

不想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周瑜將計就計,故意將軍情機密大意洩露給蔣幹。一連串的粗心大意,如果有豐富的實戰經驗的人一般都會從反常中找出疑點。但蔣幹不是,因為他是一個讀死書的人,一切都是紙上談兵,並不能結合場景而靈活的反思和運用,在勸降失敗面臨無功而返時,把突然意外獲得的情報作為大功一件,主觀的認為這是千真萬確的,只有真實的才是大功一件。然後急匆匆的回去向曹操彙報,這時就盡情顯露了他的善辯才華,把如何獲得情報說得如何難得,如何理所自然,這裡我要佩服蔣幹的口才了,竟然讓多疑的曹操相信了,起碼一時相信了。

所以總體評價蔣幹,應該是有才華的人,但嚴重缺泛實踐經驗,情商非常低,不會察顏觀色,對情勢的變化沒有較高的敏感度。而碰到的對手卻是情商與智商並存的周瑜,結果就很正常了。




技工學校教師


蔣幹,字子翼,漢末三國時期的人物,九江(治今安徽壽縣)人。歷史上的蔣幹是當時的名士、辯論家。相貌過人的名士和辯論家,獨步江淮之間,無人能夠辯論過他。而羅貫中在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中則將蔣幹刻畫成了被周瑜所愚弄的小丑形象。

歷史上蔣幹很少為人所知,倒是通過《三國演義》的演繹後,成為了一個非常有名的人物。

蔣幹,之所以被人認為愚蠢,不是因為他沒有勸降周瑜,而是因為他不但沒有勸降周瑜反而中了周瑜的反間計。令人感覺他本身愚蠢卻自作聰明。

如果蔣幹僅僅是沒有勸降周瑜,他只不過是個失敗的勸降說客,不傷大雅。歷史上也不乏像他一樣,因為和敵方主將是兒時玩伴而被委派勸降任務的人。

蔣幹,真的是愚蠢之人嗎?如果是,他怎麼會成為周瑜的朋友?其實蔣幹無非是想多收集些吳軍情報,多獲取些有用的信息。就好像釣魚:你本想釣1條鯉魚,鯉魚沒釣到,卻在這個過程中釣上來1條鯽魚,難道你會把鯽魚放生嗎?所以,站在蔣幹的角度,他去勸降周瑜沒錯,盜書也沒錯。

關鍵在於周瑜比他聰明,周瑜比他更睿智。

其實蔣幹不是沒有學問。他和周瑜自幼同窗受業,琴棋書法無所不能,四書五經也早已爛熟於心。他也不是沒有膽量,在兩軍對壘,周瑜殺了曹魏使臣的刀光劍影之中主動請纓,駕一葉扁舟去說降統兵數萬的東吳大都督。特別是第二次過江,面對惡語相加而又心胸狹窄東吳統帥,他置生死於度外,據理力爭。然而,他確實是個狗屁不通的蠢才,是個兩腳書櫥式的笨蛋。雖有一肚子學問,卻一點也沒用到點子上,只能幹些別人瞌睡來了,他趕緊送個枕頭的蠢事,最後葬送了他為之效忠的曹魏軍隊。

如果你認真讀過三國演義,你會覺得你身邊有很多類似於他的人,可能是學富五車的大學問家,會發表各種評論,更會引經據典的高談闊論,但遇到具體問題不僅拿不出行之有效的解決辦法,甚至連一件很小的事都辦砸了。對這種只會說不會幹、關鍵時刻迷迷糊糊分不清是非的蠢才,最好的辦法還讓他到第一線摔打磨練一番,在實踐中學點真本領,成為一個有真才實學的人。

由此看來一個人有學問是一回事,會不會辦事又是一回事。西漢大將軍衛青和霍去病雖然出身卑賤又沒什麼學問,卻成了擊敗匈奴的一代名將。而有著一肚子學問的蔣幹卻幹一件事壞一件事,成為後人談笑的資料。


輝剪影


首先不要把小說當正史,這樣很容易誤導大眾。


蔣幹,字子翼,漢末三國時期的人物,九江人氏。而歷史上的蔣幹是當時的名士、辯論家。而在羅貫中在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中則將蔣幹刻畫成了被周瑜所愚弄的小丑形象。

其以才辯見稱,獨步江、淮之間,莫與為對,而這樣的蔣幹歷史上的蔣幹很少為人所知,蔣幹這個人物經過《三國演義》大大的演繹之後,倒成了一號非常有名的人物。


《三國演義》中的蔣幹,字子翼,三國時期的人物,描述赤壁之戰前蔣幹充當曹操之說客,企圖勸說周瑜投降。而當時,不想周瑜正擔心蔡瑁和張允幫助曹軍訓練好水軍,將計就計,擺下"群英會",誘導他盜走假的張、蔡二人的"投降書",以反間計除去了這二人。後卻自以為立功,成為笑柄。

只能說羅貫中為了小說需要,才塑造這樣的人物,又何嘗不是在嘲諷現實中確實有這樣弱智,自恃聰明,害人害己,所以做人最好有自知知明



羽晏影視


蔣幹既不弱智也不搞笑。是大智若愚。

蔣幹和周瑜是老友,這是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埋下的伏筆。他深知以周瑜的軍事力,難以抗衡,破荊州,下江陵,順流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曹操的虎狼之師。

他深知周瑜決心抗曹,以自己的才幹,去幫老友周瑜力挽狂瀾,只能是,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於是,他導演了一場,與周瑜聯袂騙曹的好戲。由於曹操真的入戲,淤陷難拔,大戲《赤壁之戰》,就此拉開序幕。

由於蔣幹是老戲骨,才成功騙過,一代梟雄曹操,看官入戲者亦甚多。


南京老呂


《三國演義》裡,蔣幹在曹操面前自告奮勇去遊說周瑜,因為他與周瑜有同窗之誼,曹操欣然同意。


蔣幹隻身到江東,周瑜“將計就計”,“蔣幹盜書”離去,結果,導致曹操殺了蔡瑁張允兩位水軍都督。

蔣幹第二次又下江東,周瑜故意讓其與龐統想見,蔣幹感覺龐統是名士,將龐統帶回。曹操十分高興,結果龐統獻“連環計”,導致曹操船隻被燒的更多。

蔣幹在小說裡是個配角,他被設定成了一個長相猥瑣,行為有點齷蹉的人(完全違背歷史事實)。很明顯是為了襯托周瑜在赤壁之戰中的出色表現,彰顯周瑜“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的瀟灑與智慧。


蔣幹在小說裡出場不多,卻有穿針引線的重要作用。蔣幹的出場,不光使周瑜的英勇氣概顯得更鮮活。更是凸顯出曹操有些愚蠢了,曹操這麼大的軍事家,政治家,被稱為奸雄,怎麼就相信蔣幹的忽悠呢?

蔣幹雖是配角,卻遊離在兩個主角中間,致使一個勝利,一個大敗,確實有些搞笑了。


路遙lgy


《三國演義》中的蔣幹,可以從幾個角度看待這個人。

1.蔣幹,學富五車,能言善辯,任曹操軍團的謀士,與周瑜同窗,領命勸說周瑜降曹。可是有學問不一定會辦事,被周瑜利用,成功實施了反間計。所以評價蔣幹,有學問,只能做謀士,耍耍嘴皮子。實際辦事,只會壞事,不能成事。

2.蔣幹,本來和周瑜是同窗,有共同的理想,共同的志向。但各為其主謀生。當發現對岸周瑜是統帥時,與水鏡先生,徐庶,龐統獻連環計一樣,馬上藉口與周瑜會合,名為曹操辦事,實為周瑜獻計。共同密謀實施了反間計。

3.蔣幹,被曹操派去打探消息,實施偷盜,所幹之事象《水滸》中的時遷一樣。讓偷什麼偷什麼,偷回來就完成任務,對錯決策,是主帥的智慧。與蔣幹無關。所以弱智,搞笑,無從談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