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探春遠嫁後生活如何,你怎麼看?

烏鴉點點點


《紅樓夢》中描繪了眾多女性角色,大多靈動鮮活,讓人印象深刻。單就賈家榮、寧二府的四位小姐,就各有特色。其中三小姐探春詩情、能力兼具,絲毫不輸於男兒。

玫瑰花探春

黛玉初次見探春,覺得她“削肩細腰,身材,鴨蛋臉面,俊眼修眉,顧盼神飛,文采精華,見之忘俗。”後來的詩社也是探春提倡組建的,眾人以菊花為題材作詩,探春的詩句“鬢冷沾三徑露,葛巾香染九秋霜”寫活了簪菊,才情僅次於黛玉、寶釵,在眾姐妹中排在第三位。

下人興兒評價探春說:“三姑娘的是“玫瑰花”……玫瑰花又紅又香,無人不愛的,只是刺戳手。”她和李紈、寶釵管家時,下人抱怨說:“剛剛的倒了一個‘巡海夜叉’,又添了三個‘鎮山太歲’,越發連夜裡偷著吃酒頑的工夫都沒了。”卻也說明了探春的管家能力不輸王熙鳳。

探春自己也常常自比男兒,“ 我但凡是個男人,可以出得去,我必早走了,立一番事業,那時自有我一番道理。”志氣之高,實在是鑞槍頭寶玉比不上的。

遠嫁

夜宴時,大家玩擲骰抽籤的遊戲,獨獨探春抽中的簽上面用紅字寫著“瑤池仙品”四字,詩云:日邊紅杏倚雲栽。注云:得此籤者必得貴婿,大家恭賀一杯,共同飲一杯。大家都取笑她是家中的另一位王妃,也暗含探春以後的命運喜得貴婿,曹公已為探春遠嫁埋下了暗線。

後來,南安太妃、北靜王妃名來祝壽,實為相看。賈母讓王熙鳳把湘雲、寶釵、黛玉帶來,賈府三姐妹中單單隻叫了探春來陪,這就耐人尋味了,說明賈母有意讓探春聯姻。

遠嫁後的生活

書中沒有直接的描述,不過我們可以從其他方面進行揣測。

書中寶玉進入靈虛幻境,看到關於探春的判詞是:

才自精明志自高,

生於末世運偏消。

清明涕送江邊望,

千里東風一夢遙。

畫面上是兩人放風箏,一片大海,一隻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泣涕之狀。這說明探春遠嫁後其實生活的並不幸福,因為遠離家鄉、父母、親朋,難掩思鄉之情,常常偷偷落淚。

《紅樓夢》中屬於探春的曲子是這樣的:

分骨肉

一帆風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園齊來拋灑閃。恐哭損殘年,告爹孃,休把兒懸念。自古窮通皆有定,離合豈無緣?從今分兩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牽連。

風雨路三千,說明探春遠嫁之地尚未開化,屬於荒蠻之地,探春一個錦衣玉食的大小姐,如何適應也是一個難題!

元春省親時,探春擬的燈謎“遊絲一斷渾無力,莫向東風怨別離。”謎底是風箏,遊絲、混無力等詞透露出隨風飄蕩、無能為力的味道,如果探春遠嫁後生活幸福,曹公斷不會用這樣的字眼。

寶玉、黛玉以柳絮為題讓眾人作詩,探春卻只寫下半首《南柯子》:

空掛纖纖縷,

徒垂絡絡絲,

也難綰系也難羈,

一任東西南北各分離。

難綰、難羈、各分離,無不貼合探春遠嫁的命運,也暗示著她如同柳絮一般漂浮不定的命運。


娜媽育兒經


紅樓夢探春遠嫁後,不僅生活圓滿,還為兩國邦交建立了友好橋樑

一、閨閣得封,家族興衰為根

紅樓故事發展到後期,元春已逝,政敵虎視眈眈,家族四面楚歌,為了給賈府眾人一個喘息之機,賈母打聽到南安王妃欲於權貴中認下一女充作公主,代女遠嫁。而探春,就成了這場交易中的犧牲品。

探春是庶出,賈政不覺得難捨,王夫人無關緊要,又因從小在賈府金尊玉貴長大的探春,在眾姊妹中屬於體質、性格、心性較好的一個,所以南安郡王府就將探春作為和親的第一人選,上報朝廷賜封“南安公主”。

二、公主出降,天國顏面為重

朝廷和藩屬國經過幾年的征戰之後,雙方內耗嚴重,有臣下提出了和親保平安。而皇帝扒拉過皇親之後,將目光投向了主戰的南安郡王府,君王捨不得自己女兒去海外受磋磨,於是讓他的母親在落魄權貴中物色可以和親的女子。

經過一番周折後,探春被封為公主,並擇定清明時節出發,遠嫁南方藩國。船舶、車馬上的嫁妝滿滿,遠超過侯府庶女的體面,不管是為了讓南方藩國見識到朝廷的富有,還是為了國家的體面,探春的陪嫁肯定是不少的。

作為天國出降的公主身份嫁出去,只要兩個國家之間還有和平的默契,探春的地位就不會有動搖。哪怕是為了政治勢力的平衡,哪怕是為了維護天國的赫赫威嚴,探春也不會輕易失了體面,失了尊貴。

三、貴為王妃,正妻體面為要

雖然探春出嫁不久,賈府礙了政敵的路被打擊得江河日下,家破人亡,但罪不及出嫁女,更何苦是帶著國家大義出嫁的功臣!

雖然遠離了年邁的雙親,投契的姊妹,但憑藉她敏慧果斷的性格,大方穩重的氣質,何愁不能得到藩國的尊重?她好歹還是名分上的天朝公主不是。

以探春的聰敏,她早早就明白了自己的立場和處境,所以就算身處貧瘠弱小的海外藩國,她也能如文成公主一般,做兩國邦交的友好橋樑。更何況探春在榮國府代王熙鳳掌家的時候,就已經展露了她管家理財的天賦,知道哪怕是一個破草根,一片荷葉都是可以賣錢的。將中原大地有的之植樹種花、刺繡女紅、書畫財政在藩國發揚光大,似乎也不是什麼難事兒。

夢裡花香是歸客,雖然現實生活中的探春會戰戰兢兢生活,或許多年之後也是如賈母一般兒孫滿堂的老封君,但她內心永遠會有一處天地,那裡有她的秋爽齋,有她的海棠詩社,還有她心中的另一番天地……





半旅


紅樓夢是一部悲劇小說,寶玉在遊太虛幻境時,看到了家中上,中,下三等女子一生的命運歸宿—金陵十二釵之正,副,又副冊。探春與其它十二釵皆在薄命司之列。

薄命釋義:舊時迷信的人指命運不好、福分不大,或指早夭的人(多用於婦女)。

薄命,即指一個人福分差,甚至早夭的意思。


探春即名列於此司,自然難得幸運。

探春的判詞:

才自精明志自高,生於末世運偏消。清明涕送江邊望,千里東風一夢遙。畫面裡,兩個人放風箏,一片大海,一隻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泣涕之狀。

紅樓夢曲:分 骨 肉

一帆風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園齊來拋閃。恐哭損殘年。告爹孃,休把兒懸念。自古窮通皆有定,離合豈無緣?從今分兩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牽連。

三千里地風和雨,冷暖險惡兩不知。生離死別,骨肉一方,是人生至痛。且謾道離鄉背井之人,身邊是否有個知冷知熱的人,就單說佳節思親之痛,燈下枕上淚亦是難乾的,思鄉的夢是難斷的。只此一件,便是人生大慟。


第二便是探春的婚事,必定難得良配。

賈府中的女兒到了元春迎春這一輩實在可憐。

看著金尊玉貴的千金小姐們,其實已經是一枚挽救家族命運而攀龍附鳳的棋子,甚至直接淪落為抵債的資產。

比如進宮放手一搏的元春,比如被她的父親賈赦准折以五千兩銀子賣給孫紹祖的迎春。

那麼,作為三姑娘的探春,她有可能得配自己如願的良人嗎?

文本第七十回:

林黛玉重建桃花社,史湘雲偶填柳絮詞。

探春正要剪自己的鳳凰,見天上也有一個鳳凰,因道:“這也不知是誰家的。”眾人皆笑說:“且別剪你的,看他倒像要來絞的樣兒。”說著,只見那鳳凰漸逼近來,遂與這鳳凰絞在一處。眾人方要往下收線,那一家也要收線,正不開交,又見一個門扇大的玲瓏喜字帶響鞭,在半天如鐘鳴一般,也逼近來。眾人笑道:“這一個也來絞了。且別收,讓他三個絞在一處倒有趣呢。”說著,那喜字果然與這兩個鳳凰絞在一處。三下齊收亂頓,誰知線都斷了,那三個風箏飄飄搖搖都去了。

紅樓夢作者一向無虛筆,此處放風箏情景卻寫得異常詳細。

這句話後面,林黛玉還神補刀了一句:

那喜字也忒捉狹了些



寶玉生辰時眾人抽花籤。探春抽到的是杏花:

“日邊紅杏倚雲栽”,雲是天邊之物,判詞說她一路風雨三千,足見嫁得相當遠。

簽上又說:

得此籤者必得貴婿

乍一看是好籤,但是不能忽視的是美麗杏花的果實,它所結出來的卻是苦澀的。

探春的鳳凰風箏本是雙鳳互相吸引,卻被一個喜字纏繞而雙雙斷線飛去。

我覺得這極有可能是探春已經在與某貴族男子,議婚或者訂婚階段,卻忽然遭遇了外界強大勢力的干擾,導致了命運產生突變。不僅骨肉分離,亦得不到心中遂意的姻緣。

這也符合她戲稱自己“蕉下客”時,黛玉戲虐她蕉葉覆鹿的典故。

春秋 時,鄭國 樵夫打死一隻鹿,怕被別人看見,就把它藏在坑中,蓋上蕉葉,後來他去取鹿時,忘了所藏的地方,於是就以為是一場夢。但是實際上有人撿到它的鹿,拿回家去。這個樵夫自己又做夢,並且還夢見撿鹿人,那人執意不還,告到官府,有官員判他們一人一半。後以“蕉葉覆鹿”比喻得失榮辱如夢幻。

這個故事也符合喜字來糾纏雙鳳凰,恆生枝節的情景。

足見,探春的婚姻,既然後來所嫁之人有潑天的富貴,也不是她心中屬意之人。

由此可推論:遠離故鄉,骨肉分離,又非嫁給自己屬意之人,如此人生實無幸福可言。



書燈幽見


探春原型是康熙女兒——固倫恪靖公主。

清朝之前,中原王朝與北疆少數民族的關係始終處於一種緊張狀態,北疆沒有實現穩定。

清朝建立之後,對北疆的蒙古採取了獨特的方式來維繫帝國的安定,這種方式就是“聯姻”。

據統計,在康熙的九個女兒中,竟有七人先後嫁到了蒙古。

其中,有一位公主竟然權傾漠北,人稱“海蚌公主”,她就是康熙的皇六女——固倫恪靖公主。

恪靖公主的稱號“海蚌公主”

紅樓夢書中寫探春有出色的持家經營管理能力,

所以探春遠嫁蒙古之後對蒙古經營非常有幫助

海蚌滿語譯為漢語的意思是“參謀”、“議政”

也就是說,恪靖公主有參政的權力,這在當時對於一個女人來說是不可想象的。

恪靖公主的存在使得喀爾喀蒙古歸於團結,對抵制準噶爾部的擴張起到了重要作用,維繫了清帝國北疆的安定。

探春的判詞:

才自精明志自高,

生於末世運偏消。

清明涕送江邊望,

千里東風一夢遙。

畫面裡,兩個人放風箏,一片大海,一隻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泣涕之狀。

很多人認為探春漂洋過海遠嫁東洋,這種人就是沒腦子

千里東風一夢遙。東風是風吹來的方向不是吹去的方向

探春是乘舟沿江河西去遠嫁蒙古,而不是東去遠嫁東瀛

兩個風箏代表探春不是自己去的,還帶著一個人

這個人就是太子胤礽也就是賈寶玉與秦可卿的女兒寶珠

所以讖曲叫分骨肉

帆風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園齊來拋閃。

恐哭損殘年,告爹孃休把兒懸念。

自古窮通皆有定,離合豈無緣?

從今分兩地,各自保平安。

奴去也,莫牽連。

秦可卿是義忠親王老千歲多爾袞之女

與寶玉情既相逢必主淫之後,

秦可卿十月懷胎生下兩個女兒便撒手人寰

只有寶珠活了下來

探春遠嫁蒙古呼和浩特的公主府縣誌裡記錄了多爾袞的外孫曾經在此居住的記載

賈寶玉的女兒被探春帶走,遠離了宮庭鬥爭的餘波

雖是遠嫁,憑藉探春的經營能力,在蒙古草原站穩了腳跟

權傾蒙古王族,也很好的闢護了寶珠

所以這個結果還算不錯,起碼沒有慘死宮鬥





山石道人評紅樓



《紅樓夢》是封建社會各種悲劇的大集合,其中為各階層女性鳴不平的悲劇是最多的,脂粉英雄探春的悲劇,就是其中的一個典型,遠嫁後她縱然在異國遊刃有餘,也不過是夙願遙遙,除了保住自己的平安,其餘在她眼中,不過都是虛幻。

探春的判詞一片大海、一隻大船,清明一帆風雨路三千,說明探春嫁到了海外某島國,中國北面是歐亞大陸,不可能北方有藩屬島國,需要坐帆船走水路,探春清明出發,乘船南下,遠嫁之國肯定在南方。

京都長大的探春在眾姊妹中體質較好,也許初到時難免水土不服,但相對北方小國苦寒乾燥、黃沙漫漫,她更容易適應南方島國的氣候。

一、邊疆戰火起,探春被選中

《紅樓夢》中提到的外國有爪哇國、真真國、暹羅國、茜香國、俄羅斯國、波斯國、海西福朗思牙,除了暹羅國、茜香國分別進貢了茶葉、汗巾子,其他國家並沒進貢,書中中國的藩屬國極可能只有暹羅國、茜香國。

相對其他國家,藩屬國與天朝除了經濟、貿易往來,武裝衝突、較量更多,《紅樓夢》中有東平王、西寧王、北靜王、南安王四王,東西南北,四方安寧是歷代帝王、臣民的願景,寶玉給芳官改名耶律雄奴時還稱頌“到了如今竟不用一干一戈,皆天使其拱手挽頭緣遠來降”。

諷刺的是,沒過幾年,原先投降的南方藩屬國就不服了,挑起了戰事,天朝已征服了南方多年,自然也不肯善罷甘休,雙方開打。負責南方戰事的主帥,當然最可能是南安郡王。可能他的鎮守地在那裡或者祖上跟隨先帝征戰的就是南方,對南方熟悉。

打了幾年,不管雙方勝負如何,中央軍跋山涉水、遠道而來,水土不服,離京城又遠,又臨近海島,補給也不容易到位;藩屬國人口、經濟、軍事實力不如中央,雙方都耗不起持久戰,不管最後是中央朝廷為了養精蓄銳增強了國力再打,還是藩屬國被胖揍了求饒,都可能提出和親,而南安郡王是和親事宜的執行者,君命不可違,作為主帥,幾年征戰在外,他也想班師回朝了。

南安郡王要完成和親事宜首先要讓他的母妃物色和親的女子,不管是皇帝還是王爺,肯定都不願自己的女兒去海外和親,和親的人選身體不好或者性格軟弱愚笨肯定不行。

像探春一樣鴨蛋臉面、俊眼修眉的皇族女子也許很多,像她一樣文采精華、見之忘俗的女子卻沒幾個,南安太妃在賈母的壽宴上見過探春,在物色和親的女子時第一時間就很容易想到她,就鼓動南安郡王將探春作為和親人選上報了朝廷。


二、朝廷議和親,探春悲遠嫁

元春之前回宮後,曾命將省親時所有的題詠,命探春抄錄妥協,自己編次優劣,說不定皇帝在宮裡元春處就見過探春的書法。探春的秋爽齋書法方面的教材、用具是最多的,她的大丫鬟又叫侍書,元春讓她抄錄,肯定她的書法非常出彩。

皇帝接到奏疏後,肯定會再問元春有關探春的情況甚至命其入宮面聖。元春雖知皇宮、藩屬國都是不得見人的去處,但自己只是普通的嬪妃,又失寵了,太監都敢去孃家要銀子了,又有後宮不得干政的規矩,唯有暗自埋怨自己當年不該省親,更不該命探春抄詩詞。

王子騰身為九省都檢點,縱然能直達天聽,對於皇帝已經拍板了的和親,也無可如何了,賈政雖然不願女兒遠嫁受苦,作為臣子,還得叩謝這樣的“天恩”。

探春面聖後最終被封為公主,並選定清明時出發南下,此時賈家雖已在走下坡路,但並沒大廈傾倒、家破人亡,皇族、其他王公大臣暗自高興他們的女兒沒被選走,賈府卻到處是一片悲傷。

皇帝為了安撫賈府,籠絡老牌的政治勢力四王八公,向公卿階層表明自己體恤臣子,更為了向藩屬國示威,讓小國看看天朝的富庶,探春的陪嫁肯定很豐厚,金銀珠寶也許不多,但必要的頭面、排場還是有的,不然上國的威儀何在?說不定陪嫁還有瓷器、茶葉、絲綢、佛經、種子、書籍......但探春自己一定會帶走書法器具、起詩社時大家做的詩。

賈府此時早已江河日下,元春入宮多年已失寵,寶玉依然無心科舉仕途,探春出嫁時因是清明,故有人在放風箏,她走時又是告爹孃,而寶玉、探春平時叫王夫人“太太”,按封建規矩,探春是庶出,只能叫王夫人“太太”或者“母親”,叫趙姨娘才能叫“娘”或者“姨娘”,說不定王夫人因元春、寶玉的事憂心過度,探春出嫁時已經去世了,來送她的是賈政、趙姨娘。

探春遠嫁的場景,不過是繁華下的一場悲涼,不知前路如何,唯知自己就要拋親離家了,前面有無數風浪等著自己,她還勸著年邁的雙親不要牽掛自己,自己家貧窮通達都是有定數的,以後彼此又怎麼可能無緣相見呢?在家時無知短見的娘欺負她的事已經成過往了。快開船了,離別在即,還叮囑爹孃要平平安安,擔心他們因為自己遠嫁哭得損耗了他們衰弱的身子。

帆船一路南下,她毫無退路,只能向前,好在名義上是公主,又有和親的使命,她自己又氣質出眾,聰慧果斷,船上諸人自然會護她平安到達,一路辛苦顛簸,船上的人也算患難之交了,這些人很可能成為她在島國的心腹,希望侍書也在裡面。


三、貴為王妃後,大展拳腳時

寶玉生日時群芳開夜宴,探春的籤子註明“必得貴婿”,眾人又說:“我們家已出了個王妃,難道你也是王妃不成?”極可能暗示探春成了島國王妃。

明清兩朝,藩屬國正妻才稱王妃,就算不是正妻,以探春出眾的容貌、氣質、聰慧、才情,得到夫君的喜歡也是極容易的,既然一時半會兒已經回不去了,她一定會努力適應當地的氣候、生活習俗,學習當地的語言,摸清前朝、後宮的禮儀、體制、人際關係,儘快在異國站穩腳跟。出力出物,好好表現,同時時時留意朝廷及賈家的消息,為賈家謀一份平安,也為自己晚年回家謀一點資本。

清朝乾隆前期,中國還算世界上的強國,不管探春嫁到了暹羅國還是茜香國,所在國都會對中國的物產感興趣,鄭和下西洋時船隊裡的馬歡,著有《瀛涯暹勝覽》一書,其中記述暹邏的情形道:

國周千里,外山崎嶇,內地潮溼。土瘠少堪耕種,氣候不正,或寒或熱。其王居之屋,頗華麗整潔。民庶房地造如樓,一不通板,卻用檳榔木劈開如竹片樓,密擺用藤扎縛甚牢固。上鋪藤簟竹蓆,竹臥食息皆在其上。王者之扮,用白布纏頭,上不穿衣,下圍絲嵌手巾,迦以錦綺壓腰。出入騎象或乘轎。一人執金柄傘,茭草葉做,甚好。王崇信釋教。國人為僧為尼姑者甚多。僧尼服色與中國頗同。亦住庵觀,持齋受戒。其俗凡事皆是婦人主掌。其國王及下民,若有謀議輕重買賣一應鉅細之事,皆決於妻。

探春自己在榮府管家時就興利除宿弊,之前就知道一個草根子、一個破荷葉根子都是值錢的,站穩腳跟後更可能利用自己的陪嫁指揮填海造田,種水稻、開闢田地種花、種樹、種蓮藕、種茶......讓宮裡可以喝到更好的茶,也有了跟島國汗巾子媲美的絲綢。

同時,她還教宮裡其他人刺繡、做鞋等女紅,增加國家財政收入,同時輔佐君王處理政事,畢竟不管國王還是平民,所有的事都是妻子做決定,茜香國是女王,女子應該也比較有決策權,入鄉隨俗,她有義務輔政。


四、家族被抄沒,漂泊他鄉客

探春嫁後不久,賈家就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應了抄檢大觀園時她說的“將來一敗塗地”,以那時才抄了兩處就有人回了她的情況來看,賈府諸子弟流散後不久她應該就知道了,如果她在,肯定會叫環兒把家產都拿出來,祖塋附近早就置了田莊、 房舍、地畝、家塾,賈家子弟務農為業,守住田產,後代略識些字,不再入那滿是是非名利的官場,小家子平安殷實也好過家亡人散各奔騰。

賈府祖籍金陵在南方,清朝有“南人北放、北人南放”的規矩,以防罪臣輕易東山再起,就算有人還有性命,也很難有人流放會到離她近點的地方了,爹孃的平安,已被擊得粉碎,而她在島國還沒立住腳,不能哭,只能忍著,像個沒事人。

只是故國傷她太深,家已經沒了,她再也不想回中土了,此後,她只能保住自己的平安了。也許努力奮戰數年後,她權傾朝野,一時風光無限,她再也不羨慕大姐生日比別人佔先,福氣也大,也不會再想如中土的男人一樣立一番事業了。

不用她出走,中土擁有天下的男人為了自己的千秋大業把她作為禮物、籌碼送到了這裡,中土被流放的官員還有戴罪立功,早點回家封妻廕子的盼頭,而她如斷線的風箏,獨自飄零,再無歸期,只有寂寞、惆悵如影隨形,與她不離不棄。

紅了櫻桃,綠了芭蕉,美目巧笑,流年暗偷,不管她成了朝堂上高高在上的女王或太后,還是因不願改嫁給繼子或小叔子,逃到草野間隱姓埋名,與幾個心腹僕人過著自食其力,自給自足的尋常百姓生活,那都不是她想要的。

也許多年後,又一個清明時,萬物欣欣向榮,奼紫嫣紅開遍,正是踏青好時節,東風正好,她卻在屋裡悶坐不動,抱著帶來的書法器具,默唸著起詩社時眾姐妹作的詩詞,想著這季節真適合睡覺,點上香,等會又可以夢迴大觀園一次,看見海棠社了,自己這麼聰慧,也不過就剩下了這點歡樂。

她早過了落淚的年紀,不過心底輕嘆一聲罷了,不過好歹,她算保住自己一生的平安了。

此時,外面兩個下人悄聲閒談,一人道:“聽說中土以前有宗室永不與外族和親的規定,苦了我們小姐了!”又一人道:“在家,女孩兒家,都是父母說嫁哪裡就去哪裡,命就是這樣。”

東風吹得更猛了,似乎也沉醉在這嘆息、談話裡,一個如花似玉的人,一生還不如風裡的一株草能自由自在、搖曳生姿地生長,誰讓她生錯了時代呢?可她依舊是那朵光彩奪目、倔強帶刺的玫瑰花,她守住了她自己想要的平安啊!


少讀紅樓


賈探春遠嫁的結局是紅樓夢最沒有異議的共識。作為賈家的三姑娘,賈探春自身果敢堅毅,智謀決斷都為大觀園翹楚。她儘管詩才不如薛林二人,可生存之道,治家之道卻有勝出。這樣一個姑娘,恨不生為男子,否則賈家何至於樹倒猢猻散。即便為女子,脂硯齋也認為,賈家抄家時,若探春在,絕不會令賈家人分崩離析,必然會將所有人團結起來共抗難關!關於探春的結局,資料並不多,需要一點點梳理!


後面又畫著兩人放風箏,一片大海,一隻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泣涕之狀。也有四句寫雲:

才自精明志自高, 生於末世運偏消。

清明涕送江邊望, 千里東風一夢遙。

根據賈探春的判詞可以知道探春遠嫁大體去了東方。很多朋友認為下了南洋,暹羅、爪哇、甚至南越並不對。探春的判詞圖畫最重要,圖畫上有放風箏,表明還在中華文化圈。如此,能夠出嫁的地方就是朝鮮半島、日本或者琉球國。

而一片大海,一隻大船,也指出賈探春出嫁的對象是海國!為什麼一定是東方三國中的一個,而不是南方。在於判詞中放風箏的寓意。探春遠嫁在東方,家鄉在西方。風箏一斷隨著東風可以向西飛去。賈探春有夢迴家鄉的寄望。希望自己回不去,放飛的風箏能帶著自己的思念回到家鄉。


探春判詞提到了幾個重要線索。

兩個人:絕不是賈探春和丫頭侍書。一定是個身份和探春相當的人。七十回瀟湘館眾人放風箏,探春的鳳凰風箏和另一個鳳凰風箏一起被雙喜字風箏裹挾走。寓意二女同嫁。兩個人放風箏也有二女一同遠嫁的意思。

一個女子:兩個人出嫁,卻生下一個女子掩面而泣,指出另一個女子死去,留下探春孤零零自己。

風箏:既代表遠嫁自身,也代表對故鄉思念。有風箏的地方,能夠採用中華紀年,清楚清明節氣的。也就那幾個國家。

大海、孤船、江邊,在在指出探春遠嫁的海上國家並不小,還有江。所以個人猜測是朝鮮半島。清初,半島為清蕃屬,但對明認同使得半島李氏內心多不臣服,身懷異心。清朝對其時有安撫。


《紅樓夢》中背後的政治氛圍是皇帝和北靜王兩個集團虎兕相爭的皇位爭奪局面。無論是皇帝一方,還是北靜王一方,都應該對身邊半島這個最不穩定的因素有所拉攏。南安太妃在賈母生日當天要見姑娘們,就是為了選合適的女子賜婚。作為四王八公集團一分子,南安太妃出頭,北靜王妃在側卻不說話,明顯是避嫌,出頭不好只為把關。所以才有壽宴相看一說。應該是北靜王覺得勢力薄弱拉攏半島李氏為己所用,才選了兩個女子遠嫁示好並拉攏!

根據八十回前線索,這次相看,不光看上賈探春還有林黛玉,賈探春給林黛玉取名瀟湘妃子本就是兩個人:娥皇女英。加上探春判詞中兩個人放風箏,只剩一個人哭泣。瀟湘館內兩個鳳凰風箏被雙喜字裹挾走。林黛玉的芙蓉花籤取自王昭君和親遠嫁的“莫怨東風當自嗟”;賈探春的杏花籤必得貴婿,有“日邊紅杏倚雲栽”。而下兩句是“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東風怨未開”,更指出杏花芙蓉相同遭遇,芙蓉卻生不逢時,秋天一到,芙蓉枯萎……大體對應上探春判詞內容。


二女遠嫁後,林黛玉很快去世。賈探春身在異鄉,回家省親並不可能。但她還是見到了家裡人。《柳絮詞·南柯子》:

(賈探春)空掛纖纖縷,徒垂絡絡絲,也難綰系也難羈,一任東西南北各分離。

(賈寶玉)落去君休惜,飛來我自知。鶯愁蝶倦晚芳時,縱是明春再見隔年期!

兄妹二人同作一首詞相和,尤其賈寶玉最後一句“縱是明春再見隔年期”,表明賈探春和林黛玉遠嫁後的第二年,賈寶玉和賈探春又見面了。而賈寶玉的詞,表達的並不是兄妹之情,更多是男女之情。那麼,只有一個可能,賈寶玉其實是去尋林黛玉,不想林黛玉已死。只能兄妹二人相見。

……明兒我掉在池子裡,叫個癩頭黿吞了去,變個大王八,等你明兒做了“一品夫人病老歸西”的時候,我往你墳上替你馱一輩子的碑去。

再根據賈寶玉這個誓言,聯繫《柳絮詞》的時間,賈探春遠嫁不久,賈家被抄家。第二年,賈寶玉懸崖撒手,被癩頭和尚(癩頭黿)像甄士隱一般度化作了和尚(大王八),尋到林黛玉的墳前守墓一生(馱一輩子碑)。如此,賈寶玉和賈探春兄妹二人在餘生可以常見面。



《柳絮詞》屬於賈探春和賈寶玉的一首,名為《南柯子》,形容兄妹二人的富貴是南柯一夢。而賈探春的名號是“蕉下客”,也有“蕉葉覆鹿”的意思。“蕉葉覆鹿”也講述的一夢。鹿更有爭奪天下之意。點出探春遠嫁,實為替北靜王逐鹿天下做犧牲。但終究難逃一夢!前後兩個夢,表明賈探春才是那個經歷夢境,在現實與夢幻來回切換的人。兄妹二人餘生因林黛玉的墳墓而聚首。每到清明兄妹二人也會放風箏,是不是也影射判詞圖畫中二人放風箏?最後,一個“情僧”撰寫《石頭記》,一個在夢幻和現實中穿梭,協助抄書、批書,是否類似“脂硯齋”?

賈探春以書法見長,賈元春省親的詩稿,日常大觀園眾人聯詩詩稿都是賈探春謄抄。最後兄妹二人,一人寫書,一人抄書。應該是《紅樓夢》最後的設定!

當然,此為《紅樓夢》中現實故事,與真實的作者現實還有差別。屬於小說的最後設定!至於賈探春的結果,以她的能力,除了薄命在他鄉,又能差到哪裡去?不過梳理下來發現脂硯齋是賈探春的原型是不是讓人覺得意外?筆者也很意外,是靈光乍現的一閃,來自南柯一夢和蕉葉覆鹿。您覺得是不是呢?歡迎留言!

歡迎關注:君箋雅侃紅樓,每天為您帶來更多紅樓故事!

本文資料重點引自:

【脂硯齋重評石頭記】80回本

【石頭記】周汝昌校訂批點本80回本

【紅樓夢】通行本120回本

【清·孫溫繪全本《紅樓夢》】


君箋雅侃紅樓


探春遠嫁,以現在眼光看,還行。必竟是王妃,雖說“宮門深似海”,有著落了,事在人為。再者探春性格強勢,也知書達禮,洞悉人性。再加勵志,必是掌家一把好手……只是不知女婿子是個什麼樣子和性格的人,兩人合和合拍美滿嗎?

《關山月.秦觀懷古》

晴雯吳雯吳玉峰

勇補金衣似寫書

香山詩證富家女

綴成紅樓付人情

手撕寶物桃花扇

石呆子怕要心寒

魂歸離恨口唸慈

兩根指甲穿萬魂

注:晴雯 吳雯

桃花扇 桃花散

《關山月.秦觀懷古》

梅村觀復憶繁華

鶴舞白沙芍藥花

鹿樵生唱長生殿

桃花扇底雪芹藏

齋壇柔碎蕊萬朵

脂硯齋傳墨流香

寶琴仙緣迷津點

滄海桑田落日圓

注:《紅樓夢》一芹一脂

注:緣起祭明(出則既明 緣起既明 出處既明)


三月樂雨


金陵十二釵,探春應該是活了下來的人,她就脂硯齋的原型,我作了專門考證,請大家指正。

脂硯齋到底是書中的哪一位?我開始也傾向於史湘雲,後來在書中發現幾處暗示,更傾向於探春。脂硯齋,頭一個字,暗示為女性,寶玉愛吃胭脂。第二個字,硯,研墨用的,我發現探春大廳就是書房,桌上有幾十方寶硯,說明探春對寶硯情有獨鍾,黛玉幾乎是一個文學家,也沒這麼多寶硯,寶玉也常題詞,也沒有這麼多寶硯,我認為是草蛇灰線。探春住所叫秋爽齋,這在大觀園唯一用齋字命名的處所。這樣,脂硯齋三字,探春全應了。秋爽,一般文人都是“秋殺”,用秋爽,有誰笑到最後誰就笑的最好。更令人奇怪的是七十二回的一段對話與脂批,我摘錄如下:

邢夫人道:“如今你娘死了,從前看來你兩個的娘,只有你娘比如今趙姨娘強十倍的,你該比探丫頭強才是。怎麼反不及他一半!誰知竟不然,這可不是異事。倒是我一生無兒無女的,一生乾淨,也不能惹人笑話議論為高。” 【庚辰雙行夾批:最可恨婦人無嗣者引此話是說。】旁邊伺侯的媳婦們便趁機道:“我們的姑娘老實仁德,那裡像他們三姑娘伶牙俐齒,會要姊妹們的強。他們明知姐姐這樣,他竟不顧恤一點兒。”【庚辰雙行夾批:殺殺殺!此輩專生離異。餘因實受其蠱,今讀此文,直欲拔劍劈紙。又不知作者多少眼淚灑出此回也。又問:不知如何顧恤些?又不知有何可顧恤之處?直令人不解愚奴賤婢之言。酷肖之至。】

脂硯齋這樣激動,這麼氣憤,彷彿邢夫人等人對探春的責備,就是講的自己,立即予以反擊。那口氣,有如口誅筆伐,脂硯齋把自己當探春了。

探春第一次登場,與寶玉對話,二人關係十分密切。探春把自己零花錢交給寶玉買點小玩兒,感情與其他姐妹親密得多,故有“一芹一脂”的脂批。曹雪芹在探春身上,寄予了政治理想,就是大觀園搞承包,開源節流,有治國之才。











朵朵佬爺


想來對比其他幾個姐妹,是不錯的,由幾個方面可以看出:

首先身份上不同,和親代表的是這個國家,既然對方接收和親,那麼兩國為表誠意這邊派出個公主,豐厚的嫁妝,那邊最起碼要待公主客氣點,最差當個菩薩供起來。因此探春應該生活方面過的不錯,至於精神方面,小說中也說了飽受相鄉之苦,一個人背井離鄉,孤苦無依自然難過,對比林黛玉一個人住在外祖母家的小心翼翼,探春只會過猶不及,時刻要注意形象,畢竟作為和親公主,任何行為都會被放大幾倍來看的。同時也可以說只要兩國不打仗,探春言行謹慎,不犯原則性的錯誤,是可以安穩一生的。

再次性格與能力的不同,對比家中姐妹,探春有著極好的性格特點,為人出事,對比迎春,惜春不止強了一點。在檢抄大觀園時可看出,對於身邊丫鬟的管控能力來說,迎春簡直亂的無法見人,可以說是無為而治了。對於對身邊人的維護與信任,惜春就顯得冷漠無情了,這兩人無法獲得身邊人的忠誠與信任,對比一下,探春的人品與對於下屬的管控能力就能體現出來了。再者探春對於自己始終自尊自愛,對於王寶善家的冒犯自己絕不姑息。管理大觀園時對於自己生母的無理要求,果斷拒絕,絕不姑息,表現出極強的反感,體現了探春的性格中的公平,公正。這樣的性格與能力正是一個當家主母該有的能力,既能獲得忠心的下屬的支持,也能管控住自己屬下的人,待人處事公平公正。因此嫁人後的探春能夠很好的履行自己王妃的職責,即使得不到夫君的情誼,卻也能得到應有的尊重。

再次論思想與眼界,在替鳳姐管理大觀園的時候,充分體現了探春的眼界與能力了,探春思想意識對比大觀園的其他姐妹甚至賈府的男人都是要清醒的多,最起碼意識到了目前賈府的支大於收,寅吃卯糧,不能長久,進行了大肆改革。對於一個能夠看到大家族的未來,併為之做出改變努力,甚至可以規勸夫君的女主人,這是一個家族主母最需要的能力。那麼就探春來說,只要夫君不是沒救就沒有理由過的不好。

再次探春才情樣貌出眾,讓人見之忘俗,眉眼間自有一股英氣,這種不同與一般女子的樣貌氣質難道不吸引人?緊跟著接觸之下,就會發現此女子才情也是不俗,就探春組織“海棠社”就能看出;再從探春贈送玉佩給邢蚰煙,可以看出是個周全體貼善良的人;可總結出這是個既有生活能力又不乏生活情趣的善良的有個性的美人,這樣的姑娘如何不惹丈夫的喜愛。

總結來說,探春可以過得不錯,她的性格決定她不會過不好,她的能力告訴我們,沒有理由過不好。總之,人的一生很長,無論什麼情況,出身什麼位置,自己有能力,有魄力,那麼就不會到絕境,擺正心態,好好生活,總是會幸福的。


小窩裡的妖精


關於《紅樓夢》中對於探春遠嫁,單從作品本身來看,在邸瑞平的《紅樓擷英》有過這樣的描寫:

亞里士多德說:”情節乃悲劇的基礎,有似悲劇的靈魂。"那末悲劇衝突造成強烈的藝術效果,一定要具備悲劇的結局才行,但是探春的結局似乎不是悲劇,在後四十回中她出挑得比先前更好了,服彩鮮明地回到了賈家。

其實曹雪芹給探春的一幅圖畫是:”畫著兩個人放風箏,一片大海,一隻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泣涕之狀。”題詩曰:“才自清明志自高,生於末世運偏消;清明涕泣江邊望,千里東風一夢遙。”因此,她的結局也一定是悲劇,可惜的是我們如今已不能看見曹雪芹所寫的動人心魄的筆墨了。不少研究者熱心探佚,認為她可能飄洋過海,到一個海島小國去做了王妃,也有人認為她做了王妃後,又遭大故,然後隨夫遠徒,有如流放一般。當然悲劇的結局更符合曹雪芹的原意。

"才自清明志自高"的探春,終於走上了“一帆風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園,齊來拋閃”的路,那隻大船雖然帶走了“掩面泣涕"的探春,但那海上的淒涼嗚咽,卻愈來愈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