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椅子、床、生活方式——說說佛教東傳對中國的影響

佛教作為中國的外來宗教,能夠在甫一傳入中國就吸引大量信眾並且迅猛地發展,不得不說有其自身的優越性所在。其原因主要在於,佛教傳入中國時,正值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的時候,百姓們流離失所,在物質上沒有足夠的保障,這時候迫切需要尋找精神上的寄託。而佛教剛好宣揚懲惡揚善、死後就能得到永生的觀念,以此吸引了一大批信眾。

但是佛教帶給中國的,不僅僅是精神上的寄託,還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一點在傢俱史上表現得尤為明顯。

從椅子、床、生活方式——說說佛教東傳對中國的影響

佛教自東漢傳入中國以來,到李唐一代已經發展到了全盛階段,共經歷了大致八百年左右的時間。在這八百年裡,佛教文化與中國本土的特色文化在經過不斷的碰撞、交融之後,逐漸適應了中國社會的發展並且形成了兩次高潮,且都對我國的傢俱史產生了重要影響。其中最為典型的,是由於佛教的東傳,使得我們國家首次出現了椅子和床,結束了席地而坐的歷史,傢俱與佛教的淵源,可謂由來已久。那麼中國傢俱有怎樣的發展歷程?它與佛教之間究竟有著什麼關係?佛教的傳入對中國居民的生活方式都產生過哪些影響?讓我們在本文中一一揭曉答案吧!

一 首先來了解一下中國傢俱的發展歷程。

作為現代社會中必不可少的生活器具,你可曾想過你每天都坐的椅子、每天都躺的床是怎樣發展而來的?實際上,從最原始的席地而坐,到我們現在每天都接觸的傢俱,期間是伴隨著人類的生產技術和生產力水平的發展而不斷進步的。早在原始社會,人們的生產方式還是以採集、漁獵為主,所以往往早出晚歸。

在沒有固定的工作場所的時候,通常會採取席地而坐的方式休息,或者乾脆就在夜間棲息的洞穴外找一個合適高度的石頭休息,這就是凳子的雛形。人們往往會對石頭進行打磨,使其更加光滑,坐上去也更加舒適。在天氣變冷的時候,又因為直接躺在地上會硌得慌,所以也有一些人們會在地面鋪上乾草或枯樹枝來達到保暖和保護皮膚的目的。這也是我們原始的床的雛形,這些床和凳子,就是我們的早期傢俱。

發展到新石器時代,受氣候的影響,春天潮溼,在還不會建造房子的時候只能居住在洞穴內,但是地面時有積水,因此無法每天都在地面上睡覺。而隨著生產技術的進步,人們開始學會自己手工製作一些工具,掌握了一定的紡織技術,便嘗試著用漁網或藤條來編制一些吊床。這種吊床一定程度上可以隔絕地面的潮溼和一些爬蟲,再加上人們木工技術的提高,一些木製的凳子也開始被創造出來,真正的傢俱逐漸出現。

一直到春秋戰國時期,人們也脫離了在洞穴居住的生活,開始學會了建造房子,所以對生活品質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再加上春秋戰國時期井田制度的推行,社會經濟得到較大發展,青銅器的冶煉技術不斷成熟,出現了青銅的傢俱,如祭祀用的案几、日常生活中所需的榻、幾、案等。這個傳統一直延續到漢朝,漢代的傢俱大多還是以床和榻為主,人們的學習、待客和生活中各項活動主要還是在較為低矮的床和榻上進行,和前朝不同的是,

漢代的傢俱大多崇尚輝煌的色彩,這主要是由於漢朝強盛的國力和開放包容的態度,在傢俱的形態和色彩上都吸收和融合了西域的特色。

從椅子、床、生活方式——說說佛教東傳對中國的影響

一直髮展到魏晉南北朝時期,開始出現了垂足而坐的生活方式,傢俱的形態也開始變得豐富起來。除了最原始的床、榻和幾、案,還出現了椅、凳等更高的坐具,同時,漆藝也在不斷髮展,並且頻繁運用於這些傢俱的裝飾中,一些新型的漆畫也逐漸流行起來。從魏晉時期到唐宋時期,傢俱整體上呈現出高型的發展趨勢,從唐代畫家周昉所著的《揮扇仕女圖》中就能看出,儘管普遍還是採用低矮型的傢俱,但已經有了高型傢俱的萌芽。

從椅子、床、生活方式——說說佛教東傳對中國的影響

高型傢俱的地位正式確立是在宋朝,一些椅子、凳子等高型傢俱開始越來越普遍地進入人們的家庭,甚至還有一些高桌、高几也在不斷地被創造出來。一直到明朝,中國古代的傢俱歷史便發展到了頂峰時期,由於前朝的積澱,傢俱的形式基本具備且沒有較大改動,除了一些需要滿足特殊人群特殊需求的傢俱被髮明出來以外,明朝傢俱的特點就體現在其漆藝的精湛。大多采用強度較高、紋理清晰的硬質木材,在漆器的選擇上也以古樸典雅、明亮雅緻為主要特點。

那麼以上就是我國古代傢俱的大致發展歷史,可能有的讀者會納悶,這說了那麼多,和佛教又有什麼關係呢?別急,如果仔細看,就會發現中國傢俱的發展史上的第一個轉折點,就出現在魏晉南北朝時期,而那個時期,正好就是佛教初傳入中國的時期,這是某種巧合?還是一種必然呢?

二 我們有必要來了解一下佛教的傳入與傢俱之間的關係。

一言以蔽之,佛教的傳入對傢俱產生過以下幾個方面的影響。

首先,佛教在傳入中國的同時也將高型坐具帶到了中國。這裡所提到的坐具不僅限於凳子,還有一些胡床、圓凳、扶手椅等。在魏晉南北朝以前,我國的傢俱特點以低矮為主,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也多采取“跪坐”的習俗,所謂“跪坐”,是指雙膝跪地,在落座的時候臀部剛好落在腳後跟位置的一種坐姿。但是自佛教傳入中國後,一些西域的高型坐具也開始被大量帶到了中原地區,其中比較典型的就有:北魏菩薩的腰鼓形圓凳、雙人胡床、西魏菩薩所坐的靠背的扶手椅,還有上世紀末出土的石刻上所描畫的東魏胡床。這些新型的坐具不僅從外形上,還從實用性的角度,影響了當時社會上所流行傢俱的形態特點。

而高型坐具一直到佛教盛行的唐朝才開始普遍進入千家萬戶。從現存已出土的文物資料來看,不管是唐朝的壁畫,還是佛畫,都能夠找到高型坐具的身影,不僅有高凳,還衍生出了高桌、高几等新的傢俱形式。在傢俱的四條腿上,唐朝時期的傢俱也做了新的改動,從原來死板的直腿,發展出形態更加優美的葫蘆腿、勾腿等形式。再加上唐朝繁盛的經濟實力,傢俱也多以華麗、精巧著稱。

其次,是佛教的傳入,增加了傢俱在製作過程中的雕刻和彩繪的步驟,使得傢俱更加美觀。在佛教傳入以前,中國傢俱以死板為主要特點,不管是床榻還是案几,從上至下都是死板的方方正正的木條或木板拼接而成,毫無美感可言。

但是佛教傳入中國後,由於受到佛祖和菩薩們臺座的影響,傢俱開始注重美觀性,在一些傢俱上也開始出現了不同的浮雕、圓雕和鏤空雕,既增加了傢俱的美感,使其看上去更加飽滿靈動。而雕刻的內容大多以中國人崇尚的梅花、松柏、石榴、橘子等象徵氣節和吉祥的植物為主,還雜以一些諸如白鶴、老龜等有好兆頭的動物,表達的都是中國古人的美好期盼和祝願。

從椅子、床、生活方式——說說佛教東傳對中國的影響

除了雕刻的增加,受佛教的影響,傢俱的彩繪也在不斷髮展。在唐朝時期,經常可以看到一些色彩亮麗、裝飾華麗的傢俱出現在富人階層。唐朝經濟實力的上升,使得傢俱也逐漸脫離原來天竺佛教那種清雅簡單,開始往華美富麗的方向發展。這都是傢俱受到了佛教影響的結果。

最後,佛教的傳入不僅使得中國的傢俱實現由低矮向高型的轉變,還給中國傢俱帶來了一些新的氣息,使得一些以前從未出現過的傢俱進入到中國。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把胡床引進了中國,胡床是椅子的雛形,據《高僧傳》記載,南朝胡僧求那第一個將胡床傳入中原地區,那時候的胡床還只是做“腳圓且輕,卑幼之流,小拈隨事,雙足踏地,前置盆盂”之用的傢俱,並且在傳入之初,還僅僅適用於小兒。但是後來人們逐漸發現,調整胡床的高度,能夠使人坐得更加舒適,於是,漸漸的就出現了相應的椅子,為了防止直坐太久血流不暢的不適,還發明瞭靠背椅子。這些變化都和佛教的傳入有著密切的聯繫。

不可否認的是,中國傢俱發展史上佛教佔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不僅促進了傢俱由低矮向高型的轉變,還豐富了傢俱的形式和色彩,同時還帶來了新的傢俱的傳入。而傢俱的這些改變,也在無形當中影響著人們的日常生活。

三 佛教對傢俱的影響都是怎樣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的呢?

最主要的一點,是使得人們採用更加舒適的坐姿,生活方式也更加健康。在胡床、繩床等新型傢俱還未傳入中國以前,或者說在中國傢俱還未實現由低矮向高型的轉變之前,人們普遍採取跪坐的生活方式。雖然席地而坐往往非常方便快捷,但是坐久了也容易造成腰痠腿麻、四肢乏力、起身困難的不良症狀。特別是對於孕婦或老人,這種坐姿都非常不舒適、不健康。

但是隨著佛教的東傳,這些生活方式開始有了改變,伴隨著佛教來到中原地區的,還有各種高型的傢俱。人們採用屈坐法,膝蓋不用長時間彎曲,腳後跟也不需要長時間承受全身的重量,因此大大的解放了腳後跟和膝蓋。再加上床的出現,人們不用再直接睡在榻上,和地面有了一定的距離高度,

不再受溼氣的影響,也減少了患風溼病的風險。

其次,伴隨著佛教傳入的傢俱,在色彩和造型上也深受時代的影響,每個時代的傢俱都深受那個時代特有的烙印,同時也給人們的審美帶來了變化。由於佛教中佛像和菩薩的塑像都崇尚輝煌富麗的色彩,所以在國力較為強盛的漢唐,傢俱中的彩繪也深受佛教影響,以色澤亮麗的紅色和金色為主。在宋朝,隨著市民階層的興起,科舉制的完善,許多平民階層都可以通過讀書成為官僚隊伍中的一員,再加上信奉佛教,所以他們對民間百姓的疾苦有更為深刻的理解。

相比貴族世襲的李唐皇室而言,他們的審美更加質樸自然、清新淡雅,而明清兩朝,由於統治者對佛教的推崇,朱元璋本就是和尚出身,對於佛教的推崇可想而知,所以也更偏向鮮明的色彩,這一特點體現到傢俱上,就是漆藝的恰倒運用,而這一切恰好都是現實生活與佛教特點相融合下的產物。

最後,伴隨著佛教傳入而產生的傢俱,相比原來的傢俱,具有更高的實用性。

中國傢俱前的結構較為簡單,大多以榫卯結構為主。這樣結構下的傢俱雖然美觀,但是卻缺乏穩定性,經受不住摔打和碰撞就容易散架或不穩。但是在佛教傢俱傳入之後,其特有的橫豎丁字結合法便開始廣泛運用於傢俱的製造當中,並且和原有的榫卯結構相結合,一度成為中國傢俱流行的結構。橫豎丁字法的出現,能夠使得傢俱的四條腿更加平衡穩固,這個方式一直沿用至今,可見其實用性之高。

從椅子、床、生活方式——說說佛教東傳對中國的影響

儘管佛教在中國經歷了一個由盛至衰的發展歷程,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佛教的東傳確實豐富了中國的傢俱史,改變了古人的生活方式,增加了傢俱的實用性並且影響至今,對當時及後世的審美也產生過重要影響。可以說,如果沒有佛教的東傳,我們用上椅子和床的歷史可能還要往後推遲幾百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