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古人平均年齡30這種言論有人會信?有什麼歷史依據嗎?

Anne_心語


在中國歷史上,我們一直都認為中國古代是很強盛的。中國歷史上是地域遼闊,國家富裕。但是其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咱們中國曆代以來都是封建帝王社會,並不是現在社會主義社會。一個非常重要的觀點就是社會的性質發生了巨大的改變。

封建帝王社會國家即便再富裕,那麼普通老百姓他也是未必享受得到一定的待遇,那我們現在才是真正的國富而民又強。所以說在歷史上如果平均年齡30歲左右的話,也不排除這種可能性,自然很多人肯定會相信這樣一個觀點。說明了的也就是老百姓並不富有,很多時期都是處於自然災害,以及戰爭霍亂導致的當時社會的百姓民不聊生。而且當時的一個醫療條件也是非常的差。就算有醫術比較高明的,那他們的這個醫術普及性醫療技術的普及性也達不到。

所以綜合而言,中國曆代以來封建王朝自然都是處於平均年齡比較低的一個狀態直到建國後。人民的生活水平一直提高,醫療技術不斷提高科技不斷髮展,社會主義的性質發生重大改變之後才出現了平均年齡比較高的一個水平。


金壇子古玩錢幣


“人均壽命30歲來源”是民國許仕廉《人口論綱要》和1936年實業部公佈的分年齡死亡率統計,恕我這方面所知甚淺,無法證明是否準確。不過我這裡有個替代的方式,就是計算中國曆代皇帝的人均壽命,數據來源為《中國帝王皇后親王公主世系錄》,範圍包括中國歷史上的302位皇帝,絕大多數壽命應該都是正史可考的準確壽命,經過計算得人均壽命如圖。

可見中國曆代皇帝人均壽命在40歲左右,考慮到皇帝有著這個國家最為優越的生活條件、衛生條件和醫療服務,皇帝的人均壽命相比於普通民眾,應該是有很大提高的。所以中國古代人民人均壽命30歲左右也是可以理解的正常數據。

當然人均壽命這個數據本身是有一定欺騙性的,不能因為人均壽命30歲就說古代人活到30歲就會死。事實上影響壽命平均數的因素有許多,首先就是嬰兒的夭折率,古代嬰兒夭折率更高,現代嬰兒在正規醫院接生的話夭折率已經很低了,而古代即使是皇室嬰兒也常有夭折,這些夭折的嬰兒算進平均數就是0,會極大拉低平均數;其次是戰爭災荒等,戰爭會大量消耗青壯年勞動力,從而導致許多人沒能活到預期壽命便死去,災荒就不必多說了,也會影響人均壽命。



至庸齋


據民國時期許仕廉《人口論綱要》以及1936年實業部公佈的的分年齡死亡率統計結果,古人平均壽命就30歲。

那為何古人平均壽命會是如此之低?

這裡就有很多人在此回答了,古人是有戰爭的,動輒幾萬十幾萬的戰亡,而能上戰場的幾乎都是年輕人。肯定拉低了平均壽命啊。

當然這句話有一定道理,但是統計平均壽命並不會如此草率,更何況還有古代國戰有時候是幾十年才有,甚至遇到太平盛世更是多達幾百年的和平期。

一句毫無疑問的話,在古代,讀書是奢侈品,古代可沒有雜交水稻,糧食產量很貧瘠,十之七八的人也只能處在溫飽線上徘徊,又哪有多餘的錢去上私塾呢,這裡大家就不要再被影視劇裡面誤導了,(比如影視劇小二,兩斤牛肉,一斤女兒紅這些都是有錢人的生活)

在古代,能寫字的人,可能只有百分之五都不到。 能寫出文章的,百分之一都不到。 寫的東西能保存好流傳下來的,千分之一都不到。 這些人都有一個非常顯著的共同點。 沒錢是讀不起書的,你能看到的古代流傳下來的所有的書,都是有錢人眼中所看見的生活和世界。當然這個觀點無從考究,相信大家都有自己的理解。

但是有一點可以確認的是:能夠在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並且能流傳下來的,都是那個時代中的驍楚,且都是有錢人。

醫療程度

這個可以說是影響古人平均年齡最重要的一個因素了。

在抗生素出現之前,在中方和西方病痛致死率都是半斤八兩,抗生素雖然有副作用,但是依然是近世紀最偉大的發現之一。

而古代拉低人平均壽命最為重要的一點,在古代小孩百天是一道坎,沒有現代的醫療條件,也沒有現代化的儀器,嬰兒可能感染個傷寒也有可能致命,所以不能扛過百天的有太多,能扛過也就有很大幾率沒問題了。再有超過40歲的人體質就不如以前了,免疫系統肯定也沒有壯年是好了。

再者,在古代不能治癒的疾病依然有很多,再有算上一些致死率非常高的瘟疫,戰亂和災荒都是拉低平均壽命的主要因素。

如果把這些大量幼年夭折的嬰兒加進去,那麼前文所說的,刨除16歲以下的人口計算出的清朝平均壽命70.1歲,被拉低到平均30多歲也確實不在話下了。


若同流水


中國歷史有3分之一是在戰火中度過的,廣大百姓流離失所,戰死丶病死丶餓死等是驚人的。就是到舊中國,平均生存年齡在40歲左右。

只有在新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進入了社會主義大和平時代,中國人民的平均生存年齡進入世界一流水平,這是了不起的偉大成就!

在這個14億的大國,在共和國初期,僅有4億人口(也是世界第一),在一窮二白的建設基礎上,人口安定,生活越來越好,壽命越來越長。

上海百歲老人已是中國第一,男丶女平均80左右,直逼日本,在世界名列前茅。隨著中國越來越富強,中國已進入長壽大國的行列。

新舊社會兩重天,舊中國恥辱地被叫做"東亞病夫",新中國驕傲自豪地展現偉大的中華民族的龍的風采!


夏雨風


古人平均年齡,也就是平均壽命30是可信的,這項數據來源於民國時期許仕廉所著的《人口論綱要》一書。但需要明白,平均壽命是削山填谷的結果,也就是抹平了高齡和低領的差距,取了一個平均值,不代表所有古人只能活30歲。

(人類壽命變化)

首先,戰爭拉低了古人的平均壽命

古代戰爭多發,朝廷為了備戰,一般要求男子在20歲左右就要服徭役。雖然古代的武器沒有現代武器殺傷力大,但是致死率依然不低。而且為了徹底消除敵方的隱患,往往會進行屠殺俘虜的行為,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長平之戰,秦軍坑殺趙軍約45萬,這些亡魂的年齡大都在20上下。

因此,由於古代戰爭多發,加上致死率非常高,很多男子在青壯年就失去了生命。這一大部分群體無疑將百姓的平均壽命拉的很低。

(古代戰爭)

其次,醫療、營養等綜合因素導致古人壽命比現代人低

根據《梅縣程江大亨村葉氏族譜》的記載,把不正常的死亡記錄除去外,家族男性的平均壽命為60.1歲,女性的平均壽命為65.5歲。相比摻雜了戰爭、早夭等因素在內的數據,已經進步了很多。

但60左右的平均壽命依然遠低於現代人,根據《2018年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的數據顯示,我國人均壽命已經提高到了77歲。之所以出現這種現象,是因為我們在醫療、營養等方面有了長足的進步。而古人不僅醫療條件落後,而且缺乏必要的營養,很多百姓瘦骨嶙峋,自然也很難長壽。

(現代人壽命)

總結如下:

古人由於戰爭、疫情、災害等因素,使很多青壯年早早就送掉了生命,這些人無疑會拉低了古人的平均壽命,因此古人平均年齡30歲是可信的。另外,古人的醫療、營養等均落後於現代人,因此即使能平安過完一生,多數人的壽命也不會超過70歲。總的來說,就是很多早逝的生命拉低了平均值,而高齡的人壽命也不會很高,所以才會出現平均壽命只有30歲的結果。


風雪赫連城


一般統計平均壽命就:長壽的,短壽的,夭折的,平均值。隨著社會的不斷髮展進步,現代醫療技術的提高,人的壽命越來越長。




金陵衛


第一古代戰亂頻發,具資料記載我國五千多年的歷史進程中和平年代不過區區三百多年而已。第二就是和平年代土地也只是掌握在少數富人或者有權人手裡,窮人是沒有土地的,溫飽都沒有怎麼談長壽?

第三就算農民有點低也是租的地主的,租金差不多是一年的收成…可以去讀下《憫農》

第四醫療條件有限,


a曹超


如果不考慮早夭者,古今平均壽命其實差不太多,中間起關鍵作用的,是基本醫療衛生條件的進步。舉例來說,僅接生前消毒這一項工作,就救了多少產婦的命啊!


歷史的行程


主要是夭折戰爭饑荒導致的平均壽命短,也不是說古代人的身體比現代人差多少


樂天歐巴i


古代有戰爭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