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有哪些退步?

wangsagi


明朝的退步很明显,主要体现在大臣地位的急剧下降,以及宦官地位的急剧上升。

明朝一开国,太祖皇帝朱元璋便改革吏制,废除了丞相一职,由他自己直接面对六部,六部尚书直接对他负责。相当于,他一人兼了皇帝和丞相两个角色。

在太祖、成祖等强有力的皇帝面前,大臣无力反抗,君对臣的驾驭还是很成功的,能够驱使他们按照自己的意志办事。但是到了晚明,嘉靖、万历皇帝之后,由于皇帝的怠政,导致大臣渐渐强力反弹,开始抓住机会与皇帝做对。

比如嘉靖时针对嘉靖的亲爹兴献王是否进皇帝号、是否入祭太庙导致的大礼议事件,以及万历时针对废长立幼导致的国本之争,都是大臣对皇帝的有力反击。

其实这些事情都是虚的,如果皇帝强有力,或者大臣处事灵活一点,都是可以好好解决的,不至于那么大动干戈。

结果呢,搞得君臣离心离德,皇帝动不动就对大臣梃杖,大臣偏偏硬扛,只为博得一个铮臣之名。

一切都偏离本意了。

所以到了崇祯时,大臣们早就对皇帝和大明没了忠心,不等大明将亡,便早已做好了改朝换代的准备。

与之对应的是,皇帝开始越来越信赖自己的身边人——宦官。

某种意义上说,宦官确实是皇帝的家人。因为除了宫里,宦官没有别的去处。他们只有对皇帝绝对忠心,才能过得好一点。

皇帝正是因为这一点,对宦官的信任超越了大臣。

于是,这就导致了很多权阉的诞生,比如英宗时的王振,武宗时的刘瑾,熹宗时的魏忠贤。

这些权阉一旦得势,又会疯狂地对着大臣下手。导致了大臣对皇帝的怨恨又加深了一层。

明朝之亡,不是亡在内部的李自成,也不是辽东的满清,而是亡在朝廷之上,亡在君臣离心。


趣谈国史


对,明朝“退步太多”,我们来一一列举

1.史上盛世率最高的朝代。

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传十二世,历经十六帝,享国276年。划线的重点,传国12代,取得了9个盛世或治世的局面,包括:
朱元璋时期的洪武之治
明惠宗时期的建文新政
明成祖时期的永乐盛世
明仁宗和明宣宗时期的仁宣之治
明宪宗时期的成化新风
明孝宗时期的弘治中兴
明武宗的正德时期
明世宗时期的嘉靖中兴
明穆宗的隆庆新政
明神宗的万历中兴
明光宗的光宗新政

盛世率=盛世个数/明帝总数*100%=56.25%,这组数据说的应该不是明朝的碌碌无为吧??

2.内阁制的实行

明朝以前,有宰相这个职位,宰相拥有决策权、议政权和行政权,明成祖成立内阁以后,由皇帝掌控决策权,议政权分给内阁,行政权分给六部。地方上分三司,分管司法、军事、行政,直接对六部负责。现在很多人推崇国外的三权分立,在明朝的时候已经成功实施了。也正是内阁制的实行,遍观2000年封建王朝历史,除大明外,有哪个朝代的皇帝敢几十年不上朝,不理朝政,这能说是退步??

3.重视文化传播

四大名著有三部是在明朝完成的,《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脍炙人口的《金瓶梅》也是在明朝写的,这才有了“唐诗宋词元曲明小说”的说法。这能算是退步??


4.重视海上贸易,建立了海上丝绸之路。

有人会说,明初期是海禁政策。对,没错,明前期为巩固刚建立起来的皇朝的统治,防止海外侵扰,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规定“片板不许下海”,“敢有私下出诸番互市者必置之重法”。但是

明成祖永乐三年开始到宣宗宣德八年,是明王朝庞大的船队在“海上丝绸之路”上最为活跃的时期。太监郑和先后7次率领庞大船队(五、六十艘),二万多人(各种专业人员和官校、士卒等),以及馈赠礼物和商品,巡航、访问南海沿岸三十七个以上的国家和地区。

这能算退步??

5.对外自卫反击战,从不妥协。

(1)成祖征越南
(2)屯门之战(明葡)
(3)西草湾之战(明葡)
(4)万历抗日援朝
(5)料罗湾海战(明荷)明朝末期崇祯年间,明朝方面先后投入战舰150余艘,士兵几万余人,而荷兰方面派遣数十艘最新式带加农炮的战列舰,于福建金门东南海岸料罗湾展开激战
。这场海战在规模上不亚于鸦片战争,最终荷兰失败,这次海战是是中国人第一次在海上大败西方海军的战役。自此之后,荷兰方面与明朝方面维持稳定的贸易行为直到明朝灭亡为止。
(6)明英战争:最终明朝胜利,英国失败,英国赔偿白银2800两

6.“天子守国门”

主动摆脱南京舒适区,将都城迁至北京。皇帝亲临第一线,亲自守卫北方游牧民族侵扰。这能算是退步??

纵观明朝历史,当皇帝的有骨气,做官员的有能力,做百姓的安居乐业。文化昌盛,国家富强。如果不是天灾人祸一起来,中国民族近代百年屈辱史肯定会重写。


少校柳下惠


自秦以来,中国实现大一统,二千多年来经历了或长或短多个朝代的更替,有的为历史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是有的却造成了历史的倒退。这里只按照大一统且有较长时间执政运转的王朝来试着谈谈。在这个前提下,两千年来主要的大一统王朝就剩下两汉、唐、宋、元、明、清。

相对于野蛮落后的蒙古人建立的元朝,明的进步是显著的,在此不做过多论述。毕竟蒙古人只是个马背民族,本身就不具备高度文明,他们建立的政权不会对文明进程有太多的贡献,反而只会让文明倒退甚至毁灭文明。拿明去和元比较就如同拿一个正常人去和一个残疾人比较。类似的还有清,由于清在明后,篇幅所限也不多做讨论。因此,可以拿来与明比较的就只有汉、唐和宋。

那么明朝相对于历史有哪些退步呢?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

一、政治

秦以来,特别是到汉武帝时,开始形成了高度的中央集权,形成了君主专制,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从这一点看,汉唐宋明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中央集权,主要是通过用郡县制、行省制代替分封制,并打击地方豪强门阀的方式解决的。  君主专制,主要通过官僚制代替贵族官制,并不断拆分臣下权力使其无力危及皇权的方式解决。 

在唐朝,设立中书、门下两省,若无中书,门下两省同批,皇帝的旨意也无法下达。

而在明朝,设立殿阁大学士后(也就是内阁),也有了驳回之权力,若无内阁蓝批,政令不得发,纵然皇帝亦然如此。咋一看大同小异。

但是,实行了内阁(集体领导),事实上就是分化了宰相的权力。在皇权对待文官的态度上,从朱元璋开始,有明一代,实行特务政治,对大臣实行文化高压政策,取消了丞相,这样的制度就完全仰仗皇帝个人,要求皇帝成为全才,这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

汉唐宋,起码文官还是活的有尊严,文化还比较开明(比如魏征之于唐太宗),明代则不顾文官的尊严,施用酷刑,动不动就扒下大臣的裤子打屁股。任用太监专政(其实太监就是代表皇帝出头露面),导致了文官体系无所作为。张居正为了掌权只能和太监联手,袁崇焕为了守卫山海关不惜巴结魏忠贤。而更多的官僚则是只说话不办事,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因此,明朝的内阁只是一个摆设。

明朝整个的官僚集团也不争气,内外廷勾心斗角,党争不断,八股文盛行,使得中国的书呆子越来越多,桎梏精神,死脑筋一条。结果是被太监(实际就是皇帝)利用,拉一派打一派,一个个被治的服服帖帖的。

明朝实行低俸禄,导致官员们捉襟见肘,腐败成风,人人都贪,不贪就难以生存……这个毛病也被清朝继承了。

太祖朱元璋

朱元璋只是一个农民,是一个心胸狭隘的文盲。一个国家的治理依靠的是精英,依靠的是源源不绝的人才更迭,先秦的军功制、两汉的察举制、隋唐的科举制正是这方面的努力。而朱元璋却在骨子里排斥文人,其实就是源于自己文盲的自卑。

二、经济

大家都知道,宋朝虽然弱,但是宋朝的经济却是我国封建时代发展的最高峰。很多人会说明朝的粮食产量比宋朝高了多少多少,粮食亩产比宋朝增长了50%,明朝的税收实际上不比宋朝低等等等等,但是考虑过没有,一个年人均粮食1700斤的王朝竟然是被一群饥饿的农民给推翻了。其实这主要就是朱元璋开始实行的重农抑商,宋的大部分财政收入来源于商业纳税,而从朱元璋开始,大肆分封自己的儿子去各地当王,终明一代,封了87位亲王,924位郡王,这些封地都是用来供养这些王爷的,不用给国家缴纳钱粮。明代的士族是不用纳税的,这就造成很多商人攀延士族借以逃避税收。结果造成明朝83%的收入来源是农业,再加上豪绅士族的强取豪夺,饥饿的农民还有活路吗?李自成进北京,为什么严刑拷打那些士族大夫索要钱粮,因为他知道,他们农民没有钱粮,崇祯皇帝没有钱粮,那些都在这些土豪劣绅手里。

三、文化

明朝文化上倒退的一个显著标识就是八股取士。所谓八股,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等八个部分组成,通称“八股文”。又规定在科举中,应试考生也要按八股文体做文章,后来连字数都有了限制。

赵秉忠,万历二十六年状元,那一年他年仅25岁,写下这篇《问帝王之政与帝王之心》。

这种文体格式死板,内容空洞,束缚人们思路。可是读书人为了考功名,都只好学习八股文,很多人连书都不读了,只研究怎样写好八股文,于是这样发展出来的知识分子,很多也是毫无思想,可见对文明的发展八股文起了多大的破坏作用。隋唐时期开创科举,其目的是为国家延揽人才,而明朝八股取士所得的只是一群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书呆子。而真正的人才比如李时珍,罗贯中、施耐庵却是屡试不第。所以,明朝的顾言武才说出了:“八股之害,甚于焚书。”

明代科举考场

四、对外交往

很多人津津乐道大明朝不议和、不赔款、不和亲,觉得比强汉盛唐还牛逼。可是英法德俄这些强国都懂得,打累了总得谈判谈判缓口气然后再接着打不迟,老百姓都懂的道理朱家人就是不懂,只能因为他们是农民文盲的后代。大明朝只会丢地,丢了就丢了,也没有想着去收回来。再弱的宋朝起码还出来个岳飞(如果不是宋高宗,岳飞还真有可能把失地收回来)。

明朝建立之初就是它最强盛的时期,打败蒙元建立明朝后周围几乎没有什么致命强敌,向西,虽然打通了河西走廊,但是不知道重新夺回西域。向东,凭借上千年的科技技术工艺优势,中国那时的航海技术大大超越西方,可结果是,去搞了个郑和七次下西洋的面子工程。既不占地,也不抢东西,又不殖民,哪怕退一步,好好搞搞贸易也行啊。不说去占了非洲当殖民地,怎么也得把马六甲斯里兰卡纳入版图吧,本来就是越南的宗主国,那么再占领菲律宾就保障了侧翼安全。结果现在被美国控制的马六甲成为了我们进入印度洋与世界开展贸易交往卡脖子的地方,给今人造成多大的困难。在倭寇骚扰东南沿海后,明朝进一步实行“海禁政策”,就此扼杀了我国当时还是世界最领先的航海事业,中华日不落帝国就此成为泡影。更主要的问题是,形成了闭关锁国的状态,由于那时侯欧洲的近代科学逐渐起步,中国的故步自封便失去了及时获得最新的科技知识的机会,失去了通过对外交往保持科技进步进而继续领先世界的可能。满清这个操蛋继续延续了明的政策,一直到被炮火打开国门。


越说越气,就此搁笔。


我淡如菊


经过蒙元的暴力摧残,能恢复就不错了,满清之后,就不多说什么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