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諸葛亮的北伐中原阻礙了天下統一?沒有!

諸葛亮竭盡忠誠輔保蜀漢,以北伐中原恢復漢室江山,為畢生最高政治理想!儘管他的努力終因蜀漢國力弱小,後主劉禪不思振作而落空,最後以“秋風五丈原”之悲情而終結!然而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雖歷經千百年之久,而始終為後人所景仰。但是有一種說法認為:正是由於受到了諸葛亮的阻礙,所以才會導致天下久久不能統一!事情真是這樣嗎?當然不是!

誰說諸葛亮的北伐中原阻礙了天下統一?沒有!

諸葛亮


01、諸葛亮老先生的最高政治理念,同樣是結束分裂重新統一天下

諸葛丞相的最高政治理念,同樣是重建漢朝的統治秩序,恢復昔日大漢王朝的榮光。而這同後來司馬家族為之而努力的目標別無二致!但卻因受制於尚不具備統一天下的條件,導致諸葛亮為之奮鬥終身的“北伐中原恢復漢室”的畢生追求化為泡影!

然而無論是曹魏政權還是孫吳政權,他們又有哪一個不在夢想統一天下呢?“大一統”的崇高理念,自秦朝統一天下而生,又經兩漢之發展,已經成為天下人的共同理念。

所以分裂不得人心,統一才是大勢所趨,只是受制於形勢的利弊,而實現得或早或晚罷了!正所謂:一百年不統一,一千年也要統一!故而無論是曹魏政權的南佂,還是蜀漢政權的北伐,無不再為最終實現“大一統”的終極目標而努力!

誰說諸葛亮的北伐中原阻礙了天下統一?沒有!

司馬懿


然而卻不能因為諸葛亮的執意北伐,以及其推行以攻代守,藉以避免“不伐賊漢亦亡也”的策略就去指責說:“是因為諸葛亮的北伐行動,導致了天下遲遲不能統一,給百姓造成了生靈塗炭的不幸,並延遲到以後司馬家族掌控魏國朝政大權之後,才得以先兼併西蜀,後掃平東吳。延遲了西晉王朝掃平天下的進程,從而間接造成了後來四夷迭相崛起,晉末天下大亂的悲劇!”

然而導致西晉王朝末年天下大亂的誘因,完全在於晉武帝司馬炎的分封之策,從而造成了諸侯各王人人得以擁兵自重,以屏衛朝廷之名而行其挑戰中央之實!正是長期而又慘烈的內亂,才為異族勢力的崛起,提供了得以壯大時間與發展勢力的空間!

誰說諸葛亮的北伐中原阻礙了天下統一?沒有!

蜀魏大戰


02、諸葛亮堅持北伐的初衷,絕不是阻礙天下重歸一統!

指責諸葛亮的人,只看到了蜀漢政權國小力弱,諸葛亮的北伐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必敗之舉。但卻沒有看到,諸葛亮北伐的根本目的,正是在於先消滅纂漢的曹魏政權,而後再揮兵東佂,挾蜀地可順流而下的地理優勢,再兼以從江北直搗吳都建業之兵鋒,合其北方與西部合進之力一舉蕩平江南,使天下重新歸於一統!而不是滿足於偏安一隅,如果諸葛亮放棄北伐,集中全力經營蜀國,蜀漢的實力必然能得到空前的提高!如此一來,司馬昭也就無法輕易滅亡蜀國了。

而且在漢朝覆滅天下三分之際,無論是佔據了人力、物力、財力優勢的曹魏政權,還是以長江天塹為依託的東吳政權,以及憑藉蜀地山川之險以立國的蜀漢政權,都把消滅其他兩方勢力,實現自己統治整個天下的夢想,視為國家的立國之本,以及號召天下人心歸附的旗號!如果哪一方不這樣做,也就失去了政治正確性,必將淪落為割據於一方的偏安小政權!而這個政治忌諱無論是繼承了漢室正朔的蜀漢,還是依靠“禪讓”取代了漢朝的魏國,都無法觸硑,也不敢觸硑的!

誰說諸葛亮的北伐中原阻礙了天下統一?沒有!

蜀先主劉備


在魏國以正朔而自居的形勢下,倘若蜀漢政權放棄了北伐中原恢復漢室的理念,也就等同於放棄了漢室正朔的旗號,從此就再也沒有了立足於蜀地的理由!試問蜀地百姓有何必要,需要供養這樣一個外來的偏安政權呢?難道益州派們會找不出取代劉氏家族統治的替代者嗎!退一步講,即便是任由三國中實力最強的曹魏兼併了蜀漢,天下就真能實現太平嗎?恐怕末必如此!且不說曹魏政權內部早就伏下了權貴內斗的隱患,而且世家大族們也並不是真心支持曹氏家族的統治的。

這一點從後來老謀深算的司馬懿奪權時,盤踞於中央政權之中的世家大族們,並沒有激烈反抗司馬懿的篡逆之舉就可看出!所以即便是曹魏能夠兼蜀並吳,也無法避免因其政權內鬥,所帶來的動盪與禍亂!而且蜀、吳被滅後,由於魏國地盤得到了極大擴張,朝中各派勢力便將滲透到地方,形成或依附於曹氏權貴,或依附於司馬家族的利益聯合體,因此一旦魏國暴發了曹氏家族與司馬家族的奪權之亂,龐大的國家仍有可能形成新的分裂態勢。

誰說諸葛亮的北伐中原阻礙了天下統一?沒有!

青年時代的司馬炎


03、三國之時天下遲遲不能統一,不是受到了諸葛亮的阻礙,而是可以促成天下統一的條件尚末成熟

天下何時歸於一統,要取決於統一的條件是否成熟!當條件尚不成熟之時,即便是天縱之才,也不可能置客觀條件於不顧,僅憑其主觀意願就能實現的!因此即便是當年曹操擁有充分的兵力優勢,但卻先敗於赤壁後敗於漢中,三國鼎立之勢因此才得以形成。諸葛丞相為某些人所詬病為不自量力的,也正是因為他出於忠誠漢室之心,痴心不改地為完成蜀先主劉備的遺願,不顧蜀漢實力弱小的現實,屢次興兵北伐中原。

舉個例子來說吧,歷史上最為黑暗的南北朝時代,南方有過一代雄主劉裕,北方也有過梟雄魏太武帝拓跋燾。按說憑他們的文治武功,足以掃八荒平四野將天下重新統一了吧?然而歷史發展的結果卻表明了,他們也並沒有脫離現實條件限制,只靠主觀意願就能實現其理想的能力!

三國時代的客觀條件,與後來的南北朝時代,其實並沒有什麼不同之處!魏國實力雖強,但卻囿於蜀有山川之險吳有長江之塹所制,致使其有心而無力滅迅速滅蜀吞吳!而吳國雖有長江之險水軍之利,但卻始終無法奪取魏國東部領土的圖謀。更何況正是由於魏國,受到了諸葛亮持續北伐的牽制,才使得吳國所承受的戰略壓力有所減緩!

誰說諸葛亮的北伐中原阻礙了天下統一?沒有!

蜀後主劉禪


雖然人們都說三角形的承受能力最強,如果把魏、蜀、吳,這三國比作三角形的三條邊,那麼直面壓力最強的還是蜀、魏這兩條邊!蜀漢政權既然以漢朝正朔繼承者而自居,那自然是無法同篡漢的曹魏政權和平共處了!受到形勢所迫非蜀滅魏即魏吞蜀,兩國必將勢不兩立。蜀漢政權依仗著山川之險,雖然其北伐中原的“攻勢戰略”屢屢受挫,但是在諸葛亮執政之時,卻依然可以保全蜀漢能夠偏安於一隅,而無傾覆敗亡之危!只是到了諸葛亮因積勞成疾而病故之後,蜀國才因傑出人才的相繼凋零,而出現了亡國的危機。從而給司馬家族操縱下的曹魏政權,留下了兼併蜀漢的可乘之機!

幾千年的古代史告訴我們:天下要想分久必合,必須要具備三個條件。第一,長期的分裂混戰,帶來了嚴重的破壞。致使民心因厭戰而思定。第二,處於分裂之中的某個勢力集團崛起,而與之相對立的其他勢力集團出現了衰弊。第三,具備了一統天下實力的勢力集團,制訂出了明確而又切實可行兼併戰略,並可一以貫之地推行下去!只有具備民心支持、實力保障、戰略正確,這三個基礎,才有可能實現其統一之夢!

誰說諸葛亮的北伐中原阻礙了天下統一?沒有!

諸葛丞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