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葡萄籽教材,聊聊“重複的力量”

兩週前的課上,Jayden和Zia拿到了他倆期盼已久的U2新教材。每天和他們一起聽著CD裡好聽的歌、好玩的故事,不知不覺中我也對U2的內容越來越熟悉,這個級別的主題是介紹身體部位和日常衣物,而碰巧最近在網絡上看到了這張某機構發給家長的回課內容(同樣是一堂教身體部位的課)。相較之下很多感觸,於是寫下這篇,來和大家聊聊我從GrapeSEED教材中看到的寶藏,那就是

“重複”

看葡萄籽教材,聊聊“重複的力量”

這張無比眼熟的家校聯繫冊,除了“國際音標”進化成了“Phonics”,簡直和二十年前我們交給爸媽的沒差啊,有木有!單詞是課堂學習的核心,涉及的短語或句子只有少得可憐的兩句,所謂的語法難點(單複數),如果沒有在一段時間內反覆使用,邏輯思維尚未完全形成的孩子們光靠死記硬背能記住嗎?能舉一反三、自如應用嗎?看似一目瞭然的授課內容和方式,推敲之下是否適合年幼的孩子?而同樣的內容,我們的小葡萄們又是如何學的呢?

一起來看看葡萄籽英語Unit2的教材目錄,20篇教學內容裡有13篇(65%)與身體部位和日常衣物相關。

看葡萄籽教材,聊聊“重複的力量”

HEAD,SHOULDERS,KNEES AND TOES (動作遊戲)

單獨介紹了一些身體部位的說法,歌詞本身大量重複,孩子們通過吟唱及動作,熟悉這些名詞。

看葡萄籽教材,聊聊“重複的力量”

EARLY IN THE MORNING (歌曲)

身體部位和動作的結合,再現了孩子們每天清晨的日常,也是我們家固定的morning call

看葡萄籽教材,聊聊“重複的力量”

TWO (歌曲)

身體部位和U1學過的數字結合,隨著歌詞裡反覆出現的I have...,孩子們很快就開始自己舉一反三I have one mouth/I have one head/I have ten fingers

看葡萄籽教材,聊聊“重複的力量”

POINT AND PAT (韻律說唱)

身體部位和動作結合,孩子們學會了表達如何對待自己的身體。前晚陪睡的時候,Zia突然和我說Mummy,pat my back. 哥哥一聽也不罷休,來了句Mummy,rub my stomach. 當場就把老母親我給驚著了,沒想到每晚關燈後都要上演一遍的搶媽媽戲碼有國際版啦

看葡萄籽教材,聊聊“重複的力量”

看葡萄籽教材,聊聊“重複的力量”

ALL THESE THINGS (歌曲)

介紹身體部位和相對應穿戴的衣物

看葡萄籽教材,聊聊“重複的力量”

JUST WIGGLE (動作遊戲)

身體部位和U1學過的動物及動作結合,在模仿遊戲中孩子們學會了表達用自己的身體某個部位能做出什麼樣的動作

看葡萄籽教材,聊聊“重複的力量”

看葡萄籽教材,聊聊“重複的力量”

OO BIG, TOO SMALL (故事)

身體部位、衣物和U1學過的長短大小形容詞結合,在有趣的故事裡孩子們學會了怎麼來描述自己及他人身體部位的特徵

看葡萄籽教材,聊聊“重複的力量”

看葡萄籽教材,聊聊“重複的力量”

MOTHER WHO LIVES IN A BOOT (故事)

長長的故事呈現了豐富多變的句型和語言功能,顏色、數字、動作、身體部位、衣物...之前所學全部巧妙地串連其中

看葡萄籽教材,聊聊“重複的力量”

看了以上這些U2的教材內容,有沒有發現一些很另類的地方?

沒有我們習以為常的字母、單詞、句型、語法這些知識點,取而代之的是整篇的詩歌、歌曲、故事、遊戲。

內容上的不斷重複漸進,詞彙和短語在不同語境、不同句型中反覆出現。

觀察孩子們學說母語中文的過程,每一個詞彙都是在聽了父母和周圍的大人反覆說了很多次之後才能辨識發音、模仿發音、賦予含義,最終實現脫口而出的。差不多都是4歲(小班)左右基本掌握聽說使用,6歲(大班)時已經可以很靈活地運用在諸多生活場景。學英語也是一樣,沒有在具體場景中學習,就談不上使用。所以,GrapeSEED的課程設計拋掉了傳統用單詞/語法(閱讀)切入的學英文方式,根據各年齡段孩子的認知水平,圍繞日常生活,在情境中教會他們用詞和表意。

更匠心獨具的是這些所學內容用各種巧妙的方式在不經意間幫助孩子們完成重複的過程,還不顯枯燥!GrapeSEED是怎麼做到的呢?

01教材內容上的重複

級別內橫向的不斷重複、級別和級別之間縱向的重複

02教學設計上的重複

舉個例子,每級別20篇左右的教學內容由30次課(2.5個月)消化,每堂40分鐘的TSI師生互動課會涉及整本教材近1/3的內容(7-8篇),輸入量不小,但這些內容在30次課裡是反覆出現的,每篇的曝光順序、曝光次數都經過嚴謹的設計。這和絕大部分機構“單次授課內容少,每次課學不同內容,幾次課後來個階段複習,然後繼續新內容”的教學設計全然不同。

03重複曝光練習(Repeated Exposure Practice)

在校及在家的REP時間將TSI課上所學內容重複曝光在孩子們面前,通過反覆視聽輸入,讓他們有機會持續接觸這些語言,經過不斷積累,孩子們就能輕鬆地複述他們所學的內容,並最終內化成自己的語言,自如地運用於真實的交流場景中

看葡萄籽教材,聊聊“重複的力量”

如此多輪次、多方式的複習在大腦中形成的印刻還忘得了嗎?答案顯而易見!這也是我眼中的寶藏課程最最牛掰的地方,小孩無痛,爹媽不累

學習任何語言,都是流利度在前、準確度跟上,隨著認知範圍的擴大,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才逐漸達到豐富度。孩子學說中文是不是就是這樣的過程?

不重複,何來流利?

流利也做不到,就更別提準確和豐富了。過目不忘、入耳成誦的牛蛙學霸不是沒有,但畢竟是極少數,而且通常都生在別人家

對於普通孩子來說,學習效果建立在大量的積累之上,輸入刺激的次數越多、越能和場景緊密結合,效果肯定越好。這和我們當年準備留學的同學刷N多遍老友記練聽力和口語是一個道理,不是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