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大棚内,如何栽植早熟辣椒?

乡村徐哥


雾都山客来回答您的问题。

辣椒是人们餐桌常见的蔬菜和佐料,深受人们的喜爱,特别是云、贵、川、渝、湘等地的一些朋友们,辣椒是必不可少的。辣椒性喜温暖怕霜寒,即喜光又怕暴晒,喜湿又怕水涝,能耐肥,一般露地条件下,2~3月育苗,4月定植,6月开始分批采收,但是为了满足市场需要,增加种植户效益,目前也有大棚种植早熟辣椒。

那么,如何大棚栽植早熟辣椒?有哪些技术要求呢?山客来与大家聊一聊。

1、品种选择。

大棚早熟辣椒品种要求能抗寒,产量高,结果能力强。如湘研1号、湘研804等品种。

2、选地整地。

大棚早熟辣椒宜选择在有利于含量丰富、保水保肥能力强、通透性良好的砂质壤土上建立大棚。头年7~9月要对田块进行深耕翻晒、消毒、灭菌、除草。结合整地,每亩施加完全腐熟农家肥2000~3000公斤、复合肥30~40公斤。在定植前10天左右对田块进行平整,再覆盖地膜。

3、育苗管理。

为了保证辣椒春季上市时间,需要提前培育壮苗。宜在10月下旬到11月上旬开始育苗,当幼苗长出4~5片真叶时进行分苗,让幼苗以大苗形式过冬。苗期要保持苗床通风、降湿,加强病虫害监控。

4定植管理。

大棚早熟辣椒一般在2月中下旬进行定植,定植时要保持合理的密度,可采取单株,行株距30~35公分,或双株,行距40公分左右,株距60公分左右,保持每亩栽植4000~4500株。

5、棚内管理。

  1. 温度控制:缓苗期,不通风或少通风,保持棚温30℃左右,生长期白天温度保持在25~30℃,夜间不低于13℃,开花结果期,白天不高于35℃,夜间不低于15℃

  2. 抹除基芽:在头茬辣椒采收前,将下部侧枝全部抹去,防止侧枝消耗植株养分、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3. 水肥管理:头茬采收前一般不追肥,之后根据实际需要可进行叶面追肥,盛产期可结合浇水追施适量氮钾肥。水分要求保持土壤湿润,防治水涝,土不现白,沟无明水。
  4. 保花保果:盛花期可叶面喷施20~30ppm辣椒灵、30~50ppm防落素,防止辣椒落花落果。
  5. 病虫防治:大棚早熟辣椒的病害主要有炭疽病、病毒病、白绢病、青枯病、褐斑病等,虫害主要有蚜虫、茶花螨等。病虫害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可采取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态防治、药剂防治等综合治理,促进植株生长,提高植株抗病虫能力,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以上是山客对这个问题的一点浅见,欢迎留言指教。【关注】雾都山客了解更多农村的风土民情。

雾都山客


辣椒的原产地属于热带地区,因此辣椒性喜温暖,不耐霜冻,但是它也不耐高温,在高温高湿的大棚内,容易落花落果,低温高湿也影响授粉受精。大棚栽种早熟辣椒,对于调节温湿度要严格掌握,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早熟丰产。

塑料大棚内栽植早熟辣椒一般在秋冬季进行,具体栽植技术如下:

一、 选择适宜品种

在大棚内栽种早熟辣椒,要选择那些抗寒耐热、抗病、早熟、丰产、植株长势中等,适合密植的品种。如早丰1号、湘研系列辣椒、洪杂1号、华椒8号等。

二、土地与肥料的要求

栽植辣椒的土地要求选在能灌能排的闲田,并且在2~3年内没有种植过茄果类蔬菜,种植前翻土2~3次,每亩施腐熟人畜屎尿优质肥5000千克、过磷酸钙20~30千克,全部肥料的2/3用作底肥、1/3用作面肥,以达到“基肥足,面肥速,养分全”的效果。同时做宽1~1.2米、长12~15米的厢面,要求厢平、土碎、无土块。

三、提前扣棚与定植

提前扣棚能达到积蓄热量、提高地温的效果,四川青椒早熟保护地栽培,适宜在2月中下旬扣棚。当10厘米地温稳定达到10℃时,约在3月上旬,选择在冷尾暖头的晴朗天气定植。定植前一天对幼苗浇足水,喷0.3%的磷酸二氢钾作送嫁肥,并喷施农药防病虫害。每亩约种植3500株。

四、定植后的管理技术

(1)适宜温度

根据大棚辣椒的温光管理指标测定结果表明,早丰1号辣椒的幼苗期温度最好为20~25℃,10℃以下光合作用会停止,30℃以上则会受到抑制。幼苗期的光补偿点是1750勒克斯,光饱和点则为32500勒克斯。在上述范围内,净光合率随光强增强而升高。

开花结果时期,其最适宜的温度是25~30℃,最适宜的光强为35000-50000克斯。当温度为28℃、光强为37500勒克斯时,光合作用的强度达最大值;当温度超过35℃、光强超过60000克斯时,光合作用的强度就会出现明显下降。

结果后期,温度最适宜在30~35℃,最适宜光强在40000~55000勒克斯;当温度为35℃、光强为50000克斯时,光合作用的强度达最大值。假若光强和温度都超过上述范围,光合作用的强度就会下降。

(二)温度管理

早春围绕保温、早熟、增产,宜采用以下调控技术和措施。适温管理技术:根据已经明确的辣椒在不同生育阶段需要的最适宜温度指标进行管理,即幼苗期棚温控制在20~25℃,结果期为25~30℃,结果后期在30~35℃。具体做法是:在晴天的上午,棚温上升到适温的下限(即分别达20℃、25℃或30℃)时,需要开始在大棚的一侧揭膜通风并逐渐加大通风带;当大棚的温度降至适宜温度的上限(即分别达20、25℃或30℃)时,要先在大棚的一侧放下棚膜保温;当棚温超过适温上限(即分别达25℃、30℃或35℃)时,则大棚另一侧也应揭膜通风。下午,当棚温继续下降至适温下限时,将另一侧棚膜放下,从而使棚温有尽可能长的时间来维护各生育阶段的温度保持在适温的范围内。多云或阴天时,应在中午前后适当通风,不得使棚温过低。

(三)降温措施

夏季的调控技术和措施是以遮阳降温、延长供应为目的,可采用以下调控措施:

1.保留棚顶薄膜在大棚中栽培辣椒,一般为了延长棚膜的使用寿命

,会在5月中下旬揭除棚膜。夏季高温多雨时节,蔬菜的生长发育就会受到抑制,因此为减少暴雨、强光或高温对蔬菜生产带来的不良影响,可采取去除围裙而保留顶膜的措施来促进蔬菜的生长。经测定,采用这一措施光强可减弱25%~35%。当露地光强在90000克斯时,棚内光强可降低至65000勒克斯,还可降低叶温1.98℃,空气温度提髙8%,同时叶绿素A和叶绿素B及可溶性蛋白分别增加19.0%、6.8%和13.8%,净光合率平均提高29.7%。因此,当采用耐老化膜或多功能膜覆盖时,可以考虑采用以上措施,从而达到遮阳降温,有利棚内辣椒生长的目的。如果采用的是普通棚膜覆盖,则不宜采用该方法,因为强光和高温会加速普通膜的老化进程,缩短使用寿命,因而增加成本。

2.采用遮阳网覆盖即在生长中后期揭除大棚顶膜,换遮阳网覆盖,此法具有明显的遮阳降温作用。相同规格的遮阳网,其遮阳的效果以黑色网最好,银灰网次之,白色网较差,分别为65%、48%、39%。遮阳网的降温作用以降高温的效果最为显著,露地气温越高其降高温的作用越大,晴天中午前后可下降气温5~7℃,早晨和傍晚只降低3~4℃,对最低气温的影响较小,一般只降低1~2℃。覆盖遮阳网后的上述效果,可以防止辣椒果实发生“日灼”现象,并且还能改善辣椒果实的品质和提高辣椒的后期产量,覆盖初期的时间以高温到来前的6月中下旬或7月初为宜。

关于光照的管理,为了避免棚内的光强过低而使光合作用受到影响,首先要推广新的多功能膜的应用,利用该膜有较好散光性的特点来改善棚内的光照条件;其次,在多层覆盖时,在维护适宜温度的前提下,为了让蔬菜有充足的光照,上午需要提早揭小棚膜,下午适当地晚盖小棚膜。

(四)施肥管理

配方、施肥、无机营养三要素对辣椒的生长发育有重要影响。氮素影响着辣椒的生长、发芽分化、产量形成,与产量的关系最为密切。磷对于根系的生长、花芽分化的早晚、花芽的质量有着重要影响。钾可称为辣椒的“果肥”,对果实膨大有直接影响。研究表明,不同生产水平的早熟辣椒每亩产1250~4800千克,就需要吸收氮10.1~23.7千克、磷0.9~2.4千克、钾113~31.6千克,氮:磷:钾为(9.9~11.2):1:(11.3~13.2)。

对辣椒配方施肥的试验证明,氮多磷少钾中的施肥方案能比氮磷钾等比的增产24.9%,比氮少磷多钾中的增产27.2%。因此氮施肥量的最佳配比为(1.7~1.8):1:(1.4~1.5)时比较适合。其具体的施肥量为每亩基肥腐熟猪牛粪60~70担、人粪尿30~40担,三元复合肥30千克左右,结果期根据长势追肥2~4次,地干时可追施人粪尿,地湿或气温高时适宜追施化肥,每次亩施8~10千克尿素、5千克左右氯化钾。

辣椒对硼等微量元素比较敏感。在花期至初果期叶面喷施2次0.3%的硼砂,可使结果率提高,增加前期产量约为12.2%,增加总产量约为6.7%,在结果期喷施0.03%~0.05%稀土元素1~2次,平均增产10.9%。

(五)锄草、松土、壅根

缓苗(返青)后需要及时松土,以提高地温。松土做到第一遍浅松,第二遍深松,第三遍四遍不伤根,并逐次结合进行培土。4月中旬至5月初,在辣椒封行前,将厢面挖成厢沟培在辣椒行上,培土高度可达5~8厘米,将原来的低厢变成深沟高厢,有利于灌溉和排涝,且可防倒伏。若在塑料大棚内加盖了地膜的则不必锄草、松土、壅根。

(六)适时采收

青椒以嫩果供食,适时的采收不仅可以增加产量,还能使经济效益提高。辣椒开花授粉后18~25天,果实充分膨大,青色较浓,果实有坚韧感且有光泽时,就应采收。

以上就是早熟辣椒在大棚内的栽植方法,以及温度管理以及施肥管理方法。供大家参考。我是村官阿丽,欢迎大家关注!


村官阿丽


辣椒为茄科辣椒属一年生或限多年生植物。

一、品种选择

根据市场需求,选择耐低温、耐弱光、抗病、优质、早熟的地方特色品种。

二、培育壮苗

1.种子处理:每亩用种40克,播种前先晒种1-2天,然后用55℃热水温汤浸种30分钟,自然冷却后继续浸种4小时,洗净后用湿布包好种子,置于25-30℃温度下催芽(发芽箱),待70%种子“露白”即可播种。也可以浸种后直接播种;

2.播种育苗:早辣椒宜采用50或72孔穴盘基质育苗。苗床面积根据用苗量而定,一般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播种,苗龄90-100天。播前要浇足底水,每穴播种1粒,盖籽后喷施700倍75%百菌清药液补水防病,并覆盖地膜,加盖小拱棚,关闭育苗大棚增温保湿;

3.苗床管理:出苗前棚温保持28-30℃,幼苗顶出基质70%时揭开地膜,适当补水,确保齐苗、全苗,全苗后保持白天22-25℃,夜间18-20℃。

三、定植

1.定植时间:2月中旬抢晴天进行定值;

2.整地施肥:在定植前15-20天,每亩基施商品有机肥或腐熟饼肥,将肥料均匀撒施土面后深翻,浇透水一次,墒情适宜时再翻耙整细,使肥料充分混入土壤。按1.1米开沟分厢,作成高25厘米、宽75厘米的高畦,畦面细碎平整,畦沟宽35厘米;

3.装滴灌、覆地膜:每畦一根滴灌管平直纵向放置于畦中央,试水检查滴灌运行并及时维修调整,然后盖上黑色地膜(第二年可用白色地膜),做到地膜压沟、畦面平整无破口,从而达到早春保温保湿防草作用;

4.定植:定植前利用晴天闷棚5-7天提高地温,地温稳定在10℃以上即可定植。选晴天先按45厘米行距、35厘米株距用定植器打孔(亩栽4500株左右),然后摆苗、浇水、覆土;

四、定植后管理

1.大棚温湿度管理:定植后为提高早期温度,可在畦面搭建小拱棚实行双棚覆盖。一般定植后5-6天内,白天不通风或少通风,保持棚内气温30℃左右,促进缓苗。缓苗成活后,应及时通风降湿,前期上午棚内气温上升到25℃时开始通风,下午降到25℃时闭棚,白天气温控制在25-30℃,夜间不低于13℃。早春注意防风灾、雪灾、冻害,特别是天气预报外界夜温降到2-0℃时,要认真检查大棚四周,不能漏风,春分后气温回升快,进入开花座果期,白天最高温度不超过35℃,夜晚不低于15℃,加盖了小拱棚的要及时撤去。外界气温稳定在18℃以上时,昼夜通风。

2.植株调整:门椒采收前,选晴天及时摘除门椒以下部位的侧枝和腋芽,生长中后期剪去下部部分分枝,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3.肥水管理:在施足底肥的基础上,门椒采收前不追肥,门椒采收后,根据长势,每采收1-2次,适当进行叶面喷施金科德硅肥。开花结果盛期,结合滴灌浇水,每亩追施金科德硅肥。水份管理以土不现白、沟无明水为原则,前期少浇,采收盛期勤浇,以上午滴灌为主。金科德硅肥调理土壤酸碱度,促进氮磷钾平衡吸收,生根壮苗,抗病害。

4.保花保果:早春开花可用180ppm辣椒防落素喷雾,防止落花落果。

5.病虫防治:缓苗后座果前间隔8-10天,用百菌清烟剂傍晚闭棚熏蒸2次防治疫病。

6.及时采收:门椒坐果期正值春季,气温变化较大,易形成僵果,应及早摘除,对椒、四门椒正值市场紧俏期,应早摘早上市,并促进植株多挂果、早挂果。生长瘦弱的植株应提早采收青椒,而对生长旺盛甚至徒长的植株,可延迟采收控制茎叶生长。产量高峰期1-2天采收1次,后期市场价格下降后可适当留红椒上市。


农业老徐


您好,我老家有大批量大规模的蔬菜大棚,一般都是采用塑料大棚辣椒特早栽培新技术,青椒始收期可以提前到三四月份,可为春淡季市场增添新的蔬菜品种,现将其特早早熟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选用耐弱光品种。2.适期播种、定值,以10月上旬播种,2月上旬定植最适宜,定植树时采用宽垅,密植,行株距60*25厘米,希望能帮助到您,谢谢。


诚可佳商贸


你好 题主 辣椒春季塑料大棚早熟栽培模式一般选用早中熟辣椒品种,于头年初冬,用温床、温室等播种育苗,来年春季露地断霜前40~50天在大棚内定植栽培。采取新法整枝技术和密集栽培措施,以提早上市和获得较高的早期产量和效益为主要栽培目的。一般定植40天左右后开始收获上市,华北地区一般于5月上旬可上市供应,产量和收入均比较高,约为露地辣椒的2倍左右。

目前,辣椒生产上推行的春季塑料大棚早熟栽培模式主要有“大棚+小拱棚+地膜”(俗称为“三膜”覆盖栽培形式)与“大棚+地膜”(俗称为“双膜”覆盖栽培形式)两种栽培形式,以前一种栽培形式的早熟效果比较明显,栽培效益也比较高,生产上应用得比较普遍。

该栽培模式的主要缺点是:

(1)技术复杂,管理要求比较严格该栽培模式除了要对辣椒进行正常的植株管理和肥水管理外,还要对塑料大棚内的温度、光照和空气湿度等进行管理,管理内容较多,技术也较复杂。另外,由于在辣椒春季塑料大棚早熟栽培的前期和后期,大棚内的环境条件均不利于辣椒的正常生长,管理不当引起环境明显变恶劣时,也容易导致植株发病、早衰以致死亡,因此辣椒春季塑料大棚早熟栽培对栽培管理的时机、管理方法以及管理内容和措施的要求也比较严格。(2)生产投资大,成本高塑料大棚属于大型保护设施,建造投资较大。一般建造一座栽培面积667米2的塑料大棚约需投资3000元左右,加上其他的生产投资,栽培667米2的辣椒,当年至少需要投资4500元左右,生产成本比较高。

目前,辣椒春季塑料大棚早熟栽培模式多集中在生产条件较好的大中城市附近,产品主要供应周围近城市。




农村剧场


进行塑料大、中棚辣椒早熟栽培是较普遍的一种栽培形式。大棚和中棚空间大小有差异,中棚保温性较大棚差,定植期晚于大棚,其他管理同大棚。

(1)品种选择及育苗 大、中棚栽培辣椒应选择对温度适应性强、较耐阳、抗病丰产的早熟品种。

(2)定植 辣椒病害较多,忌连作,应与茄科其他作物轮作3~5年。

定植前20~25天应扣棚烤畦提温,扣棚后棚内施基肥,每亩施腐熟农家肥5000~7500千克,深翻、整平地面,做畦或垄,畦宽1米或垄距1米。

当棚内10厘米地温稳定在10~12℃左右时即可定植。每畦栽2行或每垄栽2行,株距为25厘米。为延长收获期,使植株生长均衡,定植最好采用每穴单株栽植,亩栽苗5300株左右。

(3)定植后的管理 定植后掌握白天温度在25~30℃,夜间在18~20℃。开花期保持白天温度在20~25℃,夜间最低温度不能低于15℃。当棚内温度超过30℃时应注意通风降温。从定植后到7月份,随外温升高应逐渐加大通风量,使棚内保持适宜的温度。7月份后可把棚四周薄膜全部揭开,只留顶部留作遮阳降温和防止热雨。9月份后要逐渐减少四周通风面积,并注意夜间保温。10月份后要加强防寒保温,以延长收获期。

辣椒对水分要求严格,生长过程中缺水会导致根系老化,影响植株正常生长,水分供应过多会导致植株徒长和落花落果。从定植到门椒坐果前,以中耕保墒为主,保持土壤适度干爽、透气,以利发根。中耕一般进行2~3次,第一次中耕是在浇定植水后,此时新根未长出,中耕可深些;第二次中耕是在浇缓苗水后,此次中耕可比第一次稍深些,并结合中耕在植株周围培土;第三次中耕是在定植后1个月左右,此时植株个体较大,中耕应浅些。门椒坐果后浇水量增多,但每次浇水量不宜过大,应小水勤浇,保持土壤湿度在50%~60%为宜。3~5月份,棚内温度较低时,应在上午浇水,以利地温回升,5~7月份棚内温度较高时,可在下午浇水以降低夜温。

在底肥充足的情况下,门椒坐果前一般不追肥。门椒坐果后需肥量增大,开始追肥,每亩追施复合肥20~30千克,以后每隔20天左右追肥一次,保证果实生长发育的需要。

植株长至25厘米时,应将分杈以下的叶片及侧枝全部去掉,以利通风透光。进入结果期应及时摘除植株下部的枯枝病叶,剪去徒长枝,改善田间的透光通风状况。

7月份后,植株生长缓慢,处于“歇伏”状态。此期应进行植株整修,以保证9月份后第二次收获。修剪方法是在四门斗果实的结果部位下端缩剪侧枝,剪去徒长枝。剪枝后及时追肥浇水,促进植株发新枝,新枝长出后坐果率高,果实大,收获期长。


美容养生家电清洗达人


很高兴回答你这个问题,1 品种要选好,要抗湿,抗弱光,,2 大棚辣椒要早播种,培养大苗,定期查看苗子的长势,3防止病虫害,施如有机肥



幸福阿进


很高兴回答你这个问题,1 品种要选好,要抗湿,抗弱光,,2 大棚辣椒要早播种,培养大苗,定期查看苗子的长势,3防止病虫害,施如有机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