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可夫跟貝利亞有什麼仇?

O馬大哈O


因為貝利亞職務的關係,朱可夫元帥和貝利亞之間公私交錯的仇很深。貝利亞生前,深受斯大林的信任,掌握了克格勃、內務部隊、中央警衛部隊、還有很多說起來是臨時性運動所需的群眾組織,實際上是長期存在並運作著的,說難聽點,就是一張深浸在整個社會肌體當中的告密網,那貝利亞這個人是幹什麼的,大家就很清楚了。



在二戰之前,蘇聯國內的大清洗,就是由貝利亞主持完成,嚴格點說也不能說完成,只能說是被打斷,蘇聯在二戰前,有一場入侵芬蘭的戰事,我一直認為正是這場戰爭挽救了蘇聯的命運,斯大林算軍人出身,也不是完全沒腦子,正是對芬蘭一戰,部隊的慘重損失,讓他清醒過來,明白了自己讓貝利亞發動的大清洗,到底對部隊造成了多大的損害,這才打斷了大清洗的進程,而這時蘇聯紅軍高級軍官損失已超百分之九十,中級軍官損失一半以上。後來斯大林格勒戰役,一開始蘇軍的指揮者就是這麼一位僥倖沒被清洗的團長,因高層的空窗,得以高升,他的指揮藝術就是知道那個方向有敵人上來了,就派雙倍的兵力懟上去。當時在遠東的朱可夫,實際上也已經上了貝利亞的一份軍官陰謀集團的名單,是日本人開始在諾門坎地區開始折騰,斯大林準備使用這個軍中後起之秀,他對軍隊的清洗的重要原因是托洛茨基,並不在乎貝利亞怎麼搞,會冤枉誰,但是像朱可夫這樣的小毛頭,不會跟托洛茨基有關係他還是清楚的,所以打招呼讓貝利亞停手,朱可夫得以活命。

那麼這麼看,對朱可夫,貝利亞幾乎是有害命之仇,而且朱可夫是軍人,部隊這東西哪國都一樣的,老首長、老戰友各種關係複雜的很,外人很難搞的清,貝利亞負責的大清洗,清洗了多少朱可夫的關係人,只有朱可夫自己知道,我們只知道朱可夫一定會給貝利亞記上小黑本。反過來貝利亞則不一樣,他不是給自己清洗,他只是負責清洗,他不在乎清洗誰,也說不上跟誰有仇,就是按級別把人羅織進某份名單,報給斯大林,斯大林剔除幾個不想動的,他再交給下面人去處理就完事,一份工作而已,當時朱可夫的級別,離貝利亞遠著呢,都不太會特別關注,更別說會有仇了。接下來的衛國戰爭,朱可夫開始發出耀眼的光芒,貝利亞的工作方向也轉向對外為主,反過來還要配合朱可夫的軍事行動,我們也可以看到,這一時期貝利亞負責的工作,同樣很出色,沒拖誰的後腿,說明這人工作能力是有的,也擺的正自己的位置。反觀朱可夫,對於戰爭、對於軍事,他天賦極高,對於政治,怎麼說呢?過於坦率?魯莽?
二戰盟國勝利在柏林會師後,大家都很興奮,說了一些當朋友說的話,鐵幕降臨後再看這些話就不合適了,比如那些為何要縱容紅軍士兵向德國人報復的話,大家是朋友時可以說,翻臉了就是宣傳上的麻煩。所以朱可夫被調任某小軍區去負責,這在中國,很容易被深受評書文化影響的人群聯想到功高震主啥的,實際上朱可夫後來證明了自己玩政治連赫魯曉夫都玩不過,很瞭解他的斯大林會怕他炸刺?關鍵還在於很多事情哪怕他們知道原因,也得壓在心底,不可能去找斯大林,只能都讓貝利亞背鍋。在政治鬥爭上面呢,貝利亞有非常好的執行能力,卻長期在斯大林手下工作,幾乎沒有決斷能力,否則以他掌握的資源,他是最有條件上位的,結果他天真的以為不用動手,給了別人動手的機會,這個機會里,赫魯曉夫就是藉助朱可夫元帥對軍隊的威望,掌握了軍隊方面的支持,切斷了貝利亞對外控制,至貝利亞於死地。


李三萬的三萬裡


有一個笑話就可以看出朱可夫和貝利亞的關係,說二戰時,由於希特勒的閃電戰,蘇聯紅軍被打得落花流水。一次前方司令朱可夫去斯大林那彙報工作,愛蓄小鬍子的斯大林大發雷霆,和朱可夫爭執起來。朱可夫從斯大林辦公室走出來的時,氣沖沖地說了句“小鬍子魔鬼”。這話正好讓貝利亞聽到了,他趕忙走到斯大林辦公室,將這話告訴了斯大林,斯大林讓人把朱可夫叫了回來,問他說這話是指的誰。朱可夫回答說當然是希特勒,又問他是在衛生間自言自語,貝利亞是怎麼知道的?


朱可夫和貝利亞在斯大林當政期間存在矛盾,由於貝利亞是克格勃頭子,所以他捏造證據,將朱可夫列入一個“軍人陰謀集團”,但是斯大林不同意抹黑朱可夫,從而救了朱可夫,但從此朱可夫就和貝利亞結下了仇。

朱可夫在二戰時是蘇聯最功勳卓著的統帥,是蘇德戰爭中第一位獲得蘇聯元帥軍銜的蘇軍將領。但二戰剛結束不到一年,朱可夫就被撤銷國防部副部長、陸軍總司令、中央委員,成為了敖德薩軍區司令,這是朱可夫遭到的極大的打擊,他認為這是貝利亞的陷害導致的。


但是朱可夫不知道的是,這一切都是斯大林的主意,克格勃頭子貝利亞只是被利用了而已。斯大林死後,像貝利亞、赫魯曉夫、馬林科夫等人都是繼任者,雖然馬林科夫是名義上的一號人物,但卻被貝利亞壓制的死死地,這對於懦弱的馬林科夫還好,但是也急於上位的赫魯曉夫就是一個最大的障礙,於是赫魯曉夫就找上了朱可夫。

於是1953年的中央主席團會議中,赫魯曉夫等人向貝利亞發難,朱可夫帶著數十位高級軍官迅速進入會場,由馬林科夫宣佈逮捕貝利亞。當朱可夫拿槍指著貝利亞時,貝利亞的政治生涯就結束了。但是朱可夫也只是政治家們的工具,當他們清理完政敵後,就將朱可夫解職。之後朱可夫一直閒賦在家,再也沒有被起用,直到生命的盡頭。


邯鄲醉


我來說一下我的看法吧,二戰勝利以後,貝利亞受到斯大林的重用,而此時的朱可夫由於功高蓋主。斯大林於是就找藉口打擊他,而找藉口這門差事主要是由貝利亞來完成的,朱可夫被貶以後,十分痛恨貝利亞,但是他也沒有辦法,畢竟斯大林信任他,斯大林去世以後赫魯曉夫政局不穩,他生怕位高權重的貝利亞把自己推翻,於是就想把貝利亞半島,但是誰來扳倒貝利亞呢,此時他想到了貝利亞的仇人朱可夫,朱可夫得到這個消息以後十分高興,他本想既能報了私仇同時,又可以從返政治舞臺,然而朱可夫畢竟不是政治家,他的算盤打錯了,赫魯曉夫僅僅是想利用他在軍隊當中的威信扳倒貝利亞。而當朱可夫將貝利亞槍斃以後,赫魯曉夫又怕朱可夫成為自己的勁敵,於是朱可夫再一次被貶。

其實貝利亞和朱可夫之間並沒有直接的仇恨,貝利亞也是受到斯大林的指使,才對朱可夫動手的,而朱可夫卻把這個仇記在了貝利亞身上,卻沒有記在斯大林身上,朱可夫和貝利亞之間的仇恨就是這麼來的,從這裡面我們也可以看到朱可夫確實沒有政治眼光,他分不清自己真正的敵人,所以在他的政治生涯當中始終處於被利用的狀態,斯大林利用朱可夫,打贏了衛國戰爭,隨後就把朱可夫貶職,赫魯曉夫上臺以後,也是利用和朱可夫的威信扳倒貝利亞,隨後就不再用他,在後來的勃列日涅夫當權時,也僅僅是讓他陪自己看了一場閱兵式,利用朱可夫的影響給自己壯門面,也沒有重用他,這就是朱可夫政治上的缺陷,也註定了朱可夫一生的悲哀,在二戰各國的著名將領當中,只有朱可夫結局最悲慘,在這裡我們只能說遺憾。

以上是我個人的觀點,歡迎評論。


驕然


朱可夫與貝利亞並沒有什麼直接的仇恨,雖然朱可夫以武裝形式拿下貝利亞,但並非是因兩人之間什麼仇恨所致,而是朱可夫在執行蘇聯決策層的命令。

在斯大林時期,貝利亞與朱可夫的交集並不多。貝利亞一直蘇聯內務部供職,負責蘇聯的內衛和情報工作。而朱可夫是軍人出身,是二戰期間的大功臣。

從職業角度來講,兩人處於不同的兩個系統。貝利亞是從蘇俄的契卡(克格勃的前身)起家的,曾奮不顧身的救過斯大林,之後慢慢成為斯大林的心腹。

貝利亞先是被任命為蘇共委員,四年後成為蘇聯內務部的負責人。二戰爆發後,貝利亞的內務部使蘇聯社會井然有序,他還負責研製了蘇聯首枚原子彈。

因為這些功勞,貝利亞在戰後被晉升為蘇聯元帥。貝利亞與朱可夫的交集僅有兩次,一次是發生在戰後的大肅反運動中,另一次就是朱可夫逮捕貝利亞。

朱可夫在十九歲時參加了一戰,十月革命後,他參與了保衛蘇維埃的戰爭。在二戰爆發前,朱可夫已經是白俄特別軍區副司令員,之後他負責遠東防務。

朱可夫在二戰期間的表現,大家都是耳熟能詳。戰爭結束後,朱可夫擔任蘇聯陸軍總司令,他的光芒一度蓋過了斯大林,這顯然是斯大林所不能容忍的。

斯大林為了打壓朱可夫,讓貝利亞網羅朱可夫的罪行。在這期間,貝利亞通過秘密警察蒐集了一些朱可夫有陰謀的證據,為斯大林搞臭朱可夫創造機會。

最終在科涅夫等元帥的力保之下,斯大林放棄逮捕朱可夫,但撤掉了他的主要職務,將其貶到烏拉爾軍區任司令員。這是朱可夫第二次被斯大林所放棄。

這也是斯大林時期,貝利亞與朱可夫僅有的一次交集。儘管兩人之間可能產生矛盾,但實質上並非二者個人仇恨,貝利亞只是在執行斯大林的命令而已。

斯大林去世後,朱可夫復出任國防部第一副部長。這時的貝利亞已成為蘇聯實際上的二號實權人物,貝利亞之前的一貫作風,讓蘇聯其它高層人人自危。

在蘇聯大清洗運動和戰後肅反中,所有人都見識了貝利亞的手段,他控制的內務部更是讓不少人聞風喪膽。貝利亞的掌權,嚴重威脅到了其他人的安全。

面對蘇聯出現的權力真空,蘇聯部長會議主席馬林科夫、第一副主席莫洛托夫和主席團委員兼書記赫魯曉夫等人都摩拳擦掌,但又都懾於貝利亞的威脅。

貝利亞壟斷的克格勃,隨時都可以取這三人的性命。就在這種形勢下,赫魯曉夫最先坐不住了。於是他開始大搞串聯,先後說服了莫洛托夫和馬林科夫。

儘管馬林科夫與貝利亞私交不錯,但他也意識到了貝利亞的危險,與其坐以待斃,不如先下手為強。於是,馬林科夫同意了赫魯曉夫逮捕貝利亞的提議。

剩下的事情就是如何拿下貝利亞,由於警察部隊已被貝利亞掌握,為以防萬一,赫魯曉夫想到了尋求軍隊支持,這最佳人選自然就是德高望重的朱可夫。

在此之前,赫魯曉夫已經獲得了五位將軍的支持。朱可夫聽到提議後,也認為貝利亞嚴重的障礙了黨和國家的發展,對其他高層領導人的性命威脅巨大。

最終,赫魯曉夫和朱可夫商議在會議上逮捕貝利亞。按照事先部署,逮捕貝利亞的一切行動準備就緒。就等赫魯曉夫在部長主席團聯席會議上發出警鈴。

參加會議的貝利亞,一開始就受到馬林科夫等人的抨擊。在一番激烈的爭論後,朱可夫聽到警鈴想起,他立即帶人衝入會議室,用槍頂在了貝利亞頭上。

其他人立即撲向貝利亞的手提包,防止貝利亞掏槍。就這樣,不可一世的貝利亞被朱可夫逮捕。隨後,貝利亞被秘密關押在空防司令部的一個防空洞裡。

六個月後,貝利亞被特別法庭判處死刑並槍決。關於貝利亞的死,有很多種說法。其中一種說法就是在逮捕當天,貝利亞企圖反抗,被朱可夫當場擊斃。

還有說,貝利亞是在家中被打死的。這是朱可夫與貝利亞的第二次交集,表面上確實是朱可夫逮捕了貝利亞,但實際上是政治鬥爭的需要,非個人恩怨。

貝利亞自認為已完全掌控了局勢,獲得最高權力已是指日可待。但他沒想到的是,由於自己的飛揚跋扈,導致了赫魯曉夫的釜底抽薪,最終被輕易拿下。

總之,朱可夫與貝利亞之間談不上有什麼仇恨,最多也只是一些相互看不慣而已。立下大功的朱可夫,從候補主席團委員升為正式委員,達到人生巔峰。


野史也是史


1946年6月9日,根據秘密警察機關拼湊的黑材料和羅織的罪名,斯大林簽署命令撤銷了朱可夫陸軍總司令的職務,通令中斥責朱可夫:“不謙虛,過於傲慢,把戰爭期間取得所有重大戰役勝利的決定作用歸功於己”。原本是準備由貝利亞的機關對朱可夫執行“逮捕法辦”的,只是由於科涅夫、羅科索夫斯基元帥、華西列夫斯基等名帥的仗義直言,斯大林不好太過觸犯眾怒,才改為貶職處理。

(朱可夫)

朱可夫於是被打發到邊遠的敖德薩軍區擔任司令員,並且從此遭到秘密警察的監視和竊聽,其實這個道理很簡單,朱可夫由於戰功卓著,在衛國戰爭結束後的聲望已經達到了頂峰,歷來“功高蓋主”都沒有太好的下場,何況是多疑而粗暴的斯大林。朱可夫的罪名主要有兩條,其一是在擔任“駐德蘇軍集團軍總司令和蘇佔區最高軍事行政長官”期間,與西方軍政人士和記者的談話中多有疏漏而“未經許可”,這就是欲加之罪了。

第二條則是秘密警察經過調查發現,朱可夫家中有不少從德國運回來的戰利品和財物,以及一些下級贈送的禮品,這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朱可夫後來也寫信承認了錯誤,應該算是“違紀行為”。不過要注意,這一時期貝利亞及其手下的行動,完全是秉承斯大林的意旨,以配合對朱可夫的整肅和清算,兩個人之間並沒有什麼私仇。

(貝利亞)


然而當年的大肅反已使軍隊與秘密警察之間成為了“天敵”,尤其是軍隊將領對秘密警察的濫捕、刑訊和虐殺等行為充滿了仇恨,儘管這是在斯大林領導下的運動,但是軍官團不敢把仍然健在的大元帥怎麼樣,心底的滿腔怒火都將發洩在貝利亞這個執行者身上。不幸的是,朱可夫當時已經成為軍隊的代表性人物,而貝利亞則是秘密警察一方的領頭羊,所以“團隊恩怨”才是主要矛盾。

上個世紀30年代的蘇軍內部大肅反非常恐怖,大清洗幾乎幹掉了蘇軍整個的軍官團,共有40000餘人涉案並且其中15000人被槍決,其中被殺的包括5名元帥中的3人、16名集團軍級將領中的15人、67名軍長中的60人、199名師長中的136人、397名旅長中的221人。這些人當中,許多都曾經是朱可夫的上級和同僚,包括朱可夫在接到晉見斯大林的命令時,都以為自己再也回不來了。

(赫魯曉夫)

萬幸他只是被派往遠東去對付日本人,但是仍然對秘密警察又恨又怕,對貝利亞肯定心底並無好感。並且這事最離奇的插曲是,從1934年開始指揮大肅反的“內務人民委員會委員”葉若夫,抓著抓著把自己也搭進去了,於1938年12月被處決。而他的繼任者,正是他的副手拉夫連季.貝利亞,那麼葉若夫的政治生命又是怎麼完結的呢?無它,也是貝利亞告密的結果。

因為葉若夫已接近瘋狂了,連加里寧、莫洛托夫的夫人以及斯大林的大部分親戚都遭到了逮捕或處決,再抓下去就亂套了。我們知道,朱可夫指揮諾門坎戰役的時間是1939年,而這個時侯秘密警察頭子已經換成了貝利亞,所以他對秘密警察的驚懼在某種意義上就是對貝利亞的敬而遠之。



在蘇德戰爭時期,朱可夫是在前線東擋西殺,而貝利亞在留在斯大林身邊全盤負責情報、安保和反諜等工作,兩個人所負責的領域並無直接交集和利益衝突,基本可說相敬如賓。1953年斯大林逝世後,其實留下的新領導班子是馬林科夫、貝利亞和莫洛托夫的“三駕馬車”,其中的莫洛托夫已經被邊緣化,所以實際掌握權力的是馬林科夫、貝利亞和赫魯曉夫。

此時的貝利亞領導著情報局和克格勃等強力機器,還掌握著這些“老同志們”在斯大林時代所有事情和隱私,嚴重威脅著馬林科夫和赫魯曉夫這樣的文官集團,於是爭奪領導權的鬥爭不可避免地展開了。為了搞掉這個強大的政治對手,馬林科夫和赫魯曉夫迫切需要軍方的支持,遂與朱可夫、莫斯卡連科等將領結成了了政治聯盟。



(貝利亞)

1953年6月26日行動正式實施,由軍隊出面在會場上突然抓捕了貝利亞,然後關押在莫斯科衛戍部隊的駐地,注意一不是監獄二不是內務人民委員會的牢房,清楚地表明軍方在這次事件中的巨大作用。

是年底經過秘密審判後貝利亞被槍決,在其後的政治鬥爭中,朱可夫繼續支持赫魯曉夫,先後搞垮了馬林科夫和莫洛托夫,他也由此東山再起榮升國防部長。

(朱可夫與盟軍將領)

事實上,貝利亞在大肅反中的惡行並不多,因為1939年初開始這一運動已經逐漸降溫,貝利亞在衛國戰爭中也作出了很大的貢獻(戰後晉蘇聯元帥軍銜),並且還是後斯大林時代力求改革政治生態的倡導者,他的很多提議反而在被殺後實施了。但是他所處的位置,意味著不可能得到軍方的支持,多少背了點鍋。

所以從本質上說,朱可夫與貝利亞的交鋒,背後就是軍方與“內務人民委員會”在國家機器中的地位之爭,是兩個政治集團的廝殺,當然也包含著軍方對秘密警察的清算。而這兩個人分別扮演著兩個集團領袖的角色,個人之間有沒有恩怨仇恨已不重要,哪怕是私下間的朋友,恐怕也要圖窮匕現了。

(朱可夫與斯大林)


度度狼gg


朱可夫和貝利亞——兩個領域的頂級天才

格奧爾基·康斯坦丁諾維奇·朱可夫,二戰時期蘇聯紅軍最優秀的統帥,從列寧格勒打到柏林的勝利元帥,獲得四次蘇聯英雄的超級軍神。在軍事領域,他可以代表紅色帝國的巔峰水準,與世界上任何名將一較短長。

拉夫連季·帕夫洛維奇·貝利亞,蘇聯秘密警察頭目,那個時代最可怕的黑暗機器之一,對內可以讓小兒止啼,對外可以顛覆國家。在特務領域,他絕對是蘇維埃空前絕後的人物,不可能有任何人再掌握他那樣的權力。

然而難以想象的是,這兩個斯大林麾下頂級人才的交集其實非常少,朱可夫的回憶錄中對貝利亞的描述屈指可數。但可以確定的是兩人沒有私仇,在某些特定事件裡,貝利亞甚至對朱可夫有所幫助,比如那兩件棘手的案子。

航空案和走私案——直指朱可夫的政治風暴

二戰結束後朱可夫在軍中的威望空前高漲,與盟軍其他將領的友誼也讓他在外交領域舉足輕重,於是一些圍繞著他本人的風暴開始醞釀。率先發難的是斯大林的小兒子瓦西里,他向父親控訴稱航空部門把有缺陷的發動機裝配到飛機上,造成大量飛行員遭遇意外(這傢伙也是飛行員)。

然而斯大林認為這是小兒子閒到蛋疼搞事情,決定不予理睬。珍惜小命的瓦西里加大了對父親的壓力,找來了權威飛機設計師亞科夫列夫背書,亞科夫列夫給斯大林寫信稱美國已經開始玩噴氣式了,我們飛機落後到令人髮指。

被嚇了一跳的斯大林指示反情報部門頭目阿巴庫莫夫調查此案,需要注意的是這傢伙並不是貝利亞的人,相反他是被抬出來分貝利亞權力的。這位仁兄逮捕了一大票航空部門大佬審訊,可內容卻總往朱可夫身上引,這麼愚蠢的構陷自然沒啥結果,但足以證明上層風向已經不利於那個耿直的元帥了。

到了1946年4月,又一件爆炸性新聞出現了,蘇聯海關在西部邊境截獲了7列車皮共計85箱傢俱,有足夠的證據顯示這些都是朱可夫從德國搶來的。太不要臉了!一個布爾什維克軍人竟然幹出如此流氓的行徑,還膽敢不給斯大林大元帥分點!

於是那個反情報部門頭子阿巴庫莫夫又開始上躥下跳,一共逮捕了2個上將、5箇中將和4個少將,繼續把矛頭指向朱可夫。可憐的勝利元帥同志被薅到軍事委員會說明情況,折騰了個臭死後扔到敖德薩軍區當司令去了。

只是顯然有人不準備這麼放過他,1948年阿巴庫莫夫又在他家裡發現大量德國藝術品和錢財,藝術收藏家朱可夫先生就又被扔到更荒涼的烏拉爾軍區當司令。這時候貝利亞突然接手了調查工作,並很快出了一份報告。

報告顯示朱可夫先生黑了17個金戒指、3顆寶石、15條金項鍊、超過4公里的面料、323件貂皮、44條從德國宮殿弄來的地毯、55幅名畫和20把槍支。於是很多軍方大佬們表示勝利元帥也不算特別黑,這點玩意隨便幾個少將都搞得到,除了7車皮傢俱略顯誇張,還是在可以理解範圍內的嘛!

就這樣,逮捕朱可夫的陰謀在軍方的反對下流產,朱可夫也適時的做了檢討,“俺十分自責,把那些沒人要的破爛放在一處倉庫裡,俺以為沒人需要它們了,俺以布爾什維克身份起誓不再犯了。最後請把俺的房子還給俺”。

一場針對朱可夫的政治風暴以這樣鬧劇的形式結束了,朱可夫雖然被貶去守礦山,但好歹小命保住了。很多人說貝利亞搞黑料坑朱可夫,但吐槽機覺得並非如此,某種意義上說貝利亞算保護了朱可夫,雖然那並非他的本意。

構陷還是攪局——貝利亞的目的

其實我們稍微動點腦子就明白,如果貝利亞真的要對朱可夫落井下石,那些證據裡不可能只是一些財物,隨便扔進去一份和艾森豪威爾之類美軍大佬的聯絡文件就能讓朱可夫進去蹲個幾十年。

那麼貝利亞為什麼不扔?吐槽機覺得這倒不是貝利亞良心發現,這貨的良心大抵比鑽石都珍貴。這裡其實牽扯的是蘇聯情報部門的權力鬥爭問題,戰爭結束後斯大林不止要抑制軍隊的權力過分集中,被分權的還有貝利亞本人。

想保住權力的貝利亞和想保住小命的朱可夫算是天然盟友,但貝利亞又不能明著保下朱可夫,那會讓幕後的斯大林很不滿意。故此貝利亞聰明的把調查結果庸俗化,一方面給了斯大林想要的結果,另一方面也凸顯了阿巴庫莫夫的無能。

合作還是對抗——朱可夫的選擇

寫歷史大抵都需要講點證據,吐槽機上面的說法自然也得拿出點證據來。首先證明貝利亞和阿巴庫莫夫存在巨大矛盾的證據來自1951年爆發的醫生案,主持這個案子的貝利亞直接逮捕了對方,並宣佈他犯有叛國罪。

其次證明朱可夫和貝利亞沒有深仇大恨的證據來自1953年斯大林死後,雖然在1952年斯大林就把朱可夫再次選為中央委員會的候補委員,但沒有對他進一步任命。斯大林死後是貝利亞提名朱可夫擔任國防部第一副部長的(赫魯曉夫的回憶錄說是自己堅持的),如果兩邊確實有仇,以當時貝利亞的權勢,朱可夫什麼也當不上。

但是這時候的朱可夫則面臨一個選擇,是否支持赫魯曉夫等人逮捕貝利亞的決定,對半個袍澤赫魯曉夫的信任,加上對秘密警察的長期不信任,讓他下決心幫助赫魯曉夫。1953年6月26日,朱可夫帶領軍人逮捕了得意忘形的貝利亞,兩人的交集徹底結束。


總結起來吧,朱可夫和貝利亞其實沒啥仇,有的只是軍人和秘密警察之間固有的敵視與不信任。雖然最終是朱可夫牽頭抓捕了貝利亞,但有些證據顯示在之前朱可夫曾經警告貝利亞,只是貝利亞沒有當回事而已。扯淡完畢。


歷史吐槽機


可以明確的說一句,朱可夫和貝利亞兩人的交集並不多,自然也談不上私人恩怨。但在殘酷的政治鬥爭中,兩個立場不同的至親都有可能同室操戈,何況兩個沒有交集的人呢?



實際上,兩個人之所以矛盾重重,主要原因是斯大林的意志。

眾所周知,斯大林為人專制獨行,成為蘇聯元首之後開始搞個人崇拜。但在列寧時期,列寧曾明確提出國家的領袖是一個集體,一個集團,而不是一個人。也因此,在斯大林執政的初期,蘇共中央很多元老對斯大林搞個人崇拜非常反對。

面對這種情況下,性格猜疑且冷酷的斯大林為了鞏固權力、打擊政敵,剷除那些手握重權且在黨內有威望的人,便發動了轟轟烈烈的大清洗運動。



當然,大清洗運動還有一些其他原因,比如當時蘇聯內部的法制不健全,很多官員濫用職權。以及國際形勢動盪,國外勢力向蘇聯滲透等等。

但不管怎麼說,在斯大林的命令下,大清洗運動轟轟烈烈的展開了。

隨著大清洗運動的發展,很多蘇共中央元老被處決、囚禁,為了補缺以及便於控制,大批年輕的官員也被斯大林迅速提升了上來。

面對斯大林的“知遇之恩”,這些剛剛被提升上來的官員自然對斯大林感恩戴德,唯命是從。也因此,他們更加賣力的為斯大林發展大清洗運動,這其中就有剛剛提升為內務部委員貝利亞。

貝利亞再次將大清洗運動擴大,可以說已經達到了漫無邊際的地步。



1938年,貝利亞在斯大林面前誣告朱可夫等人是叛徒。不過,此時的朱可夫只是一個小角色,沒有任何權力和威望挑戰斯大林的權威,因此,斯大林放了朱可夫一馬。但朱可夫和貝利亞算是結仇了,兩個人的鬥爭也從此拉開了序幕。

蘇德戰爭爆發後,朱可夫的權力、地位和威望直線上升,成為了蘇聯國內最具威望的軍事領袖。而恰好,朱可夫又是一個脾氣耿直的BOY,這就為朱可夫後來的悲劇埋下了伏筆。

有一次,朱可夫和斯大林討論事情,在討論的過程產生了分歧,而朱可夫又是個脾氣耿直的人,兩人難免爆發了爭執。爭執之後,朱可夫憤怒的推門走出了辦公室,走出辦公室後,朱可夫還因為憤怒,嘴欠的說了一句:“魔鬼小鬍子。”

這句話恰好被貝利亞聽到了,貝利亞迅速就報告給了斯大林。

斯大林聽後更加憤怒,立刻叫來了朱可夫質問:“你到底說誰呢?”

朱可夫也不甘示弱的說:“還能說誰,當然是說希特勒那個混蛋了!”


如果不是朱可夫處於蘇德戰爭關鍵節點,估計要不了多久,朱可夫就可能會被撤職罷免。



蘇德戰爭結束後,朱可夫的威望達到了頂點,可謂是如日中天,不僅在國內,即便是西方世界也極具影響力。此時的朱可夫頗有一些功高震主的態勢。

1945年6月24日,蘇聯為了慶祝取得衛國戰爭的勝利,準備了盛大的閱兵式。

在這場閱兵式中,斯大林本來是準備自己親自騎馬檢閱部隊的,然而不幸的是,在前一天的彩排中,斯大林墜馬受傷了,沒有辦法騎馬檢閱部隊。就這樣,這個任務落到了朱可夫身上。

高頭大馬、英姿颯爽,朱可夫軍神的形象再一次出現在了蘇聯人民眼中。此時,他的光芒甚至超過斯大林,成為蘇聯人民心中最敬仰的英雄。



看到民眾對朱可夫的崇拜後,斯大林有些坐臥不安。大搞個人崇拜的斯大林怎麼會允許別人蓋過自己的風頭呢?就這樣,僅僅一年以後,斯大林羅織罪名將朱可夫從蘇共中央委員會中除名,並且貶到敖德薩軍區任司令員,後來,朱可夫又被調到烏拉爾軍區任司令員。

此後,朱可夫淡出人們視野,和貝利亞也沒有了交集。不過,當斯大林死後,兩個人的命運又碰撞到了一起。

1953年,斯大林突然去世,由於去世之前沒有安排好接班人,蘇聯高層之間的一場內鬥正在醞釀。此時,赫魯曉夫為了扳倒貝利亞,主動把朱可夫調回了莫斯科,出任蘇聯國防部的副部長。



投桃報李,朱可夫自然而然的和赫魯曉夫站在了一起。最終,朱可夫受到赫魯曉夫的指令逮捕了貝利亞,幾個月後,貝利亞也被執行槍決。而朱可夫和貝利亞的恩怨就此畫上了句號。

縱觀朱可夫和貝利亞兩人的恩怨,實際上和兩人的個人感情毫不相關,大部分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政治鬥爭。

當然,朱可夫的命運也好不到哪兒去。由於朱可夫德高望重,在蘇聯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這也引起了赫魯曉夫的猜忌。最終,赫魯曉夫趁朱可夫訪問南斯拉夫之時,突然免去其蘇聯國防部部長的職務,順帶還取消了蘇共中央主席團成員和中央委員的資格。



這次失勢之後,朱可夫再也沒有翻身,永久的退出了政治舞臺。晚年,朱可一直受到克格勃的監視,就連臥室都有克格勃的監聽儀器,他和妻子的對話都會有專門的特工記錄,並且彙報給最高領導人,結局如同囚犯一般。


我是越關


在原蘇聯的斯大林時期,在彼此之間談不上什麼私人之間的恩怨,只要是涉及政治上的事情,為了自保的原因都是可以犧牲原則和良心的。

斯大林和貝利亞

舉個例子講,在列寧死後,當時的蘇共中央最有實力爭奪最高權力的是斯大林和託羅茨基。

而在布爾什維克的第一代元老人物中,除了託羅茨基和斯大林之外還有加米涅夫和季諾維耶夫兩人。

於是斯大林和二人聯合最終整倒了託羅茨基。

在整倒託羅茨基之後,斯大林又把矛頭對準了加米涅夫和季諾維耶夫。

而斯大林新組成的班子是布哈林、捷爾仁斯基,在把季加二人整的遺臭萬年之後,就又輪到了布哈林。

三十年代的蘇聯大清洗大家都知道,蘇聯有五名元帥被殺了三名,其中的圖哈切夫斯基元帥、布爾赫柳元帥和葉戈羅夫元帥都被冠以莫須有的罪名被處決。

蘇聯的首批元帥

但是你如果單純的認為這些被冤死的元帥都是無辜的話,那麼你就錯了。

當時的大清洗是有許多步驟的,其中的內務人民委員會負責逮人,而最終的判決是由軍事法庭說了算。

那麼軍事法庭的組成人員是哪些人呢?

他們就是這些蘇聯的第一批元帥,也就是伏羅希洛夫、布瓊尼、葉戈羅夫和布爾赫柳,當然其中沒有圖哈切夫斯基。

布爾赫柳元帥

因為他是第一個被殺的。

圖哈切夫斯基元帥受審時,坐在審判臺上的是伏羅希洛夫、布瓊尼、葉戈羅夫和布爾赫柳。

而葉戈羅夫元帥受審時,坐在審判臺上的是伏羅希洛夫、布瓊尼和布爾赫柳。

而布爾赫柳元帥受審時,坐在審判臺上的是伏羅希洛夫和布瓊尼兩位元帥。

而負責清洗抓人的內務部也沒好到哪裡去?

在捷爾仁斯基去世之後,到大清洗開始時,當時的內務人民委員是雅戈達,就是在他任期之內參與了加米涅夫和季諾維耶夫以及布哈林案件,但這種風光並沒有多久他也被逮捕處決。

隨後接任的是葉若夫,葉若夫時代是一個最令人感到恐怖的時代,其恐怖程度遠遠的超過了前任雅戈達和繼任者貝利亞。

貝利亞是在1938年進入內務人民委員部的。

蘇聯內務部的三大惡魔:雅戈達、葉若夫和貝利亞,其中貝利亞的名聲最惡。

但其實人們是懷有一定的偏見的,在三大魔頭之中,其中的葉若夫是最沒有道德原則的人。

在貝利亞上臺之後,其中有兩件事情做的可圈可點。

第一是有計劃地剎住了大規模的清洗運動,清洗的重點由原先的抓捕無辜的人改為清洗內務部那些抓人的人。

第二是有許多無辜的軍中人員被重新審理並得到釋放,比如說羅科索夫斯基、戈爾巴托夫等人,他們都在後來的衛國戰爭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葉戈羅夫元帥

所以,對於貝利亞我們要有一個客觀的認識,但這並不說明他一定就是一個好人。

其實話又說回來,在那個特殊的年代,又有誰是一個無辜的好人呢?

在斯大林死後,蘇聯的最高權力出現了一個真空。

但這時的赫魯曉夫、貝利亞、馬林科夫、卡剛諾維奇、莫洛托夫等人,誰都想奪得最高權位。

但其中權勢和威脅最大的當屬貝利亞,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當時掌握著蘇聯的秘密警察機構。

在當時那種狀況之下,他幾乎不需要任何的理由就可以很隨意的逮捕政治局中的任何一名成員,並把他們打的遍體鱗傷,隨後便不明不白的死去。這其中就包括赫魯曉夫、卡剛諾維奇、馬林科夫和莫托夫等人。

這些人都感到生命時刻受到了巨大的威脅,也正是在這種情況之下,這些人才團結在一起共同對付貝利亞,並準備搶先下手。

但貝利葉可不是那麼好對付的。

第一貝利亞十分的狡猾,貝利亞的頭腦和智商以及殘忍手段是遠超赫魯曉夫和馬林科夫這些人的。

第二是貝利亞的耳目眾多,他的耳目幾乎遍及整個蘇聯,赫魯曉夫和馬林科夫以及莫洛托夫這些人都在他的監視之中。

第三是他掌握著全蘇最大的鎮壓機構——秘密警察。

貝利亞

其實貝利亞也曾打算把這些人都係數逮捕,但他認為這些人遲早都是他的階下囚,認為晚幾天也不會有什麼大礙。

但赫魯曉夫等人正因為感到了生命時刻受到威脅,才決定一定要搶在貝利亞動手之前下手。

但是僅僅他們的力量是不行的,必須要有軍方的參予才行。

於是他們找到了當時軍中最有威望的朱可夫元帥和莫斯科的衛戍司令莫斯卡連科將軍。

其實朱可夫和貝利亞之間並沒有什麼私人之間的大的過節,試問一下在那個瘋狂的年代,在相互之間有誰沒有發生過私人之間的爭吵。

朱可夫曾經力保幾乎被伏羅希洛夫和莫洛托夫送上軍事法庭的科涅夫,但在後來朱可夫失勢以後也沒見科涅夫元帥去安慰過朱可夫。

說白了,這就是政治需要,為了政治需要甚至都可以出賣自己的良心。

所以朱可夫經過審時度勢之後,最終成為了赫魯曉夫他們的堅定支持者。

也就是在1953年的6月26日這一天,蘇共中央召開了部長會議和中央委員會主席團會議。

在會議上,赫魯曉夫首先發難,他指責貝利亞的種種惡行。

隨後莫洛托夫和布爾加寧等人也對他進行種種的的指責,貝利亞感到不妙,於是就伸手企圖去他的皮包裡掏槍。

貝利亞遭到逮捕

坐在他一旁的赫魯曉夫眼明手快,伸手死死地按住了他那隻要掏槍的手。

就在這個時候,朱可夫元帥和莫斯卡連科將軍從外面大踏步進來,舉槍對著他並命令他舉起手來。

關於貝利亞的死有好幾種說法,一種說法是他被當場處決,第二種說法是他在被關押在盧比揚卡監獄裡面,被綁在行刑柱上,並脫光了衣服,被莫斯卡連科將軍執行了槍決。

第三種說法是他受到了公開的審判,並被判處死刑。

然而不管哪種說法是真的,貝利亞是死了,至於如何死的已經無關緊要。

下面再補充幾點,後來關於赫魯曉夫批判斯大林的《個人崇拜及其後果的報告》,你不要認為這只是赫魯曉夫單純的個人行為,其實在斯大林死後,最先提出這個意見的是貝利亞和馬林科夫。

而當時的赫魯曉夫等人還在需要斯大林這面旗幟,他們需要打著維護斯大林的名義,以顯示自己的合理性。

真正把斯大林罵的狗血噴頭的是在三年之後的一九五六年。


東方評史


貝利亞整朱可夫黑材料說他貪汙戰利品,主要是兩箱銀餐具、一些傢俱和幾副畫,朱可夫說是下級送的。斯大林借這個由頭,將已經功高震主的副統帥朱可夫貶到小區軍區當司令員。貝利亞一面為了討好斯大林,一面也為在斯大林死後自己奪權掃除障礙。赫魯曉夫為了奪權,就拉攏朱可夫,朱可夫雖被貶,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他的眾多老部下都在軍中手握兵權,尤其莫斯科軍區的司令員是他的老部下,在朱可夫幫助下,赫魯曉夫用軍機緊急接來全國的黨代表召開特別會議罷免貝利亞,朱可夫則親自帶著莫斯科軍區司令員抓捕了貝利亞,既為自己復了仇,又因支持赫魯曉夫而東山再起。朱可夫掌管蘇軍期間,廢除了蘇軍的雙首長制,取消了專職政工首長,而由軍事主官兼任政工首長,實際把軍隊變成軍事主官的軍隊,解除了黨領導槍的權力,為日後蘇聯的崩潰,在軍事上挖好了坑。斯大林對軍隊的大清洗,清洗掉了軍隊中那些堅定的共產主義者,而充斥了大量投機分子,他們混入共產黨,最終成為共產黨的掘墓人。


沉140769451


自然有仇。 雖說不是殺父之仇奪妻之恨,但硬生生打斷人家的升官之路可比殺父之仇奪妻之恨大多了,朱可夫這輩子最恨的就是貝利亞。他認為他自己這輩子錦繡前程就毀在貝利亞的手裡,而在1953年貝利亞的倒臺和死亡的直接動手者就是朱可夫。

應該說,朱可夫跟貝利亞二者根本沒有任何交集。朱可夫不會阻擋利比亞的前程。而貝利亞的行為對朱可夫的升遷沒有產生任何影響,畢竟一個是領兵打仗的主將,一個是生活在暗影裡的特務務、那二人因何而交惡。最終由導致了什麼後果呢。實際上一切都是“誤會“產生。

朱可夫,俄羅斯人。二戰期間蘇聯最功勳卓著的統帥,有勝利象徵的享譽。也是舉世公認的世界名將。朱可夫在44歲晉升大將軍銜。在朱可夫47歲的時候,朱可夫被授予蘇聯元帥軍銜,是蘇德戰爭中第一位獲此殊榮的蘇軍高級將領。但二戰剛剛結束不過一年,朱可夫就被撤銷國防部副部長,陸軍總司令,中央委員。被罷黜到敖德薩任軍區司令。而這一切朱可夫都算在了貝利亞的頭上。認為就是貝利亞的陷害。

貝利亞,格魯吉亞人,蘇聯部長會議副主席兼內務部長(副總理兼克格勃主席)。貝利亞長期負責蘇聯的情報工作,也是蘇聯“肅反”的劊子手、他是蘇聯三位核心人物之一。在斯大林去世以後、在爭奪最高領導權的政權鬥爭中失敗,最後被處決。貝利亞雖然貴為元帥,但實際上只會不動一兵一卒。關鍵在於貝利亞和以朱可夫為首的軍方關係不睦。

實際上,早在二戰期間朱可夫與貝利亞關係就不好

,有一個笑話來表示二人的關係的,說有一次朱可夫從斯大林的辦公室裡出來,嘴裡罵道:這個小鬍子的混蛋。過了一會斯大林的把朱可夫再次叫到了辦公室,此時貝利亞正在斯大林的身邊、斯大林說:你剛剛嘴裡罵的小鬍子的混蛋是誰,朱可夫道:希特勒啊。還能有誰?斯大林笑道:貝利亞,你剛才是怎麼和我說的?朱可夫隨即接口道:我是在衛生間自言自語,貝利亞都可以知道,真行。

從這個笑話中就看出,貝利亞極盡調撥離間之能事,從側面也說明朱可夫對貝利亞的鄙夷

。在1945的盟國高級將領聚會上,蒙哥馬利對朱可夫大獎贊賞。稱他是最合格的元帥,朱可夫道:算啥,有的人一場戰役都沒有指揮過都可以當元帥,我這個元帥有啥值錢的。貝利亞聽後,對朱可夫恨之入骨。從此以後,在公開場合尤其是和軍方將領在一起的時候,很少穿軍服出席。還有就是,朱可夫極其反感和厭惡貝利亞干預軍隊的事務。隨便緝拿蘇軍高級將領。而以朱可夫為首的蘇軍高級將領對利比亞印象都不佳。覺得他不配做元帥。

但實際

,朱可夫和貝利亞只是私人關係不睦,但並沒有干涉到對方的工作,二人也無交集。二人的分歧的始作俑者和策劃者應該是斯大林。從上面那個笑話中也可以看出,真正挑撥離間的是斯大林。二戰結束以後朱可夫遭貶斥是斯大林的意志和行為,只不過是通過貝利亞的之手做的罷了,原因在於,二戰的巨大榮譽只能由斯大林一個人擁有,絕對不允許分享。朱可夫只能被“掩蓋”。完全有理由相信,如果斯大林不是在1953年去世。朱可夫恐有性命之憂

1953年斯大林去世第二天,蘇聯政府宣佈,朱可夫同志被任命為蘇聯國防部副部長兼陸軍總司令。作為當時蘇聯二把手的貝利亞對此事舉手同意並大加讚揚,但貝利亞想不到是朱可夫回莫斯科就是為他而來

。此時,赫魯曉夫、馬林科夫和布爾加寧決定剷除貝利亞。因為貝利亞的掌控秘密警察和內務部隊,以及克格勃。如果擅自逮捕貝利亞,說不好就會被貝利亞反逮捕。在這種情況下,只能信任和調動軍隊。而朱可夫無疑就是最大的依仗,況且朱可夫與貝利亞“有仇”不存在洩密和反叛的可能。在這種情況下,布爾加寧(國防部長)與朱可夫協商好了逮捕計劃。

1953年6月26日,在蘇聯政治局的會議上,馬林科夫(蘇聯總理)按了下秘密按鍵,朱可夫和數十位高級軍官等人迅速進入會場,此時馬林科夫向朱可夫宣佈:“我以蘇聯部長會議主席的身份拘捕貝利亞!”朱可夫拿槍指著貝利亞:“舉起手!”貝利亞的政治生涯就此結束。朱可夫總算大仇得報。但朱可夫不會想到是。他就是一個工具,利用完以後也就喪失了作用,四年以後,朱可夫被解除一切職務,徹底退休。但萬幸的是,朱可夫保留了他的榮譽。總算安度晚年,對比死因不明的貝利亞強多了。


我是清水空流,歷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關注和點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