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疫战"中各种人群都易感,为何偏偏这类人群病死率更高?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在接受采访时说过,"严格来讲,易感人群和导致死亡的人群是不一样的。"

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及对传染病病原体缺乏特异性免疫力,易受该病感染的人群。当前来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各个人群都易感,只是老年人病死率较高,目前病死人数中80%以上是老年人。原因在于老年人年龄大,自身抵抗力不足,而且一些有基础病,并发症比较多,再感染这个病毒以后,就会造成身体免疫系统失调,器官功能紊乱,最终导致死亡。

这场

的确,我们都知道通常人体在逐渐衰老的过程中,会伴随着免疫机能衰退的现象,这也被称作免疫衰老。由此产生的后果是,老年人更易患上各种炎症、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若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打击下,很容易就被突破身体免疫系统防线。

但这种现象似乎并不存在于超长寿老人中。他们体内的炎症水平较低,不易感染各种炎症,或是患上癌症。这些超长寿老人的健康秘诀究竟是什么?

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的Kosuke Hashimotoa和同事在一项发表于《美国科学院院刊》的研究中发现,7位110岁的超长寿老人都具有不同于普通老人的免疫系统,他们体内的一些免疫细胞的数量与普通老人有着显著的差异。其中那些增多、功能增强的免疫细胞,正是他们能够长寿的关键因素之一。

免疫细胞的差异

在人体内,具有免疫功能的淋巴细胞(例如T细胞、B细胞)和单核细胞(血液中的白细胞)在胸腺和骨髓发育成熟后,通过血液进入免疫系统。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也被统称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收集了7位110岁的超长寿老人,以及5位普通老人(50~80岁)的血液,并从中获取了大量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为了寻找超长寿老人的免疫细胞有何特殊之处,他们通过对这些细胞转录组的分析,将其分为11种免疫细胞,构建出免疫细胞的图谱。

这场

超长寿老人(左)与对照组(右)的免疫细胞图谱。两张图谱中,图片中央区域的TC2细胞(红色)含量存在明显差异。

从两组老人免疫细胞的类型中,研究人员发现了一处明显的差异:超长寿组与对照组中,T细胞(包括TC1和TC2细胞簇)占比均为40%左右,但TC1与TC2在两组中的含量相距甚远。在超长寿组中,TC2细胞簇占比较高,其主要成分是细胞毒性T细胞(CTL)。在一些超长寿老人体内,细胞毒性T细胞在T细胞中的占比可以达到80%,而在普通组只占到10~20%。

这场

7位超长寿老人(绿色)和5位对照组老人(红色)中,CTL细胞占T细胞的比例

细胞毒性T细胞主要包括CD8 T细胞和CD4 T细胞。其中,CD8 T细胞是主要的杀伤性细胞,且含量较高。这类细胞能表达大量穿孔素和颗粒酶,这两种分子共同作用后,会导致靶细胞大量凋亡。

而含量较低的CD4 T细胞通常情况下不具备杀伤性,它的主要功能是给CD8 T细胞"通风报信",又称为辅助T细胞。它们识别特定的抗原后,将信息传递给CD8 T细胞,再由CD8 T细胞清除肿瘤和病毒。

但在超长寿组中,CD4 T细胞的含量与功能都发生了变化。他们的CD4 T细胞占T细胞总数的25.3%,而普通组只有2.8%。更重要的是,在这些CD4 T细胞中,有30%可以表达颗粒酶(其中大部分也能表达穿孔素)。也就是说,这些超长寿老人的CD4 T细胞在基因表达了发生了变化,它们变得兼具警报功能与杀伤功能:在发现病毒或肿瘤细胞时,就能直接将其消灭。

病毒和肿瘤的迅速清除

作者还研究了其他血液捐献者(从20岁~70岁)的CD4 T细胞,发现它们几乎均不能表达具有杀伤性的穿孔素和颗粒酶。那么,这些超长寿命老人的杀伤性CD4 T细胞是如何形成的?

研究人员提出了两种可能的解释。一种猜想是,细胞毒性T细胞最初在分化时,会分化形成多种细胞,其中具有杀伤性的CD4 T细胞得以保留。另一种可能性是,辅助性的CD4 T细胞的某些基因丢失后,启功了表达颗粒酶和穿孔素的功能。

对其中两位超长寿老人的CD4 T细胞的分析显示,杀伤性的CD4 T细胞并不会在体内迅速增殖,但一旦形成后,它们能存活很长时间。而少量的杀伤性CD4 T细胞,可以在超长寿老人体内产生多个克隆,使得细胞数量显著上升。

这项针对超长寿老人的研究,为人类长寿之谜提供了新的线索。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通常更易受到感染。而这项超长寿老人体内免疫细胞的变化,使得他们能迅速对炎症和肿瘤做出反应、及时清除,防止后续的危害。虽然由辅助性的CD4 T细胞向杀伤T细胞的转化过程,还有待深入研究,但这项研究告诉我们:强大的免疫防护系统,可能就是超级长寿的秘诀。

利用自身免疫细胞回输

通过免疫系统淋巴细胞亚群检测,进行定期、动态的免疫监控,评估机体免疫状态并进行跟踪随访,及时发现免疫问题,通过不同层次的免疫调理方案进行干预,纠正免疫失衡,降低大病隐患。

根据免疫监测的结果,形成个体化免疫细胞调理方案,择时择期利用冻存的全免疫细胞进行培养扩增,形成包含NK、NKT、γδT、CTL等关键免疫细胞细胞的综合体系,回输体内,巩固免疫壁垒,纠正免疫失衡。

以NKT细胞和γδT细胞为例。NKT细胞和γδT细胞是在先天免疫系统中起作用的淋巴细胞。这些细胞不受其他免疫细胞的指令,使用其自身的受体来识别和攻击癌细胞。由于NKT细胞同时具有NK细胞和T细胞的特征,它们像杀手T细胞一样可以被树突细胞给活化,并且可以识别癌细胞并在直接尖锐攻击。γδT细胞在细胞表面具有多种受体,并且可以非常敏感地检测正常细胞癌变的变化。2015年发表于《自然医学》上的一项研究表明,肿瘤中γδT细胞的浸润是患者预后良好的最佳预测指标。

NKT和γδT细胞疗法是通过在体外均衡大量培养NKT细胞和γδT细胞,并在让其活化后放回体内。活化后的免疫细胞增强了天然的靶向肿瘤细胞的能力,能够不依赖于特定的MHC(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独立识别癌症抗原和非肽抗原(在癌细胞中发现的更高水平的磷酸化代谢物),构成了免疫系统抗击癌细胞的第一道、更快速的防御线。

利用免疫细胞为疾病未雨绸缪

1、免疫功能检测

进行免疫检测项目,数值化精确测定免疫系统功能,结合定期监测,形成个人免疫功能曲线,制定个体化免疫调理方案。

2、免疫细胞分离

采用先进的临床级血细胞分离机,分离机体中的免疫细胞,不损耗血液中其他成分,安全高效;利用完善成熟的细胞纯化技术,结合超低温冻存技术,长时间保存年轻态免疫细胞,需要时进行复苏,杀伤能力与调节能力远超治疗后或衰老后细胞。

3、制定调理方案

根据常规体检资料,健康问卷,免疫监测报告综合评估,制定个体化免疫调理方案,从日常保养,免疫调节,细胞调理全面保护,及时纠正免疫失衡,主动预防肿瘤,清除衰老细胞,延缓衰老,构建健康长城。

4、重大疾病预防

免疫细胞治疗作为新兴的肿瘤治疗手段,随着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的不断进步,其疗效越来越得到肯定,已经被誉为肿瘤治疗的"第四种治疗方法",逐渐成为临床常规肿瘤治疗的必需一环。

这场

免疫细胞治疗可有效提高传统疗法的疗效,并且能够直接杀伤肿瘤,抑制肿瘤生长,提高机体能力。相比于传统治疗方法,免疫细胞治疗无痛苦,无毒性,极微副作用,也得到患者的青睐。

有感兴趣的朋友可能好奇细胞免疫疗法怎么实施,以下是流程

1、初诊

在进行细胞免疫疗法前,医生会与患者进行当面沟通,对疾病的种类、分期,过往治疗情况等做总的判断,制定细胞免疫治疗方案及治疗计划。双方统一意见后,才开始进行相应的检查。

2、血液采取

采集患者的血液,所需时间约10分钟,整个过程对身体并无伤害。

3、细胞培养

在GMP实验室里,分离单个核细胞置于培养瓶中,加入培养液和细胞因子刺激细胞活化增值。经过14天细胞培养,免疫细胞数增至原有数量的几百到上千倍,免疫杀伤能力增加20—100倍。

4、细胞回输

采血后的第14天,患者开始回输免疫细胞,攻击癌细胞。

近年来,免疫细胞的调理功能也得到重视,利用免疫细胞进行免疫系统调节,也取得了良好的抗病、防癌、延缓衰老的结果。

但临床治疗时发现,大部分患者在患病期间,遭受着肿瘤的反向抑制作用、大型手术后的体能衰弱、长期放化疗后的毒副作用。药物、衰老、体弱等问题,导致患者血管脆弱,无法进行免疫细胞的采集,或采集到的细胞质量极差,严重影响治疗效果,甚至不得不放弃治疗。

免疫功能弱化是生命发展的自然常态,年老的免疫细胞功能也被证明与年轻时相比有较大差距,因此提前进行免疫细胞治疗,对于未来的疾病预防和患肿瘤后的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具有极大的价值和意义。

最后关于如何进行老年人新冠病毒肺炎日常防护管理,给大家带来实用医生小贴士,请告知身边的老人家:

1、不去感染病例多的地区;

2、减少外出,尽量不到人流密集和空气流通不畅的公共场所,如须外出应戴口罩;在自己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将口鼻完全遮住,并将用过的纸巾立刻扔进封闭式垃圾箱内,防止病菌传播;

3、正确、及时洗手:在咳嗽和打喷嚏后;在制备食品前后;饭前、便后;手脏时;处理动物或动物排泄物后均应注意洗手。可用肥皂和水或者含有酒精的洗手液洗手;

4、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加强体育锻炼,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增强机体免疫力;

5、不要食用野生动物及已患病的动物和其制品;要从正规渠道购买冰鲜禽肉,食用禽肉蛋奶时要充分煮熟;

6、居室多通风换气并保持整洁卫生;如有疑似患者,居住过的环境一定要进行清洁、消毒。新型冠状病毒对热敏感,56℃持续30分钟、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

7、尽可能避免与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如发热、咳嗽或打喷嚏等)的人密切接触。

8、特殊人群更加强关注,对有COPD、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等肺部慢性基础疾病的患者,家属更应该加强关注原有呼吸道症状变化,注意测体温。对长期家庭氧疗的老年人,还应该注意监测血氧饱和度。

老年人的健康,影响着每一个家庭的幸福,工作很忙没时间陪在父母身体,那就对他们多一点关注,对父母的关心从今天开始。

[1] 科技日报

[2] 环球科学

好了,今天分享就到这里了,我是肿瘤免疫学教授,对肿瘤治疗有疑问的,可以点击左下角“了解更多”或后台私信留言,我将尽我所能为您解答。更多癌症科普、病情案例实时分享。

您的关注、留言、转发,是对我最大的支持和认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