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推恩令可解決藩王問題,為何建文帝卻不採納?

太史沐陽


在明朝歷史上,曾經有一場著名的靖難之役,廣為後世所熟知。

這場靖難戰爭,名義上是因為建文帝削藩,導致藩王打著清君側的名義開始。最終的結果,則是以藩王朱棣成功打下南京,成為了明朝第三個皇帝。

在後世史學家眼中,作為失敗者的建文帝,應該算是一個庸而不昏的皇帝。本身算是非常勤勉,如果不算削藩失敗這一事,建文帝絕對算是一代明君了。所以也有人覺得,建文帝最大的失誤,就在於削藩策略上。

如果採用漢武帝曾經使用過的推恩令的政策,會不會就能完美解決這個問題?

眾所周知,西漢王朝在建立後,也曾大肆分封劉姓藩王。而且在劉邦去世後,也曾出現過數次藩王叛亂的問題。這個問題,直到漢武帝時期,採用了主父偃的推恩令政策,終於成功瓦解了諸侯王,讓藩王再也無法對中央產生威脅。

電視劇中的主父偃

要是建文帝也採用推恩令的政策,會不會就能避免靖難之役,並且成功進行削藩呢?

1.漢朝和明朝,藩王制度不同

所謂的推恩令,其實就是一種另類的長子繼承製。按照推恩令:前代藩王去世後,封地要分配給所有兒子,而不能全部由長子繼承。長子能繼承的,只有前代藩王的封號。

這種有封號而無封地的制度,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快速瓦解藩王的勢力。

在推恩令實施前,前代藩王去世後,所有的封地和勢力,都會有長子繼承。這樣一來,如果一個藩王家族,幾代人都比較英明而不敗家的話,會在地方積累下很龐大的勢力,足以和中央抗衡。

而在推恩令出現後,因為長子之外的孩子,也能夠繼承封地,這就使得前代藩王積攢下的家底,必須分配給每一個兒子。古代又不像現代,沒有計劃生育這種說法,講究的是多子多福。兒子多了,老藩王去世後,原有封地勢力,自然就會分裂成更多份。

因為有資格繼承封地,那些非嫡長子的兒子,也開始加入到爭奪老藩王遺產的隊伍裡,藩王自家就先亂了起來。所以,推恩令這個政策,在漢武帝一朝,很順利的就瓦解的地方強大的藩王勢力。在武帝后,一直到西漢滅亡,國家都再沒有發生藩王之亂。

朕的推恩令是不是很英明?

推恩令很成功,這是肯定的!

但問題是,任何政策的成功,都要考慮當時的社會環境。

明朝的藩王制度,和漢朝的藩王制度,有本質上的不同。如果把推恩令拿到明朝的話,非但不會削弱藩王,反倒會讓藩王更加強大!

漢代的藩王制度,其實是沿襲了周朝的分封制度。藩王擁有自己的封地。在自己的封地內,藩王擁有極高的權力,包括行政權、司法權、財政權、軍事指揮權等等。可以說,整個封地,就是藩王的自傢俬產,連皇帝都沒有多少能力去指揮。

而明朝則截然不同。

明朝的藩王,講究‘分封而不錫土’。雖然有自己的封號,但卻沒有實際的封地。

被外派到地方後,也只有軍事指揮權,而無實際的軍事領導權。簡單來說,就是戰時藩王可以指揮打仗。但軍隊的根本所有者,是中央朝廷。如果中央朝廷不允許藩王調兵的話,藩王從法理上,其實並無權力調集軍隊,最多也就只能調動自己王府的私軍。

至於行政權、司法權之類的,那更是完全沒有了,最多隻有監察地方的權力。

沒有封地,手裡也沒有實際的大規模軍隊,又怎麼能使用推恩令呢?總不能說,老藩王死了以後,幾個兒子接班領導軍隊,繼續打仗?

要那樣的話,幾代人之後,地方軍隊,絕對會完全成為藩王的私軍,中央根本就調不動了。

所以,在明朝,如果實施推恩令的話,非但不會削弱藩王,反倒在某種程度上,會加強藩王的實力。

2.不是沒有人建議,只是建文帝沒有采用

當然,如果單純覺得,建文帝很傻很天真,連推恩令都想不到,那也就是我們太傻了。就算建文帝真的傻,手下人也不可能想不到吧?

在歷史上,不是沒有人給建文帝提過相關建議。

比如,在建文帝剛剛開始著手準備削藩的時候,前軍都督府斷事高巍,就曾上書談到過推恩令。

“臣愚謂今宜師其意,勿施晁錯削奪之策。效主父偃推恩之令,西北諸王子弟分封於東南,東南諸王子弟分封於西北,小其地,大其城,以分其力。”

簡單來說,高巍的建議,是讓藩王子弟進行互換,避免幾代人在同一個地方封王就藩,積累強化勢力。

如果每一代新藩王,都得到一個新的地方去就藩,那叛亂的可能就小很多了。畢竟古時候人的壽命也比較短,一般成為藩王后,能再活上二十年就已經很不錯了。二十年的時間,一個藩王想要積攢出威脅到中央的實力,也確實不太可能。

但問題是,這個建議,其實也就是看起來很美好。

我其實很聰明的!

朱允炆不傻,如果他真的是個傻子,分不清利弊的話,朱元璋怎麼可能選他做皇帝?之所以拒絕了這個建議,就是因為朱允炆看到了這個計劃的不足之處!

因為明代的藩王,最重要的一個作用,就是抵禦外敵

明太祖朱元璋,號稱是‘開局一個碗,打下全中國’。但實際上,一直到朱元璋去世的時候,被他趕走的北元朝廷,依然非常強大,隨時都有可能南下,給中原王朝造成致命一擊。

所以,在老朱去世之前,這個問題就來了。

朱允炆是文治之君,對軍事可謂一竅不通。那北方草原上的敵人,一旦再次南下,誰來擋?尤其是為了讓朱允炆順利接班,朱元璋大肆屠殺武將。在朱允炆即位後,手上能用的而且還能打的武將,已經極少了。

唯一的選擇,就是藩王。

在老朱看來,讓自家人統兵,總比讓外人統兵更放心吧?老朱也不是沒考慮過藩王會謀反的問題,所以才只給指揮權,不給封地。

如果按照高巍的計劃,直接進行削藩的話,那北方的敵人誰來擋?

一個弄不好,就不是王朝內藩王作亂的結果,而是北方遊牧民族再次南下,直接把明朝滅國。

這是朱允炆最大的難題。

所以,在真正著手進行削藩的時候,朱允炆才會採用了在後世眼中,最蠢的一個削藩方案:先削兵權最弱的周王、齊王、湘王,最後再削北方實力最強的燕王和寧王。

不是因為他蠢,而是因為如果一開始就直接削掉燕王和寧王的話,整個明朝說不定都有覆滅之危

3.削藩失敗,在人而不在制度

當然,建文帝也不是沒想到,北方實力最強大的燕王和寧王,會因為削藩而叛亂。

所以,在著手削藩之前,建文帝已經在燕、寧兩王的後方,佈置了重重大軍。只要他們敢正式謀反,直接就可以派出大軍打掉他們。

另外,就算實力最強的燕王和寧王,從軍事實力來看,也根本無法和中央朝廷抗衡。

朱元璋在封王的時候,就曾經想到過這一點。所有藩王的直屬兵力,全都加起來,也不超過當時全國軍隊的十分之一。也就是說,就算全國藩王同時謀反,在軍事實力上,依然遠不是建文帝的對手。

一直到這裡,建文帝採用的削藩策略,其實都是最優方案。

但問題在於,他選的人,他身邊的人,還有他自己,在人選上,全都不對!

派去燕王后方的將領,軍事才能都太差,根本不是朱棣的對手。朱允炆身邊主要出謀劃策的黃子澄、齊泰和方孝孺,都是有名的大儒,讀書做學問可以。但在政治和軍事上,實在是弱的可以了。尤其是方孝孺,甚至還想重新實行春秋時代的井田制。

黃子澄畫像

至於朱允炆自己,夢想是做一個仁孝皇帝,太顧及自己的清譽。所以,就連大軍和燕王對峙的時候,還要派人告訴前線將領,千萬不要殺了朱棣!

正主都不願意殺人,手下將領就更想磨工不出力了。

甚至於,等到朱棣帶著一支孤軍,打到南京城下的時候。朱允炆手裡可調動的,至少超過十萬大軍。而朱棣帶來的,只有不到五萬人。朱允炆都不用正面殲滅朱棣,只要據守拖時間,等到各地勤王軍隊趕來,靠人也能堆死朱棣。

奈何,守城的李景隆,直接開城獻降了,幾乎可以說是不戰而降。

我投降!我投降!

客觀來說,朱允炆的削藩失敗,其實不是政策或者大方向上的問題,而是一個用人問題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正是因為他身邊的那些豬隊友,才一步一步把朱棣推上了皇帝寶座。再加上朱允炆實行削藩政策,也實在是太過心急,剛剛上位,龍椅還沒坐穩,便直接開始實行削藩。

如此削藩,焉能不敗?!


深藍妖火


推恩令解決不了明朝那會兒的藩王問題。

第一,朱棣當時是九大攘夷塞王之首。他三個哥哥,朱標,朱樉,朱棡都死在爹前頭了。朱棣在諸皇子中是最大的,也是最有權威的。首先,朱棣是剩餘皇子中不多的參與過朱元璋起義的兒子。其次,朱棣鎮守燕雲,那是大明朝最多邊境戰爭的地方。從軍事上來講,朝廷不可能不需要這樣一位有震懾力,有威望的親王元帥。

第二,朱棣在燕雲只負責鎮守,不負責行政。有封地但是不屬於封國。可以升帳卻不能開府。所以這個封地對他來說沒有意義。相對於當地行政長官,說到底他還是一個客人。而且他自己沒有軍隊。打仗的時候他只能通過地方調兵他統兵,他下轄三個王府衛隊三萬人也是朝廷派遣的,他自己也是隻能統兵不能調兵。所以反過來看,朝廷根本無恩可推。總不能說我推給你的恩就是讓你兒子繼續鎮守燕雲幫朝廷打仗吧?

第三,推恩令是縱橫家的策略,屬於術而不屬於道。當時輔佐建文帝的方孝孺,齊泰都是儒家代表,所主張的都是行王道啥啥的。對於縱橫家的這種陽謀詭計根本就看不上。去翻翻史料,他們的昏招一個接一個。

說到底,靖難之役是書生誤國的最典型代表。坐而論道,誇誇其談,去跟一個屍山血海裡滾出來的親王對抗。而且,他們削藩居然從最弱的開始,給了朱棣,朱權充分的思想準備和策劃時間。一下子把朱元璋的所有兒子都得罪了,所謂疏不間親,老朱家的事由得一群外人摻和,朱允炆又是個晚輩,懦弱無能。既不會打仗,又不會治國。方孝孺甚至鼓搗朱允炆恢復井田制,這不正給了人家靖難的口實?


永樂大帝Judy


其實,是有人向朱允炆提出推恩令的。當時,高巍就主張:“勿行晁錯削奪之謀,而效主父偃推恩之策。”這樣看,朱允炆手下還是有明白之人。

推恩令是公元前127年(漢武帝元朔二年),漢武帝採納主父偃的建議,頒佈“推恩令”,規定諸侯王除以嫡長子繼承王位外,可以推恩將自己封地分給子弟,由皇帝制定封號。使諸侯王多分封子弟為侯,使王國封地被分割,以進一步削弱諸侯王國勢力,推恩令是削弱了王國的土地權。

可是,明朝的藩王並沒有擁有土地權,只擁有統兵權,難道把藩王得軍隊分散?這樣一來,還是會造成藩王的快速造反。所以,推恩令並不適合此時明朝,但是高巍的主張還是有可取之處,就是削蕃應緩不宜急。

可是,朱允炆是個欲有作為的皇帝,但是太急於求成。所以,在皇帝的權威還沒確立之時,朱元璋的不得更改祖訓還在耳邊,就大刀闊斧地進行“維新之政”,這樣既落下了口實,又失去了很多的支持者。

朱允炆太急了,一心想快速解決藩王問題,以至於他不管其他人的建議。而且,朱允炆不善用人,信任齊泰和黃子澄等人,而不信高巍。而齊泰和黃子澄終究是一介書生,沒有實戰經驗,一而再錯誤的削蕃政策和應敵之策,使朝廷軍節節敗退,最終失去了戰場主動權,丟了江山。


【end】


十點烏托邦


都別搶,我來答。

關於這個建文削藩的事情,向來爭論還是比較大,推恩令是漢代比較成功的一個削藩政策,在明朝時建文帝準備削藩的時候,也有大臣向建文帝提出過利用推恩令這個經驗來進行削藩。當時這群大明朝臣們還進行一番爭論。

  • 廢藩還是削藩


當時的建文朝廷上實際有兩種種針對削藩的不同聲音,以黃子澄、齊泰為首的帝師們堅持廢藩:

比即位,命子澄兼翰林學士,與齊泰同參國政。謂曰:“先生憶昔東角門之言乎?”子澄頓首曰:“不敢忘。”退而與泰謀,泰欲先圖燕。子澄曰:“不然,周、齊、湘、代、岷諸王,在先帝時,尚多不法,削之有名。今欲問罪,宜先周。周王,燕之母弟,削周是剪燕手足也。”謀定,明日入白帝——《明史》

第二種聲音就是以前軍都督府左斷事高巍和戶部侍郎卓敬為首的以“推恩”的方式進行削藩:

“高皇帝分封諸王,此之古制。既皆過當,諸王又率多驕逸不法,違犯朝制。不削,朝廷綱紀不立;削之,則傷親親之恩。賈誼曰:‘欲天下治安,莫如眾建諸侯而少其力。’今盍師其意,勿行晁錯削奪之謀,而效主父偃推恩之策。在北諸王,子弟分封於南;在南,子弟分封於北。如此則籓王之權,不削而自削矣——《明史》

我們先不談建文帝支持那一種,先來談談“廢藩”和“削藩”的不同點。實際上明朝的藩王和漢代的藩王是有區別的,簡單來說漢代的藩王有封國之實,如賈誼在《治安策》中說:高皇帝以明聖威武即天子位,割膏腴之地以王諸公,多者百餘城,少者乃三四十縣。

正因為漢代的藩王有自己的土地、軍隊以及高度獨立的權力,所以漢代的藩王有多削的實體。但是明代的藩王不同,簡單來說明代的削藩只有封國之名,卻沒有封國之實,很多藩王僅僅只是具有一個名頭,但是沒有統治封地的權力。

除了個別藩王,如沐英、朱棣和寧王朱權因為承擔著駐防邊境的需要,所以手底下掌握有兵權以外,其它的藩王實際上都沒有什麼實力,換句話說叫“分封而不錫土,列爵而不臨民,食祿而不治事。”

也就是說分封的王侯不給他土地,雖然有爵位但是不能管理百姓,有俸祿但是不用管理事務。所以這就是和漢代藩王的不同,漢代削藩主要削的就是藩王們的土地,讓他們的子孫都參與到瓜分土地中來,最後越分越小,諸侯們的勢力自然就會嚴重下降。

但是明朝的藩王們並沒有土地,也沒有管理地方的權力,所以削的其實主要還是他們的地位。明朝的藩王們地位很高,尤其是在明初的時候,由於國家才剛剛步入正軌,很多制度還沒有完善。拿明仁宗朱高熾的弟弟朱高煦來說,這是一位在造反路上蹦躂的很厲害的王侯。

當年跟著朱棣打天下,按理來說應該掌握著很大的兵權,但是偏偏沒有。那麼他的兵源從哪裡來呢?就是王府護衛和私募軍隊,當時朱高煦密謀造反的時候,給自己增添了很多超過規格的護衛士兵,而且還私下悄悄的招募軍隊,由此可見這些藩王本身是無法直接掌控朝廷軍隊的,都得自己去招人。

請得天策衛為護衛,輒以唐太宗自比。己,復乘間請益兩護衛,所為益恣。私選各衛健士,又募兵三千人,不隸籍兵部,縱使劫掠——《明史·朱高煦傳》

而當時建文帝面臨的形勢時整個明朝才建國幾十年,很多藩王手裡還掌握著兵權,譬如朱棣,以及“帶甲八萬”的朱權,對於朝廷來說都是巨大的威脅。由於這些藩王都沒有土地,所以削藩怎麼削?沒辦法削。

按照高巍他們的思路“在北諸王,子弟分封於南;在南,子弟分封於北”,把這些藩王都調離他們的大本營,但是這並不妥善,到了新的地方他依然有辦法培養自己的勢力,只要他手中有權力,只要他還是王爺,手中有錢,他總是有辦法的。

只不過說這種方法相對溫和一些,所以當時建文帝採取的壓根不是削藩,而是廢藩,就是直接把你藩王的爵位和權力一起剝奪了,沒有了爵位和權力,這些藩王自然再也沒有能力翻起什麼風浪了。

所以像建文帝最初處理的那五位藩王,都是直接廢為庶人,要麼就是軟禁,要麼就是流放。應該說這是由於當時建文帝面臨的形勢不同,所以採取的方式也不同,因為這些藩王都沒有土地,只有手中的權力,所以只能選擇剝奪他們的權力,廢除他們的爵位,這樣才能一勞永逸。

因此當時建文帝針對朱棣拿出的方案就是先奪權,再廢藩。

於是命都督宋忠調緣邊官軍屯開平,選燕府護衛精壯隸忠麾下,召護衛胡騎指揮關童等入京,以弱燕。復調北平永清左、右衛官軍分駐彰德、順德,都督徐凱練兵臨清,耿瓛練兵山海關,以控制北平——《明史》

最初事情進展的非常順利,當時建文帝命令北平都指揮使謝貴和張信秘密逮捕朱棣,但是因為張信的背叛,導致這一計謀被朱棣知曉,最終功虧一簣,導致靖難之役的爆發。可以說如果不是這個環節出現問題的話,朱棣早就被廢藩咔擦了。

所以這就是影響歷史進展的細節啊,就是因為這個人的背叛,最終改寫了明朝的歷史。

親,如果對這篇文章滿意的話,點贊關注以便查閱資料所需喲~


圍爐談史


這個問題有意思,津城沐雨來回答。

明智推恩令可以解決藩王問題,為何建文帝不採納?

其實,這主要有兩個大方面的原因:



其一,就五個字:太慢,易生變

推恩令是通過把封國分裂,把大化小,把小化了的方式,非經過數代人不能完成,等藩王實力削弱了,建文帝早就不在了。所以,推恩令對建文帝來說來的太慢。

推恩令誰都知道,歷史不就是在那擺著的嘛!推恩推恩,推著推著就推沒了,諸侯王們都不是傻子,面對既得利益一步步損失,一個個天不怕地不怕的太祖王子,哪能忍氣吞聲?

所以,諸侯王們一時不會反,但一旦造反,就是做好了充足準備,到時候朝廷被動,還不如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暴力削藩來的好。



其二,大明不同於大漢

大漢朝的諸侯王除了有封國的軍隊,地方財政也歸諸侯王管,大漢王朝的諸侯王那是實實在在的地方大佬啊!

可明朝不同,朱元璋為了防止出現漢朝七國之亂和西晉八王之亂,對各地諸侯王進行了嚴格的限制。

諸侯王對軍隊的掌握受朝廷干預,財政等更是如此,諸侯王不得干涉地方。

所以,大明王朝分封的諸侯王相對於大漢王朝權力遭到削弱,也真是如此,朱允炆才有了冒險暴力削藩的做法。

為何漢景帝一削藩馬上就有七國之亂,朱允炆削藩並沒有藩王馬上造反?就是因為大明王朝的諸侯王實力不如大漢。



所以,面對相對好控制的諸侯王,朱允炆暴力削藩會來的更快,用時更短,有生之年就可以解決問題。

哪成想,自己根本就玩不過能力強、野心大的四叔,最終落得個江山易手的下場。

知歷史,明興替,懂得失,本文由津城沐雨原創,歡迎大家隨手關注,您的支持是我不斷創作的動力。


津城沐雨


漢武帝時,主父偃提出的“推恩令”,堪稱削藩千古奇謀,和平解決藩王尾掉不大的問題,建文帝為什麼棄之不用?

“推恩令”,顧名思義,就是允許諸侯王將自己的封地分給子弟,皇帝廣施德惠,諸侯王原來只有一位嫡長子繼承人改為所有子弟都可以繼承,比如以前的各諸侯的封國只由其長子繼承,現在成為由諸侯王的長子,次子,三子共同繼承。這種制度傳遞兩三代以後,再大的封國也會越來越小,最終變成郡縣制,納入國家統治範圍。

公元前127,朝臣主父偃上書漢武帝,建議令諸侯推私恩分封子弟為列侯。這一建議是漢武帝的及時雨,因此立即為武帝所採納。推恩令十分有效,避免了景帝時削藩引起的“七國之亂”,在這之後,完美解決了諸侯國尾大不掉的問題。

這麼有效的和平削藩政策,為什麼建文帝棄之不用呢?難道是不知道?

這不可能吧,即使建文帝不清楚歷史典故,他身邊的親信大儒如齊泰、黃子澄和方孝孺肯定會提出這種削藩策略啊。可當時情況是建文帝朱允炆在即位不到一年,他爺爺朱元璋屍骨未寒,就把屠刀伸向了他的五個叔叔。周王朱橚是第一個倒臺的,代王朱桂、湘王朱柏、齊王朱榑以及岷王朱楩相繼被廢,其中還鬧出了人命。

那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建文帝沒有推行“推恩令”呢?

首先,沒必要。

朱元璋在分封自己的20多個兒子為藩王時,就考慮到了藩鎮割據的情況,極大地限制了藩王的權力。如規定藩王的衛士數量,不得干預當地行政、財政,僅僅在打戰時,擁有軍隊的指揮權,抵禦蒙古入侵。相當於藩王就是給皇帝打工的,沒經濟收入,就形不成大規模私人武裝。當時削藩,建文帝一年輕輕鬆鬆就削平了五個叔叔,證明了各藩王都是紙老虎,真沒必要繞彎子來“推恩令”。各藩王當時情況,根本不是朝廷的對手。

其次,沒經驗。

建文帝和他的團隊—文官集團有學問,可治理朝政,處理各項事務還缺乏鍛鍊,沒正確選擇削藩策略,只是盲目地要削藩,統一朝廷法令。

建文帝當皇帝時才20出頭,一直深宮裡長大,學習儒家文化,沒經歷過大是大非,他的團隊,一群書生,寫文章,做學問在行,可也沒多少治國理政的經驗,只會紙上談兵。就這樣,他們在削藩上,先犯了理想主義,選錯政策,又遵循“先易後難”方針,給了燕王朱棣充足的準備時間,導致了國破人亡。

最後,沒時間。

腐朽的元朝統治了一百多年了,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而朱元璋稱帝30年,一直忙於追擊北元政權,同時也實行了不少弊政。建文帝急於推行自己的仁政,靠推恩令來削藩,得好多年才見成效,他等不及。所以才登基不到一年就著手削藩了。

千古奇謀“推恩令”—削藩的制勝法寶,被束之高閣,可憐建文帝在北京城破時,神秘失蹤,還沒來得推廣他的文治,悲夫哀哉!

假設建文帝削藩成功,又是不同的繁榮昌盛的大明帝國。






成武暢通


漢朝的推恩令根本不適合在明朝推行。

據《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所載,所謂“推恩令”:“今諸侯子弟或十數,而適嗣代立,餘雖骨肉,無尺寸之地封,則仁孝之道不宣。願陛下令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願,上以德施,實分其國,不削而稍弱矣”,從以上的記載,我們可知“推恩令”的大致內容就是將原本諸侯國中只有諸侯王的嫡長子一人能繼承諸侯國的土地,變成只要是諸侯王的兒子,他就能從諸侯王的手中分得一塊土地,然後自建侯國。



也就是說西漢所推行的“推恩令”,它的核心內容就是藉著分割諸侯國的疆土,來達到削弱諸侯王實力的目的,即用“以地侯之”的方法來讓諸侯王“不削而稍弱矣”。

而我們要知道,明朝的藩王是沒有屬於自己的疆土的。當初朱元璋在建立明代藩封制度時,雖賦予藩王提兵專制的重權,讓他們替中央朝廷來抵禦外族的侵略和反擊,從而護佑明朝江山社稷的安穩,但朱元璋也深知,讓藩王在邊疆手握重兵,如果再讓他們有自己的疆土,有自己的子民,有自己的徵稅權,這恐怕會對中央政府造成極大的威脅。



因此,朱元璋定下祖制,明朝藩王是“分封而不錫土,列爵而不臨民,食祿而不治事”,即藩王不會有自己的封地,也不參與地方的治理,也沒有徵稅權,只享有朝廷發放的俸祿。

如此,試問一個沒有封地的藩王,朱允炆拿什麼去實行“推恩令”?難道先給他們土地,然後再去實行這個?這不是瞎鬧嗎。同時朱允炆要削藩,只是想削藩王的兵權,藩王所享受的其餘權力,如俸祿、對王府署官的自治權等權力,他並不會去剝奪。而如果只是想削藩王的統兵權的話,“推恩令”就更是沒有推行的可能性,要知道藩王所領的兵,歸根結底還是朝廷的兵,將朝廷的兵分來分去,這置朝廷威嚴於何地呢?



所以,西漢的“推恩令”在明朝根本就沒有可以推行的土壤。

當然,在朱允炆主政時期,的確有大臣向他提過要效仿主父偃的“推恩令”來進行削藩。高巍曾向朱允炆上書:“今盍師其意,勿行晁錯削奪之謀,而效主父偃推恩之策” ,其意就是不要效仿晁錯的強行削藩,而因效仿主父偃的懷柔削藩,即因在不引起國家內亂,又不引起藩王大規模反抗的情況下,來行削藩之事。



可以說,高巍的這種削藩思想無疑是正確的,畢竟以當時的環境,如果明廷採用懷柔的方式去剝奪藩王手中的兵權的話,以朝廷絕對的實力,在性命無憂的情況下,那些藩王,即使是朱棣,也多半是不會造反的,而是會乖乖交出手中的兵權的。

與此同時,在高巍提出要用懷柔的方法去削藩時,戶部右侍郎卓敬還額外補充道“在北諸王,子弟分封於南;在南,子弟分封於北。如此則籓王之權,不削而自削矣”,即對新藩王進行“異地分封”,原來在北方的藩王,其子嗣在繼承藩王爵位時,就要被封在南方;原來在南方的藩王,其子嗣在繼承藩王爵位時,就要被封在北方。



顯然卓敬的這個意見,他的目的就是為了瓦解藩王對於地方的干擾與控制,從而讓朝廷可以更加容易的對藩王進行控制。試想,一個藩王如果世代都待在一個地方,以藩王的身份,地方上在日積月累下,它肯定會被藩王所控,因此朝廷要想對付藩王,肯定就會遇到百般阻擾,肯定是難上加難。因此,如果是讓藩王只能在一個地方待上一代的話,那他肯定是沒有足夠的時間去控制住這個地方的。也就是如此,如果讓這種情況維持下去,藩王必定不會再有機會去威脅中央政府的。

同時,卓敬還建議朱允炆“燕王智慮絕倫,雄才大略,酷類高帝。北平形勝地,士馬精強,金、元年由興。今宜徙封南昌,萬一有變,亦易控制”,卓敬清晰的認識到這次削藩最大的變故在燕王朱棣這邊,只要朱棣被控制,削藩必定成功。因此,他勸說朱允炆,如果真要削藩,那就先對朱棣下手,先把他遷到南昌,這樣即使他會反,朝廷也好控制。



由此,如果當時朱允炆真的遵循高巍和卓敬所提出“懷柔削藩”、“異地分封”的計策,朱允炆的削藩必定是可以成功的。

只是可惜,朱允炆最終沒能聽得進去他們二人的削藩之策,他最終採用的還是以武力來進行削藩,而且他採用的武力削藩還是最為下策的黃子澄所提出的“先弱後強”,即“先幹掉弱小的周、齊、代諸王,去燕王的羽翼,待時機成熟再動燕王”,而不是齊泰所提出的“先強後弱”,即“先幹掉燕王,再幹掉其他弱小的藩王”。

如此,朱允炆的武力削藩不但失去了先機,而且這般對藩王下死手的做法,最終也逼的朱棣只得造反,而其餘有權力的藩王,雖不敢明著反對朱允炆,但因朱允炆如此這般絕情的削藩,他們也不支持朱允炆,只是作壁上觀。


澳古說歷史


沒當一回事,覺得打得過,直接削藩就好了!

推恩令雖好,但實施過程太漫長了,我覺得建文帝集團就是這麼想的。

  • 為什麼不把藩王們當一回事呢?因為那時候藩王只是有兵權,且兵力有限。並非真正軍政合一的地方軍閥。

朱棣起兵造反的時候,還糾集各方兵力、包括僱傭軍什麼的,發現只有10萬。建文帝派去鎮壓的部隊就有50萬,朱棣其實是膽戰心驚啊。

還有明朝藩王權利其實很有限,基本限於軍權,不得干預當地行政、財政等等。真要造反,軍餉後勤補給什麼的,全是問題。所以說明朝藩王,跟唐朝節度使、漢末的州牧、甚至民國的軍閥什麼的完全不是一個概念。甚至還不如雍正時期的“川陝總督+撫遠大將軍”年羹堯對軍政的掌控程度高。

  • 建文帝智囊集團的決策錯誤——沒大局觀的亂來!

削藩這個是個技術活,還是蠻危險的,康熙削三藩也是差點丟了半壁江山,還好至少後期沒犯大的錯誤。建文帝智囊集團一幫讀書人比較腐朽,面對削藩太草率,太急。比如說,削的時候竟然先易後難,不先啃朱棣這個最硬的骨頭,這就給了朱棣大量的準備時間,讓他有時間去收歸了其他藩王的兵力。


小姐姐愛歷史



因為明朝根本沒有推恩令實施的土壤!

推恩令的關鍵是西漢的諸侯王擁有封地,本來按照嫡長子繼承製來傳遞的話,封國的地盤是不會少的,除非中央朝廷要削這個封國,或者說這個諸侯王一脈絕嗣。

但推恩令出來以後,假設之前你有三個兒子,只能傳嫡長子一個兒子,所以封國自然完整傳遞下去。但推恩令出來以後,你可以將你的封國地盤分給三個兒子,這樣傳遞下來,封國自然是越來越小,到最後對中央朝廷根本造不成威脅。

這招可以說很符合西漢的國情。

我們再來看看明朝藩王的特點:“分封而不錫土,列爵而不臨民”。也就是說明朝雖然也分封藩王,但是藩王沒有tm的封地啊,那麼要推恩令幹什麼?有什麼用?推恩令最大的作用是使諸侯王地盤越來越小,沒有遼闊土地為基礎,自然對抗不了中央朝廷。明朝藩王沒有封國,沒有自己的地盤,如果用推恩令,那麼怎麼推呢?

明朝藩王最大的特點在於擁有兵權,擁有三護衛,少則幾千人多則兩三萬。其中九大塞王實力最為強大,很明顯針對剝奪兵權這種事情,使用推恩令根本不現實。

所以說推恩令可以解決藩王問題這個觀點根本不成立,簡直是胡言亂語。雖說建文帝能力的確不咋滴,但是也不能胡說八道,不能拿不符合明朝情況的推恩令硬說符合,然後以此否定建文帝的。


宋安之


完全是皇帝身邊的智囊團問題,太自負了,好的經驗不用,非用突出自己,顯示自己是當世諸葛,朱棣也不想反,也沒有實力反,為了迷惑皇帝的使者,還裝瘋裸奔北京城,完全是被逼反的,朱棣只想保住自己的王位,如果有分封令一出,朱棣就不會反了,反正王位還在,兩個兒子也會封二字王,朱棣的兩子就更不一條心了,而且還會內鬥。完全是決策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