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泰保興基金獲股東二次增資 權益投資疲弱規模不足19億元

華泰保險獲批向華泰保興基金增資6000萬元。截至去年末,華泰保興旗下權益類基金管理規模僅為18.95億元,且不乏迷你基金出現


華泰保興基金獲股東二次增資 權益投資疲弱規模不足19億元


《投資時報》研究員 齊文健


儘管去年公募基金藉著結構性牛市“東風”賺得盆滿缽滿,不過中小型基金公司的發展仍面臨重重阻力,其中不乏依靠股東“輸血”維持的公司。


日前,中國銀保監會發布公告稱,同意華泰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華泰保險)以資本金向華泰保興基金增資6000萬元。若增資完成,該公司註冊資本將增至2.4億元。


公開資料顯示,華泰保興基金成立於2016年7月26日,當前旗下共有25只產品(各類份額分開計算,下同)。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該公司的公募管理規模為191.4億元,其中權益類基金規模僅為18.95億元,固收類基金管理規模172.45億元。6000萬元的注資能否幫助華泰保興基金改變現狀、煥發生機?


成立不足四年二獲增資


1月中旬,銀保監會批准華泰保險向旗下華泰保興基金增資6000萬元。同時,公告還顯示,華泰保險應督促華泰保興基金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合理規劃資本金的使用;應督促華泰保興基金建立健全公司治理結構,完善內控機制建設,加強關聯交易管理;應建立並完善與華泰保興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風險隔離等制度,切實防範風險傳遞。


此外,華泰保險還應嚴格遵守有關非保險子公司的監管規定,定期向銀保監會報告非保險子公司情況和投資管理情況。遇有重大或突發事件,應及時採取有效措施並履行報告義務。


華泰保興基金成立於2016年7月26日,初始註冊資本為1.2億元,是境內首家由保險集團控股的基金公司,華泰保險持股比例達80%,由高級管理人員及核心業務骨幹股權激勵持股平臺持有其餘20%的股權。


值得一提的是,這是華泰保興基金成立以來第二次獲得股東增資。該公司首次定增完成於2018年,註冊資本提升至1.8億元。


有業內人士認為,增資有利於基金公司的業務准入和相關業務發展,拓展發展空間,提高競爭力,也有利於進一步適應監管要求,提高整體盈利能力。


權益投資相對疲弱


作為“保險系”基金公司,華泰保興基金權益類產品數量並不少。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該公司旗下共有25只產品,其中1只股票型基金、13只混合型基金、9只債券型基金、2只貨幣型基金。


在成立三年多時間裡,看似華泰保興基金旗下的權益類產品數量佔優,但後續受市場調節和自身權益業績等問題影響,最終公司發展成了固收一枝獨秀的局面。


這在管理規模有著直觀的反饋。截至2019年四季度末,該公司旗下權益類基金管理規模僅為18.95億元。


基金迷你化的情況也自然有所顯露。例如,華泰保興健康消費A/C成立於2019年5月27日,截至2019年四季度末,該基金管理規模僅為0.49億元,較成立之初縮水2.29億元,已淪為迷你基金。究其原因,與業績表現不無關係。


Wind數據顯示,截至2月5日,華泰保興健康消費A/C近六個月淨值增長率分別為10.23%、9.04%,同類排名分別是627/888、656/888,收益低於偏股混合型基金平均水平。


另外,根據基金季報,截至2019年四季度末,華泰保興健康消費A/C淨值增長率分別為3.38%、3.09%,同期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率為5.12%,均跑輸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率-1.74%、-2.03%。在報告期內,該基金存在基金資產淨值連續二十個工作日低於5000萬元的情形。


除此之外,《投資時報》研究員注意到,華泰保興基金旗下權益類基金管理規模不佳,除了業績表現缺乏亮點,發起式基金產品的大量存在亦值得注意。據統計,14只權益類基金中有8只發起式基金產品,分別是華泰保興多策略、華泰保興安盈定開、華泰保興吉福定開、華泰保興策略精選A/C、華泰保興吉年豐A/C、華泰保興吉年利定開。


從投研團隊來看,據悉,目前華泰保興基金旗下基金經理僅有8人,其中王海明、孫靜佳累計任職時間尚不足一年,章勁任職時間最長,也僅為三年,尚屬“年輕”基金經理梯隊。


如此情形之下,截至2019年12月31日,華泰保興基金管理規模僅為191.4億元,此時,距離該公司成立已有3年半時間。


成立之初,華泰保興基金董事長楊平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力爭五年左右成為資產管理規模達到行業前1/3的基金管理公司。但從2019年末該公司的管理規模來看,完成目標尚存在難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