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與歷史之間有什麼聯繫?

Learning200


地理和歷史的關係我個人理解是:地理決定歷史,歷史影響地理。

地理像一個棋盤,歷史就像棋盤上發生的棋局。

這個棋盤是變化的,而棋局更是豐富多彩,精彩紛呈。

一、地理決定歷史

1、歷史可以說是人類發現周邊環境,實現創造和發展的過程,早期人類只能在聚居地周邊幾公里或十幾公里範圍內,隨著人類技術和科技的發展,文明出現,人類影響力逐漸擴大,逐步影響越來越大的區域,大約在地理大發現前,基本上地球上的文明就那麼幾塊,彼此間的聯繫也不緊密,有的甚至你不知有我,我不知有你,所有這些都是地理條件影響所至,高山、荒漠、大洋等把人類文明隔離開來。地理大發現以後,人類文明間的交流和影響越來越緊密。直到現在的全球化,日新月異的技術的發展把人類變成一個地球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信只要人類還能夠繼續發展,下一步將是突破太空封鎖,去探求更廣闊的宇宙空間。

2、人類的歷史發展,除了受地理環境的制約外,也受到地理環境變化的影響。早期人類文明雖然不在同一個大陸,但是不約而同地都有大洪水的記錄,概其原因就是人類早期文明大多都是在水量充足的地域繁衍,充足水份滿足了人們灌溉和生活的需求,但是也容易受到洪水的影響。像傳說中的亞特蘭蒂斯文明更是直接沉入北大西洋。小冰河時期也影響了同時期的不同文明的進程和走向。

3、到目前為止,地球表面對人類已經不再是障礙,人類的目光也投入到深海,和太空。人類的探索範圍還只是在地球和距離地球很近的區域,像是離地球最近的天體-月球,人類還不是很瞭解。

二、歷史影響地理

1、人類文明的發展從改造環境開始,從早期的發現和使用火,到灌溉技術、水利技術,到農業技術發展從刀耕火種到圍湖造田、圍海造田等,直接影響了地理,雖然程度很小。但是隨著時間的累積和人類技術的不斷髮展,對地理的影響和改造程度也越來越大,像是對地球礦產和石油資源的開採,人類生產生活對全球環境的影響,氣候變暖對全球氣候的影響等等。

2、人類文明對於地理地貌、全球生態系統的影響,最終將反作用於人類自身

綜合來說即使到了現在,人類對於地理的影響還是要弱於地理環境對人類的影響。

希望人類能夠和地球和平共處, 共同發展,也希望人類能夠善待自己的家園。

謝謝!歡迎指正!


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


地理好比是空間,歷史好比是時間,時間與空間是不可分離的兩個概念。

具體而言,地理是指世界或者某一地區的自然環境(比如山川、河流、氣候等)以及社會要素的統稱。古代地理學主要探討地球形狀、大小等相關的測量方法,或者對已知的地區和國家進行描述。

例如鄭和下西洋,不僅對沿海的地理地貌進行記載描述,也會對當地的風土人情,歷史淵源進行記載,考證。因此,地理並不是絕對的自然環境的概述,免不了與歷史息息相關。

再如古代的風水學,也是古代學者研究“天人合一”之道,也是在探討地球表面與地球內、外在系統相互聯繫與作用的理論。大量的古書傳世,如《地理五訣》、《地理四彈子》等等,名為地理,實為風水,都是在探討人與自然的關係。

由此可知,地理學是研究自然關係、人文關係的綜合性學科。

歷史是記載和解釋人類一系列活動、事件的來歷和沿革的一門科學,是人類文化傳承、積累、擴展的過程,是人類文明的軌跡。它起碼包括自然史和人類社會史兩個部分。

自然史不用說離不開自然、地理,即便是人類社會史也不能離開地理的概念。

因此,地理不僅是指其當時、當地的地貌圖形,還有其歷史的演變;所有的歷史故事,都是在具體的時間、地點發生的,沒有憑空而來的。
比如說到曹操,自然會想到發生在他身上的故事,官渡之戰,赤壁之戰等等,沒有了這些地理的東西,也就沒有了曹操的故事;如果沒有具體記載故事發生的地點,是不是就感覺這個故事的可信度不高呢?

說到諸葛亮北伐,自然需要一些地圖,沒有這些東西,就不能瞭解北伐是咋回事,不能準確地把握當時的歷史狀況。

不可想象,不瞭解街亭的具體地理環境,咋會清楚街亭的重要戰略意義;清楚了街亭的地理環境位置,就可以判定諸葛亮守街亭是否有此必要。

在豹眼看來,地理與歷史,作為獨立的人文科學科目,具有獨立性,有各自的規律與特性。但不是絕對分離的,是相互依存的。


豹眼看歷史


地理就是世界本身,它是最精彩的。

這個世界究竟是怎樣的?

沒有多少人能夠說得清楚這個問題。

於是道家說:這裡是人間;佛家說:這裡是六道之一;玉皇大帝說:這裡是天堂和地獄之間的戰場;哲學大師說:這裡充滿無窮爭論的辯證秘霧;物理說:這裡是無窮粒子堆砌出來的聚合體;人文說:這裡是存在;歷史說:這裡是時間的累積。所有解釋都在這裡。

其實,地理就是歷史的舞臺,歷史如何在這個舞臺上表演呢?真的是一絲不掛的將真相呈現在時間面前嗎?真的是沒有一絲感情的色彩進行豐富多姿的表現嗎?

地理和歷史都在演變,它們彼此的探索就是為了瞭解對方的真相。

1.案例一,都江堰水利的初衷是戰爭

公元前316年秦惠王舉兵滅蜀,公元前280秋,大將司馬錯從岷江上游出發順水進入長江,南下攻楚,但是,軍隊糧草供應不上,陷在重慶等地。當時的後方糧草、軍工都在成都,但是“物流中心”卻在岷江上游,要經歷50多公里的陸路,所以造成後勤保障的困難。

公元前272年,李冰奉秦王命令將岷江改道,歷經八年時間,將岷江邊的玉壘山劈開了一條寬20米,長80米的水路,於是岷江水進入了成都平原,所有糧草都可以直接通過岷江進入長江,公元前223年,秦國百萬大軍從成都順流而下,一舉滅掉楚國,兩年後統一全國。

地理位置為秦國統一中國創造了條件,上演了一幕幕驚心動魄的統一大劇。

地理位置的變遷,揭秘歷史真相

2.案例二,現在的楊州城當年卻是“一片汪洋都不見“

“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揚州”

李白因為新婚而無法與孟浩然去揚州遊瘦西湖和體驗二十四橋明月夜的景色,卻留下這首經典的七絕唐詩。

大唐時的楊州是超一流的一線城市,“安史之亂”江淮一帶未受到影響,楊州因此成為政治和經濟中心,大都督府和淮南節度使都設在此處,當時官衙雲集的“子城”(又稱“牙城”,即“衙城”,由內城、外城、和附郭東城組合而成),即在今天的楊州之北蜀崗上的丘陵地帶,七十年代尚有土城牆存在。而城東跨過二十四橋和大明寺,即是唐代墓葬區,

(圖片攝於巜文物》)

而在上圖“古唐城”的南面,現在楊州城以南的地方,除了唐文化層,以下均為黃沙土㚒砂礓石,並無任何文物。

所以從地理位置和地質構造來看,淮南平原遠古為淺海灘塗,黃、淮河泥沙經海流搬運南下,而長江泥沙被海流搬運北上,逐漸變成一個封閉的淺湖,經過長時間發育成為沼澤地,成為今天的淺碟形平原,所以蜀崗的地形地貌是十萬年前形成的,而以南則形成於約一萬年。

考古發掘的漢代文物均在城北的蜀崗,以南則只有唐代的文化層。

這就是地理與歷史的相互關係。

3.案例三,特殊的經歷和特殊的地理位置產生了空前絕後的偉大詩篇

1935年5月,毛澤東主席夜宿貢嗄山下磨西鎮上的一間普通民房內,站在這座巨大的冰川遺址上,可以看到海撥七千多米高的雄偉冰山,而去小金縣的途中已經領略了四姑娘山的冰雪世界,其實早在衝過滬定橋進入阿壩時就見到了㚒金山,而毛澤東主席也向期諾透露,紅軍翻越了一千多座山。但是,留下深刻印象的卻是四川的雪山。

主席留下了《七律.長征》和《念奴嬌.崑崙》。

特殊的地理位置沒有使主席對雪山有負面的描寫,而是“三軍過後盡開顏”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眺望左邊的巴顏哈拉山脈,《念奴嬌.崑崙》寫得豪放,大氣磅礴。

進入陝北後,1936年春二月,極目陝北的大雪,主席的目光越過秦晉高原,想起了莽莽雪山,他仍難以忘懷,揮筆寫下巜沁園春.雪》,主席的雪山情結使他的詩詞意境超越古人而空前絕後。

這非凡意義的雪山組詩,為冰天雪地的世界賦於歷史的意義,這就是歷史與地理之間的關係。

關注我;為你解開歷史幕後的問號❓


良人執戟2


二者是宿體與宿主的關係。或者叫做舞臺與演員的關係。任何歷史事件與歷史人物的發生演變直至消失的過程,無一不是在具體的時空中演譯的。脫離了地理的歷史是不存在的。同樣脫離舞臺的演出也是不可能的。可能有人會說在家排練丶田頭演唱或者行軍途中的宣傳鼓動,那有什麼舞臺啊?這是你把舞臺做狹義理解了,廣義的舞臺指無所不載的廣闊空間。從這個角度來看,就會更好的理解地理與歷史的相互關係。


天道若龍


王朝通史之解析

中國歷史上,戰爭與和平並存,由於戰爭與和平的交替,達成了“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現狀。戰爭,也由此成為了中國歷史的關鍵部分,戰爭過程中講求三要素,即

“天時地利人和”,這其中的地利,便於題主問題中的地理藕斷絲連,是為地形之利。

地理在多種情況下,綜合作用於歷史,無論是制度史、經濟史還是文化史、戰爭史,都牽扯到地理的影響。地理成為了影響歷史的重要因素,而歷史促進了地理的發展。

01,地理在某種程度上輔助創造了歷史

小到一個部族,一個人群,大到一個地區,一個部落,都依靠地理而生,地理位置的優勢成為了這些部族、人群、部落等的發展基礎。

從歷史的發展當中可以看出,不同地理位置的部族部落,創造了多種多樣的歷史文化。

同樣的,地理輔助創造歷史,在文化方面更加鮮明,這裡邊地理區位的影響至關重要。我們以幾種歷史上存在並發展的文化為例,地中海區域的海洋文明,依靠海洋創造出來海洋文明史。中華地區依靠黃河,創造出了農耕文明,西伯利亞大草原,遊牧民族依據地理特點發展出了遊牧文明史……

02,地理在歷史當中的關鍵作用

以中國歷史為例,地理對歷史的演進作用頗多,也至關重要。中國歷史上戰爭的發展特色鮮明,形成了別具特色的戰爭史,在戰爭推進的過程中,依靠地理進行鋪開戰爭的例子不勝枚舉。

遠可追溯到武王伐紂之時,利用地理區位的特點進行戰役指揮,中有大唐王朝名將李光弼指揮平定安史之亂期間,與郭子儀依據地理優勢大破史思明大軍,近有依託有利地形展開戰鬥的感人事蹟。這一切都證明著一點,沒有地理的歷史是無法立足的,而失去歷史的地理,也終究沒了靈魂。

綜合而言,地理與歷史,在歷史上是相輔相成的兩方面,共同促進了人類文明的演進。


王朝通史


  

 

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

 

 老話說的好,什麼樣的水土養育什麼樣的人。我們常常能夠強烈的感受不同區域之間的。在自然環境居住,人口居住方式。生產方式,文化形態等方面產生了巨大的差異。這些差異的產生來自於長期以來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地理環境的差異。

  

  如省份差異,甚至即使在鄉村旅行,我們也都會發現每隔二三十公里,生活方式自然條件,人們的衣著,村莊,田野都會發生很大的變化。

  

  古希臘的哲學家亞里士多德認為,地理位置,氣候土壤等,影響個別民族的特徵與社會的性質。近代地理決定論思想盛行於18世紀。一般認為有以下三種因素所造成。自然條件與人的生理特徵的關係,自然條件與人的心理特徵的關係,自然條件與法律和國家政治的關係。

 

  

地理學界對研究區域歷史的劃分

 

 一是先秦時期諸侯國的疆域,通常作為設定歷史地理研究的一個重要依據。這種劃分在歷史地理,政治地理,軍事地理的研究中比較突出,但大部分都是以約定俗成的方式來表現出來,因為先秦諸國疆域的消長幅度比較大,勢力範圍前後有許多的交叉,如齊魯文化,荊楚文化,巴蜀文化等。

  

  二是行政區域的設定,如秦統一中國實行郡縣制,劃天下為36郡縣。唐代為中書省劃分等。行政區域作為歷史地理的研究方向之一,雖然有對歷史繼承的一面,但也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對歷史的切割。難以貫通一個地理區域的歷史變遷。

  

  三是民族聚居區域也通常成為歷史地理研究的一個依據。由於我國民族多樣性和複雜性,特別是北方少數民族,在長期的歷史過程中不斷地遷移,融合,分化,逐步形成了我國各民族雜居混處的現狀。

  

  

 

 

  

歷史與地理從來都是一家不可分割

   

  應該說迄今為止所有關於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之間關係的學說。都不同程度的以對大量的歷史事實與地理演變的歷史學或地理學考察為依據。人類社會存在於地球表面這一基本事實就決定了地理環境在人類社會歷史發展中的基礎地位。毫無疑問,歷史的發展變化都是在具體的地理環境中進行的,每一個歷史事件都發生在一定的地點。從這點上來說,歷史和地理本就是一家。

  

我是史上雜談,一個歷史愛好者,歡迎關注


史上雜談


哈哈很有深度的一個提問,挺有意思的看到了忍不住想回答一下!


淺抒薄見:首先呢人類的演變史是建立在地理條件上的,地理就像是歷史的舞臺,而歷史就好比一出未經彩排的表演,即使精彩萬分也是一出找不到情景的回憶,所以從這點來說地理見證了歷史;而如果沒有歷史的發展,億萬年來的滄海桑田山川河流荒漠森林的演變就僅僅只是單純的地貌更迭,完全是一種地理現象,顯得毫無生機樂趣,所以從這點來看歷史點綴了地理;二者缺一不可相互交叉!地理的空間性與歷史的時間性相互結合從而使我們看到了一個關於空間模式和景觀變化的新領域。


樓蘭古國是古絲綢之路上的一個西域小國,處於西域的樞紐位置,位於今羅布泊西部。在古絲綢之路上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對於絲綢之路及漢史研究有著極其深重的影響,到今天只留下了一片廢墟遺址,令人唏噓!兩千多年前的西域小國為何時至今日我們仍能夠清晰的覆盤出其昔日輝煌呢?從地理與歷史的關係上來看,這片漫漫黃沙見證了古樓蘭在這塊土地上的孕育、興起、消亡……而如果沒有樓蘭文明的出現,千百年來黃沙依舊,可後來人誰又怎知曾有一個樓蘭文明在這片漫天黃沙中璀璨閃耀過呢?



瓜皮輕點噴


地理和歷史之間是相互促進和相互影響的關係。

比如中國,中國處於陸地和海洋的過渡階段。一望無際,一馬平川,土地肥沃,地域遼闊。

所以中國的歷史經常分分合合,但是最終都會回到大一統,因為中國人都是黃河和長江養大的,有著相同的文化和語言。

而且,中國人一直是過著平靜祥和的農業生活,所以中國人的個性就是比較謙遜隨和的。

而歐洲各國就不一樣,歐洲各國地狹人少,相互之間有著不同的文化和語言,而且多是水路縱橫,分割成一塊又一塊的小獨立島。

也就是後來的城邦。

城邦本身的生產能力是有限的,所以他們必須想方設法的去尋找吃的喝的用的,剛開始拿東西換,後來變成明搶,侵略等。

侵略著侵略著,財富慢慢地多了起來。

有錢人為了保護自己的利益,就開始剝削工人和農民,就開始發明各種機械,就開始創造各種制度和法律。

所以,地理和歷史之間是相輔相成的,相互影響的。


古今中外多少事


歷史是人類活動的歷史,地理環境束縛著人類生活範圍,史地不分家,歷史和地理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歷史這一門學科分為兩條線索:一個是空間線索,一個是時間線索,那麼空間線索,就需要你有最基礎的地理知識做後盾。舉個例子:中國早期的原始人類是雲南元謀人;北京人;浙江河姆渡人;山西半坡人等,他們大多都生活在大河大江流域,位於地勢的第二,三階梯,其原因就是沿岸自然地理條件優越,水源充足,氣候適宜,有利於人類發展。你說歷史地理兩者有沒有聯繫呢?


無限風光7179


很榮幸能回答這個問題,希望我的答案能幫到各位讀者。

地理與歷史的聯繫我認為可以簡單概況成一句話:地理影響著歷史的走向。我們可以通過分析中華文明的發展來看其中的關係。

我們都知道中國歷史文化上下五千年,一以貫之,如果把文化多樣性比作生物多樣性的話,中國歷史文化就是一隻從遠古一直倖存到現在的“古生物”。那麼為什麼中華文明會有這樣強的延續性呢?一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中國所處的地理特點。

中國與其他文明的地理隔絕程度

世界上其他幾大古文明,中東兩河流域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希臘文明和古羅馬文明,它們之間相互影響和交流很多。為什麼呢?我們看地圖就會明白,它們中間有一個地中海,如同內湖一樣,讓它們連接在了一起。

在世界古文明中,只有中國與其他文明的隔絕程度是最高的。中國的西南面和西面,是一系列世界上最高的山脈;東面,是浩瀚的太平洋;北面和西北面,是沙漠和大草原。而中國人還嫌這種隔絕程度不夠,後來在北邊又築起了一道萬里長城,以加強與外部世界的隔絕程度。這種隔絕是很有效的,所以玄奘要去一次印度,得走上十來年;甘英出使羅馬帝國,也是無功而返。

這種地理上的隔絕有一個影響,那就是中國文明在幾大古代文明中,並不是最早發展起來的,在世界歷史上,中國文明並不是最古老的,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是出現在兩河流域的美索不達米亞文明,時間是公元前3500年前後。

中國地理的特點非常適合黃河中下游農業文明的發展

人類四大古文明都興起於大河流域,這說明灌溉農業對文明的形成具有重要意義。而黃河流域在四個大河流域中是條件最好的,因為黃土的結構疏鬆,天然適於農耕,人們僅僅利用原始的石刀木犁,就可以開闢大面積耕地。


因此,中國的黃河中下游地區,是一個非常適合文明發展的“子宮”。所以中華文明有後發的優勢,一度比其他文明發展得快,很早就到達成熟狀態。

中國的地理環境造就了早熟的中華文明

農業文明在黃河中下游出現後,發展得非常快。在高度發達的農業文明基礎上,中國的政治文明也迅速發展,中國是世界上最早大規模實行分封制的國家,中國建立的層層分封的“封建制度”,不但時間上比歐洲早了一兩千年,而且在形式上也比歐洲更整飭有序。中國的青銅文明雖然後起,但是遠比其他地區的青銅文明輝煌,這些在博物館中展示得一目瞭然。

邊疆與中央的關係問題

中國歷史上幾乎所有的新興政權,都是起自邊疆地區。對夏人來說,商人是邊緣民族,是東夷。對商人來說,周人也是邊緣民族,是西夷。一些歷史學研究認為,周人的先祖很可能是北方的狄人,比如徐中舒先生認為,周人出自北狄中的白狄。而在中原的諸侯國看來,秦人也是西邊的蠻夷之國,受草原文化影響極深,“不與中國諸侯之會盟,夷翟遇之”,待之以夷狄。然而正是這個邊緣的、被視為蠻夷的國家,最終一統天下。

這種邊緣與中央的關係,到了漢代以後,還產生了一個固定的模式,那就是幾乎都是起自東北的少數民族佔據半壁江山,或者一統天下。佔據半壁江山的是鮮卑的北魏、契丹的遼朝和女真的金朝,一統天下的是蒙古的元朝和滿洲的清朝,他們都曾長期生活在東北地區。這些民族有很多相似性,比如鮮卑、契丹、女真和滿洲人都剃去前額和頭頂的頭髮,鮮卑有“八柱國”,契丹有“八部”,滿洲有“八旗”。隋唐兩朝也是受少數民族文化影響極深的王朝,因為他們的開國之君身上不但有著至少一半以上的鮮卑血統,而且在文化上也嚴重地“鮮卑化”,這些在隋唐前期的政治中有鮮明的體現。

因此,邊緣民族入主中原,不是一時一世的特例,而是中國歷史的規律性現象。這一規律性現象背後跟地理環境就有著莫大的關係。

總之,中國文明的早熟是因為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中國文明後來的穩定,也是由於地理環境的優越。在文明基本成熟之後,半封閉的地理環境以及周邊民族文化上的普遍落後使中國早期文明遇到的挑戰很小,從而使它喪失了探索農業文明以外其他文明形式的動力,也喪失了自我劇烈變革的壓力。因此在中國歷史上,就體現為治亂興衰的不斷循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